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六十二章 夜探清化坊

漠唐 第六十二章 夜探清化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等李晟基吃完了,李从珂打了个哈欠,“朕倦了,你就在洛阳盘桓几日,这两日再进来说话”。

晚上李晟基回到立德坊的客栈——洛神居,刚躺下来,紧张、兴奋、疑惑各种情绪交织着涌入他的脑海中,躺了半天,却怎么也睡不着。

干脆披衣起床。

他们住的地方是二楼,站在二楼就可以看见对面的清化坊,清化坊正中间那座最大的院子也在月光下隐约可见。

看见那座大院,李晟基心里一动,转身就准备回到房间,却“砰”的一声迎头和一个人撞上了。

这么晚还起床的人整个横刀都只有一个——李继基。

“大人,这么晚还没睡…”,李继基揉着撞得生疼的脑袋小声说道,看到李继基这模样,李晟基便在他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不久,两人都换了一身黑衣服从房间出来了,随身携带的除了横刀、障刀就是虎爪飞索了。

来到楼下,院里也有一人值守,见到李晟基二人,也不敢多问,只是将胸膛挺得更直了。

这人叫木仁直,原河东道逃到承天军的士兵,后来进了横刀都,在横刀都里面属于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类,各项科目都能达到李晟基的要求,但没有哪一项特别突出。

但李晟基却对此人印象比较深。

来到这个世界后,李晟基对这世上取名一途颇有研究。

不说女的,男的多为三字,中间一字多为动词,旨在表达某种意愿,譬如“延”、“承”、“继”、“重”、“匡”、“存”、“从”等,第三字就是表达的某种意愿了,譬如延寿、承祚、重美、匡威等。

而木仁直这名字却与众不同,倒好似后世的取法,所以当李晟基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时就记住了,日常对他也颇有些留意。

经过木仁直时,李晟基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木仁直回以军礼,笼罩在夜色中的一张长脸似乎有些激动。

根据二楼值夜士兵的观察(巡逻士兵的规律),二人很快摸到了大院下面,细听动静后通过虎爪飞索攀了进去。

一边的李继基也很兴奋,李晟基道观认亲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现在这座大院就是他小时候住过的地方,估计大人是想在晚上进来感受一下。

不过为什么不在白天正大光明递贴子进来?

这座大院现在是石敬瑭留在洛阳的亲弟弟彰圣都(总)指挥使石敬威的宅子,另外石敬瑭的两个儿子皇城副使石重裔、北城守将之一的石重殷也跟着叔父住在一起。以李晟基现在的身份,递个帖子,大大方方说明原由,在白天细细感受、观看不是更好吗?

其实李继基哪晓得李晟基的心思,李晟基近几日一到晚上就做梦,白天却好好的,现在趁着夜色摸到这大院来,他是抱着近距离、静静地感受,顺便查出一些端倪的目的。

现在已经是子夜时分,放眼望去,整座大院都笼罩在静谧的夜色中。

大院一共有四进,根据赫连缨的消息,第四进是石敬威的宅子,第三进是石家兄弟的住处,第二进是下人们住的地方,第一进是车马房、厨房、家丁们住的地方。

现在李晟基、李继基二人正坐在第三进院子正中的亭子里面,亭子外面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有四条石板小路通向各处房舍。

八月初正是夏秋之交,蝉鸣、蛙声虽然不如盛夏那么热闹,但依然不绝于耳。

李晟基静静地坐在亭子里的石凳上,闭上眼睛细细地感受周围的气息,李继基学着他的样子也闭目养神,幸好院子里大树众多,将亭子掩映在其中,否则他二人也不敢这样做。

果然,李晟基在确信自己没有睡着的情况下,清瘦的黑衣女人、瘦弱的白衣少年的形象又浮现在面前,比梦里还清晰。

李晟基的心跳骤然加剧了,他又不敢睁开眼睛,怕失去了母子二人的踪影。

半响,只见那白衣少年突然睁开了眼睛,对着他母亲笑了一下,黑衣女人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床边坐下来抱住了少年……

这时李晟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父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供养自己上了大学,又当了兵,上了军校,眼看着儿子的前途是一马平川,马上就到了他娶妻生子,二老含饴弄孙的时刻,殷殷寄托的儿子却下落不明、杳无音信,真不知道有多悲伤啊。

李继基早就睁开了眼睛,无他,他一闭上眼睛就想睡觉。

借着树丛缝隙中透过来的月光,他看到李晟基面上隐隐有些泪痕,喉咙还在一动一动地。

他是过来人,还以为他在思念去世的母亲,也不敢打扰他,就这么静静地陪着……

“吱呀”一声从他们背后传来,打破了这份静谧,李晟基猛然睁开了双眼。

只见三四进之间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家人模样的提着一个灯笼进来了,他走到一间房舍面前,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走到房门前,“咚咚咚”敲了几下。

