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 384

我的私人漫威系统 384

作者:加盐苏打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58 来源:笔趣阁

天罚,修行也作逆行,每到达特定境界临界点,就会有天罚降临,也是一种磨砺。[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雷劫、法则劫、秩序劫、大道劫、至理劫等,便是天罚。逆天之人、逆天法决、逆天法宝,冥冥之中,天地有一种规矩,但凡破坏天地规矩,均会遭到天罚,“渡生诀”的天戮血劫、天鸿神体的“三千无上劫”、仙落天地之魂的“无恒无法劫”等,也算作此类劫。

天谴与天罚,为天地之劫,谁也不知道这劫数从何而来,又如何形成,只知道自古以来,这两种劫数便已诞生。

人劫,这种劫数是由造化通天的盖世强者所定,属于种类最多的劫数,禁忌之劫便是其一,其中天人劫较为特殊,譬如至高界龙界世纪藩篱祖龙所定下的天人劫,天地之中,但凡有外族生灵斩杀龙族,那么天人劫便会降临,威力由被斩杀的龙族所定,可以说是保护种族繁衍生息的劫数。道、佛、魔、妖、鬼等,由于数量众多,所以由诸位至高主定下的天人劫只庇护一部分人,例如上界大能转世、特殊体质、卫道者等。

但是,人劫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天谴与天罚这两种大劫,至高主都要被诸多大劫所限制,这就是恒在天道,迄今为止,无人打破。

一年多以前,当多尔丹田臻至圆满的那个夜晚,徐青山老人曾对他这样问道:“天律在上,人道在下。孰为刀俎,孰为鱼肉?”

当时,多尔摇了摇头,笃定道:“皆不是,刀俎鱼肉为我执。”

老人微微一笑,没说对。也没说错,只是转过身时,那一笑格外欣慰。

多尔等人瞬息千丈。一刻不停,向主陵“极道陵”飞快赶去。一路所见之景。蔚为大观,肃穆庄严。神道两侧作为仪仗队的石象生,犹如震慑八方的护卫,威严庄重,宛如一尊尊法力滔天的古之神兽、大能天神,威震九霄。

这些石象生介于冥空之灵与真灵之间,由玄黄真魂石所造,历经亘古岁月。早已孕育神灵,不过由于受到陵区中神阵“禁神锁灵阵”镇压,意识被镇压,按本能行事,便是守护神道。但凡破坏神道者,或是收取神道两侧稀世珍木,石象生便会复苏,斩杀此人。饶是位列无极境顶端的强者,例如臻至无极境巅峰太元境的神体,面对恒河沙数的石象生。也逃不过陨落的结局。

石象生中神灵虽是被压制,可若是没有禁神锁灵阵将其灵魂牢牢锁住,这些神灵早已随岁月而消亡。不复存在,包括陵区中冥空之灵也是如此。禁神锁灵阵之下,万物永恒,寿元无尽,当得上“逆天”二字,不过此阵弊端也极其之大,神阵中,修为越高、存在越久的生灵,意识也越难复苏。不用过上一个藩篱,就算是一千万个华年。基本上就没有苏醒的可能,希望渺茫。

布置此阵。需要一种特殊的神材,即是锁魂困神石,此石异常珍贵,为无上神物,由天地中一种本源之气天母魂气凝聚而成。在天蒙世界中,诸多险地均布有此神阵,规模参差不齐,太极天皇储大墓中禁神锁灵阵,据小衍称,最多能排上前十,甚至还要被挤出在外,由此可见,天蒙世界中蕴藏无尽辛秘。

陵区中一切事物均被陵中“光阴复返阵”笼罩,今日之事,明日复原,此外还有诸般禁制阵法守护,所以,绕是多尔有细竹在,不惧石象生的攻击,有心收取神道两侧神木神草,却也无能为力。

一路之上,每隔三千丈,就有一道雄峙参天精妙绝伦的牌楼,直入苍穹,气势恢宏。两边偶尔可见碑亭,分两种,一种是圣德神功碑楼,以称作大碑亭,另一种是神道碑楼,亦作小碑亭。碑亭样式多为重檐歇山顶式,覆以金黄琉璃瓦,柱身朱红,韵味古老,梁架构造架以井字梁,梁头梁身断开,梁头作龙首状,上承檐桁,刻祥云,喻神龙破天,内部结构纵横交贯,十分复杂,其上雕刻精妙绝伦,独运匠心。如此碑亭亦作法香亭,供后人祭拜,亭其中御碑刻字铭记,记载前人事迹,多是毁誉参半。

