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50、西夏人来了

明月出祁连 50、西夏人来了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六天之后,当宗瀚率领一万多骑兵追击到黄河东岸的清水河时,只看到了三座被烧毁的浮桥残骸以及河对岸严密巡防的宋军,只能先饮恨退兵。当然,此事他自是不会善罢甘休,只不过要先向宋国朝廷施加压力,要求交出李岘,否则就算宋人在破坏和约。

李岘自是连搭理他们的功夫都没有,他正忙着尽快先把从辽地掳回的一万两千多户辽人安顿下来。辽国的宁边州和金肃军目前在宋国的手里,这也是他对历史的改变。在他的鼓动下,姚古和折可求两人在辽国灭亡时也没闲着,姚古派养子姚平仲率部配合折可求趁机夺取了辽国在黄河西岸的宁边州和金肃军,不过河清军和黄河南岸的榆林城、河滨等边城却被西夏人趁机给占领了。

李岘这次突袭救援太原,挽救了不少人的命运。在靖康元年六月,太原城的救援行动成了一个消耗宋**事力量的黑洞,种师中战死在榆次,姚古被免职,焦安节因为擅自退兵被斩,宗瀚使用围点打援战术,自己故意呆在云州,实际上把大军布置在太原周边,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数十万救援太原的宋军被消灭在太原周边地区。

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十室九空的太原府顺利地落入了金军的掌握之中,但是却更让宗瀚闹心。没有粮食和人口,驻扎在这一线的金军只好迫使宋国改用粮食来代替金银来进行赔偿。可笑的是,宋国朝廷居然答应了金国的要求,从晋中调运粮草来养活盘踞在太原府的金兵,让李岘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简直都无语了。

他现在是属于等待处理的人员,虽然朝廷受到了金国很大的压力,但是救援太原的第一功再加上整个大宋唯一一次大败金军的战绩,李岘身上笼罩的光环令朝廷也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处置他。

而且现在天家赵桓才算知道五百万两黄金和五千万两白银究竟是有多少钱,整个大宋国可能需要五年不吃不喝才能凑出这么一大笔赔款出来,对于答应金国的巨额赔偿又后悔了,准备赖账。

李岘正式升为了熙河路经略安抚使,朝廷里的主和派准备把最能惹事的李岘赶紧调回了陇右,可是现在的李岘却是走不了,因为他又跟西夏人打了起来。

西夏在宣和六年见到辽国危在旦夕,向金国奉表称藩,这也是李岘为什么派康平、梁超两人带着胡骑尉与回纥、鞑靼人一起不断劫掠肃北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牵制李察哥的右厢军主力南下。宋夏两国在宣和六年就在陕北边界不时与西夏爆发一些冲突,就在金兵开始南下侵宋之时,分别向靖夏城和绥德军,却被刘锜和刘光世分别击败。

宋军虽然在见到金军后望风而溃,但却不惧怕西夏人,不过西夏的进攻却也牵制了西军不少的力量。

在另一个时空,种师道为了勤王,把西北的兵力都抽调一空,可是在这个时空,由于刘法和赵隆两人还都活着,虽然两人一起称病不出山,但秦凤和环庆两路的军权却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两人身体患病,无法亲往汴京勤王,但是种师道也无法随意调动两人手上的军队。离开京城到西北募兵的种师道十分郁闷,永兴军路一部分兵力被何灌带去了京城,另外又被李岘带走了一部分,而李岘不救东京却先转向河东救援太原去了。

回到陕西的种师道无奈只得把永兴军各州的禁军和厢军抽调一空,另外又紧急在自己的老家洛阳募兵,这才拼凑了十万大军赶去东京勤王。

老种姿态作得高,现在俨然成了代替吴敏出任知枢密院事呼声最高的军中将领。

李岘还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姚平仲。

由于救援太原行动的提前,姚古也没有来得急去汴梁勤王,而是为了配合李岘救援太原的行动进入了河东,等到老姚率大军离开汾州南下,刚走到潼关就得到了金国退兵的消息。朝廷怕各路大军云集开封城下会发生什么意外,下令各路勤王西军原地待命,姚古到不了东京,自然也不会发生年青气盛的姚平仲冒冒失失带着大军偷袭金营反而中了埋伏被全歼的丢人事情了。

