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八十七章 各门各派

我的老婆是军阀 第八十七章 各门各派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2:34 来源:笔趣阁

——又是几今日夜逗留在统帅部,当然,也没忘了令承祥给维特夫人找了个差事,市政厅维稳会副会长,免得又有人趁火打劫欺负这位没了靠山的贵族夫人,这种温室里的小花在这乱世,一旦没了丈夫庇护,那可真的是应付不来”,

维稳会会长是中国人,主要任务便是宣扬东南平原的俄罗斯人也是帝国之一员,亲善友好等等。

从统帅部出来时汽车里多了一名俄国青年,民意党人,唤作叶夫根尼哄德列耶维奇,久加诺夫,据说是民意党在库尔干一带的负责人,中国人攻克库尔干后,他开始寻求中国人的帮助,遂被送来了新西伯利亚。

叶昭与他会面,只想了解整个民意党的思想状态,这名年轻的负责人,应该是民意党典型的代表人物了。

叶夫根尼,就更不会知道叶昭的身份了,实则来到新西伯利亚已经一个礼拜了,但见到的中国人最高级官员也不过是军部一名参谋官,军衔为副都尉,类似于沙俄军队的中校或者上校。

这位文先生据说是新西伯利亚移民署主管,很有权势的中国人,看来在军方也能说得上话,而且俄语流利,叶夫根尼当然将他当作了游说的对象。

对于民意党等党团,叶昭实则充满戒心,这些党团大多是民猝团体,希望国家强大,对沙皇统治不满,但骨子里还是大俄罗斯主义的信仰者,他们上台的话沙俄早晚会恢复咄咄逼人的扩张路线。

同叶夫根尼谈话,也能很清楚的感受到这一点,叶夫根尼认为沙皇扩张政策下获得的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并不是俄罗斯固有领土,可以在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前提下放弃对叶尼塞河以东的领土要求但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的领土,尤其是东南平原,有着大量俄国移民,他认为这片领土俄国拥有不可置疑的主权。

而且,这还是有求于中国人的说法,日后难道俄国人就不会对叶尼塞河以东的区域重新提出领土要求?何况,叶夫根尼只是个小角色,代表不了所有民意党人,只怕大多数民意党人和所有民族主义者一样对领土有着偏执的热爱,割让土地是这类人最不能容忍的耻辱和失败。

更不要说要割让的是叶尼塞河以东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

相比较而言,自由公社运动成员就温和多了只是俄罗斯境内党团林立,自由公社成员是众多党团中比较弱势的一支力量。

不过同这些党团接触没有坏处,对俄罗斯政局了解的越清楚,对各方力量对比了解的越清楚,就越能在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中为中国谋取利益。

微微闭着眼睛,叶昭也在琢磨国内的几封电文,有蓉儿等报平安的家书也有政务院的政事,周京山上折子请大皇帝御准再次发行一批价值三亿元的战争债券。

本来帝国消减了大量国债的财政因为中俄战争再次负债累累,若不是前几年靠印刷纸币无偿占有了大量民间财富只怕现今帝国财政负债就会上升到比较危险的数字,不过为了中原货币的长远发展,自然要将其规范化变成信用货币,而不能政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并且直接拿来使用。

政府收入,还是要从税制改革来增加,循序渐进,总体上是一种藏富于民的政策,政府穷,并不代表国家穷。把生产力解放、工业科技大爆炸带来的财富积累全纳入国库,政府再富有也不代表你成功而且没有帝国这种逐渐完善的监督体制的话,国家财产更会成为大官僚的侵占对嘉

叶昭比较喜欢这种政府赤字累累的感觉,叫你最上层的公务人员就要懂得持家过日子,而不是折腾起国家实际是国民创造的财富一点都不心疼。

政务院还有一封电报,汇报迪化阿克苏一喀什浩罕城的铁路已经竣工,东方铁路公司已经同布哈拉汗国协商拿到了铁路修筑权,准备开始修建浩罕城到撒马尔罕、布哈拉的铁路。并且迪化一西安的铁路二期工程开工,为这条干线扩容,增加运输能力。

