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 401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401

作者:加盐苏打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27 来源:笔趣阁

readx(); 所以,承山川也没有多想,他低下头深深地望了一眼依然巍峨雄伟的不老山,带着几分不舍和诀别,长长地叹了口气,旋即化为一道神虹,如极光流星一般,往明澈山方向飞逝而去。

距不老山大约有千里之遥处,有一片幽静山谷,在其中一个深邃的山洞内,一名五官俊逸剑眉星目的白衣青年盘膝而坐,脸上带着一丝微笑,“区区世界元神境的修士就想夺我启卫鞅的肉身,真是不知所谓。”

启卫鞅,正是逍遥门当年自圣村中领养的两名神体之一。

岁月如梭,光阴易逝,晃眼一过,便是三年。迄今为止,当世人谈及三年前一事,依然心有余悸,觉得很不可思议。

三年前,往昔辉煌鼎盛的第一道门逍遥门突然一朝覆灭,道门福地不老山化作一座生人勿进的魔山。

当时,根据隶属原本逍遥门统辖的“九城”中人士称,那一天本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可是,自百里之外巍峨雄壮的不老山上突然升起一轮黑月,从中散发出弥天盖地的恐怖魔气,犹如肆虐的蚁群,向四面八方迅速蔓延,当其扩散到数百里时,才停止下来。

在这片区域中,魔气冲天,凶煞邪恶,其中有一种污秽之力,仿佛可让一切堕落,陷入黑暗深渊,万劫不复。在其上空,一片漆黑,仿佛是夜幕降临,一切归于恒寂,在夜空中只有一轮似是堕落的黑月高悬于空,邪异而可怖。

白天中的黑夜,与骄阳共存的黑月,这一幕幕可怕的现象,充满未知和恐怖,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当时,一些胆量较大的修士开始深入这片魔域之中,一来是想探索其中缘由究竟,弄明为何会出现如此诡异的现象。二来是觉得异变的天象或许是什么绝世宝物出世的征兆。

在好奇心和**的驱使下。许多人趋之如骛,在凶险未知的情况下,盲目地进入魔域之中。然而,就在那时。异变突起,其中恐怖的魔气如凶灵恶鬼,立即缠了上来,凡是低于证道境界的修士,只在瞬息便被夺走神识。化作穷凶极恶的魔头,对着仅存下来正在苦苦抵抗魔气的极少数修士展开疯狂地攻击。

这些被当今世人称为“邪魔”的修士仿佛得到某种神秘力量灌顶,实力激增,和之前判若两人,简直是一天一地,至少也有证道伪神境的修为。之前,未被“魔化”的那些修为到达圆寂大圆满的修士,更是在时成为可媲美斩神融阳境的存在,剩余下来的那些修士本就因魔气极其难缠,在勉力抵抗。一身修为至多施展十之一二,哪能抵挡住这些数之不尽的邪魔地攻击?

当即,便被铺天盖地的邪魔摧枯拉朽地击溃,毫无反抗能力。并且,尤为诡异的是,邪魔仿佛具有独特的“智慧”,亦或是按照某种本能、或是某种指令行事,并未斩杀他们,而是将他们禁锢住,让魔域中魔气慢慢地夺走他们的神智。使之化为邪魔。

渐渐地,这些大多是老一辈的修士全部化成邪魔,并且无比强大,成为可媲美尊圣的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波进入魔域中修士全军覆灭。

当时,无人再敢深入其中,知道这是一片无上魔土,是擅入即死的禁地。

而九城当中修士庆幸地发现到,这些强大的邪魔并未走出魔域,而是齐齐赶向不老山。仿佛是受到某种伟大的存在召唤。其目的究竟是什么,无人知晓。不过,假若这些邪魔出世,定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盖世杀伐,导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危机并未解除,时时刻刻都会发生。

当时,身处九城中的修士可以想象到,作为事发地点的不老山,山上逍遥门修士定当已被魔化,成为邪魔。这也意味着,昔日鼎盛繁荣被世人认为是十万年来最有可能问鼎泰斗势力的万古一门,一朝覆灭,荡然无存。

在不老山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这场剧变的原因又是什么?其中逍遥门修士是否有人逃过这一劫?

