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五百八十回 误伤其类

乞活西晋末 第五百八十回 误伤其类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9:08 来源:笔趣阁

永嘉三年,进入腊月,随着华兴府与大晋诸方就安内三策达成共识,京畿一带与颍川南阳等中原地区的移民迁徙愈加顺利,数以百万计无着无落的外地流人,以及生计维艰的本地百姓,纷纷涌往血旗军设在各地的移民营地,继而汇溪成流,直至万川归海。当然,因船只运载量有限,移民多被临时安置在豫州岛,并编为一个个建设兵团,等待中转前往华兴府海外各处。

转眼到了腊月十五,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原移民潮终于渐入尾声,初步统计下来,此番移民数量当有一百三十万。带着这一喜人成果,驻留中原的血旗军勤王之师,在大晋诸公的期盼下,带着最后一拨的移民,陆续退往颍水汝水、淮水沿岸,以备登船撤离中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军歌嘹亮,血旗猎猎,凭山傍水的伊缺大营,血旗大军已然整装,正踏着朔风徐徐开拔。

营门之处,督帅祖逖在与一众前来相送的朝廷官员以及名士贤达们,做着最后的依依惜别。话别之末,却是余桦满脸堆笑的上前,无比诚挚道:“此番余某能够不辱使命,多仗将军居中斡旋,他日若有机会,余某定要请将军浮上三大白,以谢将军援手之恩啊。”

余桦的确笑得诚挚,只因就在昨日,根据纪某人从瀛州通过鸽报发来的指示,华兴府已然与镇南将军山简就人**易达成协议,粮到换人,概不拖欠。甚至,此时已有第一批运粮船队正在前往荆州襄阳的途中。尽管其间华兴府由专业人员出马,愣将人均折粮价格从最初的十石降为九石,但对余桦而言,此行却已是妥妥的圆满成功。

“哪里哪里,相比先生为了荆湘百姓不辞奔波,祖某仅是做了点微末小事,何敢居功?”祖逖回以微笑,淡淡叮嘱道,“协议既已达成,还请先生尽早返回襄阳,与镇南将军汇报协调具体交割事宜,以便贵我双方配合无间。”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在下这就南返襄阳。不过,也望贵方能够尽早筹足粮食,争取在二月底前完成流人迁徙,以便我南州百姓及早正常春耕呀。”余桦连连点头,目露不舍,亲自为祖逖牵马,直至祖逖离去,兀自挥手惜别,“将军走好,一路顺风啊!”

“留步,诸位留步!”祖逖回头挥手,不忘冲余桦点头示意。待得转过头来,他却沉下脸,禁不住啐了一口,当然,祖逖所没看见的是,在他身后,那余桦其实亦啐了一口...

不过,就在祖逖率领大军离去之际,送别双方所不知的是,在他们数里之外的一处山梁上,正有十数山民打扮却难掩彪悍的男子,冷冷注视着血旗大军的离去,眼中满满的都是幽怨。其为首之人相貌堂堂,白面俊雅,剑眉英挺,只是眉宇间颇带阴鸷,正是流年不利的魏复。

“这帮天煞的血旗军,总算他妈的走了,中原上百万的流人百姓,够咱们拉起多少队伍啊,愣叫他们给带走了!真他妈的大胃王,老少通吃啊!”沉闷之间,魏复身边的心腹家将魏义愤愤道,“直娘贼,我等原还打算再入豫州走上一圈,多拉些兵马再壮声势,如今被血旗军这么一移民,人都没影了,咱们还搞个毛呀?直娘贼,他们血旗军简直就是故意跟咱们作对啊!”

“唉,多说无益!咱们充其量是被误伤而已,论及血旗军的故意作对,只怕咱们还不配。”不无自嘲,魏复淡淡道。

攻洛失败之后,魏复仅余万余精兵与两万老弱杂兵,待得刘聪退走平阳,魏复便率麾下残军躲入了商洛群岭,本欲等待血旗军退走之后再去中原流窜攻伐,进而恢复实力,孰料血旗军玩了一手百万大迁移,对他叛军几同釜底抽薪嘛。要说魏复也非愚笨之人,一早便发现了大移民对他的危害,一度派出小股叛军出山,暗中搬弄是非,给血旗军移民添乱。

孰料,血旗军竟然不惜血本,与晋廷和地方官府紧密联手,促成移民顺利,他魏复叛军别说居中捣乱挑事,自身麾下竟也有不少人干脆去做了移民。舍不得主力出兵阻止移民,从而跟血旗军拼掉最后一点老本,魏复故也只能干看着血旗军如愿以偿搞移民,怎不叫人窝火?

“唉,本以为借鉴血旗军训练之法,某便可以纵横壮大,终有一日与之争锋,今日方知,血旗军最擅者乃发展生产,而非军事攻伐,我等却被甩开太远啦。”眼中闪过羡慕嫉妒恨,魏复复又道,“而今朝廷甩掉上百万流人包袱,反而得了大量钱粮维系军政运转,犹如回光返照,短期势必声势大涨,我等不宜与之争锋,还是将之留给胡人吧。”

另一心腹家将魏忠忙问道:“主公言下之意是改变计划,暂先不再东向吗?却不知我等接下何去何从?”