“何人?”,房间里面传来一阵有些恼怒的声音。

“三少爷,是我,后院的阿平,二大爷有急事相邀”

说完这阿平又走到院子的另一端,敲响了另一个房门。

半响过后,两个呵欠连天的人跟着阿平去后院了。

这么晚了石敬威召唤两个侄儿有什么事?李晟基突然起了好奇心,见那院门没关,等他们的脚步声听不见了,拉着李继基便跟了上去。

后院的规制比前院还大,除了花草树木还有一个池塘,池塘里面还有一座假山。

穿过池塘,一间灯火通明的房舍便出现在二人面前,只见石家兄弟进去后,房门便紧紧地关上了,不过那阿平却在门口守着。

李晟基二人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远远地看着。

很快那房门又打开了,出来一个人对阿平说了几句,远远地,李晟基依稀听到什么“先回房候着,有事的时候再叫你”

估计他们要商议事情了,故支开了亲信仆人。

那间房舍的附近正好有一棵大树,李晟基向李继基点点头,示意他在原地待着,自己三五下便摸到那亮着的窗户底下。

用老办法在窗户纸上戳了一个小孔,透过小孔一看,里面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有一桌酒席,正对着李晟基的那面坐着三人,一个约莫四十山下,眉目间与石敬瑭有些像,估计就是石敬瑭的二弟,禁军彰圣都总指挥使石敬威了。

还有一个李晟基不认识,约莫三十七八,面目有些黑,还有些斑斑点点,双目深陷,一看就有明显的胡人血统。

两人中间却坐着一个李晟基认识的人,马脸、三角眼、吊梢眉,不是那桑维翰是谁?

背对着李晟基的两个人只有两个后脑勺,不过透过侧面还是可以看得出两人很年轻,一个有胡须,另一个没有,估计那个有胡须的就是石敬瑭的三子现任皇城副使的石重裔了,另一个自然是第四子石重殷了,目前在右骁卫大将军、外城总管、李从珂五大亲信之一的房暠的麾下任东城驻军将领。

看着这几个人,李晟基暗暗地替李从珂不值,石家几人都在北城掌握实权,手中都有重兵,算得上信任有加了,可石敬瑭……

听赫连缨说,宫里的曹太后,也就是李嗣源的皇后,与其长女,也就是石敬瑭的正妻最为亲厚,这位晋国长公主经常在宫里住,表面上是伺候老母,实际上以她的身份,宫中大小事情有什么打探不到?

看来这皇宫也是一把漏洞百出的筛子,只是李从珂深居宫中而不自知。

正想着,酒过三巡后,桑维翰开口了,“前些日子下官去了趟草原”,说完他看了在座的各位,根据李晟基的观察,那黑麻脸汉子明显有些激动,石敬威却有些不以为然,两个小的看不清表情。

“事到如此,石家的人务必同仇敌忾,千万莫要祸起萧墙”,桑维翰看了石敬威一眼继续说道,“现在的局势明摆着,赵德均败退幽州之后,当今下一个下手的对象必然是河东,目前河东东南有高行周,西南有张敬达,东面有符彦卿,北面有李晟基”

他的话还没说完,石敬威打断了他,“桑公此言有些危言耸听了,这李晟基还在洛阳呢,就是现在去云州,没有半年时间休想稳固下来”

桑维翰却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二将军言之有理,不过李晟基还没有安顿下来,不正好是我等的一个良机?”

“石公久历河东,在河东中部、北部地域享有偌大的名声,届时义旗一挥,望风景从、响者云集那是必然的,以河东本部兵马,对付南面的张敬达、高行周不在话下,唯可虑者,就是那李晟基!”

“如果等那李晟基安安稳稳去云州上任,则河东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那石重裔却问道:“那李晟基我也见过,年岁与我相仿,不就是仗着庄宗后人的名头,侥幸打了几场胜仗而已,怎么你等都推崇于他?”

桑维翰听了却一脸郑重地说:“千万不可小觑此人,下官仔细查访过此人自从摩天寨崛起后的每一件事”

这次众人异口同声说道:“如何?”

“有勇有谋,狠辣果毅”,桑维翰斩钉截铁地答道。

窗边的李晟基听了,脸不禁有些微红,自己有这么厉害吗?不过听别人如此赞许自己,心里也隐隐有些得意。

“那我等如何行事?”,这次石敬威先向桑维翰进了一杯酒,接着便问道。

只见桑维翰一招手,五个脑袋便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地小声说起话来,李晟基这个急啊,恨不得冲进去,最终只听清楚了桑维翰断断续续几个字:“雍王”、“皇城”、“宋审虔”、“太后”、“符彦饶”等。

最后他们的声音越来越低,李晟基什么也听不清,只好悄悄摸到李继基身边,“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