御碑上古字为混沌时代文字,多尔倒也认识,若上前观看,定可以从中获得一些辛秘,不过至始至终,他均未看过一眼,此刻他只想快些离开此地。仙落曾说过,解除他这次劫难的关键是小衍,还有净尘小和尚,从小衍极其反常的表现看,其意图已经很明显。

对此,多尔十分担心。除此之外,他还担心小衍身上的大劫,威力如何,到底何时到来,又有多少?心思敏锐如他这样的人,从小衍如今的言论,与之前一比,自是看出其中端倪。

神路每隔千里,建立一道大红门,样式均为单檐庑殿顶,琉璃瓦顶,色泽金黄,金光灿烂,直冲碧霄,墙体不知漆以何种漆料,鲜亮如绸,红芒耀日,至今未见褪色。门洞有三个,为拱券式,长近十里,内部漆黑,彷如是冤魂聚集之地,阴气森森。

沿途两边或近或远处,还建立雄峙道观,殿宇宏丽,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碑刻林立,肃穆庄重,殿内绣闼雕甍,富丽堂皇,顶刻灵芝、仙鹤、八卦、诛仙等雕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每个道观之中,均列有一尊神像,体大如山,威严神圣,仿佛顶天立地,可遮天揽月。其有三千法相,道帝尊神像、道德尊神像、道青天神像、道战圣神像,道圣王神像,道万法神像,等等等等。虽相有三千,或嗔目如电、或低眉慈容、或仙风道骨、或威严盖世、或杀气铮铮,但皆为同一人面孔——太上天。

除了道观以外,远方近处还建立庙宇、魔堂、妖殿、祭坛、坟冢、神庙、古殿等,风格迥异,千奇百态,大多列于山巅,或是山野之处。其中列有神像,法相也为三千。例如庙宇,即佛门一脉。神像有大自在圣佛、大慈悲圣佛、大光明圣佛、大无量圣佛、大永恒圣佛、大归一圣佛,大度世圣佛、大久远圣佛、大圣徳圣佛等。

诸神像面孔。皆为太上天。

就在多尔等人见到陵区中规模最为宏伟浩大、仿佛天擎一般屹立在天地之中的古老圣殿时,一道无悲无喜、平静自然、仿佛大道之音的声音,蓦然传入他们脑海中,饶是有细竹庇护,也无法将这玄之又玄的声音排开。

“圣人以教化服天地,安永世大宁。”

“圣人之行,用舍行藏。天地大乱,圣人用舍。以干戈而靖之;天地静宁,圣人行藏,以道德教化而化之,蓍之德圆而称圣。”

“天之道,四时不忒,意志不可左右,不可逆料。鬼尊而不亲,人道两隔,无形可见。而圣人微妙玄通,不可测度。造化通天,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知周万物。乐天知命,安土敦仁,范围天地,曲成万物,通乎昼夜,谓自然之神。”

“圣人阴阳所育,禀气呈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春夏以生长之,秋冬以杀藏之。处天地之间,率神祇之意。”

“圣人之道微妙。寂然不测。天地万灵若豫知几微,则与圣道合会,从柔以至刚,凡事之理,从微以至彰,知天地之始,又知其末,为天地之主。”

“圣人之所以为圣,因其道观天而得之,一阴一阳,道阴阳不测,而圣人知;天何言哉,无名无状,而圣人知;四时行焉,不可预测,而圣人知。百物生焉,天地往复,乾坤造化,诸般一切,圣人皆知。所以,圣人为圣也。”

“圣人观四时之变,刻玉纪其盈虚,察五行之声…。”

“圣人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观感化物者…”

“圣人法则,天之神道,本身自行善,垂化于人,不假言语教戒,不须威刑恐逼…”

………

………

………

“圣人以教化服天地,安永世大宁。”

万字圣音,到此戛然而止,至始至终,多尔一行人眼神清明。

“方才那座神殿是太上圣人神殿,想不到迄今为止,其中教化圣音还未消失。圣人,果然是立于天地最顶端的存在,虽已长逝,但圣威依在,永恒不朽,万世不灭。当年,太上天陨落,便是因他将道、佛、魔、妖、鬼、天、神等万种教化融为一炉,以自身为万法之主,立教化,修三十万法相,不然也不会被诸天万界近百位至高主击杀。”小衍传音道。

