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乞活西晋末 > 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

乞活西晋末 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

作者:万载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9:08 来源:笔趣阁

永兴二年,九月十三,晴,巳时四刻,旅顺港外海。

青海长天,北风飒飒,一望无垠的碧波上,一支船队正蓄势待发。两艘两千石,六艘千石,这是安海商会下属商行的贸易船队,承载着纪泽与他的近卫中军以及些许马匹,方从旅顺港出发至此。之所以在这旅顺港以南十里的洋面重新起航,却是为了避开旅顺港诸多辽东雇工的耳目,施展出安海船坊新式帆船的全部性能。

“前桅主帆,升高些…后桅左翼帆,再向左…好…”两千石旗舰甲板上,陶萌一边奔走一边吆喝,指挥着水手调布船帆,“好,就这样,准备完毕!”

陶萌是半年前跟随陶飙加入安海商会的一名陶家湾老水手,如今已经荣升为安海商行的首席船长,而他所掌的,正是脚下这艘怪模怪样的旗舰。之所以说它怪模怪样,是因为它那展开的船帆比船只本身大得多,在西晋这是绝无仅有的。这正是安海船坊最新定型的第一艘两千石新型海船——剪式帆船。

一切就绪,陶萌擦了把额头细汗,不无紧张的看向指挥望台上的纪泽,余光则电闪般偷瞟了眼其身畔两位画一样的美人儿。直到昨天被通知从大蟹岛前来迎接纪泽南下,他才知道安海商会的后台东家,那位消失半年之久的年轻人,竟是传说中的抗匈英雄,血旗将军。本仅在东家面前展示新船的压力,却是骤然徒增了好几倍。

“开船!通知余船自行跟上!”纪泽的紧张程度并不亚于陶萌,见准备完毕,立刻下达了出发命令。这可是他纪某人剽窃后世飞剪式帆船的设计思路,在西晋山寨出的高新科技产品,其性能不免令他无限期待。

“起!”随着陶萌的喝声,船锚被水手提起,海船也缓缓启动。茫茫海上,猎猎北风之中,海船逐渐加速,直至在海面撒欢疾驰。其它晚一步出发的船只,转眼便被它很没义气的甩开一截。

高高的桅杆上,洁白的船帆吃饱了风,巨大的动力通过桅杆传递到流线型的船身;低干舷,尖船底,较少的上层建筑,使船的稳定性极好,同时,偏低偏后的重心,便于桅杆高度做到船身长度的四分之三,帆面积也就特别的大。

与这个时代长宽比普遍在3:1的大型船只相比,这艘船采用了6:1的大长宽比,船身显得十分修长、优美,且有足够空间布置三根超高的桅杆;船艏尖锐,像鲨鱼的头部那样向前伸出,水线面微微内凹,航行时能上抬,把波浪劈开;后部逐渐变廋的有倾度的水线,十分协调地过渡到狭窄的圆尾,和船艏、船身中部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小阻力体。

沿着前伸的船艏,向船正前方偏上的方向伸出一根支桅,支桅与前桅之间拉起四根帆索,加挂着三角帆;前桅、主桅、后桅挂着全帆装,帆面的宽度大大超过了船身宽度,横桅伸到了船身以外,各桅杆除了使用主帆、顶桅帆等大小方帆,还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齐全的帆装能够接受各个方向吹来的风,但不像大航海时代欧洲帆船那种复杂的天幕吊顶索系,这些帆的索系经过优化处理,最多二十个水手就能非常好的操作。

这正是人类历史上风帆船的巅峰之作——剪式帆船,呃,山寨版!其名来自它劈波剪浪的空心船首,这种船的最高航速可达到大型帆船的极限——14节,堪称日行千里。这类船型本应在后世的十九世纪才出现,但现在,凭借纪某人的剽窃精神,它提前一千多年诞生了。

不过,要说它是正宗的剪式帆船,却也不太公允,说是中西混血更为合适,因为许多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在它身上得以体现。首先,他有中国领先欧洲的水密隔舱。这艘船分隔了七个隔舱,如果其中一个进水,船只仍能航行;如果两个进水,船还能排水自救;即使运气坏到有更多隔舱进水,也能减缓船只的下沉,给船员逃生时间。

其次,它有可收放平衡舵。风向稳定、长距离航行时,舵板升起,不产生水下阻力;需要快速转向时放下舵板,平衡舵的舵压中心至舵杆轴线的距离小,所以转舵力矩小,能够非常轻松的操控航向;这样的舵,既能适应远洋航行,又能在风急浪高多险滩的复杂海情下灵活使用。

其三,利用穿在长竹筒里的绳索和灵活配置的滑轮组,船长可以站在船头视线开阔处,转动舵盘控制船尾的舵板...

