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征战洪荒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商朝

征战洪荒 第四百一十八章 商朝

作者:心如磐石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36 来源:笔趣阁

洪荒历一万八千年,子天乙做汤誓,登高一呼,天下王侯响应。定国号为商,南征夏桀。偌大个九州,超过一半的土地宣布脱离夏朝统治成为商的蜀国。而剩下的那不到一般的土地,亦是人心不稳,波谲云诡。

汤誓之后,商都发兵,大军南下,士气高涨。商国几十万精锐大军,都是杨帆海按照当年兖州营的方式训练出来,虽然不曾修炼玄功仙法,但无论是战斗力还是纪律都超出其他部队。

这是昔日他领导北军作战的方法,用兖州营带动其他大军的信心和士气,有这样一支大军做前锋,那些各地王侯的人马亦是战斗力大增。

昏庸统治下的军队战斗力本就要大打折扣,尤其是在这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又如何是商国大军的对手。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正如昔日公孙轩辕领着有熊国大军北上征伐一般,杨帆海用近乎同样的路线一路南下。

同一时刻还分兵将冀州、雍州尽数吞并,大军绕行,从三面夹击郑城。没有人想到商国的大军进攻速度竟是如此的快速,等到夏桀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除了豫州,各地都已经失控。

哪怕是不久前攻下的荆州也改旗易帜,虽然还不曾归入商国,但已经不再以夏国属地自居。而如梁州所在,则是握兵不发。

杨帆海知道这些地方在等着什么,都想等着子天乙和履癸的军队决一死战。若是两败俱伤,他们则也是有了入主郑城的机会,毕竟他们也是公孙轩辕的后人,留着圣皇的血。

可惜,杨帆海为了这一战暗中谋划了太多年,就如同他昔日的弟子一般,用了几十年做规划,根本不会给他人半点机会。

一路南征,将各地王侯的人马超过九成都编入大军。此时子天乙风头正盛,加上这出兵本就是各国国书邀请,诸多王侯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只能服从。

千军万马从南北两个方向而来,最终汇聚于豫州鸣条。这是自南营军变之后,九州内发生的最大一场战争,双方兵马加起来,超过了三百万。

这样的战争对于杨帆海毫不陌生,他经历过太多。如今从冲锋陷阵变成运筹帷幄之后,他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曾经的他,只要看着前方,也只能看着前方。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是不会去考虑后方的,要做的只是击败前方的敌人。

而作为一个统帅之后,则是犹如一个神站在高空俯瞰整个战场乃至九州。他需要考虑支援、考虑后勤、考虑各方面的补给,还要能看到敌人的动作,乃至敌人的一切,从而发出可以对敌人造成最大攻击效果的命令。

履癸亲自出征,意图击败商国大军,可惜在杨帆海面前,他就跟一个小孩子一般,完全不是对手。承载了昔日兖州营的战斗方法,商国的大军就一个字:快。

杨帆海只会百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冲击夏阵,更是令最精锐的十万大军直取履癸中营。

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履癸何时见过这等阵仗,等到缓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大势已去,仓惶南逃。

这场战争已经毫无悬念,杨帆海让子天乙亲自率领最精锐的大军追击,其他人马负责接收各地。

子天乙一路追杀,到扬州南巢终于将履癸拿下。不过他并没有杀死这个夏朝的故主,而是令人在南巢附近建了一个行宫,将履癸软禁在了里面。

鸣条之战结束,商国兵力天下再无人可比,梁州、荆州纷纷请求归顺,在夏朝的废墟上,子天乙晋位新的帝皇,号“成汤”,建立起了新的国度:商朝。

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杨帆海终于成功的培养出了一个自己想要的帝王。但这一次他没有轻易的功成身退,而是接收了子天乙给的封赏,以丞相之位留在了国都。他需要继续看着这个国家,不要让商朝重蹈夏朝的覆辙。

尽管他将治理国家的大权都分了出去,但无人敢轻视他。人人都知道这商朝的天下可以说完全是他打下来的,而那些最精锐的大军也是以他的命令马首是瞻。

明明不搀和政事,可所有人有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会将奏折送到他这里来,便是子天乙也默认了此事。

