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十五章 娘子关

漠唐 第十五章 娘子关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十天后,李晟基带着五百骑兵先行出发,其他人暂时留守老寨。

原本郭威还自告奋勇带李晟基他们进承天军,毕竟他是“地头蛇”,对承天军内部也有一些了解,交接起来也方便一些,不过李晟基最后一想,自己有圣旨在手,还有委任状,如果连一个小小的承天军都拿不下来,自己还不如在继续在老寨那边做那山大王快活一生至死即可,更不用说他心中还隐隐藏着的“幽云”大计了。

一早出发,近黄昏的时候终于来到承天军面向河北的第一堡——前关,后面面向河东方向还有一座关城——后关,这前后两关民间俗称娘子关,盖因原大唐高祖李渊的长女平阳昭公主曾在此驻军御敌之故。

两关之间还有一堡一城,一堡建在绵蔓水另一边前关西南侧的高山上,此山是娘子关附近的最高山,站在堡上,包括关城北边的绵蔓水在内,方园几十里地一览无余,此堡现名兴唐堡,民间俗称张公堡,盖因承天军第一任军使张奉璋在此筑城、筑堡、驻守之故。

两关之间的一座山上有一块很大的平地,山上筑有一城,即是承天军城所在。

所谓一城三堡即是承天军城、前后娘子关、张公堡,这种规制与以后的宋代、明代、清代大有不同,与李晟基后世在此旅游时看到的也不太一样,盖因上千年沧桑变幻,大自然、人工交替雕蚀所致。

五百骑还在几里路之外时,兴唐堡上就响起了悠长的牛角声,等李晟基一行人来到关城前面,关门早就关上了,关上几百名士兵正在关墙上严阵以待。

李晟基安排横刀都情报组——寨里称为“山字营”的组长,一个叫欧阳浩的年轻人去和关墙上的士兵交涉,这欧阳浩是易州人,原本也是一个读书人,家里开元年间还是一方豪强,可惜唐末至今连年战乱,原本庞大的家族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下他这一支前些年也在契丹南下“打草谷”时被打没了,他当时正好在州城,侥幸躲过一劫,后来投笔从戎,投了义武军,没想到刚加入义武军不到一年,就被卷入了军官叛乱事变,最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辗转来到了摩天寨。

由于是读书人出身,又当过兵,李晟基掌控山寨后颇受重视,加入横刀都后,虽然武技不如行动组的人,但由于识字多、读书多,又深谙查微拾遗、鞭辟入里之道,李晟基便让他掌管了“山字营”二十人。

山字营,取不动如山之意。

按说像这种对外交涉的事,让侦查组组长——寨里称为“风字营”的头目刘承威出马最为妥帖,风字营的士兵大多为人精细剽悍,深谙灵活机变之道,而刘承威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李晟基总觉得自己训练这一百“特种兵”不易,很是希望这些人都能全面发展,故时不时也让本营的人干其他营的活计。

风字营,取疾疾如风之意,有三十人。

另一个行动组,寨里称之为“火字营”,首领是原摩天寨的一个胡人的后代,契必信,突厥的后裔,不过到他这一代,胡话早忘得一干二净,经过十几代的洗礼,比一个汉人更像汉人,也更喜欢做汉人。

契必信身材高大威猛,今年才二十岁,不过刀枪剑戟、弓马都很娴熟,一把加重了双手横刀更是罕有敌手,原本寨里除了姚猛、李晟基、仆固思恭外,就属他最为厉害了,经过横刀都的磨练后更是威猛惊人,现在连姚猛、李晟基也不敢说能稳赢他,李晟基见他武技强横,人又聪明,加上对自己忠心耿耿,便让他领了“火字营”。

火字营人数最多,有五十人,取侵略如火之意。

前关横跨驿道,全部用大青石垒成,高约三丈,宽约六丈,城楼巍峨,城垛林立,此时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墙上士兵的脸上,都是一副骄横漠然的神色,关城北侧连着山体,南侧就是奔流不息的绵蔓水,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晟基见欧阳浩交涉了半天还没有个结果,心里不禁有些焦躁,刚策马来到他跟前,只见城墙上缒下来一个人。

只见那人约莫三十多岁,身材瘦削,灰色唐巾,灰色长袍,腰间一块牛皮甲显示了他的武将身份,那人来到李晟基、欧阳浩面前,略拱了拱手,“不知哪位是新任的平定州刺史、承天军军使大人?”

