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一百六十章 洛阳行Ⅱ(4)

漠唐 第一百六十章 洛阳行Ⅱ(4)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听了陈金、朱邪肇兴二人的介绍,李晟基收获很大,一改白日的烦闷,和二人觥筹交错、酒酣耳热,最后看天色不早了,便借着酒劲说道:“二位来到我这里,必有缘由,说吧,我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脱”

二人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朱邪肇兴开口道:“不瞒叔父,我二人前来就是想问一句,大唐何时收复河西?”

李晟基笑道:“白天你等陛见皇上时为何不提起,我只是代北的节度使而已”

朱邪肇兴也笑道:“叔父威名,就是偏隅于荒原的侄儿我也如雷贯耳,如今大唐能出兵收复河西、西域一带的,除非叔父,尚有何人?”

李晟基见状也不好继续调笑,便正色道:“五年之内,河西、陇右之地,我誓取之,诸君拭目以待!”

临走前,李晟基给每人赠送了横刀一百把,二人自是感激不尽,之后李晟基见朱邪肇兴欲言又止,便对他说:“肇兴,我等已经是一家人了,有何说话,何不畅快吐之?”

“叔父,听闻你武艺高绝,侄儿实在技痒难煞,能否指点一二”

看来又是一个武痴,不过李晟基存心想收复二人,便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以李晟基的身份,大可不理朱邪肇兴的请求,不过李晟基自己却没有管这些,近几年,随着自己实力的增强,自己亲身下场战斗、比试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他打熬气力一途一点也没有拉下,见识过岳军候训练陌刀队的方法后,他也开始使用石锁、大弓练习气力,云州节度使府后院里放着一百斤、两百斤、三百斤的石锁各一个,书房里还放着一张三石的大弓,每日长练不辍,就是在外面,三石的大弓一直带着。

加上经过了一出莫名其妙的“穿越”,自己的气力、思维都比后世有了长足的进展,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穿越福利吧。

看到李晟基亲自下场了,朱邪肇兴也有些兴奋,燕军如今声名显赫,作为一军之首的燕王肯定不是弱者,不过毕竟久居上位,肯定还不是自己的对手,自己等会儿是全力以赴呢,还是有所保留?

还没等朱邪肇兴想清楚,李晟基便扑过来了,朱邪肇兴赶紧凝聚心神应付。

试探了几下后,李晟基便胸有成竹了,这厮也就是倚仗一身的蛮力,技法方面还差得远。

说时迟那时快,李晟基一个过肩摔将朱邪肇兴扛起来了,原本想将他扔到地上,后来又双手将他举起来,最后放掉左手,单用一只右手将他高高举起,嘴里还叫着:“如何?”

朱邪肇兴身材壮硕,最少有一百七八十斤,李晟基在日常练习时,两百斤的石锁曾尝试单手举起过,所以举着朱邪肇兴丝毫不费力气。

这时除了杨重贵以外,一旁的人都惊呆了,连陈金也是目瞪口呆,他能想到燕军雄踞边地,威名赫赫,必定有过人之处,没想到燕军之首的燕王竟然也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和气力,难怪自他出道以来,屡战屡胜,罕有敌手。

最后李晟基将朱邪肇兴放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肇兴,玩笑耳,承让”,李晟基说得轻巧,朱邪肇兴却惊骇莫名,自己这处月部的第一勇士在李晟基手里还不如一个孩童,难怪耶律德光屡屡败在他的手里。

其实李晟基的力气与朱邪肇兴相差仿佛,不过在技巧方面占了些便宜罢了。

虽然都出身朱邪部,但草原上以强者为尊,只见朱邪肇兴当即跪下,大声说道:“叔父神技,肇兴佩服,请允许我向您致礼”,说完双手抱拳放在地上,头又放在拳头上,还暗忖着,“不亏为朱邪家的种,果然了得”。

李晟基将他扶起来,微笑着说:“雕虫小技耳,不值一晒,对了肇兴,朱邪这名字不大好听,你等干脆改姓李得了”

朱邪肇兴两眼放光,“就依叔父之意”

又说道:“叔父,家里尚有两儿一女,长名兴业,次名维业,女名持业,兴业已大,在帮我打理部族事宜,兴业、持业尚小,此次跟我来京,听闻云州有免费学堂,侄欲将彼等送往学堂就学,不知……”

李晟基笑着说:“当然可以,我过几天就回云州,两人就随我一起回去吧”

李肇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叔父,小女持业已经十五岁了,还望叔父帮着寻一门好亲事……”