多尔用余光隐晦地瞥了一眼脸色已恢复红润的小衍,发现他神色如常,知道这些话并未触犯到口忌,心中一松,也没回话。

一路上,多尔等人见到了不计其数的冥空之灵,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兀自过着自己的生活,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他们或是独自闲逸散步,摇头晃脑,自言自语;或是一人下棋,皱眉苦思,举棋不定;或是去庙堂道观等地,进行朝拜,奉行香火。总之,是各行各事,不与其他冥空之灵交往,却不像是行尸走肉,不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神态,皆与常人无异,只是相对孤僻了点。

第二类则是与他人交集的冥空之灵,就拿多尔偶尔见到的一个画面来说。

一群衣着光鲜亮丽的贵公子,人数大约过十,聚在一座八角古亭中,古亭四周雕花栏杆略高,约与成年人齐腰,其中只设石几一张,石凳两对,相当简陋,不过位置倒是巧妙,建于一弯碧湖中央,站在其中,放眼望去,湖光山色锦绣,美人泛舟旖旎,真个是**绝佳之地,谈风月小雅,论春秋不俗,觞小酌尽兴,等美人上钩。

一拱小桥接连古亭与河岸,岸上有十多匹高头大马。不用想,这帮公子哥是骑马而来,鲜衣怒马,好不威风。骏马背上有金鞍,亮锃锃的又惹眼。旁边有仆人牵马,小心翼翼,谁主谁次,立见高下,草儿虽嫩,葱翠欲滴,可马儿不食,一副鄙夷之态。

亭中公子哥多是唇红齿白,丰神玉面,生得风流倜傥,皮囊一等,各带仆人一枚,立于一旁,相貌与主子一比,天壤之别。仆人一脸献媚讨好,*裸不内敛,奴颜媚骨,惹人生厌,何人生来骨贱?

贬自己,捧主子,奴行之道也。

仆人手持凉扇,扇啊扇啊,给自家主子送去几许清风,不敢太用力,也不敢不用力,分寸拿捏恰好,一帮公子哥,神清气爽,衣袂飘飘发飞舞,飘渺如仙,一帮仆人们却是汗流浃背累如犬,狼狈不堪,应该扇了不少时辰。

一帮公子哥欢声笑语,好不快哉,有人手指含翠青山,大睨高谈,言高趣远;有人惊叹山河壮丽,即席赋诗,摛藻雕章;有人遥看湖中美人,涎脸饧眼,风流轻佻;有人拈兰烟视媚行,笑靥如花,雌雄莫辩。

一群公子哥衣贵人俊,相貌堂堂,谈吐不凡,引得湖中泛舟美人频频注目。有些美人悄然一望,兴许是芳心暗动,粉颊绯红,有些美人则声色不动,玉容清冷,眼神清冽,冰山一般。

一位在湖中泛舟的红衣美人,对着古亭一群公子哥叫唤一声,声音清亮,若风铃在响。

古亭中一帮公子哥先目瞪口呆,后肆声长笑,立即有一公子哥从亭中犹如青蛙跳水,姿势不太雅观,跳入湖中。

水花四溅中,一张俊俏脸庞浮出水面,公子哥顾不得擦拭脸上水珠,朝红衣美人所在方向往去,却发现轻舟仍在,而美人却是不见了踪迹。

某位被耍的公子哥摇头苦笑,却不气恼。

这一切仅是一刹那而已,一个不算平常却也很平常的画面。可是,却给多尔带来很大的震撼。在他的理解中,一个意识被封闭的生命体,也即是失去了“我”,没有“我”,就宛如是走骨行尸,浑浑沌沌,痴呆懵懂,依靠本能行事,恐怕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可是,这里的冥空之灵,却犹如正常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态度,仿佛真实的活着,而非意识被封印。

“难道当意识消沉之后,剩下的才是真我,真正的我,并非是如今的我?如今的我,只是“新我”,由自身经历,而改变的我,追溯本源,回归原始,那才是真正的我,谓之真我。”

多尔仿佛抓住了一丝“真我”的真谛。以前,他认为雾里看花,花非花,花亦是花。水中望月,月非月,月亦是月。自我认定是什么,便是什么。可如今他隐隐觉得,一切无真无幻,真幻只是由念而生,当念消失的时候,便是真我,那么,花是什么?月又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