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六十四章 早朝(1)

漠唐 第六十四章 早朝(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李晟基当晚又接到让他明早卯辰之交时分上朝的通知,他屈指一算,大概是早上七点钟左右,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他一般情况下六点钟就起床了。

不过为预防万一,他还是让值夜的士兵在卯时四刻城里大庙里的钟鼓响起来后提醒他。

卯时初刻(早上五点钟左右),天刚麻麻亮,皇城的右掖门打开了,不过此时开门只是为了一件事情——出香,也就是运粪,皇城(殿前司禁军驻地)的城门正式打开还要等到卯时末刻(早上六点钟),只见门里面一辆接一辆的粪车出来了,好家伙,竟然有十辆之多,不过考虑到皇城是五千殿前司禁军的驻地,你就不会对此惊讶不已了。

此时洛水对面的南城积善坊,有一家酒楼,名曰“醉洛神”,一楼厨房里的伙计站在酒楼面前正好看见这一幕(洛水两岸并没有城墙),“呸呸”,他赶紧啐了一口,开饭馆的大忌是什么,在这个时候,就是“香车”了。

不过到酒楼正式营业的时候,香车肯定是看不到的,不过这毕竟不是一件好事,这伙计盯着香车看了几眼,摇摇头便去厨房了。

早朝是在含元殿旁边的宣政殿,规模比含元殿小一些,不过装一百人还是绰绰有余,等李晟基进去时已经来了差不多一半的人了。

只见来了的人分成两排,一左一右站着,左文右武,三五成群的聊着,无非是:“张大人,昨晚睡得可好,您家小妾没有把你折腾坏吧”,“李大人,早点吃的是什么,什么?自家做的,哎呀,思恭坊王家铺子新出的蒸饼加上米粥、咸菜那可是一绝啊”,“哎呦喂,这不是刘大人嘛,听说前几日您病了,下官还说要去瞧您呢,不巧被派到汴州公干,真是对不住啊”,……

当然了,也不全是说好话的,譬如,“陈大人,瞧你这气色不佳呀,要不让我府上的张半仙给你瞧瞧”,“滚一边去,老子好得很,你还是瞧瞧你自己吧,三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哈哈哈”,“你…”

在薛文遇的介绍下,李晟基见到当朝几位主要人物:

户部尚书、平章事张延朗(刚从幽州回来)

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宣徽使李专美

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河中节度使韩昭胤

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卢文纪

刑部尚书、同平章事马胤孙

工部尚书、枢密副使刘延朗

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崧

知制诰、御史中丞吕琦

枢密使、右骁卫大将军房暠

皇城使、左骁卫大将军宋审虔

彰圣都总指挥使石敬威

皇城副使石重裔

彰圣都副总指挥使符彦饶

而薛文遇自己的职位是:侍中、枢密副使、同平章事,可以说位高权重,政事、军事两手都抓,侍中的职位更是让他相比其他人有更多接近皇帝的机会。

对于新来的蔚公、佑**节度使李晟基,有的热络,有的冷淡,有的不冷不热,李晟基也不以为意,依足礼节一一拜见了对方。

李晟基站在武将一列,符彦卿的二哥、符彦饶的旁边,自家兄弟都是两军节度使了,这符彦饶还是一个彰圣都的副指挥使,不过他却神色如常,待李晟基也很亲切,毕竟自己的七弟符彦伦在人家手下混过嘛。

李晟基看大家不像自己刚进皇宫那样战战兢兢的,都轻松得很,什么话题都可以聊,不由感叹不已,后世的电视剧完全是在胡说嘛!

“肃静!”,随着一声既尖细又粗粝的声音传来,大殿里的喧嚣瞬间便结束了。

大家都规规矩矩站好,还跟后世军伍那样根据前后左右自动排好了位置。

李从珂一身金色衮龙袍从后殿出来了,冷眼朝下面一扫,看到李晟基时,略略点了一下头。

“雍王还没来?”,他刚要坐上龙椅,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自己这儿子以往都是第一个来到宣政殿,并站在第一排的中间位置,今儿个是怎么啦,难道病了?