许许多多的疑惑缠绕在世人心底,也许这一切将永远是个解不开的谜。

可是,不论在不老山中到底隐藏何等秘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是什么,但逍遥门已经覆灭,这点无人质疑。

不老山上怕是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事实也证明,世人的猜想多半是真的,因为至此之后,再无当时在不老山上的逍遥门修士出现过。

遭此剧变,逍遥门核心势力土崩瓦解,群龙无首。

那么,逍遥门在各地驻扎的据点和建立的城镇,这一些些或大或小的势力,还有旗下产业,在当时该归谁管?

谁都管不了,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逍遥门最为鼎盛的九城乱了,其麾下各个机构乱了,各地据点乱了,曾经统辖的城镇乱了。

而这一乱,也让神州大地彻底动乱,乱世之秋,真正降临。

一直对逍遥门这颗“毒瘤”虎视眈眈的各方泰斗势力,开始伸出爪牙,强势地接管吞并逍遥门残余势力,不屈服者,便以铁血镇压。当时,不知斩杀多少“冥顽不灵”之辈,被诛灭九族之人不在少数。

在铁血征伐下,仅仅不到半年,逍遥门残余势力便通通被至尊世家、五大圣地等泰斗势力瓜分得一干二净。

至此,也宣告历经三万年之久的逍遥门正式破灭。

不老山发生惊人异变,且不说这极有可能是某种绝世宝物出世的征兆,单论不老山是逍遥门根基所在、其中藏有无数宝物,诸多势力必然会详细探索一番。

但是,这一次探索却让一众泰斗势力损失惨重,自此之后,便再未深入其中。事实上,世人并不知道,一场阴谋正在慢慢酝酿。

当时,不老山周围百里魔域中并无邪魔存在,但依旧极其危险。此地发生剧烈变化,魔气不断能够魔化人类。还能魔化花、草、树、木、虎、狮、蛇、熊等一切动植物,使之化成魔妖和魔兽。并且,就连一些特殊的灵材、灵水、灵气等,在魔气的侵蚀下。都化作恐怖魔灵,譬如金石魔灵、弱水魔灵、风影魔灵等。

魔域中魔妖、魔兽、魔灵,俱是强大无比,迄今为止,据世人发现最弱的存在也可媲美斩神境界的修士。

刚开始。诸多势力不知其中险恶,各自为营,进入其中。因此,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几乎全军覆没,能从中侥幸逃出来的人十不存一,并且,他们连不老山都未达到,越靠近不老山,其中魔物越强。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天蒙世界,引起一片哗然,世人都在想,如今在不老上,到底有何等恐怖的存在?

不过,这幸存下来的修士从魔域中带回一样东西,即是魔源。

魔源,是魔域中魔妖、魔兽、魔灵力量的源泉,和修士体内的神域大抵差不多。不同之处便是魔源中蕴含的是魔力,神域中是神力。

同样,魔源也是修魔者的力量之源,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功法,在体内结成的“域”也不同,譬如,妖族修炼妖核,佛宗修炼舍利子,鬼族修炼鬼门。

此外。每抵达一个大境界,域也会随之进阶,譬如方化境是国,世界境是世界,天地境是一小方天地。

通过吸收“域”中的力量,可让修士大幅度增进修为,比服用一般灵丹妙药还要快。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先将“域”中对于自身修炼的“域”不利的成分炼化才行。譬如,修炼神域的修士想吸收魔源中的力量,就必须先将其中魔气、煞气、阴气、毒气、腐气等种种异端力量炼化,之后才可吸收,否则不但会和体内神力相冲,导致自身遭受重创,甚至还会走火入魔,坠入魔道,被之魔化。

炼化“域”中异端力量并不困难,修炼到证道境界时,在体内会诞生各种真火,修道之人就是道火,修魔之人即是魔火,修佛者为佛火,修炼功法不同,诞生的真火也不同,单是道火中就有无万大千种。当真火到达一定程度时,还可晋升为更为厉害的火炎。

凭借体内特殊火炎可炼化异端力量,有许多种因素,决定炼化速度的快慢,如自身修为,火炎的品质,神识强弱等。

————————————————————————————————

这一次深入魔域,诸多势力虽得到不少魔源,但相比惨重的损失而言,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毕竟人一死,其附带的“价值”也就没了,譬如人脉关系之类的。

