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35、南侵

明月出祁连 35、南侵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宣和七年十一月中旬,金兵开始大举南下攻宋。

首先行动的是担任东线进攻任务的右路元帅完颜宗望(斡离不)所部。

宗望是阿骨打的次子,一直跟随金太祖阿骨打与辽人多次征战,战功赫赫,名声和威望甚至超过了自己的长兄宗干。此次金国伐宋,也是在他和宗翰两人的极力主张下才实行的。宗望大军从平州出发,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横扫燕京东北清州、檀州、蓟州各地,所到之处,宋朝的官员闻风而降,根本就没遇到什么抵抗。

金国方面在全面侵宋之前所使用的战术也很高级,在战前索要张觉等辽国叛将,令宋国在辽人心目中威信尽失,颜面扫地,此时守燕地的大部分都是辽国降将,心里自然就与宋人离心离德,到了这种时候,哪有谁还会为大宋国的官家卖命?

宗望本以为燕京也是可以一鼓而下,不料当他率金军主力抵达白河时,却见到宋国主管燕云防御的常胜军统领,辽国叛将郭药师亲率部下精锐隔河列阵,却是要阻击金军过河。

这一情况令宗望大感意外。

在战前宗望就通过他手下的主要谋士刘彦宗在郭药师身上做了许多工作,双方书信往来不断,宗望自认为到时自己大军一到,郭药师率部投诚已是必然。不料平日里这郭药师只是与他虚与委蛇,到了这时,不但没有投降的迹象,反而集齐原来散布在各州县的部众,准备倾全军之力与金兵一战。

得到消息后,宗望不禁又惊又怒。

他首先是感觉自己上了郭药师的当,在出发前竟然还把自己的作战计划都写信告诉了对方,另外由于判断失识在战略部署上也犯了很大的错误。他本身所辖就只有不足七万人,现在派了一大半人马在到处攻城掠地,进攻燕京的主力只有不到三万人马。

现在他手上的部队比郭药师手上的人马还少,如果不是自己的判断失误,那么现在常胜军各部应该在各地布防,兵力分散,很容易就各个击破。可现在自己提前把出兵日期告诉了对手,让郭药师有了准备时间。

郭药师也很有决断,立刻下令放弃各处城池,把兵力都集中在燕京,准备依托城池,全力与金军对垒。

到现在反倒是对方以逸待劳,乘胜而来的金军反而是失了锐气。

宗望自十多年前跟随阿骨打起兵以来,久经战阵,知道自己不能止步不前,否则降宋的辽军士气顿涨,其后则更为麻烦。于是他当即下令完颜阇母和汉军统领刘宗彦率大军强行渡河,与郭药师进行决战,另遣其弟宗弼率三千骑军绕路过河,袭击常胜军后路。

郭药师率所部与金军在白河一线展开一场大战,强行渡河的金军地形不利,渐感不支。不料这时候,完颜宗弼(兀术)率三千骑兵人背后杀出,担任常胜军后卫本身就与金人有瓜葛的张令徽全军不战而降,刘舜所部也在看到金军后望风而逃。激战正酣的郭药师中军、前军、右军三部人马也顿时大乱,宗望趁势掩杀,常胜军顿时全军溃散。

郭药师在白河一战中吃了一场大败仗,带着残部逃回了幽州城内。由于军心不稳,恐怕日久生变的郭药师于是诱使和逼迫宋国派来的燕山路安抚使蔡靖,燕山府通判吕颐浩等人写了降表,送到了宗望的大营里。

宗望率大军赶到燕山城时,大学士蔡靖、燕山路安抚副使郭药师等已经率领城内百官出城投降。这时候什么文人的骨气和面子之类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燕山城内数十名文臣居然没有一个为大宋国死节的,说起来也实在是令人汗颜。

蔡靖带头向骑在马上的宗望行大礼跪拜,宗望倒是很客气,跳下马来,亲自将唯首的数人搀扶起来,然后与唯唯诺诺的一众降官降将们说着一些笼络人心的客气话。不用经过艰苦的攻城战就能得到燕山这样的巨城,宗望对待众人的态度还算是很不错的。

郭药师为了“将功赎罪”,又自告奋勇,愿意为金军前驱,带着金军南下,进攻在真定的刘韐所部。

在燕山府停留了五天之后,经过休整,宗望把大军分作两部,一部由宗弼率领,进攻河间的刘延庆所部,而自己则亲率主力,径向黄河边进军。

右路进攻的完颜宗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就轻易拿下了燕京,而在河东,宗翰一开始只是三天内,就连陷代、忻二州。太原以北尽失,现在到处都是警报频传,人心惶惶,宗瀚本以为河东尽可一鼓而下,不料却被王禀死死地阻在了太原城下。

河东北路诸军统制王禀防守得法,宗瀚亲率完颜希尹、娄室、银术可等军事首脑,日夜围攻,竟然无法克城,太原防御战形成了胶着状态。

这时候宋国的军事指挥体制就显出了极大的弊端,整个河北和河东防御战竟然没有统兵大将坐镇统一协调指挥,大家各自为战,离太原最近的种师中和姚古两支人马居然是各守地盘,谁也没有主动前往救援太原。

最后的结果就是宋兵虽多,却被行动迅速的女真人形成以多打少,各个击破。

河北、河东和陕西宣抚使童贯逃离太原,竟然只用了四天时间就返回了东京,平均每天居然走了近二百里路,也堪称“神速”。在路上,他已经接到了不少的各地军报,反正是没什么好消息,金兵行动迅速,等他回到汴梁时,燕京都已经陷落了。

令人可笑的是,大宋的官家赵佶依然还沉侵在歌舞升平的美梦当中,赶到接到童贯的当面报告后,才知道金国全面入侵的消息。童贯此时也豁出去了,把自己知道的坏消息都一股脑地全部面奏官家,然后建议官家速为应变之计。

此时金国的使者也到了东京,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人在政事堂接见了金国使臣,又被对方危言恫吓了一番,还好金国人只是要求宋国称臣,并割地赔款,并没有一举灭亡宋国的意思。白、李二人顿时松了一口气,立即赶到内廷,把金人的意思禀明了赵佶。

现在朝堂中一帮大臣,在面对金国入侵时,根本没人想着怎么去组织抵抗,而是一心想着怎样求和。上面如此混乱,到了下面就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军中诸将也是战和不定,负责河间和真定守备的刘延庆和王渊两人更是一跑了之。而且这俩货还都不往东京来加强汴梁的防御,反倒是前后脚地逃到了山东,远远地观望起来。

而大宋的官家赵佶,现在是打起了逃跑的主意。

实际上他要是真的带着整个皇室逃走了,大宋国最终落下的结果可能还会不错,可惜的是朝中还有一大帮大臣在拦着他,不论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都不希望他离京“巡狩”。这一大帮人还希望皇帝能够保住他们在汴梁的家产,赵佶就这么被困在了内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