“快,这船实在太快,简直疾驰如飞啊!至少比一般海船快上一倍吧,一个时辰怕不有五十里了吧!”望台上,纪泽凭栏而立,却是借着赞美打断了身边赵雪的喋喋介绍。事实上,安海船坊出产的这款剪式帆船,其山寨程度已经超出了二把刀纪泽本就外行的理解水平,再让赵雪纠缠于技术领域,纪某人便要原形毕露了!

“是啊,不光快速,抗风浪也极好。前些日子,白洋水军从太行带来了最新研制的六分仪,我等试用几次,还挺管用。如今有船又有六分仪,得空了真想往深海里闯一闯,没准还能见到鲲鹏龙宫之类呢!”赵雪捏起小拳头,眼中泛起企望,复又叹道,“只是那六分仪遇上阴天或黑夜就不灵了,还得想办法改进才行。”

“没关系,技术进步源于需求,等有空了,咱们寻个搞天文的占星师,将夜间这一短板补起便是。”惊讶于赵雪的探索**,纪泽不无鼓励道,“只要雪儿愿意,日后咱们造出更大更安全的船,定将天涯海角看个究竟!”

海船迈着之字形步伐,轻盈飞掠于碧波之上。纪泽凭栏而立,远眺沧海,任由海风吹散一头黑发,豪情自生。良久,他复又低头,温柔的看着这艘中西混血的舰船,满眼都是热切与爱恋,终于,他由衷叹息一句:“这么好的船,可惜为了保密技术,不能随便卖,否则该能挣多少啊!”

“纪哥哥,你叨叨什么呢?”赵雪好奇道。

“呃,对了,这么好的船,安海水军怎的没和你们商船队抢呢?”纪泽忙改口问道。凭借赵雪对大海的热情,加之方才介绍得那么专业,她这个负责安海工商事务的会长帮办,兼安海商行与贸易船队的实际主事者,显然也没少在这款船上花心血,纪泽可不好这时谈阿堵物。

赵雪却是听得苦了脸,无奈道:“这船速度快,海中稳定性好,用来跑商,一艘顶以往两三艘,且海贼想追也追不上。但相比传统战船,它船舷船舱都要明显低矮,若接近同级敌船,敌方自是居高临下,大占便宜,是以水军仅各要了一艘熟悉性能,用于巡航,决计不将它们用作主战舰船,倒是宁愿船坊给老旧战船加装明轮,以车船作战。”

纪泽哑然,看来自家是过于超前了,配套设施没跟上啊。剪式帆船时代的海战,玩的都是大炮远射,船只高些对战斗几无意义,甚至更易招致炮弹命中。可现在海战,不,该说是水战,玩的主要还是跳帮肉搏啊。该如何应对呢,退回去搞楼船肯定不行,那么只能强化远程攻击了,是强弩石炮?是火药小炮?还是燃烧弹...

“纪哥哥,跟你说话呢,你怎生又发起呆来?”一边的赵雪却是娇嗔道。

“呃,商船先继续生产着,快速投运极为重要,战船我再想想。”纪泽不愿将满脑子的屠杀凶器与赵雪分享,岔开话题道,“对了,造出这么好的船,工匠们定是没少费心思吧,应当多加奖励才是啊,呵呵。”

赵雪闻言一笑,介绍道:“商会自有一套创新奖励政策,由之激励,工匠们可没少设法提高生产效率,甚至你那手稿中所提的机床等先进工具,都已被制出了些许简易型号呢。”

纪泽欣然颔首,中国工匠的智慧毋庸置疑。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就出现可考的楼船;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就出现铁质棘轮;公元前后的汉朝,中国就有了精确到毫米的钢铁加工技术……纪泽相信,只要他能提出创意、画出草图,工匠们就能自己造出来。