一边侍立的太监赶紧出去了,随着他的吩咐,一群太监、宫女也是四散而出。

由于雍王的缺位,李从珂感到非常不适,自己这儿子性子虽然有些懦弱,但却异常聪慧,以往在朝政上有什么难题,多亏自己这儿子从中调和,否则以他一介武夫,又容易冲动,不知道要闹出多少笑话。

“诸位爱卿先等着,等雍王来了再议事”,李从珂略略翻了一下今天要议的事情——这还是雍王出的主意,记得李从珂刚上台上朝议事时,大小官吏都是临时提出动议,李从珂哪里处理过这些事情啊,若是军中之事,他还能勉强支应一二,如果是政事那他就傻眼了,很是闹了不少笑话。

后来他接受了自己儿子的建议,大小官吏第二天早朝若有事情禀报,则需在头天晚上将奏折送到宫里,这样一来,李从珂就可提前和儿子、宰相们商议,主要是和雍王、房暠、薛文遇商议,有时也问一下当夜值守的各殿学士,免得第二天措手不及。

李从珂说完又回内殿去了。

大家无奈,只好在原地等着,由于皇帝就在隔壁,也不敢放声喧闹。

李晟基的左边是石重裔,右边是符彦饶,他偷偷瞄了一下两位的动静,只见符彦饶还是一副安若泰山的模样,而一边的石重裔的嘴角却露出了一丝冷笑。

半个时辰过后,雍王仍然没有到,大家都站得腿脚酸麻,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这时几个太监跑着进了内殿,随即便传来李从珂的喝骂声。

半响,李从珂又回到前殿,颓然坐到椅子上。

“今天是何人在皇城值守?”,他突然发问,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只见石重裔越众而出,“回禀陛下,是微臣”

李从珂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雍王今早进明德门没有?”

“回禀陛下,微臣不知,这个,要回去问一下守门的士卒”,石重裔恭恭敬敬地答道。

“哦?”,李从珂右手扶在龙椅上,李晟基偷偷看过去时,他右手手背青筋直冒,还隐隐有些发抖,“可东宫的人说雍王一早就出去了呀”

“这个,陛下,微臣确实不知,这就去明德门细细盘问一番”,石重裔还是镇定自若地答道。

“不必了,宫人们已经过去问过了,雍王确实没去明德门,但后宫他也没去,他到底去哪儿呢,诸位爱卿见过他没有”,说完将目光递向吕琦和张延朗,这二位每天来的也很早。

二人联袂而出,张延朗在前面,吕琦在后面。

“陛下,老臣今天来得较晚,没看到雍王殿下”,张延朗回道。

吕琦先是一揖,“陛下,微臣倒是来得最早,也没见到雍王殿下”。

“这么说,一个好端端的大活人竟凭空没了?”,李从珂猛地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声音带着愤怒和不安,“韩昭胤、房暠、宋审虔,还愣着作甚,还不赶快发动士卒去找,其他人都给朕在这里等着,张从谦,搬一些小凳子过来,让他们坐着,今天不找回雍王就不退朝!”

说完便气呼呼地回到后殿。

李晟基冷眼看着一帮官吏,见大家有的愤怒,有的无奈,但都没动。

雍王不见了,这也大出李晟基的意料,昨天才偷偷把一百横刀都将士送到东城,今天就出事了,他心里不禁也暗暗为雍王担心起来。

又想到前天夜里的事情,“难道他们发动了?”,只见石敬威、石重裔都是镇定自若,没有半点异色,如果真是他们干的,他就有些佩服了,特别是石重裔,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养气功夫就到了如此地步?

刚才李从珂只安排韩昭胤、房暠、宋审虔三人出去找人,而没有让石敬威、石重裔出去,这就值得玩味了,前面三人都是李从珂落魄凤翔时跟着他的老人,当时韩昭胤是节度判官、宋审虔是牙内军指挥使、房暠是步军指挥使,分别管着外城兵马司、皇城殿前司、外城禁军。

当然了,今天在殿里里的还有两个人是李从珂的老人。李专美,当时是掌书记,刘延朗,当时是孔目官,也就是司仓、司农、司工的长官,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掌管财政经济的。

凳子送来后,宫人还送来了茶水,大家便坐着喝水。

李晟基一边喝水一边暗想,这李从珂看似严苛,内心却是一个好人,不然自己唯一成年的儿子不知所踪,换了自己早就大发雷霆,暴怒若狂了,哪儿还管的了这许多。

接近中午时分,大家几杯茶下肚,肚子都咕咕地叫起来,一时大殿尴尬声不绝于耳。

一阵脚步声从外面传来,随即韩昭胤、房暠、宋审虔三人满头大汗地回到大殿,见大家都将目光投到他们身上,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后匆匆地进了后殿。

后殿。

李从珂斜卧在在一张软榻上,面色好像又苍老了几岁。

“陛下,我等都细细查访过了,雍王殿下,今天刚到卯时就出门了,东宫的门卫可以作证,但出了重光门就转向北边去了一向很少开启的永安门,并没有去明德门”,皇城使宋审虔跪在李从珂面前一字一顿地说,头也不敢抬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