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13、使幽州(五)

明月出祁连 13、使幽州(五)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耶律大石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因为大辽国要完了,随后大宋国也要完了!”李岘说道。

萧干突然哈哈大笑,把腰刀又收了起来:“哈哈,你是说大宋国也会被女真所灭?!”

“这个自然,不过情况比你们要好,赵家的后代还能保有东南半壁江山,可惜耶律家的子孙却要被女真人屠戮一空。”李岘看着耶律大石,“现在金人正在全力追逐天祚皇帝,如果你们还不跑,一直呆在幽州的话,就是死路一条!”

萧干重重地哼了一声:“危言耸听!”

“这都是明摆的事实,大家仔细想想也就清楚了。如果你们想走,我倒可以帮你们测出条生路,如果依然固执己见,也只当我从没说过。”李岘不理萧干,却看向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沉吟了一会儿,这才与萧干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李宣赞有何高见,先说来听听?”

李岘摇了摇头,“带我去见萧皇后,有事当面一起说。”

萧干开口问道:“为何要面见皇后,而不是圣上?”

李岘看着他:“如果我说在下夜观天象,见帝星逝于东北,丞相信还是不信?”

耶律大石突然在一旁说道:“我信!”

天锡皇帝耶律淳看样子确实已经病入膏肓,萧干和耶律大石两人离开后,一连两天也没什么动静,辽国朝堂内部的争斗一点也不亚于东京的延福宫。

暂代朝政的萧皇后和南面丞相李处温是主张与宋国和谈的,原本作为萧皇后兄长的萧干和主管军政的耶律大石一直强烈地主战,军方的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向宋国屈辱地投降,反而是朝中的几位汉臣左企弓、虞仲文、康公弼等人力主降金,说起来有些可笑。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汉奸家族自然有他们独特的生存之道。

第三天都快到了黄昏时分,辽国的陪同使臣突然接到从禁中发出的懿旨,要他们立刻陪着南朝使者李岘前往位于景山的瑶屿行宫等候召见。

被召见的只有李岘一人,这让另外两位宋使马扩和赵良嗣都颇为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因为童贯亲自指定以李岘为正使,在幽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李岘为首。

瑶屿行宫始建于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一直是作为皇帝巡视南院的行宫来使用,经过历来的扩充修缮,已经变得规模十分宏大。耶律淳被推为皇帝之后,就从南院大王府搬到了这里,把瑶屿行宫改名为瑶华宫,来作为自己的皇宫。

李岘被引入皇宫后,并没有去正式接见各国使臣的瑶光殿,而是被带到了其后的一座偏殿天宁宫,这里现在是萧皇后代理皇帝处理朝政办公的地点。

看来耶律淳目前已经沉疴缠身,不能视政了。

宰相李处温和耶律大石两人站在门外,迎接着李岘的到来,这算是很高的规格了。

李处温身材高大,但相貌却温文儒雅,颇有南朝名臣的架式。而耶律大石今天也除了武服,穿了一身辽国二品文官服饰,似乎也想显示自己的状元底蕴出来。

李岘以为参加接见仪式的还应该有些官员,随知道进了大殿之后,只见到萧干正坐在下边陪着自己坐在正座上的皇后妹妹说话,并没有其他的人员。难怪李处温和耶律大石两人会在外面出迎,原来这几人是准备开一次小型的秘密朝会。

这也正符合李岘的心意。

听马扩讲他已经说动萧皇后和李处温两人准备内附宋朝了,不过李岘一直觉得马扩的行动有些鲁莽,因为他忽略了这北辽小朝廷一些真正掌实权的人物:代理耶律淳处理南院军政事务的耶律大石,奚王府大王萧干和南院军副统制萧遏鲁等人,实际上这些人才是北辽小朝廷真正说话算数的一些人。

现在李岘要说动萧皇后和李处温两人接受他给辽人指的一条新路,一条和马扩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估计耶律大石应该会支持他,而萧干则需要彻底打消他妄图借奚部自立的想法。

皇后的桌案上摆了许多没有批改完的奏折,萧皇后名作萧普贤女,耶律家的王子只能娶奚部的女子为妻,这是辽太祖阿保机定下的规矩,表示契丹永与奚部共天下的意思。当年阿保机能够一统契丹,就是得到了述律皇后娘家奚部的全力支持。

萧皇后年青时就是美女,却嫁给了年长她二十多岁的耶律淳,据说好色的天祚帝耶律延禧经常把她如入内廷当中。由于她的美色,自然会在生活败坏的辽国宫廷内生出许多香艳的故事出来,当然也没人会在乎故事的真假。

