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宁小闲御神录 > 第1270章 心术

宁小闲御神录 第1270章 心术

作者:风行水云间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0-04 07:39:12 来源:笔趣阁

这不合理。萧寄云心神微动,顿时想起了方才宁小闲喂给白虎的物事。那东西,一定与白虎此刻凝出来的软盾有关。他不知道,白虎吞掉了巴蛇的鳞片之后,当即汲取其中力量,结合巴蛇的乙木之力,造了这一面盾牌出来。以金之坚硬,加上木之柔韧,二者相合,才诞生出这样奇异的质感。白虎本身也是西方星宿的宠儿,对星力的运用自然不陌生,虽然长天的力量属于东方星宿的乙木之力,他不能自由使用,然而将它提取出来,煅入盾牌当中却没有什么问题。

巴蛇真身上采集来的乙木之力,哪怕只有一丝,其质量之高也绝非宁小闲可比。只加上这么些许,也足以令整面盾牌脱胎换骨,甚至宁小闲再细看几眼,居然还能辨认出这面盾牌的形状,根本就是巴蛇鳞片放大了几十倍的模样嘛!

这个层级的高手过招,从不忘攻心之策。白虎也知道自己只弄了个分身过来,威力有限,如果和萧寄云这样货真价实的真仙硬碰硬,恐怕笑到最后的会是人家,因此也根本不走寻常路,将巴蛇的力量放在了前面当挡箭牌,萧寄云猝不及防之下,果然吃了个闷亏。

萧寄云数千年来的战斗经验亦极丰富,虽不知盾牌中掺入了巴蛇之力,却也在一转念之间就猜透了其中原理,明白这样借来的力量必不长久,不禁冷笑一声,剑尖再度击在盾牌上,庞沛的仙力疯狂涌入!

果然这一次,盾牌上的力量再也阻不住他。金光大作中,空气中都响起了轻微的“咔嚓”声,随后以剑尖为中心,蛛网状的裂纹很快爬满整个盾面,随后,盾牌化整为零,很干脆地就爆作了比尘埃还要细小的颗粒!

真仙的戮力一击,岂是那般好接的?这等威力要是放在血肉之躯上,那连肉泥都留不下,直接就被无尽的剑光还原成分子状,大活人一下就能变没。

场中数人,包括宁小闲和涂尽在内,对这变化一点也不吃惊。这情形就像两人掰手腕,初时可能看起来势均力敌,但只要时间稍微延长,很快就能看出高下了。盾牌先前也只是勉强挡住萧寄云一击,决计无法承受第二次了。

然而,它终于为逃跑的一行人争取到了最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就这么十分之一刹那的功夫,白虎都抓住了机会一个纵跃,跃出了百丈之远。宁小闲乘在它背上,才知道什么叫做风驰电掣,周围的一切物事都变作了虚影,什么也看不清了,眼前只余下白茫茫一片。

到了仙人境以上,移动的手段可谓多种多样,有像长天通常使用的缩地成寸,也有靳丝雨那般身化风雪。而白虎则是遵循最古老的本能,用的就是虎扑。

凡间的普通猛虎扑击,已是声威赫赫、迅快无伦,何况是巨妖使出来?白虎这一下扑出,在原地都留下了十分逼真的虚影,好一会儿才袅袅消散。

不过此时,眼前异变又生。几乎是它后足才刚刚离地,前方地面上就有一道红色的高墙突兀升起。这墙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厚重,从天上往下望的修士,会发现墙体足足有四丈厚,墙面上的石头紧密排列,倒像是用鹅卵石铺就,石缝之间隐隐透出暗红的光芒,似是有岩浆在其中缓慢流动。

这正是站在萧寄云背后的齐灵宣出手了,一下便拦住了白虎的去路。他酝酿多时,将土之种藏在了白虎等人的去路上,这时才突然发作。南赡部洲中部的火山口当中,有一种石头在岩浆中经历了无数年的洗礼,无论它原本有多伟岸,被洗粹到最后的时候,也只有鹅卵石大小。可是这么一小块石中的精华经受住了极度高温和岁月的考验,其质地坚固得神兵利器也破不开来,因而被称作粹石。

齐灵宣召唤出来的,就是这样一堵完全由粹石构建的高墙,其强度几乎胜过了这世上绝大多数建筑,并且每一颗粹石中都饱含了来自火山中心的高温,那已经远远超越了凡火可以达到的温度,遇石而石化,遇铁而铁融,甚至比起三昧真火来也绝不遑多让。

面对着这样的高墙,再绕道必定也是来不及了,白虎索性连速度也不减,猛地一低头。

宁小闲和涂尽二人耳边才刚接到他的传音道“坐稳了”,就觉出虎躯一震,果真毫无花俏地迳直撞了上去!

她连思考也未来得及,第一时间俯下身贴住了虎背,然后就听到轰然一声巨响。

随后是墙体爆裂,连扬尘都还未冒出来,白虎就已经带着满身的活火,直接从墙的另一端冲了出去。它号称铜头铁骨,一堵高墙怎么能当真挡住他的去路?受它的领域保护,宁小闲两人并没有受到猛烈撞击和高温的荼毒。可是她也发现,经过这么一撞,尤其是地火的灼烧之后,白虎的身躯比原来黯淡了那么一点点,皮毛上的花纹也变得有些模糊起来。它原本就没有实体,受损严重的话,自然会还原出烟雾的特性来。

白虎的速度依旧快极,不过受墙体所阻,它扑出的身形就顿上了那么一顿。待得宁小闲再睁眼时,萧寄云已经站到了虎头前!

以他的速度,要跨过这区区百丈距离也不过是迈出一步的功夫,并且还有齐灵宣配合他减低白虎的速度,此刻他出手就颇为从容。甚至在白虎犹在破墙而出的时候,就已经丢出来一根小小的物事。

这东西丢出来的时候小而短,像牧童所用的黄竹短笛,然而见风即长,落地的时候,已经变作了高达五丈的一支巨大黄铜柱。

说是柱,但用“墩”来形容也许更合适,因为它至少要六人合抱才能围拢。柱身就是最规整的圆柱形,但是最上和最下部分都绘着密密麻麻的异体文字,看起来古老而庄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