杨帆海为这些事情无奈,因为他的确不想去管治理国家的事情,只要那些人不是包藏祸心,哪怕是个庸才也无妨,商朝总会慢慢进步,他所要看着的只是帝君而已。

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哪怕你无心,可你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能操心。杨帆海并不希望事情如此发展,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身份,伊尹,已经成了华夏一统九州以来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权臣。在威望上,甚至超过了成汤子天乙。

商朝建国不过三年,履癸郁郁而终,子天乙将他名字做了他的谥号:桀,是为暴君。

人族的元气再次开始恢复,然而正如启之后气运受影响了一般,夏朝的大王寿命都不再很长,商朝的也是一样。子天乙在位不过十几年,便寿终正寝,因其长子早逝,因而由其二子外丙继位。

外丙比子天乙寿命更短,竟是只做了三年帝君便一命归西,其弟弟中壬继位。中壬虽然比外丙好些,可惜依然短命,不过四年又是寿终正寝。

更为麻烦的是,中壬死去的时候,并没有定下太子,令商朝一下群龙无首。而且子天乙之后的继任者一个个短命,令天下生出谣言,说子天乙这一脉并非公孙轩辕血脉,承受不起帝皇之位。

天下一时间又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各地王侯都有了反意。朝中大臣无奈,只能尽数聚集到了杨帆海处请他出来主持大局。

杨帆海本是没有插手天下局势的想法了,因为不想太过干扰天下,所以哪怕看着子天乙和两个儿子死亡也没有做什么,甚至他自己还有了离开的打算。可商朝这般局势实在不是他想要的,继续下去的结果怕是不亚于一场九州大战,无奈之下,又是站了出来。

立子天乙长子之子太甲为天子,定下大统。调遣最精锐大军驻扎在昔日建木断绝之处,威震雍州和荆州王侯。这两处王侯不反,天下其他各地王侯绝不敢起兵。

又是拿出弑神枪再次导演了战神旨意之事,借自己的话证实了子天乙圣皇血脉的事实,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商朝纲常再次恢复正常。

杨帆海本以为自己可就此停下,可没想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继位的太甲并非贤能之人,而是个纨绔。前两代帝君乃是他叔父,似乎有心让他没有君王之能,更有利他们自己的地位稳固,因而将他宠成了一个极为任性的家伙。

虽说不至于如夏桀一般昏庸,但也差不了太多了。杨帆海也不客气,直接将这叛逆的小子罚去面壁思过了三年。

一个臣子,敢罚大王去面壁,连杨帆海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一天,然而没有人敢说什么。这样的一个四朝老臣,而且还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权臣,谁敢说道。

三年的面壁效果不错,太甲终于老实下来,杨帆海又是让他回来继续做帝君。

重掌大权,太甲第一件事便是命令天下各处建战神庙,供奉战神。面壁思过对他影响很大,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过了叛逆期后,变得成熟起来,更是认识到自己这一脉能当上帝君不是因为自己的爷爷多有能力,而是因为战神的庇佑。自此开始,商朝上下除了敬天敬地敬圣皇,就只敬战神。

看着整个九州都在供奉自己,杨帆海有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但他没有阻止,并非是要贪这些虚名,而是因为这种供奉不仅仅能让自己的信仰之力更为强大,还能压制截教和阐教,转移信仰,令这两教无法影响商朝政事。

太甲似乎打破了父辈的宿命,虽然并非长寿者,但不再如他们那般短命,在位了二十多年方才驾崩,其子沃丁继位。

杨帆海感觉自己伊尹这个身份实在是活了太久了,再看到天下稳定,便佯装寿终正寝。但并没有就此离去,而是换了其他身份继续活在商朝的官场上。

太甲之后的帝君似乎都继承了先祖的短命,或是几年,或是十几年,只有寥寥几个达到了二十年的。

几百年时间,帝君一个换一个,便是商都也因此改变了好几次。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帝君的更换令皇权变得不再如曾经那般让人敬畏。各地王侯如此,百姓亦是如此。

因为消息传递不够通畅,甚至还出现过今天得到消息某个王室继位,几天后又得到消息,帝君再次换了。

杨帆海一直在暗中看着,天下虽乱,但并非民不聊生,各地的治理也并不昏庸,最多就是帝位不稳。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他不会直接插手,只是在暗中推动一些事情而已。

本以为可以一直这般,直到出现一个贤能帝君再重整朝纲,可没想到麻烦事情还是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