长叹一声,魏复转身步往林中,幽幽道:“唉,晋廷与华兴府沆瀣一气,中原暂时不宜涉足。得,惹不起躲得起,咱们向西,雍秦梁之地乱得很,官军也弱,咱们便先去那边占块地方休养生息,以待日后。哼,那里天高地远没水运,华兴府总够不着咱们了吧...”

资治通鉴有载:“永嘉三年冬汉楚王聪、始安王曜归于平阳。王弥南出轘辕,流民之在颍川、襄城、汝南、南阳、河南者数万家,素为居民所苦,皆烧城邑,杀二千石、长吏以应弥。”

与此同时,南阳近郊,一座农家小院内,几名彪形大汉正在寒风中百无聊赖的缩脖蹲守,鼻子则不停抽动,艳羡着正堂中老大王如所享受的酒肉小席。蓦地,一名壮汉急冲冲入得院来,向几人点头示意,旋即快步进入正堂,急声叫道:“大哥,那帮天煞的血旗军总算撤啦!”^

堂内正坐之人名为王如,是个三旬大汉,身形魁梧,一脸凶相,闻言后呆滞半天,面上似哭似笑,终是一把摔掉手中酒碗,指东大骂道:“卧槽,那帮丧门星总算他妈的走啦!直娘贼,老子折腾了好两年,大好形势啊,都叫他们狗日的移民给一锅端走啦!”

这个王如乃京兆人氏,本是个家传贩盐营生的黑帮头子,且是上了层次的黑白道通吃型人物,关中战乱连连,他也随着大量流人迁徙到了南洋,凭借故有人手与黑道作法,倒也依旧混得有声有色,甚至通过领头对抗本地士民,在流人中颇有声望,随手拉出上千人都不困难。只是,辛苦遭逢三两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血旗军的一次大移民,叫他的小弟们走了个十之**,势力极度缩水,安能不恨?

“大哥勿忧,三条腿的骡子没有,两条腿的人还不是到处都是?小弟瞧那匈奴人肯定还会折腾,这大晋根本稳不了,还怕日后没有流人吗?”二当家冯翊人士严嶷一脸苦笑,出言劝道,“其实,多走些人他妈的也好,咱们正好看清下面弟兄们的品性,留下的才是好兄弟,日后也好重用不是?”

三当家京兆人士侯脱却是吐着酒气,目露奇光,难掩羡慕道:“叫我说啊,人家血旗军才叫牛叉,大兵一到,那些平素吆五喝六的官军都吓得躲在城里,乖得跟小媳妇似的。人家那才叫混出个人样,听说那个安海大将军本也仅是个落草小军户,啧啧,哪天咱们弟兄也能混成那样就爽了!”

“卧槽,老三说得对,狗日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如听得眼睛放亮,一拍案几道,“老子之前能够拉起一般弟兄,现在也行,大不了多费点时间。哼,他安海将军能行,咱们定也能行...”

资治通鉴有载:“永嘉四年秋雍州流民多在南阳,诏书遣还乡里。流民以关中荒残,皆不愿归;征南将军山简、南中郎将杜蕤各遣兵送之,促期令发。京兆王如遂潜结壮士,夜袭二军,破之。于是冯翊严嶷、京兆侯脱各聚众攻城镇,杀令长以应之,未几,众至四五万,自号大将军、领司、雍二州牧,称籓于汉。”

不光是已然受害的魏复、王如等人,还有得知消息即将受害的李骧、杜畴等等,这些正史上凭借流民起家的造反头子,此时都在不同场合记恨、怒骂和诅咒着华兴府与纪某人,谁叫华兴府威逼利诱大晋官府而在中原、荆湘地区实施的这次大移民,着实令他们蒙受了堪称灭顶的无妄之灾!

资治通鉴有载:“永嘉五年春巴蜀流民布在荆、湘间,数为土民所侵苦,蜀人李骧聚众据乐乡反,南平太守应詹与醴陵令杜苾共击破之。骧请降,王澄伪许而袭杀之。以其妻子为赏,沉八千馀人于江,流民益怨忿。蜀人杜畴等复反,湘州参军言于刺史荀眺曰:巴、蜀流民皆欲反。眺信之,欲尽诛流民。流民大惧,四五万家一时俱反,以杜苾州里重望,共推为主。苾自称梁、益二州牧。”

乱世生流民,流民扰乱世,恰似明末农民起义成全了满清鞑子,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也成全了五胡乱华。这一时空,华兴府可劲从大晋移民海外,在壮大自身之余,也大大削弱了流民起义的力度,此番的赋税回补,更是反过来加强了朝廷官军的力量,一增一减之间,倒是狠狠帮了晋廷一把,至少令其多撑些许时日。不过,华兴府自身却要不可避免的吃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