不过,诸多势力高层知道,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谋划得当,人人修炼成尊圣,也未尝不可。

在皇极大地东域有一座被世人唤作丘石山的矮山,此山地理位置特殊,临近恶名昭彰的魔罗江畔,又与大凶之地古巫山相依,有此两处令人谈之色变的极凶险地在,此山方圆十里自是渺无人烟,少有人经过。

丘石山远观如一土丘,山势平缓,鲜有陡峭之处,凡人亦可轻易攀爬,登临山巅,百丈山体均由岩石构成,丘石山遂因此得名。山中一片荒芜,草木不生,一派落败光景,除却随处可见的乱石之外,便再无他物,相当贫瘠,仿佛是被天地遗弃一般,孤零零的,萧索孤寂。

可是,若此刻有人登临这座向来不被人瞩目甚至连山名均被世人遗忘的矮山山巅,便会发现极其惊人的一幕。

山巅之上乱石林立,纵横交叠,形成一片石林。在石林中心处,那些或大或小的岩石却被人雕刻成千奇百态的精美石雕,足足有近百尊。

石雕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形神毕肖,彷如真物,雕以形,赋以神,令人只觉这一尊尊石雕仿佛是鸾凤展翅,即将翱翔天地,又如画中仙子,将要乘风而去,具有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俱是旷世神作。

并且,其雕工精湛,微妙人神,技艺高超,可谓是鬼斧神工,玄妙莫测。撮合微雕、圆雕、浮雕、镂雕、链雕、透雕、沉雕、线雕、薄意、篆刻、钮雕十种技法,勾勒细腻,臻微入妙,在转折、顿挫、凹凸、起伏之处,处理得毫无瑕疵,更是毫厘千钧,浑然一体,彷如天成,而非后造。

雕刻十种技法独有千秋,各有优劣之处,何种技法更为高超,一直是各家流派争执不休的话题。例如,微雕讲究“精微”二字,由此技法雕刻的石雕精美、细致、神妙,在细节上无懈可击,堪称完美。而圆雕则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呼之欲出。圆雕重在以静止形态表现运动过程,这一点是精雕做不到的,而圆雕也不及精雕那种出自书法、绘画的细腻、精致和写意。其它八种技法各有优胜之处,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

在悠久的历史上,被称作“天作”的石雕,多是出自“天匠”之手,成为天匠的标志便是将十种雕刻技法融汇贯通,融为一炉,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雕刻技法。如丘石山上这些石雕,便是集众家之长,十种雕刻技法已臻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但离“如意圆满”还稍稍欠缺一些火候,遂这些石雕只能算是神作,据“圣作”还有一点距离,不过能到达如此地步,纵然是此道多年、那些闻名已久的名匠大师也无法做到。

并且,雕刻这些石雕的人技法远非如此,丘石山上的石料只是凡石,内部结构不仅脆弱,而且含有大量杂质,远远达不到作为雕刻石雕的石材标准。此人以凡石雕成“神作”,化腐朽为神奇,其雕工超绝,简直是匪夷所思,巧夺天工,若是传出去,整个天蒙世界都要引起轩然大波。虽还未到达天匠的程度,但已经极其罕见,世间少有。

而且,其雕刻技法在某种程度上要远远超过天匠。

在雕刻石雕时,不论是初学者,还是精通此道的名匠都知道,完成一件石雕需要经过许多步骤。譬如,单以圆雕这种技法雕刻的石雕,需要经历打胚、制胚、雕刻细胚、修光等四个步骤,处理时需谨慎,一再小心,若是出现差错,便会成为败笔之作。石雕的观赏性倒是次要,最主要的还是无法获得更多的力量。

若在场有名匠大师在,定会感到匪夷所思,惊为天人,这种雕刻技法,颠覆认知,违背常理,简直不可思议。

在雕刻石料时,必须循序渐进,完成一个个极其繁琐的步骤,先后顺序不可乱。可在丘石山上这些石雕,所有步骤都是在同步进行,并且是在同时完成。(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