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成吉思汗的动物军团 > 草原牧歌劝奶歌 借狼崽报复脱朵1

诃额仑和速赤吉勒还是整天忙碌,不是用鞣制过的皮做靴子,就是用库存的羊皮和狐狸皮,来为一群孩子缝制袍子和帽子。

两人所用的线,都是用动物的筋做成的,先将筋分割成细丝,再搓成长线,专门用来缝制靴子和袍子,用筋线缝制出来的东西,也才经久耐用。

铁木真是家里的长子,便跟着蒙力克,有时学着用粗羊毛制作毡子,有时则用羊毛混和着马鬃,来编绳子。

这年冬天,铁木真开始跟着蒙力克,学习制作马鞍。

他还拿出家里的牛皮,让诃额仑缝制了一个皮囊,然后请蒙力克教他熏干,做成了一个形状美观的牛皮囊,装水或装酒都可以。

这个漂亮的皮囊,铁木真把玩了好几天,哈撒儿、别勒古台看到后,几次想拿去玩,都被拒绝了。

别格帖儿表面上不为所动,当铁木真玩腻了,交给哈撒儿玩时,他便抢了过去,与别勒古台把玩了好久,才扔给了哈撒儿。

别格帖儿想让速赤吉勒给自己缝制一个皮囊,却被拒绝了。

诃额仑知道后,为了不让本就孤僻的别格帖儿,认为自己偏心,便主动给他缝制了一个。

皮囊缝制好以后,别格帖儿不想找蒙力克帮忙熏干,自己偷偷地熏烤时,却将牛皮烧坏了,一气之下,索性扔给了别勒古台,再也不提皮囊的事。

为了防止积雪过厚,将毡帐压塌,诃额仑还请来蒙力克,让他带着铁木真,检查和修葺了毡帐。

自匈奴时代,毡帐就出现了,都是拆装式结构,易于拆卸、组装和搬迁,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毡帐呈圆形,由顶杆、哈那、天窗和门等几部分构成,几乎都用柳木和松木制作而成。顶杆起支撑作用,哈那是毡帐的墙壁,用很多根柳木条交叉而成,再由牛皮条固定,外面再苫盖毛毡,用绳索固定。

天窗也用方形的毛毡苫盖,白天掀开一半用于通风通光,晚上或下雨就盖好,因而采光和通风性能好,寒冬和酷暑都很适用。

除了搬迁方便,毡帐圆形的外观设计,对于多风的蒙古大草原来讲,又具有非常好的抗风性能。

毡帐是圆的,里面做饭煮茶的火撑子是圆的,蒙古人圈畜群的栅栏,也是圆形,除了节省材料,抵抗风的冲击外,圆形栅栏无死角,畜群挤在一起,也不会造成伤害。

更有趣的是,蒙古人每到一个地方放牧,马吃草的半径最大,离毡帐最远,最近的是牛,中间则是离水很近的羊,这些家畜都以毡帐为圆心,三种家畜,三个层次,形成了有趣的三个同心圆。

修葺毡帐,主要是在最寒冷之前,检查里面的顶杆、哈那等木条,以及顶上和四周的毛毡等,查看是否有隐患或损毁的情况。

这些成年男子干的粗活,对于一个九岁多的孩子来说,好像有点早了,但诃额仑却不这样认为。

在她看来,也速该不在了,应该由儿子尝试干些男人的粗活,来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铁木真是长子,理所应当地作出表率,更应该比几个弟弟多干一些。

除了家里的活,在雪霁晴和的日子,蒙力克还带着铁木真,去放牧畜群。

他让铁木真先将马放出去,等马蹄子将雪踏松软了,再放出羊,最后才放牛。蒙古人采用半野放的方式放牧马群,平时不赶回畜栏,都留在野外,任由马适应野外的风霜雨露,只有在冬天下雪,野外的草被雪盖住时,才将马群关在裸露的畜栏里,喂秋天打来的干草。

放出了畜群,蒙力克耐心地开始解释:“干草的数量有限,当天气晴和,就要放出马群。马很聪明,会用蹄子刨开积雪,寻找下面的枯草吃,也顺便可以活动身子。”

“马在前面奔跑,将积雪踩踏松了,刨开积雪后,也只吃草尖部分。羊群的数量大,则跟在后面,也用蹄子刨开积雪,寻找下面少得可怜的枯草吃,它们不择食,往往连根拔起吃掉。”

“牛不灵活,不会用蹄子刨雪,只能捡吃一些马剩下的半截草。牛主要还得用干草喂,我们放出来,是让它们活动身子,幸好数量不多,不然会有麻烦的。”

“你一定要记住,放牧畜群时,要让马走在前面。”

“蒙力克伯伯,您刚才谈到,冬天先放马,是为了踏松积雪,其它季节就没有这个必要吧?”

“好孩子,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再仔细地看一下,我们的草原,到处都有针茅,是不是这样?”

铁木真点了点头。

“针茅的芒针很尖,羊的身子又不高,芒针很容易刺穿羊的毛皮,还容易挂在羊毛上,夏天剪毛时,芒针还会混在羊毛里,难以清除。”

“马就不一样了,身材高大,四肢很长,蹄子又硬,先让马群走在前面,可以将针茅踏落在草地上,就可以避免芒针对羊的伤害了。”

铁木真不得不信服:“蒙力克伯伯,您懂得真多,以后多教教我。”

下大雪了,密密匝匝的雪花,交织成一张网,将蒙古人收缩在毡帐里。

铁木真没有事情可做了,便带着哈撒儿、合赤温和帖木格,将大白和银鼠带到燃着牛粪或马粪的火撑子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倒也过得非常开心。

别格帖儿不合群,大家不用理他就是了。

有时候,铁木真还带着哈撒儿,去蒙力克一家的毡帐窜门。

冬天闲了,蒙力克喝过马奶酒,便在一大群孩子面前,拉起了马头琴。大雪将大家禁锢在狭小而温暖的毡帐里,马头琴、歌声和传说便成了蒙古人最喜欢的娱乐。

这一天,蒙力克一边拉着马头琴,一边唱着《草原牧歌》:

当太阳跃上马背

马蹄叩响草原时

牧人一天的生活

从马背上开始了

******

当火红色的太阳

滑落到羊背上时

美妙的马头琴声

随月亮升起来了

******

家畜反嚼的声音

羔羊吃奶的声响

融进今晚的河水

像月色抚慰我心

哈撒儿发现马头琴上,有一个马头的装饰,便凑上去摸了摸,蒙力克笑着看了看他,唱得更起劲了。

唱完之后,蒙力克开始问道:“孩子们,这个马头像不像?”

孩子都点了点头,蒙力克便讲起了马头琴的来历。

格格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