李晟基骑着以前白崇仁的照夜玉狮子——一匹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来到那人面前说:“本官便是,汝等为何在此磨蹭恁久,还不快快打开城门,迎吾等入城!”,一边的欧阳浩赶紧策马跟上他,抽出横刀在一旁护卫着。

“大人,我乃承天军司仓曹杜文,好叫军使大人知晓,不是我等不开城门,而是军令如此,弊军有一个俗规,申酉之交必定关上前关门,还望大人体谅,在这关前屈尊一晚”,说完看了李晟基一眼,眼里没有半点畏惧上官的神色。

李晟基看了看太阳,心里暗骂,你们早一刻开城门,不就可以赶在申酉之前了嘛,分明是故意找茬,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于是厉声对他说道:“我这承天军军使之职十日前便生效了,你就不怕我用军法治你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杀了你?!”

那人眼色一凛,随即便恢复了正常,“大人,旨意我等前几日便知晓了,不过在我等承天军里,一向军纪森严,军内山下,无人敢轻易违之,所以多数情况下,军令大于旨意,大人也是久历行伍之人,应该明晓此中深意,莫非叱日岭没有这些规制?”

李晟基有些火了,你用军令来压我我勉强忍了,后面那句叱日岭什么意思,欺负、蔑视我是山贼出身,不懂军令?

正想发作,只见那人立马露出笑脸,“大人,如果能答应弊军一个条件,莫说开城门,城里即刻会腾出房间,安排饭食喜迎大人,如果大人要用强,不瞒大人,弊军自唐末以来,军内军卒皆是祖传父,父传子,世世代代在此戍卫,已历多世,眼下军卒虽然只有两千,可军内都是军卒亲属,一呼之间即可招来几千青壮”

李晟基心里恨意更甚了,也暗暗有些后悔,早知道“交接”有这些麻烦,就该拉上郭威一起来,或者多带一些兵马,最后还是暗自压下浓浓地恨意,心里默默念叨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静待他的下文,估计那个“条件”才是重点。

“只要大人入城之后,一切照旧,萧规曹随,这军内上下自然皆大欢喜,大人亦可不费心神,垂拱而治”

李晟基一听,这是威胁他不要轻动军内的大小职衔,最好保持他们的编制不动,否则…..

来之前,李晟基对承天军的两千士兵可是垂涎三尺,上次抢粮时拔野风与承天军的对阵他也听说了,面对强悍的骑兵竟然能不乱阵脚,前阵被击破了还能约束军卒,徐徐而退,这承天军分明是一支强军啊,现在倒好,这帮人明显不愿意被打乱,强军不假,强横那也是响当当的。

李晟基脑子飞快地转着,承天军安排一个司仓曹来交涉,而不是前关的营指挥使,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此人口舌便利,另外其军内必然有一个或几个主事之人,上下都串通好了,最后推此人出来交涉,这些人必然有重大的利益在其中,否则光用意气用事来揣度他们明显不合理。

看来此次想顺利交接是不可能了,用强?现在以他这五百骑兵,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两边都不舍得,自己的骑兵当然舍不得用来攻城,就是关上那些士兵,将来也是自己的生力军啊,当然也舍不得。

想到士兵,他突然抬头看了一眼关上,只见那些士兵虽然个个挺胸凸肚,面色骄横,摆出一副“强军”的模样,但军服破烂陈旧,面上隐隐带有菜色,一看就是没吃饱饭造成的,不能啊,听说承天军存粮甚多,不至于如此啊,难道……

想到这里,他心里已有了定计。

“我答应你,不过我丑化说在前头,只要没有欺上瞒下,作奸犯科之事,我承诺不打散编制,不轻易调动军职”

杜文一听,心里一喜,至于那“欺上瞒下,作奸犯科”之事,还不是军内大小头目说了算,估计也是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大人为了找回面子故意说的。

李晟基一行人顺利进了城关,只见关内是一大块空地,估计是士兵们训练的地方,空地的尽头还有一道关墙,不过是土坯垒成的,高度也只有两丈,城垛、城楼倒是一应俱全。

空地南北两侧建了两排土坯房,应该是士兵们居住的地方。

根据同行的杜文的介绍,前关可满驻兵马五百,现在只有三百,军内称为前营,指挥使是一个叫周信的三十多岁的魁梧汉子,不善言辞,对李晟基也是不冷不热。

出了土关,一条宽阔的驿道便出现在众人面前,驿道两侧建满了大大小小的房屋,有土坯的、木头的,也有青砖黑瓦的院子,杜文介绍说这些都是历年来承天军的家属所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街道。

穿过约莫四五里长的街道,驿道在此蜿蜒向西南而去,拐角处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大山,山并不很高,山上城墙的一角也露了出来——承天军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