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 436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436

作者:加盐苏打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20:18:55 来源:笔趣阁

readx(); 天蒙世界当中的圣匠与天匠,只是一种称谓,为下界说法。这里的天匠不过是器匠大成者,比起灵匠,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

不论是器匠,还是天匠,都可以统称为器师。因为雕刻这门技艺,最终目的就是雕物成器,天匠者所雕之器物,俱是无上神宝,有不测之能,神鬼莫敌。

器匠对于神识的要求极高,特别是神识的分散程度,尤为关键,决定着一个器师能否到达另外一个境界,当然力量也包含在内,只是前者更困难一些。多尔想真正成为器匠,也就是天蒙世界所称的天匠,神识必须分裂为十八万道才行,且至少也要有变神境最后一境的地步,力量亦是如此。

但是,多尔的雕刻技艺已无限接近于器匠,只有一线之隔,所以他想通过仙遥玄玉,来完成突破。

这也是他当初为何执意要得到仙遥玄玉的原因。

此刻,多尔的状态已经到了巅峰,心神一片空宁,万念不生,在他心灵中,除了自己之外,再无其他,处于绝对的唯我,唯心之道诸般妙谛之一在此时显现了出来,待多尔心境修为瑧至另一个境界时,还会开启更多的妙谛。

一块神光灿灿的玉石从多尔储物袋中飞出,比拳头还要大几分,晶莹剔透,悬浮在他身前半丈开外。

这块玉石正是仙遥玄玉。

多尔心意一动,开启双生轮回之眼的穿透功能。一瞬之间,只见他双眼亮红无比,瞳孔不停转动,绽放血华,一尊朦朦胧胧似古佛坐莲的血色虚影在背后升起,开始吟唱古老的咒语,并在同时掐起玄妙法诀。

被炽烈血华照耀的仙遥玄玉霎时由透明色变得五花斑斓,内部一切结构被看得一清二楚,其中灰色、黑色、绿色的如斑点的东西是杂质。需要剔除,火红色的是残破的法则,且有两道,一道形呈长锥状。手指一般,透发出凌厉的气息,应该是攻击一类的法则,另一道呈圆环状,宛如手镯。气息温润,无疑是防御类的法则。

见此,多尔眉头一皱,没想到自己运势居然如此之好,一块仙遥玄玉中竟有两道残破法则。于常人而言,这是兴事,可以从中参悟出两道仙之法则,但对多尔来说,却不是,他需要的是一道更强大的法则。虽然雕刻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愈困难,才愈能磨砺自己的雕刻技艺。

如今这两道法则,以多尔的雕刻技艺,随便什么器物,均可信手拈来,起不到半分效果。与他心目当中所想的法则相差甚大,结构太过简易。所以多尔决定,一心分二用,同时进行雕刻。以此来增加难度。

多尔并未急于动手,而是开始仔细观察两道法则的结构、质地、密度、脉络等等一些因素,雕刻时,不论多祛一分。还是少祛一分,均会成为败笔,需小心谨慎才可。

这一观察,就足足过了半柱香时间,此时此刻多尔对于两道法则的结构有了透彻的认知,即便不看。也可做到了然于胸。并知道自己该怎么雕,又要雕何种器物。

不过,多尔发现到了一点,这两道残破法则遭到了破坏,内部有些地方是中空的,像是被什么力量腐蚀过,不用多想,肯定是忘川河水。

两道法则本就是残破的,又遭忘川河水侵蚀,哪怕参悟了其中法则,威力也大不如从前,但这却让雕刻的难度剧增了几倍不止,对多尔反倒成了好事。

不曾想忘川河水居然帮了自己一个大忙的多尔开始动手。

只见一片混沌神力自多尔掌心飞出,在虚空幻化为一柄柄如蝇头还要小上十几倍的锋锐斧头,数目正好三千,不多不少,为三千鬼斧。

旋即,多尔将神识分裂为十万道,其中三千道一一控制着三千鬼斧,剩余的分两股,一股是控制空间节点,让三千鬼斧在雕刻时,不与空间节点发生碰撞,否则因碰撞而产生的力量会对法则造成损害,此举是为了确保法则完好无损。另一股则是将在雕刻时祛除的杂质与法则本身被削去的部分,搬运出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秩序本身就具有凝聚力,法则作为秩序的一部分,同样也有。若不在第一时刻将这些废弃之物搬离,之后就又会被法则吸入其中,到时无异于是从头再来。