浩罕城通车代表着帝国将在中亚拥有沙俄和英国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实则叶昭原本对浩罕一带安集延人的地盘并没有太强烈的领土诉求,虽然灭亡了浩罕汗国,但这一带叶昭以前并没有认为其可以成为帝国长久的领土,但随着时局变幻,叶昭的这种想法慢慢改变,将现今帝国占据的西域疆土消化并不是不可能。

从浩罕城的铁路线将会有西线和南线两个走向,东方铁路公司与布哈拉汗国争取到的就是西线的铁路修筑权,南线,将会连通帝*事重镇摘星城(突厥斯坦),一千余公里,但地势平坦,施工并不很困难。

现今帝国铁路绝大多数为私人投资,不过浩罕城南线铁路大概要通过财政拨款了,毕竟商业价值不大。

浩罕城的通车,同时也代表着“新丝绸之路”的复兴,实际上这些年,中原商品大量流入西域,现今可不仅仅是丝绸、瓷器和茶叶了,更多的是工业商品,在这种不对等贸易中,西域的牛羊几乎处于被掠夺的地位,帝国不得不从一定程度上干预自由贸易,对牧异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政策,毕竟安集延人已经成为帝国公民之一员。

不过布哈拉人乃至更远的西方地域可就没这种幸运了,中国商品的涌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秩序,比起古国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新丝绸之路可以说是**裸的经济侵略了。

现今叶昭也体会到了,在现时代当中国向工业国家跃进时,这种无与伦比的优势和对四邻贸易的强大竞争力。

同时,没有竞争对手的商品倾销又反过来会加速帝国工业化进程,比之小小日本岛国的明治维新,当中国走在前面时,这种深厚底蕴下的地理战略优势强了何止百倍?

而浩罕城的通车,相信将会促使中国商人的足迹渐渐越过布哈拉汗国到达波斯一带,也就是伊朗。

汽车缓缓停下,打断了叶昭繁乱的思绪。

这是新西伯利亚市警察局之前,中俄双语的白色牌子挂在圆圆的石柱上,圆顶尖塔石楼,典型的俄罗斯建筑。

郑阿巧下车,快步跑上台阶,推开那两扇气派的玻璃窗正门进了警察局。

几分钟后,娜塔莎跟在他身后走了出来,为条黑色警服,脚步轻盈,金色卷发上戴了贝雷帽,更显蓝眸深邃、耙丽逼人,恍惚间令叶昭想起了影视中苏联冷艳的克格勃、女特务的形象

娜塔莎上车坐了叶昭身侧,郑阿巧则坐了后面的马车。

叶昭说道:“去吃俄罗斯菜,你选个好地方吧。”虽说来新西伯利亚几个月了,但叶昭并没有正经吃过什么俄罗斯菜肴,只是在娜塔莎家里尝了尝俄罗斯大馅饼和牛肉土豆汤。

娜塔莎犹豫了一下道:“我知道个小店,烤鸡、馅饼、沙拉和牛肉汤都很正宗,就怕您嫌简陋。”

叶昭摆摆手,说道:“就去那儿!”

娜塔莎说的地方确实是个很小的饭馆,距离东城郊炮楼不远,挂着厚厚棉帘的土坯房,窗户上贴着中俄双语的标语,“自由、平等、公平”、“中俄亲善友好”等等,这大概也算中国特色吧,叶昭看着就笑,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不是强化侵略者的存在感吗?叶昭希望的占领,是不知不觉中就令东南平原变成中国移民的天下,而不是这种强迫奴化教育。

娜塔莎吓了一跳,小声叮嘱叶昭:“您不要总乱说话。”在警察局久了,娜塔莎可是知道,多少人因为言辞不慎被密探抓进去狠狠折磨。

叶昭笑笑,见郑阿巧撩起门帘,遂抬步进店。

几张木桌木椅,光线有些昏暗,一个鼻子头红红的俄罗斯老头正坐在店内打瞌睡,娜塔莎喊了他好几声“伊万大叔。”老头才慢悠悠睁开眼睛,见到娜塔莎他马上咧嘴笑起来,说道:“姑娘,今天想吃什么,还是伊万大叔的小馅饼吗?”

