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兰州风云(1)

漠唐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兰州风云(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正泰四年(943年)三月份,符昭怡平安产下一子,李晟基取名延中。

产后不久,符昭怡便央求李晟基要去衙门做事,李晟基质问她:“倒不是不可以,可延中怎么办?”

符昭怡答道:“不是有奶妈嘛,另外,咱府里每日都有新鲜的牛羊奶”,李晟基想了一下,自己正在提倡女子出去做事,符昭怡是符家有名的“小算盘”,去户部倒也合适,也正好带个头,不过她去了,以王妃之尊,职位不好安排不说,别人还能好好上班吗?

随即便否定了这个提议,“你还是去女子学院吧,担任山长一职,正好把三娘替换下来,她现在有四个孩子,根本就忙不过来,你去之后,可以教国文、账务”

三娘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不乐意了,“夫君,府里不是还有奶妈、丫环嘛,我忙得过来”

李晟基一脸懵逼,“这还是唐代的主妇吗?怎么一个个都是工作狂?”

“不行,延唐、延汉眼看就要七岁了,你就在家好好教彼等读书识字,等他们十岁了再送到云中学院,为夫列了张单子,各类功课都有,国文不用说了,你亲自来教,其它的我抽空来教”

“再说了,还有延华、延夏,都三四岁了,正是玩闹的时候,家里没有人盯着如何能行”

“何况偌大的王府,没有人在内主持也不像话”

三娘想到符昭怡刚生不久的延中,突然有了一丝危机感,而李晟基说的“主持”二字也打动了她,“好吧,就依夫君”

处理完家务事后,李晟基又忙开了。

云中军校招收的都是十五岁左右的孩童,学制三年,总人数保持在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一千人毕业。

这些学童,除了正常的国文、数学等课程之外,全程是军事化的管理,李晟基后世就在军校呆了几年,自然明白如何办好一所军校,日常的军事训练、科目排得比一般的士兵还紧。

三年级的学生在整体素质上位列全军之冠,这些学生既能当骑兵使用,又能当步兵,当炮兵更为合适,毕业后是基层军官的上好人选。

今年即将毕业的一千人李晟基却有特别的安排。

云冈附近有一座大山,名曰七峰山,山体不高,多在一千米到一千五百米,这时的七峰山树木茂盛,兽类、鸟类繁多,是山地训练的绝佳场所。

这日,李晟基亲自带着这一千人进行山地训练。

训练中,全队员头戴铁盔,手戴粗麻布制成的防滑手套,膝部佩戴软木与牛皮制成的护膝,分成几组,分别进行山地跑、搜索搜救、方向辨别、野外宿营、悬崖攀登等多个科目的训练。

七峰都,便是这支队伍的名号。

队伍经过两年半的训练后,刀盾、长枪都能熟练使用,弓箭倒没有让他们练习,每人一把一石的弩,威力介于破军弩与手弩之间,正好适合在山地使用,军中都叫他山地弩。

每人还有一个用多层麻布制成,外刷桐油的背包,里面可以放置衣被、雨披、粮食等物。背包的两侧各有一个口袋,一侧可以放置装水的竹筒,另一侧可以放置弩箭二十只。

每人的靴子也与普通士兵不一样,与马蹄铁一样,靴底加了两块薄铁板,前后各一块,上面都有凸起的铁钉。

在山上的战术,李晟基采用了后世的三三制,不过却是加强版的,每两人手持山地弩前进,六人为一个小组(后世手里拿的是步枪,可以连续射击,自然可以单人行动,弩就不行了,所以就需要一个人在一旁掩护),两百人几乎就可以覆盖一个山头,在山下与普通的步军差不多,一千人可以很快组成四百长枪兵、三百刀盾兵、三百弩兵的阵型。

山地训练从一月份就开始了,李晟基顺便练了雪地的战术。

有燕王亲自带队训练,这一千人在这三个月各方面的技能突飞猛进,短短三个月便超过他们往日半年所得,其中也涌现出来几个人才。

韩令坤,十九岁,身材中等,矫健有力,目前是这支队伍的指挥使。

王审琦,十八岁,高大健壮,为人宽厚,还颇有谋略,目前是七峰都的都虞侯。

潘美,十八岁,清秀俊逸,脑子灵活,目前是七峰都的参军使。

三人都是河北一带的人士,家里或跟随承天军,或跟随郭威的河东军,或慕名而来,都进了军校。

三人之中,只有潘美的名字李晟基有些印象,另外两人纯粹是脱颖而出,殊不知,韩、王两位在后来的大宋朝也颇有威名,这就不为李晟基所知了。

李晟基训练这支山地军,自然有其考量,根据王存章布在陇右秦岭南北的探子密报,陇右兰州以南的各州,千山万壑,交通不便,不过却在各处河谷地带生活着众多的汉人、吐蕃人、羌人,汉人加起来只怕不下五十万,估计是唐末以来关中大乱之后逃到这些地方避乱的。