当然,纪泽明白,这款海船的顺利下水,除了勤劳智慧的船匠,也得靠先进的管理模式,生产组织形式素来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在秦朝武器制造业就实现了流水线作业,而中国造船业在孙权时代就实现了专业细分,所以纪泽相信,他提倡的流水线作业定已在安海商会得以顺利推行,而这一点定然少不了赵雪的功劳。

看着赵雪略微变黑变瘦的脸,纪泽禁不住摸向她的一头秀发,满是感慨道:“雪儿,这半年我将你丢在鳌山,委实辛苦你了。想来船坊能有这等成绩,你定是居功至伟。哎,我这哥哥挺差劲的,光将你当苦力使唤了。”

赵雪笑了,如鲜花绽放,她并未打落纪泽的咸猪手,而是亲昵的半倚纪泽肩头,并用一双半眯成月牙儿的美目凝视纪泽。良久,她用银铃般的嗓音,悠悠笑道:“纪哥哥这般夸赞,让雪儿好开心呢,不过你也莫要歉疚什么,雪儿也非全是为了哥哥才这般卖力,其实,看着安海商会一天天壮大,雪儿也很有成就感呢。”

“嗯!子兴,能…能不能让船慢些?”剑无烟颇显虚弱的声音在纪泽的另一侧响起,将纪泽的思绪从品味新船中拉回。却见一直沉默的她,此刻竟已面显苍白,当是晕船不短时间,之前没好打搅纪泽与赵雪讨论船只,这会见到二人跑题,却是不愿再熬了。

纪泽抬头看看天色,已近午时,再看看四周,海船应是远离海岸,已不见陆地、岛礁的影子,看来海船的速度还真够快,摇晃得也够狠,连她这等高手都扛不住了。估计自家那帮旱鸭子为主的近卫中军,更该是晕倒一片,还当加强适应训练啊。

收起纷杂想法,纪泽一边示意亲卫去通知陶萌,一边伸手托住剑无烟的胳膊,口中安慰道:“无烟,我这就让船长减慢速度,这望台高,晃得厉害,我送你先下去船舱休息吧。没事,以后习惯就好了。”

“哎呀,瞧我这记性,竟给忙忘了。咱们安海商会已从老水手处寻得了药方,制有了药丸,克制跑海晕船,效果还不错呢,咱们下去,我这就寻来拿给姐姐。”赵雪歉然惊声道,整一副懊悔难当,眼底却闪过一丝戏谑。

纪泽眼睛一瞪,哪还不知赵雪这妮子先前不拿出药丸,是在故意捉弄剑无烟,却又无可奈何。要说这二女之前冷战了好些天,直到发觉纪泽愈加不耐,每逢气氛不对就断然走人,总算收敛了些,至少表面上不再顶牛,可这类背地里的小动作依旧难免。人说封建主义好,可齐人之福一样不易享啊...

近百里海程,剪式帆船仅用两个时辰便已跑完,不到申时,船队就已抵达了位于博海口中段偏西的大蟹岛。这个方圆不到十里的岛屿,其上矮树缓坡,沙滩浅湖,绿意犹存,颇一副世外雅境。船抵码头,张银早带着彭丘等人迎了上来,按纪泽命令,他们白洋水军业已接替安海营驻守此地。

“将军,总算见到您了,可把弟兄们给急坏了,但看您这样,似乎一点没瘦嘛,我等该是白担心了,哈哈...”张银大步上前,握住纪泽的手,难掩激动道。

一番劫后重逢的热络寒暄与嘉许鼓励之后,一众被晕船搞得七荤八素的近卫中军纷纷上岸休息,纪泽则在张银等人陪同下巡查起大蟹岛。被安海水军夺取不到两月,岛上却已修建了颇为完善的码头、营房与防御工事,更有多座借助水泥材料修建的小型五边棱堡,依照的分明是半年前纪泽留给安海营的多棱碉堡示意图,倒让纪泽在此先看到了实物。

边看边听,纪某人频频点头,待得入营落座,他笑看张银道:“定山,听你口气,对这大海倒挺喜欢,又赞辽阔又夸宽广,干脆就挪个窝,给我在这主掌渤海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