李岘一直都怀疑靖康年间被金国歼灭宋军数字的准确性,就比如姚平仲偷袭金营,在行动前三天就有朝中大臣把消息泄露给了宗望,这才让姚平仲落入金军的陷阱当中。年青的姚平仲当然不会知道朝堂当中的险恶,不过说姚平仲偷袭金营,一次损失了十多万大军这就有些太夸张了。

姚平仲手上的鄜延第一将是姚古军的主力,兵额是满员的,但也只有一万人,即使老姚派他去增援东京,顶多也只会再给他配备三、五千人,哪里来的十万大军,整个大宋国的体制就不允许武将能够统带超过五万大军的。当然,如果非要把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也算上,那谁也没办法。

实际上宋军各路军马在遇到金军一触即溃的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由于各路人马互不统属,只能单独应战,可是宗望和宗瀚每人手上都有六万多人马,这样他们在面对各路宋军时,兵力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这种情况下,对方又都是骑兵,再不早点望风而逃的话,就跑不掉了。

就拿宋朝现在统率兵力最多的种师中来说,他手上的人马最多也只有三万来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在救援太原时战败身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手下大多是步兵,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过人家,自然是会落个战败身死的下场。

就比如刘光世和折可求,他们每人手上就两万来人,让他们单独到太原城下与宗瀚大军对抗,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打了两场败仗。

宋国唯一两次兵力比金军占优的战役就是东京保卫战和太原救援战,这两回宋军都打赢了。太原这一次若不是李岘硬拽着刘光世和折可求一起行动,估计大家轮流上阵,亦然会落个被银术可分别击败的下场。

宋军最大的问题出在体制上,并不是战力与金兵有如此悬殊的差距。

如果种师道手上现在的十万大军都是久经战阵的西军精锐,就是正面硬扛,也未必会输给完颜宗望。实际上西北边军在经历了政和末年和宣和初年的两次裁撤后,只保留了十二万兵额,其中有还有六万人被刘延庆、王渊和王禀等人带去了河北和河东。这个世界若不是有李岘的存在,刘法和赵隆两位老帅还掌握着陇右、秦凤的军权,西北边军会被消弱得更厉害。

二月末,西夏国相李祐昌和左厢军统领李良辅率大军进犯麟州、丰州、金肃军和宁边州,从太原撤到王禀为主将,统帅刘光世、杨可世、折彦文和苗傅所部出晋宁军和绥德军迎战,葭芦川一战,人数占优的七万宋军大败西夏左厢军主力五万,李祐昌率残部狼狈逃回银州,十分郁闷。

到了现在,西夏军的战斗力已经远不如开国之初。

你们仗着人多,这不讲理啊!

“对啊,我们的优势就是人多,人多欺负人少,这是必然的。在每一次战役地点,必需集中超过敌人两倍的兵力,然后才进行决战。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只能先撤退。战略性的撤退,保存有生力量并没什么丢人的,最可怕的是那些自认为自己不怕死而死守一城一地的蠢人。就比如这次太原救援作战,若不是宗翰急于南下,而是一直率大军围困太原,实施围点打援战术的话,那么王大帅在太原英勇不屈的功绩就是成功地替金国吸引并消灭了十几万前来救援的宋军。”李岘在总结会上说话毫不客气,这让一直为自己在太原保卫战时的英勇表现沾沾自喜的王禀如遭棒喝,等他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顿时冷汗涔涔,深感后怕。

李岘在军事会议上大损了王禀一顿,搞得老王下来之后还亲自登门道谢,这种感觉实在是很爽,李岘整个人都变得很有精神头了。

他这边打了一场大胜仗,又派人与西夏人暗中议和,反正李岘的意思很明白:在黄河以西,你不招惹我,我决不动你们,你们放心好了,你们取天德军、云内、东胜州,甚至是黄河以东的朔州、武州,我保证不拦着你们。

这些地盘又保不住,能够把西夏人的注意力暂时吸引过去,把北边与金国隔开,是李岘的期望。

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只要你们不进攻陇右和河湟就成,他甚至愿意把府州和麟州都让给西夏,只是不知道折家愿不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