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一百零九章 牧场

漠唐 第一百零九章 牧场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大同西部,后世云州区所在,现在却变成了一个马场,称为云州(马)监。

北上草原之战,李晟基先是在九十九泉战斗中缴获了上千匹战马,南下时又在梅里急部购买了一千匹矮马,接着在扎扎乌的战斗中北上阻卜族牧区抢了四千多匹战马,又在东大营的战斗中缴获一千匹战马,现在佑**多出来的七千匹战马全部放在大同西部的草场。

李晟基将宁朔县的原乐平县马户、医户调到云州监,又从薛延陀部、乞力都的阻卜族牧民中抽调了一部分,组成了两百人的云州监,专司饲养这七千匹战马。

云、蔚、朔三州农田主要集中在桑干河流域、浑河流域、洋河流域,而草场面积却五倍于农田面积,十万亩以上面积的草场三州就不下十处,小的草场则比比皆是。

后世历史上一提起幽云十六州,就说大宋失去了关键的马场,而这主要的产马地就在云、蔚、朔三州加上河北道的妫州(后世张家口一带)。

现在佑**主要的牧场则在三处,一是新设立的宁朔县,二是云州监,三是静边军。

云州监的总管是薛延陀部的薛力居,今天他正陪着一位客人在巡视马场。

这位客人赫然是精通东胡、突厥、汉三种语言的原乞力都部族的阻卜怀恩,不过为了缅怀先人,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怀恩,而乞力都则改成了须卜力都。

王怀恩现在的头衔是季无忧管辖的户司下面的畜牧署长官,全称是“管勾云蔚朔三州畜牧草场使”,简称畜牧署署长。

云州监建立后,在王怀恩、薛力居的建议下,在马监下面又设了饲养、训练、配种、医护四个分支机构。

饲养不用多说。

训练方面,一是将放养的生马训练成可供人骑乘的战马,二是在云州监靠近大同的地方专门划了一个区域饲养那一千匹矮马。

漠北历经突厥、回鹘两代统治后,先后从西域引进许多高头大马,这些马匹与漠北土生的矮马杂交之后,后代却并没有大量出现更多的高头大马,显示出了矮马强横的基因。

不过契丹族的精锐部队还是以高头大马为主,普通皮室军和部族军却以大马和矮马杂交的后代为主,而梅里急部、斡朗改部的矮马大多是纯正的“矮马”。

这些矮马原本就是在扎扎乌以北的高寒草原上野生的马匹,在草原上与狼群的生存之战中练就了耐寒、耐跑、不惊不乍、勇敢的性格,是战马的良好选择,后世的蒙古人就是依靠这些马匹横扫欧亚大陆。

矮马受到重视还要等一些年头,不过后世经常在朱日和训练的李晟基却了解这些马匹的优点,李晟基将其取名为云中马,对其殷殷期盼之意溢于字表。

现在这一千匹云中马云州监专门划出一个区域饲养他们,就是为了保持它们血统的纯正性,当然了,静边军的薛延陀部还有一千匹云中马,李晟基将他们分开两处饲养也是为了尽量减少近亲繁殖带来的劣势。

初秋的云州监天高云淡,牧草还保持着入春以来的旺势,不过已渐渐地开始变黄了,王怀恩、薛力居站在一处高坡眺望马场,这处高坡正是云中马和杂交马的分野之处,左边是云中马,右边是杂交马。

从远处向下看,只见杂交马正在草丛中悠闲地吃草,而左边的云中马的一半却有骑士在上面练习马术。

没错,放养云中马的区域也是一个训练场所,马身矮,不惊不乍,正是初学者上好的习练马术的马匹。

看着这些云中马,薛力居还好,他以前骑的就是这种马,王怀恩却有些奇怪,这漠北土马其貌不扬,不知李大人为何对他情有独钟?

杂交马的东边又是一处独立圈出来的区域,里面约有八百匹特别高大的马匹,其中有一部分是西域过来的纯种高头大马,大多数是杂交马中的高大者,这些马将来是黑甲骑里面最精锐的的重装骑兵骑乘的马匹。

目前佑**的黑甲骑除了姚猛、契必信原本的一千骑,其它也多是杂交马,不过甲胄俱全而已,按照李晟基的想法,将来呼延赟麾下的五百骑也换成高头大马,全部换成加厚的铠甲,这样一来,有一千五百骑真正的重装骑兵,在未来的战斗中就多了一份胜算。

