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成吉思汗的动物军团 > 楔 子

成吉思汗的动物军团 楔 子

作者:胡涂2018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9:33 来源:笔趣阁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九员大将,在克鲁伦河畔打猎时,发现一只母狼带着一个四岁多的男孩,便赶走母狼,抓住男孩,并取名为“狼孩”。

《蒙古食谱》:巨狼,蒙古人叫“鬃狼”(南美洲所谓的鬃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狼,只是一种素食动物而已),是体形最大的狼,其特征是:胸宽、掌大、头粗、嘴外翻、毛色深灰或红里透青,颈与背脊长满了鬃毛,胸脯上也有长毛。

《蓝色蒙古的苍狼》:全国闻名的猎人道尔吉,在宝尔诺尔射杀了一只巨狼。射杀之时,有很多本地的草原狼跟着它,这些草原狼与巨狼相比,简直就像犬身边小得多的犬崽。

人们量了巨狼的尸体,从头至尾根,竟长达两点八米。

《动物聊斋》:蒙古高原上的狼,有很多种类,按照体形和凶残程度来排名,分别是巨狼、德力特狼、森林狼、草原狼和红狼。

巨狼的体形最大,也最凶残。(此处略,请参照《蒙古食谱》、《蓝色蒙古的苍狼》)

德力特狼,体形介于巨狼和森林狼之间,主要生活在山区,也有部分与草原狼生活在一起。它们长得非常健壮,也很残暴,冬天实在找不到食物时,就会火拼,用同类的尸体来填肚子。

森林狼主要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体形比草原狼稍大一些,也非常狡猾。

草原狼主要生活在草原上,在与猎人和黄羊的长期角逐中,身体和智力都进化得很好,身体修长,最善于奔跑,也最狡黠。

红狼也叫豺,介于草原狼与狐狸之间,身形细瘦,毛长而稠密,毛色主要为红色,尾巴长而蓬松,总是成群结队地捕猎,喜欢掏猎物的肛门,往往不等猎物咽气,就开始进食,也非常凶残。

《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一二二四年,成吉思汗圣主西征五年后,准备班师回蒙古,可军队没有军粮,该怎么办?

于是,他让术赤带着自己的军队,从咸海出发,将花剌子模草原上数不尽的野生动物,向蒙古大军所在的方向驱赶。

如此一来,数量众多的黄羊、鹅喉羚、高鼻羚羊,还有圣主特别欣赏的野驴和野马,这些野生动物便成了开路先锋,同时也是移动的粮仓,蒙古大军一边回撤,一边通过狩猎,就轻松地解决了军粮问题。

《马可波罗行纪》六九章:(鞑靼人)数作一月行,不携粮秣,只饮马乳,只食以弓猎得之兽肉。

设需急行,则急驰十日,不携粮,不举火,而吸马血,破马脉,以口吸之,及饱则裹其创。

《马可波罗行纪》九十章:尚应知者,大汗豢有豹子,以供行猎捕取野兽之用。又有山猫甚夥,颇善猎捕,更有狮子数头,其躯较巴比伦之狮子为大,毛色甚丽,缘其全身皆有黑朱白色斑纹也,此则豢养以供捕取野猪、熊鹿、野驴及其它大猛兽之用。

别有雕类无数,用以捕取狼、狐、花鹿、牡鹿等兽,所获甚多,惟猎狼者躯甚大而力甚强,凡狼遇之者无能免也。

《马可波罗行纪》九一章:大汗有两男爵,是亲兄弟,一名伯颜,一名明安,人称此二人曰古尼赤,此言管理番犬之人也。

每万人队二千人,各有大犬一二头,或二头以上,由是犬数甚众。大汗出猎时,其一男爵古尼赤将所部万人,携犬五千头,从右行。则一男爵古尼赤率所部从左行,相约并途中,中间留有围道,广二日程,围中禽兽无不被捕者。

所以其猎同猎犬猎人之举动,颇可观。君主偕诸男爵骑行旷野行猎时,可见此种大犬无数,驰逐于熊鹿或它兽之后,左右奔驰,其状极堪娱目也。

行时携打捕鹰人万人,海东青五百只,鹰鹞及它种飞禽甚众,亦有苍鹰,皆备沿诸河流行猎之用。然君等切勿以为所携禽鸟皆聚于一处,可以随意分配各所。每所分配禽鸟一二百,或二百以上,为数不等,此种打捕鹰人以其行猎所获多献大汗。

《动物聊斋》:元世祖忽必烈,与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对动物非常感兴趣,曾先后从西域引进大象、狮子和猎豹,从兴安岭引进山大王、土豹子、狗驼子和马驼子,还抓来这些动物的幼兽,让人从小驯养,供自己逗弄玩乐。

灭掉南宋后,他让自己的那可儿,去汉人的地盘寻找异兽。结果,那可儿带回了两个牢固的大铁笼,分别装着蓝虎和大熊猫。

见到这两种从未见过的动物,忽必烈的两眼开始放光。

蓝虎的体型很大,与普通山大王的外形无异,只是皮毛为蓝灰色,斑纹与普通的黄虎相比,显得更清晰一些。

来到另一个笼子前,忽必烈见那只黑白相间,似熊非熊,憨态可掬的动物,正在吃竹子,便有些不喜。

他只喜欢大型猛兽,见大熊猫吃竹子,认为是食草动物而已,当然不高兴了。

忽必烈强压心里的怒气,指着铁笼里的大熊猫说:“吃竹子的动物,有什么好稀罕的,汉人的地盘上,难道就没有其它异兽了!”

那可儿听了,赶紧开始解释:“这只动物叫‘食铁兽’,其实非常凶猛,别被它憨呆的外表迷惑了。它的牙齿坚固有力,主要吃竹子,也吃肉食,即便给一个铁锅或铜锅,也能嚼碎吞下,并甘之如饴,结果还能没事。”

从上面的资料,就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忽必烈与动物都有着很深的渊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记载,成吉思汗的军队为了追求行军速度,长时间在外打仗时,一般不带军粮,或饮马奶,或夺取敌方的食物,或通过围猎捕杀当地的野生动物为军粮,当需要急行军时,更是直接饮马血来充饥。

马可波罗根据所见所闻,还记载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打猎时使用了狮子、豹子、猎雕、海东青、番犬藏獒和巨犬高加索犬等。

从匈奴的冒顿创造性地使用响箭狩猎开始,后来的辽太宗耶律德光、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都热衷于打猎,同时都借助于猎犬和海东青。

成吉思汗也喜欢打猎,对于集体性地大型围猎活动,他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狩猎除了娱乐、获取食物,简直就像人与动物在交战,也不啻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

因此,他非常重视大型的围猎活动,几乎每一次都亲自组织和部署,人、猎鹰和猎犬之间要怎样密切配合,才能捕杀到更多的猎物。

通过与野生动物的较量,成吉思汗先后从狼群、黄羊等野生动物身上,学到了不少佯攻、包抄、设伏等适用性非常强的技巧,最后都灵活地用在战争上了。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在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在充分了解很多动物特性的基础上,他先后将马、羊、牛、狼、犬、猫、骡子等动物,麻雀、猎鹰、猎雕、海东青、褐马鸡等鸟儿,有选择性地投入到战场,并打造出了一支绝无仅有的动物军团。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成吉思汗的动物军团,在成就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神话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接下来,尽量以复原的形式,来再现成吉思汗当年的动物军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