这些地方都控制在吐蕃人手里,汉人、羌人多为农奴、匠奴、牧奴,与媪围相比,情况略好一些,不过也是惨不忍睹。

这些条件如此之差的地方,就是河州、洮州、岷州、叠州、宕州等地,李晟基自然不想一个个去占领,不过此处的人口却是他想要的。

想要攻略这些地方,有一处就绕不开——兰州。

兰州目前控制在原吐蕃王朝尚姓大将的后裔尚伦钦手里,兰州城内外有人口不下八万,北边的秦王川草场有吐蕃牧奴给他喂养了几千匹战马,乌逆水(庄浪河)两岸的河岸地带有大片的农地,广武县(永登县)便位于其中。

东南边有金城县,也是大片的农田和牧场所在。

整个陇右,沟壑纵横,兰州附近这几处地方算是不错的地方之一,更为关键的是兰州扼控河湟,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显赫一时的吐蕃王朝自末任赞普朗达玛灭佛以来,整个国度四分五裂,好的地方基本上都控制在将领世家手里,没了佛教,这些人都信仰苯教——种吐蕃先民象雄人发明的融入了部分佛教经义的本土宗教。

兰州的吐蕃人更是其中的一支密宗的信仰者。

今年四十岁的尚伦钦前不久刚刚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功德圆满,按说应该大喜才是,可这几日他的心情却是异常烦闷。

尚伦钦穿着吐蕃人常见的衣服,脑后梳着两根黑黝黝的粗大的辫子,额头上勒着一串宝石,面庞瘦削,细眉毛,双眼皮,鹰钩鼻,正盘腿坐在地毡上闭目沉思。

自己的叛将论惹温死了,死状异常恐怖,按说叛将死了,自己应该高兴才是,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有两个,一是论惹温这厮竟然练成了无上**的第三重,根据自己伏在媪围城的细作回来报告,论惹温那厮赤身露体被钉在木架上,当中那物又黑又大,难怪他要跑到媪围,原来是想独练此功啊,看来他一定掌握了一些秘法,天可怜见,身为兰州城主的他估计才到第二重。

第二个自然是赫赫有名的燕军居然占了乌兰、媪围、会州、原州之地,现在其辖地就与兰州全面接壤了,原州就罢了,离兰州太远,不过会州离兰州陆路也就两百里,冬日大河冻结之时,沿着冰面直下也就一百五十多里,有这么一个恶邻虎踞一旁,他能安心吗?

他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的人马,兰州城里有三千步军、三千骑兵,金城县有三千骑兵,广武县有三千步军,令居砦(秦王川牧场)有马步军三千人,一共一万五千人,其中兰州的马步军全是甲士,按说在陇右一带,除了李彝殷的党项兵,就是他最强大了,不过一想到燕军从无败绩的赫赫战功自己却一点信心也无。

当然了,他也不是没有出路,一是勾结控制廓州、鄯州的李孝谦(吐蕃人,受了前唐的册封,赐姓为李,亦僧亦俗),或者甘州回鹘,或者李彝殷,共同对付燕军。

不过他目前与甘州回鹘、李彝殷关系都不佳,与李孝谦又是不同的教派,以往都势同水火,更是谈不到一块。

第二条路便是与燕军交好了。

尚伦钦现在苦恼的就是这个,到底是对抗还是交好?

正烦闷间,后院传来了一阵嘤嘤的哭声,尚伦钦一听就怒火直冒。

这人叫赤布,今年才十六岁,是兰州城外一名吐蕃农奴的第六个女儿,赤布的意思在汉语里里可以理解成“招弟”。

赤布前不久刚帮助尚伦钦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功德圆满,这样的人按照惯例应该留在房里作为他的妻妾,不过赤达却有些不乐意,时刻盼着回到父母的身边,按说像她这样一个农奴的女子是没有资格想这想那的,能当上兰州城主、教主的小妾还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没想到她竟然敢胡思乱想!

一定是琼达!

想到这人,尚伦钦不禁咬起了牙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