李晟基一听,暗忖,“怕这才是重点吧”,“好说,包在我身上”

一旁的陈金见状也说:“小儿继勋年方十五,还望燕王接纳”

李晟基笑道:“好,好”

……

次日,李晟基带着高彦平旅、横刀都,韩昭胤、张延徽、安崇勋三人带着一千禁卫骑兵拜别李重美后,沿着驿道一路向东,向汴州奔去。

洛阳至汴州约两百里,一行人走了四日方到。

汴州城池的大小与洛阳相差无几,不过只有四座城门,西城门的马面墙很长,李晟基仔细观察了一下,只怕有三百米长,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看到的最长的马面墙了,马面墙的用途一般是守城的军队出城攻击时,怕城外的敌军趁机夺城而设,先将攻击的军队放在马面墙里面,接着关上主城门,然后攻击的军队从马面墙的城门出击,这时敌军就算能趁机攻入城内,也是在马面墙以内,前面还有一道正式的城门,而站立在马面墙上面的守军此时即可乱箭攒射,让夺城的敌军得不偿失。

而马面墙一般比主城墙矮一些,就算敌军攻占了马面墙,还是要面临主城墙上的守军弓箭的打击,所以马面墙在古代的大型城池的作用非常显著。

马面墙又分为外马面墙和内马面墙,或者两者都有,汴州的则是内外都有,里面还有两百米的内墙,如此防备森严的格局,估计是后梁时代朱温所建。

眼前的这座马面墙宽约三十米,按照一米一个人,五百×三十的马面墙里可站立步军一千五百人,可停留骑兵五百人。

由于有三道城门,城里的守军可通过开闭不同的城门,将守军源源不断地送出城外,而城里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李晟基等人的大军抵达时,汴州城四座城门都紧闭着,作为此次的钦差大臣,韩昭胤催马上去喊话,不过城上的士兵没有任何反应。

半响,只见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武将来到城头,他先是看了看下面,当看到李晟基那面大大的将旗时眉头一皱。

“汝等可进来一百骑与我商谈,余者退后五里路……”,说到这里,他又盯着李晟基的将旗看了一眼,“燕王和韩大人可以入内,其余人等无须进来”

李晟基和韩昭胤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带一百骑进去,李晟基安排了最为勇猛的一百横刀都跟着他,骑兵和马匹都是全副武装,骑兵是加厚的鱼鳞甲,只露出眼睛的铁盔,马匹则是锁子甲,每人左胳膊还有一副旁靠(简易盾牌),李晟基和杨重贵则是明光铠,韩昭胤虽然以前只是李从珂在凤翔的节度判官,不过此时的文官大多会一些武艺,在张延徽和安崇勋的帮助下也是全服披挂,右手还握着一柄宝剑。

二人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不听从赵延寿的安排,非但进不了城池,最后弄得需要强攻汴州就不美了,进城后对赵延寿晓以大义,让他乖乖地交出军政大权实乃上策。

不过作为李晟基、韩昭胤二人就要冒一定风险了,一旦赵延寿不顾信义,等他们一百骑进了马面墙,马上关上城门,城墙上再万箭齐发,二人就欲哭无泪了,不过二人也针对此种情况作了周详的准备,届时一旦有变,横刀都的战士可立即夺了城门,在重甲的遮护下掩护两位大人撤出去。

等城外的大军后退了五里,、李晟基、韩昭胤率领一百骑缓缓地进入了马面墙里,他们行走得很慢,进到城里时,李晟基还仔细闻了一下味道,查看了一下地面,嗯,没有火攻的迹象,不过马面墙上都站满了士兵,如果等他们完全进去了,突然扔下大量易燃之物,那就不妙了。

等一百骑全部进入城里,后面的大门又缓缓地关上了,韩昭胤此时心里狂跳着,李晟基却隐隐有些兴奋。

这时主城墙的城门也打开了,里面出来了几百骑,当头的一位正是城上那位中年汉子,只见他方面大耳,玉面长须,也是一身的甲胄,右手提着一把长柄斧头,一旁的韩昭胤赶紧对李晟基说道:“手持大斧的那人正是赵延寿”

李晟基见此情形,心中大定,只要敌军不是火攻,其它的招数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敌军虽然有四五百骑,不过以横刀都之能,全身而退还是做得到的。

“燕王何在?”,只见赵延寿一声大喝,声音中气十足,回荡在马面墙内,震得包括李晟基在内耳朵一麻,李晟基看着眼前这位在历史上仅次于石敬瑭、赵德均的第三号汉奸,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