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 403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403

作者:加盐苏打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20:18:55 来源:笔趣阁

可在两年后,大旱忽临,武文方犹如一尊苏醒的雄狮,展现出其雄才大略万古一帝的风范,颁布一系列针对旱灾的有效措施。例如,开渠挖道,引进地下水,灌溉农田;建造沟通洪江与梁河水系的灵渠;投入巨大人力,建造连通莽江和满江流域的疏运河,将皇极大地各个重要地区通过水运联系起来;耗巨资聘请擅长自然之道武者,将无望海中海水由咸转淡,投入各地水库当中,以便不时之需。

在一系列方针贯彻下,旱灾在短短五年之内彻底解决,人人有水吃,处处农田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百姓们对武文方感恩戴德,赞声不绝,“仁恩帝”之名便是从寻常百姓们口中传出的。

武文方深得民心,帝统自是愈发巩固,怕是再过不久,便固若金汤,无法撼动。而那些欲罢黜武文方帝位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实则是当年和武文方竞争皇位的各个皇子的心腹。

这些被武文方分封为王爷、诸侯的皇子们,大多对皇位死心未遂,遂趁此时机,小题大做,却是直扼要害。

武文方的确有推崇“异教”的嫌疑,“仲裁部”由历代对武帝王朝有过巨大贡献的元老组成,均是武者,其中不乏有思想顽固之人,坚决抵制异教,自是震怒,不过此事倒是不足以罢黜武文方皇位。

但武文方自继位以来,灾难连连,却是事实,这是否是在说明,武文方的气运不足以担当帝位,或是身怀大劫,会给武帝王朝带来更大灾难,乃至十多万年基业,毁于一旦?

气运,真实存在。却无从判断。

仲裁部一众元老开始动摇,决议是否要罢黜武文方。

经过决议,最终结果出人意料,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占一半。最终的决议权落在太上皇“名杨帝”身上,可名杨帝在“福禄殿”闭关,欲突破武尊境界,不得容许半分打扰,唯有待他出世。才能真正决定是否要罢黜武文方帝位。

而在同时,由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联名呈给仲裁部的奏折散落民间,并有人刻意散布谣言,称武文方乃灾星转世,会给天地带来巨大灾厄。

人言可畏,人心善变。原本对武文方誉不绝口的寻常百姓遭煽动蛊惑之下,局部地区掀起了一股讨伐武文方的狂潮。

武文方大失民心,帝位岌岌可危。

而济度圣僧的出现似乎在冥冥之中改变了这一情况。

在当时,武文方以重金聘请的诸多道门、佛门正道之士不仅无法化解数百万怨灵身上怨气,更是连连有人道消身亡。下场悲惨。

正当一众正道之士束手无策之际,本来收到佛光圣地传讯要赶回大天门寺的济度圣僧忽然赶来,见河洛城故地怨气冲天,万鬼齐啸,怔怔站了半响,长叹一声,道了一句“我佛慈悲”,旋即独自进入河洛城。

不时,自城中突然传出浩荡佛音,犹如黄钟大吕。庄重神圣,响彻千里,更见佛光漫天,贯日冲霄。弥天盖地。百万怨灵竟是停止凄厉怨吼,沐浴在佛光之中,跏跌而坐,双手合十,神态安静宁详,一脸虔诚。诵念佛经,身上怨气不断消失。城外许多通晓佛门之术的修佛者见此一幕,知道这是佛光圣地不世佛法“大悲天诀”。

此为佛门禁术,以燃烧自身为代价,化悲天佛光,度世佛音,普渡众生,安抚亡魂,化去怨气,超度一切,不仅针对鬼物,而且还针对人,使人皈依,遁入空门,遂才被定为禁术,在场正道人士迅速离去,否则不消片刻,便会被度化。

与此同时,一众人等还惊讶,城中怨灵怨气居然如此之重,饶是修为距至尊仅有一线之隔的济度圣僧也只能以“大悲天诀”度化。

悲天佛光,漫天梵音,一直持续七天七夜才消失,没有人知道在这期间河洛城故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待众人赶至河洛城时,发现数百万怨灵消失殆尽,城中再无一丝怨气,似是被度化,得以超脱,进入阴间,投胎转世。