“轰……”,云州监北边的清塞军方向突然出现隆隆地雷声,雷声下,各处马场的马匹表现各有不同。

大马显得有些不安,发出此起彼伏的嘶叫声,不过并没有乱跑。

杂交马嘶叫、乱跑兼而有之,不过很快也安定下来了。

云中马却是熟视无睹,该训练的训练,该吃草的吃草,一派安详的景象。

王怀恩见了,顿时若有所思。

……

静边军,几万头牛羊、驯鹿在坡地上吃草,一眼望去,黄的(土、草、牛)、白的(云、羊)、青的(牛)、棕的(鹿)、绿的、蓝的(天)互相点缀,相映成趣。

静边军城附近的草场上,也有一小群鹿和山羊在吃草,有一个老人正斜靠在一个土包上打盹。

看似打盹,这人却在想心事。

这人正是原鄂能温部的扎吉力,来到云州后,扎多、扎丽娜都跟着李承基在云州城里住下了,扎多还进了孩儿都,不过扎吉力却不想住在“大城里”,后来李晟基安排他到静边军负责几万头牛羊和驯鹿群的饲养,他却做了甩手掌柜,将牛羊扔给了一位薛延陀老人,将驯鹿群扔给了原鄂能温部的一位老人,自己却亲自养着一小群驯鹿和产自于北海的弯角、细毛山羊。

这种山羊肉质细嫩、绵软,李晟基、李承基吃过之后都赞不绝口,便在静边军专门划了一处草场进行饲养。

扎吉力却没有将自己以前饲养的鹿和羊放到大牧场饲养,而是亲自饲养,一来是闲着无事,二来他这些鹿和羊是专门供自己女儿、女婿一家吃的,连李晟基也吃不上。

他现在闭着眼睛,一颗心却飞到了几千里之遥的北海,森林、大雪、雪橇、老虎、黑熊、雪貂一个个在他眼前闪过,魂牵梦萦的家乡啊,自己何时再能回到那里?

一滴豆大的泪珠从他眼角渗了出来,他的身体还微微抖动着。

半响,想到儿女的前途,他用衣袖擦了擦眼睛,高喊了几声刚跟此地的汉人牧民学会的“大调”,赶着牛羊回静边军城城去了——他是唯一允许将牛羊养在城里的人。

……

宁朔,新建成的县城里,有一人正在发思古之幽情。

县衙后院,鲜于贞正在看书,书名是《后汉书》,正翻到《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看着看着,鲜于贞一会儿拍桌子,一会儿大声叫好。

看完此章,鲜于贞将书放下来,信步来到院中,拿起自己的宝剑舞起来,他的书童赶紧进屋帮他收拾书桌。

书童拿起那本书,看到“班梁列传第三十七”那几页正折着,打开一看,这几页翻得有些破旧了,而其它页却光洁如新,不禁撇了撇嘴。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一声高唱从院里传来,书童又撇了撇嘴,心里暗道:“天天看这几页,唱这几句,有意思吗?”

鲜于贞却没理会到书童的“暗讽”,一柄长剑正舞得起劲。

两年了,自己先是加入横刀都被退出来,接着又加入了姚猛的骑军都,还做了他的行军司马,本来以为就这样在骑军里过一辈子,完美地实现他“投笔从戎”的梦想,没想到一纸调令又将他拉回文官的行列,不过他也没有抗拒,堂堂一县之长也是他的“梦想”之一。

不过到了这宁朔县他才知道,原来他下面就只有几万头牛羊,几千亩田地,三千多丁口,最关键的是,连县城都没有!

于是他摇身一变又成了一个“工头”,花了半年的时间建成了能容纳一万人的县城,不过偌大的县城除了县令、主簿、县尉和三班衙役,就是薛矩的一千骑兵了。

后来白思勤一家、薛矩一家、骑兵的家属搬进来了,县城里才稍微有了些生气,后来又有了几家商铺和工坊,一个小县城的模样才初步形成。

又后来在他的努力下引进了一千农户,开垦了几万亩良田,他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开什么玩笑,下面才几千亩田地还好意思叫县令?叫牧监还差不多!

舞完剑后,他骑上一匹高头大马便出了城池,他的目的地正是宁朔县的牧场。

牧场就在县城附近,瞬间便到。

鲜于贞骑到一处水洼处,从坡底朝上看,羊群在坡顶,马匹在中间,牛群在他附近,都在悠闲地吃草,不远处还有一个老人带着几个人到处巡视着。

鲜于贞原本想躺在草地上休憩片刻,看到那老人便大喊一声:“老白,等等我”,骑上马便奔了过去,后面跟着的书童兼护卫摇摇头,暗忖:“这哪儿像一个县令?”,不过还是赶紧跟上去了。

那老人自然是白思勤了,他现在是宁朔县马监总管,附带着管理这几万头牛羊,不过现在李晟基的马匹多了,已经渐渐遗忘了他这位一开始的马场监,他饲养的几百匹马也很久没过问了。

随着李晟基的家大业大,白思勤却愈发小心翼翼,特别是李晟基与边墙外的几个吐谷浑部落搭上线后更是如此。

草场划分了几个牧区,都有专人管理,不过白思勤还是兢兢业业的每天都巡视,其实也是闲得慌。

听到喊叫声,他便知道县令大人到了,便骑马迎了上去。

他二人现在倒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不过鲜于贞今天来却是想吃白思勤亲手烤的羊肉,他自己带了一瓶刚从大同买来的美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