一般人雕刻,哪怕是天蒙世界那些成名已久的名匠大师均是先稳定空间节点,祛除杂质,随后才进行真正的雕刻。

但多尔却不同,他是同时进行这些步骤,并在同时完成。

前者胜在安全保险,很少出现偏差,但会多了些许匠气,无法做到后者那般一气呵成,圆满自然,仿佛未经人手,是天然形成。

这就是三千鬼斧的神妙之处,难度自然也十分之大。

此时此刻,三千鬼斧在多尔的控制下,如鱼贯一般,通过外在的杂质部分,进入仙遥玄玉中心。或是斧如开山断岳,精准无比,恰好分开杂质与法则,或是直接对法则本神进行雕琢。有的斜斧勾彻浅沟以作纹,精妙入微;有的削以轮廓减起呈隐,大开大磕;有的旋转斧尖轻起轻落刻线划痕,如蜻蜓点水;有的以斧锋割划槽线行如游龙,百变莫测。

足足有近两千柄鬼斧正在同时对两道仙之法则不断地进行切、磋、琢、磨、雕,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而且,每一把鬼斧所施展的雕刻技艺俱是不同,且精妙无比,没有做任何一丝无用功,可谓集百家之所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多尔雕刻技法之高超,怕是那些名匠大师见后也得自惭形秽,深感不如。

皇极大地是雕刻圣地,绝大部分人都会这门手艺,而且其中有半数以上的人靠此养家糊口。名家大师更是无数,隐世高人也不少,至此也有许多关于雕刻技艺的秘籍流传在外。这三年来,多尔着实收集到了不少,如今他身上的海量灵药,已去之小半。很难用真实的数额来计算他到底为此花了多少灵珍。

多尔悟性惊人,粗浅一些的雕刻技艺,一学即会,深奥点的也至多十天半个月。更是举一反三,推断出种种早已失传的雕刻技艺。比如花下压花,云龙嬉水,胡家八刀等十多种绝技。

如今,单论雕刻技法而言。在这天蒙世界中,能与多尔相媲美的屈指可数,皇极大地林家半入棺材的老宗主算一个,武帝王朝帝都武德宫一辈子都未踏出过玄门器坊半步的老太监张栋梁算一个,曾出过天匠的武霄门当代掌门曹袁华只算半个,至于其他的,连半个手指头都算不上,当然,这得排除那些大隐隐于市的高人在外。

这种高人,多尔就曾见过一位。拈仙手这门雕刻绝技,正是那个喜欢抱着寸尺酒壶胡言乱语看似疯疯癫癫的老人教给他的。

不过,多尔的雕刻技艺虽高超,但在此刻仍感到十分吃力,原因就在于他一心分二用。两道法则经过忘川河水侵蚀,内部结构更加复杂,雕刻难度自然也大增。单是雕刻一道法则,多尔还能勉强做到游刃有余,但两道同时进行,难度成倍增长。已超出多尔的极限。

此外,精神力急剧消耗所带来的疲惫感,极易导致分神,也算作一点。必须得努力克制才行,否则出现任何一丝差错,都会导致功亏一篑。

许久都未出过汗的多尔,此刻却是满头大汗,可以想象,他现在几乎到了极限。

拳头大小的仙遥玄玉正在极缓慢的速度变小。无数杂质和被削去的法则碎末被多尔的神识搬运出来,按照这速度,至少还要花上两个时辰才能完成雕刻。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一个时辰后,多尔浑身已被汗水浸湿了,双目如炬,火热无比,此刻他早已忘乎外界一切,思维在疯狂的运作与计算着。

而那块仙遥玄玉还剩一大半,不过多尔所雕的两件器物已初现胚胎,是一根发簪和一块手镯,俱是女子之物…

又过了一个多时间,多尔眼神突然恢复清明,仙遥玄玉中的杂质也在同一时间被祛除,悬浮在虚空中的两件器物神光大放,炽烈如火,璀璨而又夺目,让人看不清是何模样,

旋即,天地间霎时惊起一声直冲霄汉的凤鸣,高亢而嘹亮,响彻十方,仿佛此地有凤凰在涅槃一般。

天地中的元气与法气在此刻剧烈地动荡起来,并且有两股极其强大的力量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中一股凌厉至极,隐隐带着几分剑意,另一股温和如玉,醇和无比,宛如朝阳,分别向被烈焰笼罩的发簪与手镯涌去。