现在这位四十多岁依然风韵犹存的妇人就端坐在皇帝用来办公的位置上,也没有什么排场,衣着也很普通。看来这位皇后并不是象传说中那样秽乱宫廷的女子,而是很有才干,可惜有些生不逢时。如果时机合适,她也许能成为像萧绰那样出名的女子,能够嫁到皇族的萧家的女人都很不简单,很少就开始接受严格的训练,学习处理辽国后宫里的事务,甚至是代替皇帝处理政务。她们中间的优秀者,就会被选中然后嫁给某一位王子。

永远也不要低估了她们心肠的冷酷程度,当年天祚帝亲征完颜阿骨打时,辽国宫廷发生政变,推举南院大王耶律淳为皇帝。但当耶律淳感觉形势不对时,他们夫妇俩人则毫不犹豫地斩杀了参与政变的萧皇后弟弟萧敌鲁,用来向天祚帝表明忠心。

李岘进入大殿后躬身为礼:“大宋国宣慰使者李岘觐见辽国皇后娘娘。”

他的这一态度让萧皇后感到很满意,而刻板的马扩则一直以上国的使者自居,从来不肯称耶律淳为皇帝,而只称呼其夫妇为晋国王和晋王妃。

萧皇后从座位上略微欠身,算是对李岘的回礼,她并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李处温身边的一张空椅子,示意其坐下。

等李岘坐好之后,萧皇后才开始说话:“李宣赞来到燕京,已有数日,妾身未能及时接见,心里倒是有些过意不去。怠慢之处,还请贵使包涵。”她说话十分客气,但却不知有什么意图。

“辽皇身体违和,想必娘娘事务繁多,在下自然能够明白。”李岘也只能客套两句,“既然见到了皇后娘娘,那么就请直接讨论大计!”

萧皇后没想到李岘说话这么直接,她先把李岘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这才发现他其实非常年轻,恐怕也只刚二十出头。她从来没有看见过宋朝会派出这样年轻的使臣,这似乎让她很感兴趣。

“宣赞今年青春几何?可是出身勋贵之家?”她用了家人般的亲密的口气问道。

“在下今年二十四岁,不过家父只一介商贾而已,绝非什么勋贵。”李岘回答道。

萧皇后很是诧异,看向一旁的耶律大石。

“李使君乃得异人所授,身负奇术,学究天人,陇右李家富甲天下,据说那宋地流传过来的织机和纺机、毛呢布、香皂、琉璃等物,都是出自使君之手。”耶律大石在一旁说道。

“哦,李宣赞出身道门?”萧皇后问道。

“正是,不过家师喜欢各处云游,在下已经十几年没有见面矣。”说到这里李岘似乎一脸的怀念之色。

“那么,宣赞是否精通歧黄之术?”萧皇后的眼里流露出希望之色。

李岘摇了摇头:“家师传授弟子尽皆农桑、格物和金丹之术,却没有涉及医术。”

萧皇后略有失望,随之便把话题转到了国事上面:“李宣赞此来,可是与马宣赞是同一个目的?”

李岘点了点头:“正是,天家有意光复燕云河山,李某也是奉命而来。”

萧皇后皱着眉头:“两国兵戈相加,辽国虽然现在国事惆怅,但太祖的子孙,还是有几分血性的,若是宋国逼迫太甚,那么也只要沙场相见了!”她这话说得很强硬,不过还是留有很大的余地。

李岘却笑了笑:“若是大辽国运至此,李某也不会来了。虽然天祚帝误国,但太祖的遗泽,却不止二百年江山。李某尝竟月夜观天象,参悟了些许天机,不知各位可愿意听在下详述一番?”

萧皇后点了点头:“大辽国二百年国祚,总不能亡在咱们这些人手里,李宣赞若是有好的计策,尽管说出来。妾身虽一介弱女子,却也知道国难当头,自然要有的担当。”

“好,皇后既然愿意听,李某就在这里献拙了,可否有辽地山川地图,还请先挂了出来,在下也好与娘娘详说这其中的玄机。”李岘看向耶律休哥,他现在需要一幅大地图过来。

萧皇后招了招手,一个太监模样的男子从后面走了过来,恭谨地站立在她身边。

没想到契丹人也跟汉人学会了在宫中使用阉人,真是学好不容易,要学坏却是很快。

萧太后对那内侍吩咐几句,过了一会儿,一幅巨大的辽国地图就在殿内悬挂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