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一百二十章 消失的藏才部(1)

漠唐 第一百二十章 消失的藏才部(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四月份,藏才多吉依旧没有反应,李晟基立即亲率郭荣横刀都五百人、赫连威忠义都一千五百人、契必信三千忠勇旅,李继基弩兵两千(其中包括一千新兵),偏厢车一千,岳军候的独立团,沿着从东津城、西津城之间的浮桥以及故唐驿道杀向藏才部。

李晟基将大军分成三个部分,横刀都作为侦察部队突前游弋侦查,契必信三千忠勇旅人作为前锋,自己带着忠义都一千五百人作为中军,岳军候与李继基一起押着粮草辎重殿后。

横刀都五百人是骑兵中唯一配备了工兵铲的队伍,他们除了侦查之外,碰到驿道与地图上不符或改道了的,还要进行土工作业,以为后续大军的顺利行军打通道路。

目前王存章已经专司安全司的事务,横刀都几乎都是新人,现任的两位都头——郭荣、杨重贵都才十八岁,完全是“小鬼当家”,不过都里的人也不敢小觑二位,杨重贵的武勇、郭荣的大局观在都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作为侦查、开路部队,横刀都郭、杨二位商议之后,又将五百人一分为二,杨重贵率领一百火字营的士兵前出履行侦查的任务,遇到道路不畅时留下标记,留给郭荣四百人清除修葺,自己则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行侦查。

杨重贵是河西人,多次来过此地,东津城离藏才部才六十里路,他们一早出发,中午时分便抵达故隋富昌县城的旧址。

富昌县城是以前是隋朝扼控胜州旧地东边的屏障,建在一处高坡上,紧挨着水草丰美的藏才部驻地,大唐建立后,由于完全控制了阴山、河套一带,富昌县城便失去了作用,后来便荒废了,只剩下残垣断壁还昭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站在一个废旧的城垛上,西侧谷地的藏才部驻地一览无余,只见谷地四周至少有五六条河流注入中间那条最大的正川水,谷地及四面的山坡都是大片的草场,在胜州故地的东部,很难再找一处像这样的优质草场了,加上周围都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处草场还利于防守,难怪藏才多吉不愿意让出来。

杨重贵仔细观察了一下,故地的帐篷都在,至少有七百八顶,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发现人影和牛羊出没。

这绝对不正常,现在正是放牧牛羊的好季节,又时至正午,没有理由见不到牛羊,以杨重贵自己的经验,像这样的季节,河西的牧民基本上要放牧一整天,临近黄昏的时分才将牲畜赶回去,就是赶回去,也是圈在帐篷周围的露天场所,没有理由见不到啊。

静静的山谷,这与杨重贵想象的场景相去甚远。

难道是藏才多吉带人、牛马跑了?那又为何留下帐篷?

就算他跑了,那又为何拒绝李大人的提议?大人的提议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对藏才多吉是最有利的,他现在跑了,又去何地找一处比此处更好的地方?

投靠乙室斤?应天军(巴彦淖尔,此时的巴彦淖尔附近黄河中间开了叉,分出一股向北流,然后又折向东边与主干平行流动,最后又折向南边汇入主干,形成一个长约三百里,宽约八十里,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的丰饶之地,类似于伊拉克的两河流域)那里确实水草更为丰美,牧场也大,不过周围布满了白鞑靼和乙室部的牧民,没有理由让一个外来的小部族过来插一杆子,就算乙室斤本人出面也不行。

投靠定难军?也不可能,定难军好的地方全在银夏一带,党项人自己还不够用,不可能划出一块地方让给藏才部,至于其它地方,还不如眼前这一带。

杨重贵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藏才部究竟意欲何为,除了派两个骑兵去后面通知郭荣,自己决心下去探查一番。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来到谷地,接近第一个帐篷时,杨重贵让十名士兵下马去查看一下,来到帐篷前面,互相警戒,一人用横刀挑开帐篷用羊皮做成的门帘——里面空无一人,不过家用的一些东西都在,帐篷里火炉也没有熄灭,火炉上还搁着一个黑漆漆的铁壶,铁壶里是加了黑茶的羊奶。

刚走不久!难道是远远地看到我等来了,便举家逃走了?