远在百里之外的一座山上,一名女子身穿彩衣,年华二八左右,长得不高,但十分娇俏可爱,特别是一双眼睛,闪亮闪亮的,是个还未长成的美人胚子,她抬头望着天空,咧嘴一笑,不像大家闺秀那般笑不露齿,但却格外的纯净无邪,又灿若繁星。

旋即,彩衣少女似是想起了什么,嘴角一撇,眼神幽怨地腹诽道:“老头子偏说我下山会遭遇风险,分明是在骗人,我看是行运才是。可怜我被这老头子一骗就是十几年,这得错过多少宝贝呀。等回去再找老头算账,先去看看这宝贝是什么。”

两股气息迥异但为同源的力量,如洪流汇入江河一般,不断地涌进发簪与手镯之中,直至过了半盏茶的工夫才停止下来。

天地间暴乱的元气与法气仍旧动荡不堪,肆意宣泄,宛如汹涌澎湃的浪潮,又像是席卷八方的万丈狂风,怕是要过上许久,才会彻底地恢复平静。

不过,单凭肉眼看,见到的只是一片安宁与祥和,必须拥有一定的修为,亦或是神识十分敏锐,才可发现天地中气的变化。

笼罩在发簪与手镯周围如烈火一般的神光渐渐退散,两件器物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一件是一支发簪,长半尺一寸,通体火红,毫无杂色,簪顶雕一凤凰,体态纤细,曲线柔和,宛如身段窈窕的绝世女子。做工精美而又细致,处理得恰当好处,添一分,少一分,均不可,哪怕落于再苛刻的匠师手中,都找不到任何瑕疵。在细节上完美无瑕,尤为突出的是一对凤羽,双翼伸展,仿欲翱翔于九天之上,极富层次感,立体而又生动,不仅栩栩如生,更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美。

此外在簪身与簪顶凤凰结合处,有一个精妙的设计,雕以形如花瓣状的九道火焰,意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同样,簪身也独运匠心,依然为针状,但在内部却雕成镂空,以之形成一尾凤翎,不仅美轮美奂,而且视觉冲击力十足。

整支发簪虽处处都是精心雕琢,但却没有丝毫匠气,真正做到,雕以形、赋以神,重在神韵,而非单纯塑形。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支发簪浑然一体,以人一种自然如意之感,可当得天工之作四字。

另外一件是一只火红镯子,大小适宜,通体晶莹剔透,且光滑无比,至少也需经千百次精心打磨才能有这种效果。镯子表面未饰花纹,但内部却别有洞天,如另外那支发簪簪身一样,雕成镂空,以之形成一尊凤凰,凤身盘曲呈圆,双翼敛于两肋,红火凤喙噙着凤尾长而美丽的凤翎。

镯中藏凤,可谓巧夺天工。

没有人会想的到这两件无限接近于“天作”的器物,是由两道残破不堪的法则雕琢而成,其中被忘川河水侵蚀的中空部分,就像是毒瘤,注定了器物不会达到天作的程度,充满瑕疵,甚至成为圣作都相当困难,

事实上,两件器物中那些镂空之处,就是法则本身的中空部分,只是多尔后来加以修饰,才会使得这些瑕疵变成整个器物的点睛之笔。

这只是雕刻很基础的理念,将瑕疵转变为亮点,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但能做到多尔这样,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还得有一颗玲珑的心,也就是俗称的灵气。

没有灵气,成就终究有限。

此时此刻,多尔望着悬浮在身前的发簪与镯子,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叹了一口气,道:“还是未能突破,这两道法则始终差了点,还需另外找寻石材才行。”

虽然,这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但多尔的雕刻技艺离器匠更近了一步,只要有合适的石材,不出半个月,在雕刻技艺上绝对可以到达器匠的程度。

不过,此等石料可遇不可求,寻之十分困难,只能随缘。也可见得,天蒙世界比及那些物产富饶的大世界要差上千万倍不止,也难怪十多万年来就出了那么几个至尊,虽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但隐世至尊也不会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