娜塔莎看向叶昭,叶昭已经和叶夫根尼在靠窗的桌子坐下,叶昭对娜塔莎道:“你做主吧。”

娜塔莎随即要了面包、烤鸡、红菜沙拉、圆白菜和甜菜做的牛肉汤,又对老头道:“伊万大叔,要本地面粉烤出的最好吃的面包,您说迂,您有珍藏的黑鱼子酱是吗?”

老头扫了叶昭等人几眼,对娜塔莎道:“姑娘,我冲着您的面子。”显然老头不大愿意将珍藏品拿出来给中国人享用。

这个小店,能烤出最便宜的黑面包,也能烤出用本地筋道的硬麦面粉和牛奶、鸡蛋调制面料的美味面包。

伏尔加最早上来,娜塔莎给叶昭和叶夫根尼每人倒了满满一杯,对叶昭道:“下午我有工作,不能陪您喝酒。”

叶昭微微颌首。

叶夫根尼一直在打量娜塔莎,突然问道:“请问您是不是娜塔莎吸得洛夫娜瓦西卡?瓦西卡小姐?”

娜塔莎呆了呆,不禁仔细向他看去。

叶夫根尼确信无疑,惊喜的道:“我是叶夫根尼,久加诺夫,五年前,在叶卡捷琳堡,我曾经和父亲拜访过您的父亲瓦西卡先生,我父亲在叶卡捷琳堡经营面粉厂,您还记得我吗?”

娜塔莎对他没什么印象,略带歉意的道:“实在对不起,以前的事我快忘的差不多了。”话语里自然有些心酸,曾经是很富足的家庭,最后却沦落到去夜总会做舞女,不过说起来,现今的生活倒是挺惬意的,多亏认识了他。

叶夫根尼却是很兴奋,比手画脚道:“是啊,您那时候才十三四十四五岁,处于这今年纪的记忆是很健忘的,瓦西卡小姐,很高兴再见到您,瓦西卡先生呢?他还好吧?”

娜塔莎道:“我们家破产了,现在我父亲在乡下经营农庄。”

叶夫根尼怔了下,叹口气道:“我父亲也破产了,招募不到工人,也支付不起他们越来越高昂的薪水,腐朽的制度造成的悲剧。”又道:“我正在为改变这个国家而努力。”

娜塔莎好像对他有了印象,说:“我知道了,您一直都很有理想。”隐约记得这么个少年,曾经跟自己大谈农奴制度沙皇制度的罪恶。——叶夫根尼腼腆的笑笑,说道:l‘我们一定会将自己的祖国从沙皇统治下解救出来。”

郑阿巧和曲沼坐在一侧看着叶夫根尼,两人都微微蹙眉,不管大皇帝有没有看上娜塔莎,可看到他跟娜姑娘兴奋的有说有笑自都觉得这人不识好歹,如果知道叶夫根尼在大谈理想定然嗤之以鼻,中国文化传统,夸夸其谈的人物就没一个能成事的。

娜塔莎这时候问叶夫根尼,“文先生会帮助您吗?”

叶夫根尼一滞,也不知道这个中国人和娜塔莎是什么关系,几乎刚刚见面时,穿着黑色警服戴贝雷帽散发独特性感气质的娜塔莎就深深的吸引了他,突然又知道两人是故交,叶夫根尼更加迷醉在娜塔莎的深邃蓝眸中,突然意识到这个中国人可能和娜塔莎关系不一般,叶夫根尼心情糟透了。

叶昭正想说谈不上帮助,叶夫根尼已经对塔娜莎道:“我们是在寻求中国政府的帮助。”

店门外,突然传来了争吵声,通译急忙快步走了出去,过了会儿,门帘挑起,两名穿着黄绿军装的俄*人走进来,是治安团的军装,刚刚在外面侍卫们要下了他们背背的步枪,这才起了纠纷,通译出去报了移民署的身份,这一胖一瘦的两个俄*人这才乖乖缴械。

俄国伪军武装,多是装备从沙俄缴获的武器,总体上火力配置同四边移民城市的民兵相仿佛。

这两名治安军显然是熟客,伊凡大叔送烤鸡出来见到他俩,问道:“两位上士先生,昨天说好了请客,为什么没来?”

