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右匈奴故地(1)

漠唐 第一百六十四章 右匈奴故地(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虽然是与后唐交好的耶律突欲主政阴山一带,不过李晟基却不管这些,心中既定的目标还是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不过让保**去陇右掳掠人口的事暂时停下来了,目前一切以河套攻略为大。

六月初,一支商队从云州出发了。

燕军在正泰二年初就已经将河西走廊的据点搬到更接近西域的甘州了,现任甘州回鹘顺化可汗全名叫药罗葛.阿咄欲,今年三十多岁,是前任可汗狄银的长子。

顺化,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中原王朝册封的。

在阿保机时代,契丹帝国疆域最大的时候西边抵达中亚,南边也入侵过西州回鹘、甘州回鹘,不过时过境迁,现在它的西部疆域已经萎缩到唐努山(今唐努乌拉山)、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它又扩张到中亚一带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在唐努山的东南、金山的东北又有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山,后世叫杭爱山,现在叫郁督军山,又叫燕然山(著名的勒石燕然就在此地),汉代有名的窦宪北击匈奴的稽落山之役也发生在此处。

在世界史上,窦宪北击匈奴之役的意义远远大于卫青、霍去病,此役过后,北匈奴远遁欧洲,穿越几千里大草原,一度打的欧洲诸国抬不起头来,几乎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可惜的是,窦宪由于是外戚,其姐姐是太后,而窦宪又杀了姐姐的情夫,于是,如此大的功绩在史书上只是淡淡一笔,而自己的名头也远远小于卫霍。

回到眼前,目前的辽国由于拥有了平州、营州、辽东以及故渤海国的领地,拥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故帝国辗转腾挪的余地就比其它草原帝国强多了,其它纯粹的草原帝国如果仅仅拘泥于草原之上,一旦有天灾**,就会很轻易地被中央帝国灭掉,盛极一时的匈奴、突厥概莫如是。

但契丹就不一样了,草原只是他的一部分,草原出现了问题,他还有农业和手工业来支撑,所以现在想灭掉契丹,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避免辽国以举国之力进攻燕军的情况出现,李晟基决定展开“远交”,寻找外援,而这个外援还必须具有相当的实力,后唐是指望不上了,李晟基的眼睛便盯上现今唐努山和金山之间的游牧部落,以及更远的黠噶斯部落。

刚才说过,辽国西北疆域有三座大山,唐努山、金山、燕然山,三座大山之间就是后世所称的“大湖盆地”。

大湖盆地北边是现今蒙古国最大的咸水湖乌布苏诺尔湖(以下简称乌布湖),乌布湖北边就是唐努山,再北边就是萨彦岭(大唐称之为贪漫山,以下仍称为萨彦岭),唐努山与萨彦岭之间狭长的谷地就是后世有名的唐努乌梁海区域。

提到唐努乌梁海,这里不得不提一位历史名人,李陵。

李陵出居延海被匈奴人俘虏,得知自己全家被汉武帝杀了后便投降了匈奴,匈奴人大喜过望,立即封李陵为右贤王,位在单于、左贤王之下,在庞大的匈奴帝国排行第三。

而匈奴三大王控制的草场也有所划分,大单于自然是以后世色棱格河为中心(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一带),直接面向中央帝国,左贤王则是以后世呼伦贝尔大草原为中心,扼控东胡部落、辽东一带。

而李陵控制的草场则时以唐努乌梁海为中心,北边是西伯利亚大草原,南边是大湖盆地,西边则是中亚一带的草场。

李陵的王帐就设在唐努乌梁海。

斗转星移,上千年过去之后,唐努乌梁海以及北边的部族叫黠噶斯,一直自称为李陵的后代(李渊也是李广的后代,而李陵则是李广之孙),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十分亲密,经常帮助大唐攻击突厥、回鹘。

唐末以来,中央政府自顾不暇,与黠噶斯的联系就中断了。

黠噶斯,是后世吉尔吉斯人的祖先。

大唐时,曾在大湖盆地南边的吉尔吉斯湖、哈拉乌斯湖、哈拉湖附近设置浑河州,将黠噶斯的一部分、葛罗禄的大部分、回鹘的一部分、薛延陀的一部分安置在此地,契丹兴起后,葛罗禄的大部分又南迁到新疆一带,黠噶斯的大部分则退到唐努乌梁海以北,现今则是黠噶斯、葛罗禄、回鹘的仆固族、薛延陀以及一部分白鞑靼盘踞在各大湖泊周围的绿洲上。

辽国在其中最大的淡水湖哈拉乌斯湖南边设有西北面招讨司下面的大湖都监,都监则是从遥远的辽东地过来的完颜部,一个叫完颜普噜的将领率领三千完颜部骑兵驻扎在此,耶律德光、耶律突欲和解后,现在整个完颜部都迁过来了——这也算是李晟基来到这个世界后产生的蝴蝶效应吧,谁能想到出生于黑山白水的女直人来到了遥远的西北?