此劫终于化解,实是幸事,可好消息往往和坏消息一并发生,济度圣僧溘然长逝,坐化于城中一片破败广场中央。

此事一经传出,立即在天蒙世界掀起一片哗然。

事后,武文方亲自带领“武成军”以最高礼节将济度圣僧遗体送回佛光圣地,不到三日,便赶到大天门寺,熟知当时守在寺庙门前的僧人得知济度圣僧圆寂,竟是痛哭流涕,失声道“住持…”

原来,济度圣僧当时赶往佛光圣地是为了要接任大天门寺住持一职!

听闻这个消息,武文方和近千武成军心中震撼可想而知。

武文方和佛光圣地暂代住持圆崆圣僧长谈了一夜,二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次日,武文方便带领近千武成军离开大天门寺。

三天后,武文方回到帝都“武德城”,本对武文方此行颇为不满的文武百官,听闻济度圣僧居然是佛光圣地下一任住持,不敢再吱声。

四日之后,济度圣僧入土下葬。

而在同一天,皇极大地境内居然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不仅规模前所未有,而且旷日持久,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

这场稀世罕见的大雨,也让武文方失散的民心再次凝聚起来,若非其大修水利工程,遏制了洪涝灾害的发生,不知要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当时被疯传的谣言不攻自破,武文方洞彻天机,未雨绸缪,乃真命天子。

经此一事,仲裁部元老无话可说,不再提及罢黜之事。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到半年,武文方便真正掌控政权。

一年后,河洛城故地新城建工完毕,武文方亲临现场,赐之“济度”二字,并以佩剑“龙骧”在城门两侧城墙上刻下一副对联——渡人不需仙与佛,济世只在真和善。

此对联是武帝王朝开始真正接纳佛教的开端,也为“佛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武帝王朝的建筑以高、伟、大而著称。与神州大地的“绣闼雕甍”风格迥异,讲究气势和实用性,在“细琢”方面要比之逊色不少。不过,在雕刻领域上。武帝王朝却是稳占魁首,即便是寻常百姓也对平刀、圆刀二种基本刀法技巧略懂一二,名匠大师更是不计其数,历代天匠均是出自武帝王朝。

如此泱泱大国,建筑物却相当“寒碜”。反差十分之大。

这与武帝王朝历代君主提倡的尚俭戒奢、勤俭治国的政策有关。

最主要的原因是,皇极大地地理位置尤为特殊,西临无望海,北靠神荒大漠,南依极地冰原。在其影响下,气候多变,环境较为恶劣。例如,坐北朝南的明澜郡,在夏季时,多霉雨。湿度大,一到冬季,冰冻三尺,地壳开裂。

在此等环境下,唯有坚固实用的建筑物才能抵御多变的气候和岁月的侵蚀。不过,皇极大地上的建筑物虽是“寒碜”,但想做到这份“寒碜”却相当不易,其将石料自然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然而又古韵。

具有非凡意义的济度城得皇极大地建筑物之精髓,可以算作典范。其占地极广。规模宏伟,拔地倚天,气象万千,蔚为壮观。气势磅礴,远观犹如一尊顶天立地的巨人,以人厚重威迫之感,凛然不可侵犯。

四周高耸雄伟的城墙通体以青罡石建造而成,此石坚硬如钢铁,能维持数万年不朽。坚固牢靠,可抵御时常在河州郡境内肆虐的沙暴吹袭,而且内部构造相当紧密,经当年无数能工巧匠精心打磨,石面光滑如镜,阳光一旦照射在城墙之上,便会反射出七彩霞光,美轮美奂。

若非济度圣僧一事,此城称作七霞城倒是合适。

此时此刻,一位年纪看上去不过二十的俊逸青年正在向这座仿佛迄今为止都不曾变化过的古城走来,一身白衣,身材纤长,步伐缓慢,落地无声,有种淡然出尘的意味。

北城门口戒备森严,两排手持七尺长枪的黑甲侍卫各站一边,严密地注视往来人群,身上透发出可怕的杀伐之气,眼神无情冷漠,令人胆寒,凡是经过城门的百姓,多是被吓得冷汗长流,觉得自己仿佛从地狱走了一遭。