接着又查看了几个帐篷,个个都是如此,一个时辰过去之后,几百顶帐篷都查遍了,都是空无一人,牛马羊也不见踪影。

杨重贵这下有些慌了,真刀真枪的拼杀他不怕,但如此诡异的局面却使他有些担心。

不过作为侦查用的游奕兵,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禀告也不是杨重贵所想,敌人就是有埋伏也不会针对他这一支小小的队伍。

谷地处有三个出口,一个就是他们来的这条故唐驿道,另外就是谷口西面的驿道,另外就是沿着正川水往东南朝向黄河的小道。

杨重贵将队伍分成两拨,一队八十人他亲自领着前出西边谷口,另一处则沿着正川水往东南方向探查。

“前出最多三十里,然后即可返回,在谷里汇合”,杨重贵叮嘱了另一路带队的士兵后便立即打马西行。

天黑前两路人马在谷地汇合了,都各自前出探查了三十里,由于前出三十里沿途的岔道很多,他们不可能一一去探查,主要是沿着主道搜索,不过都没有什么收获。

杨重贵可不敢在这个谷地扎营,带着队伍原路返回,很快便碰到了郭荣一行人。

郭荣听了,也十分诧异,现在道路的清理已经接近富昌县城旧址了,和杨重贵商议之后便带着横刀都往回走。

契必信的前锋、李晟基的中军其实也离富昌县城旧址不远了,原本也是打算到那个地方扎营。

李晟基接到这个消息已经是晚上戌时末刻了(晚上八点左右)。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阴谋,**裸的阴谋,估计是想让我方大军全部驻扎在谷地以便实施。

他的帐篷里现在还坐着五个人:契必信、郭荣、杨重贵、赫连威、李处厚,除了契必信,全是十七八岁的毛孩子,而契必信又不是一个能商量大事的人。

不过李晟基还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大人,这明显是一个圈套,引诱我等进入谷地,然后趁夜色伏兵尽出”,契必信第一个发言。

“然后了?就凭藏才部区区三四千老弱?”,李晟基没好气地反问了一句,这厮跟着自己都五六年了,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这个……”,契必信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

“大人”,郭荣说话了,“刚才大人的话提醒了我,由此看来,藏才部必定有外援,还是很强力的外援,所以彼等才敢如此有恃无恐”

“按照之前的情报,其外援无非是乙室斤和李彝殷,不过应天军和银州离此地都很遥远,不可能见到我军一发动就马上赶到藏才部,除非是他们一早就赶到了这里,因为大人以前说过一月之期限”

“但无论是乙室斤还是李彝殷,都无法单独对付我等,难道是他二人勾结起来了?”

“不可能,李彝殷还有可能,但乙室斤绝对没有可能!”,李处厚说话了,“大人,我在草原上也待了很久,知道他们的一些规制,就拿黑城的皮室军来说,没有西南面大祥稳的军令,除了日常巡逻的士兵抑或遇敌的情况,出动三千人以下的一兵一卒都需要大祥稳的命令,而出动整个黑城驻军则需要皇帝的命令”

李晟基点点头看向杨重贵,见他一直低着头,知道他还在为自己白天没探查出什么结果而懊恼。

见大人看着自己,杨重贵便说道:“大人,我是河西人,对藏才部周边的情形还有一些了解”,他站起来指着李晟基面前的地图说,“如果排除了契丹人,那么藏才部的援军只能来自这些地方”

“一是定难军,不过彼等想要与我军作对,必定是全军主动,定难军的精锐基本上布置在银、绥、夏三州,北上需要穿过大沙漠(毛乌素沙漠,此时叫大非苦沙)抑或府州、麟州两州,从府州、麟州过来不可能,穿过大沙漠不是没有可能,熟悉道路的人也可以做到,不过大军想穿过,食水就是一个大问题”

“位于沙漠附近的宥州倒是可以很快抵达藏才部,不过据我所知,李彝殷在宥州那边只布置了三千骑兵,为其族弟李彝景所领,宥州贫困,人马布置多了也养不活”

“李彝景的妻族是党项部中有名的沙部,彼等自己叫做甚细封部,该部落以在沙漠附近生存闻名于河西,而宥州正是细封部的根本之地,所以宥州看起来只布置了三千骑兵,但李彝景如果动员起来的话,再加上一两千骆驼兵也很有可能”

见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杨重贵自己也是振奋了精神,“二是府州和麟州,这个不用考虑,府州折家与我杨家对大唐都是忠心耿耿,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三是治所位于灵州的朔方节度使,彼等倒是可以沿着大河北上,不过为了区区一个藏才部,我实在看不出彼等有甚理由如此行事”

“四是故陇右道的党项部落,这些人都在黄河西岸的荒原求生,藏才部也不可能去求他们,否则就是引狼入室(胜州故地比黄河西岸的荒漠好得多)”

“那就是李彝景了?”,李晟基笑着对他说。

“是的,大人,这李彝景是定难的骁将,在定难军也是半独立的地位,如果能拥有整个胜州故地,再招揽一些陇右道的党项牧民,这厮必定可以与李彝殷分庭抗礼”,杨重贵说道。

其实杨重贵说的有些道理,李彝景这一支正是西夏的嫡支,后世出了李继迁、李元昊,而李彝殷这一支在后世却默默无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