胖胖的俄*曹先点头哈腰算是跟叶昭打过招呼,又和瘦子军曹在一旁木桌坐下,一条腿踩在板凳上,抹着嘴下粗粗的络腮胡,不无得意的说到:“昨天中国商人慰劳治安军,我们改善伙食。”一挑大拇指,说道:“中国猪肉,哈拉索!”

见两个军曹作派,叶夫狠尼眼神闪过一丝鄙克

胖军曹又摸出了一块手帕,对伊凡大叔晃了晃,道:“这是中国丝绸手帕,中国的大皇帝也用它,伊凡老头,二十块钱,你要不要?”

伊凡大叔耸肩道:“中国皇帝的东西,我可不敢用。”转身进了后厨,两个军曹却也没听出伊凡大叔话里的隐隐讥讽。

叶昭知道,帝国曾经给东南平原的中国商人下文,鼓励商人劳军,劳军对象除了**士兵,也包括治安团伪军,至于正规军野战军,倒是没这些名目,也用不到商人来槁劳。

这两个军曹看来就是城西炮楼驻防的治安团了,西炮楼驻扎了十几名中国宪兵和几十名俄国伪军,加一起百十号人。

沙俄男人粗犷的性子是天生的,虽然有中国移民署官员在座,但两个军曹几杯伏尔加下肚,立时就忘了这茬,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

郑阿巧想去制止他们,见叶昭摆手,便即作罢。

叶昭开始盘问叶夫根尼其民意党的情形,学习过革命大时代历史的叶昭,对于各种政党派别的认识自不是旁人能比拟的,从叶夫根尼话里话外便能了解到这个组织的生存状态和大体上的信仰。

民意党是现今沙俄境内最活跃的民粹团体,贵族、商人、农民,几乎涵盖了沙俄各个阶层。

下午与莎娃的哥哥约瑟夫见面时,叶昭也不免问到了民意党的情况。

作为守旧贵族利益的代表,约瑟夫自然对民意党没什么好感,话语也颇不客气。

在叶昭御所,中国式的花厅中,叶昭和约瑟夫佐酒闲聊,酒是中国米酒,菜是虾干水果等小吃。

中午凡杯伏特加,叶昭还处于微醺的状态,来到东南平原,莫名其妙喝酒的时候越来越多。

叶昭突然说道:“我收到消息,亚历山大被民意党炸成重伤,多半性命保不住了。”

约瑟夫一呆,说道:“您从哪听到的消息,可不是谣传吧?”随即醒悟,想起了面前这个“妹夫”到底是什么人,岂会信口开河。

约瑟夫腾一下就站了起来,说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我要去给爷爷发封电报”。

叶昭摆摆手,说道:“你坐下,这信儿我会叫京里人传给爷爷,你就不必发电报了,注意保密。”

约瑟夫缓缓坐下,但显然还处于极度震惊中,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叶昭又道:“你给我透个底,支持你们的到底有哪些人,能不能借这次机会取得政权?”其实叶昭问这话可担着心事呢,一旦莎娃家族势力庞大,真的趁机从沙皇手里夺权,以后事情可就不大好办了,毕竟是自己亲戚,以后可就不好说了,但目前的实际控制线自己都不天满意,更不要说停战谈判时说不得要向东退一退换取和平。说起来,随着局势变化,自己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见到约瑟夫脸上为难的神色和苦笑,叶昭心下一安,看来莎娃爷爷争取到的支持极为有限,这倒也是件好事。(未完待续)本文字由#138看书网#无人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5200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無彈窗閱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