完颜普噜,正是完颜阿古打的祖先。

(作者按:历史至此已经大乱了,在此不但李晟基很痛苦,笔者也很痛苦,只能推着历史走了)

而完颜部,正是李晟基的第一个目标,根据从辽国传来的消息,完颜普噜以区区三千骑竟然将周边各大部族收拾得服服帖帖,而以往耶律德光在此驻扎一万皮室军都没做到,完颜部的强悍在此时就可见一斑了。

纵观整个世界史,都是一部中央王朝与草原部族的斗争史,东亚的草原部族除了向南侵略以外,向西侵略也不在少数,匈奴、突厥、蒙古概莫如是。

而欧洲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也同样如此,就是由于他们向东的侵入,才造就了东边的一系列操着突厥语系的民族,否则,以汉藏语系为本源的东亚哪儿来的操着以拼音字母为核心的突厥人种?

而河西走廊,正是欧洲草原民族东侵的最东点,先秦时叫西戎,其中的一支叫义渠,实际上就是月氏。

匈奴崛起后,赶走了月氏人,占了河西走廊,被强汉打败后又缩到草原上去了,后来沧海桑田,中原与游牧民族在河西走廊一带反复争夺,造成了这一带历来是民族大融合之地,也是民风剽悍之地。

匈奴人虽然远去了,不过却在此地留下了两个颇有匈奴烙印的名字,一个叫居延海,一个叫休屠泽,而这两个地方正是右贤王跨过茫茫荒漠、戈壁,抵达河西走廊,进而经略宁夏、陕西一带的重要中转站,没有这两个中转站,他们想要沾染南地,不是在阴山河套一带与中央帝国硬抗,就是要越过金山南麓,从新疆一带过来了。

所以,居延海、休屠泽,对包括右匈奴在内的、以后所有占据右匈奴故地的草原部族来说,不啻于天赐之宝。

目前的居延海、休屠泽控制在甘州回鹘手里。

而后唐的西部疆域只到蔚如水、萧关一带,陇右唯一的地盘就是李彝殷占领的秦州了。

灵州南边的兰州、媪围(景泰县)、会州(靖边县)、原州(固原县)全部属于无主之地,更南、更西的渭州、宕州、成州、武州、岷州、叠州、洮州、廓州、河州、鄯州就更不用说了,全部控制在吐蕃、党项、蜀国手里。

当然了,媪围、会州、原州、兰州,说是无主,主要是针对大的势力来说的,这些地方还是有一些小的势力盘踞。

由于吐蕃统治过河西走廊以及陇右的部分区域,目前这些地方分布着大量的吐蕃小部落以及从以前的羌人分化出来的党项部落,上面提到的四个地方便分别被吐蕃人和党项人控制着。

媪围以前是甘州回鹘控制着,最近又被吐蕃人夺占了,兰州也是吐蕃人控制,而会州、原州则控制在党项人手里。

燕军的商道是从宥州出发到灵州,然后沿着黄河向西南走,途中经过后世的中卫,在媪围附近则折向西边,中卫附近盘踞着一个党项部落,不过以燕军的赫赫威名以及对部落首领到位的打点,以往这些部落对燕军的商队并没有过多的为难,每次商队出动时宥州还派出三百士兵一直押送到凉州。

这次,李晟基亲自带着一百横刀都、一百剑卫,满载货物的两百头骆驼,准备亲自去完成这“远交”的任务。

现在虽然是夏季,不过“胡地八月即飞雪”,小冰河期的冬季寒冷异常,李晟基这支两百人的小队伍除了准备冬衣、铠甲外,马匹都配了牛皮轻甲,一来保暖,二来防御。

随行的除了李晟基、郭玢、杨重贵,还有季无忧、张思轨,以及薛延陀的薛力居。

自从季无忧事实上掌管了燕军的政务之后,眼见着李晟基从以前的一个山寨头目逐渐变成承天军使、平定州刺史、佑**节度使、代王、燕王,又尽收河南之地,办事便越发小心谨慎起来,每一日无不兢兢业业,殚精竭虑。

平素又以诸葛孔明自诩,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导致他的健康状况越发危险起来,才三十五岁的年纪,看起来就像一个四十五岁的人一样,李晟基可不想这么早就失去这样一个得力助手,于是让他与欧阳浩互换位置,让一向大大咧咧的欧阳浩主管户司、工司,让季无忧主管兵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