能够担当济度城北城门侍卫一职之人,都是自军队中选拔出来的精兵强将,不知经历多少次严格筛选和血的试炼。倘若在场共计十八名修为至少是武师巅峰的侍卫毫无保留地释放杀气,别说这些平民百姓,就算是一般武者,也会被活生生地吓死。

并且,这些相当于圆寂大圆满修士的侍卫,即便是遇到武宗,也即是证道境界的修士,也毫不逊色,可当场将之凌迟处死,拥有绝对的执法权。

十八名侍卫最主要的任务是守护仁恩帝的真迹,其次才是维护治安。

当然,单凭这些人远远不够,在城门两侧的阙塔中还居住十多名武宗和二名武王。所以,万余年来仁恩帝的真迹一直保存完好,无人敢破坏。

在稀落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抢眼的白衣青年,几乎是在出现的第一刻,便引起了十多名侍卫的注意,凭其身上那种独特的气息,他们可以断定白衣青年是修士,并且身份不凡,寻常人绝对没有如此出众的气质。

一行护卫顿时如临大敌,手中寒光灿灿的长矛握紧,犹如穿行在森林的独狼,一瞬不瞬地盯着他,雷霆一击,蓄势待发。

白衣青年修为并不算高,仅有武者巅峰的程度,在皇极大地这片强者辈出的土地上,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毫不起眼。可出于其独特的气质和先前几番异样的举动,令这些警觉性极高的侍卫不得不加以防范。

在之前一个月,白衣青年一共来过四次,每次经过城门时,都会抬头望一眼仁恩帝以剑代笔在城门两侧刻下的对联。

第一次,兴许是初来乍到,瞻仰仁恩帝真迹,并不奇怪,可接二连三如此,就太过反常。

而这一次,依旧和之前一样,白衣青年仅是抬头望了一眼城门两侧的对联,旋即便向城中走去,脚步缓慢,不疾不徐,即便在经过十八名护卫杀气领域时,步伐也不见有一丝紊乱。

不多时,白衣青年的身影便消失在城街一处拐角,一行护卫见后,内心长松一口气,他们总觉得白衣青年极度危险,真正实力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这有些匪夷所思,可不知多少次和死亡擦肩而过的他们,对于直觉深信不疑。

这白衣青年正是和“石珍楼”约定好要来取仙遥玄玉的多尔。

此刻,走在繁荣街道上的多尔,脑中依然在想着一个问题,在这天地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令多尔从方拓业手中安然逃脱,还让他体内寂灭之力的平衡被打破,提前发作。

凭借落心衣,多尔化去寂灭之力,亲身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死亡,那种痛苦和绝望是无法想象和阐述的,只有自知。唯有感同身受,才明白死亡是那么可怕。

当时,多尔深陷迷茫之中,他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对,还是错。

多尔苦思半日之后,仙落传承成功,清醒过来,并未出什么差错。关于香玫的事,她只字未提,而多尔也没问,只是将不老山上的事和她详细说了一遍,并将造物神源交给了她。

二人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抵达位于皇极大地西域的羽灵山,十多天后,茜容、碧海、杨光等人才安然到达。

多尔交代了一些相关事宜,开始闭关,一是要以神泉改善自身资质,并快速提升修为,二是打算静一静心,将那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想清楚。

然而,这次本来要持续很久的闭关,却只进行了不到三个月。那一天,仙落忽然到来,对多尔说了一句话,“大衍真佛一生不杀生。”

当时,多尔心中的震撼他人是无法想象的。整整一夜,他一言不发地站在羽灵山朝华峰,而仙落也静静地陪了他一夜。

那一夜,注定是多尔一生当中最大的转折点,他究竟想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许,从他临走时,对仙落说的一句话中,能判断出一些蛛丝马迹,“我要下山,历红尘问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