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第十二章 土改不?

我的老婆是军阀 第十二章 土改不?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44 来源:笔趣阁

保安城叶昭的议事帐篷内,白阿訇惊翘初定,叹息道:“若无旅帅大人,我定然被那些凶残的魔鬼撕成碎片。 ”

叶昭示意他喝茶,道:“这是中原的压惊茶。”

白阿訇端起茶杯,慢慢的抿了口。

叶昭点起一颗烟,打量着白阿訇,说道:“老先生,若你能影响整个穆斯林世界,你最想做的是甚么?”

白阿訇一呆,看向叶昭。

叶昭又道:“安拉赐福给所有虔诚的穆典林,我希望如你的吉言,穆斯林世界会迎来温暖的春季。”

白阿訇手抚的口,微徽躬身。

叶昭又道:“我也希望老先生在诠释安拉的启示时,能真正聆听安拉的声音,我们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相亲相爱,如此就算我们到了下一世走入迷途,走入非穆斯林的世界,我们早晚也会睁开睿智的双眼,是为两世定分。”只要教义中,穆斯林和非穆斯林能自由通婚,并且渐渐被所有穆斯林认可,实际上穆斯林群体的凝聚力就会慢慢削弱,而中原强大的同化力,在穆斯林世界遭遇的滑铁卢就会避免。

叶昭也其实不是想消除这个世界种族之间的差别,但一个宗教,凝聚力太强,将所有信徒凝聚在一起,非信徒就成为另一个群体,排他性太强,终归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传到了其起源地外的异域,总要与时具进才好,否则很容易产生宗教战争。

白阿訇看着叶昭,满眼全是惊讶,自是因为叶昭一句“我们穆斯林”。

叶昭此时就笑道:“老先生,我叫做叶昭,又叫**新觉罗景祥。”

白阿訇立时如遭雷击,就算知道新朝皇帝乃是各族共宗,他也定然不知道叶昭的名讳,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他自然知道,猛的站起,说:“您,您……。”

叶昭微微颔首:“不错,就是我了。”

白阿訇再无怀疑,急忙屈膝跪倒磕头,“草民白元饥拜见皇帝陛下!”早就觉得这人非同小可,实在想不到,竟然,竟然是那传说中的中原圣人。

叶昭危坐着,受子他一拜,这才道:“起来吧,阿訇,新朝已拔除双膝跪拜之礼,你就没必要太客气了。”

白阿訇连道不敢,慢慢起身,手放胸前,躬身道:“真主的神迹,大皇帝降临草原。”

叶昭道:“我西来之事还需阿訇保密。”

白阿訇忙道:“草民明白。”

叶昭随即做个手势,道:“坐吧,我还想听听你阐释教义,还望你不吝赐教。”

白阿訇抚胸道:“能为大皇帝陛下服务,这是我的荣幸。”

在议事帐篷中,叶昭和白阿訇一起谈到第二天天色放明,这才令人送白阿訇回村,临行嘱咐白阿訇,令他放下杂事,准备前往兰州城。

送走白阿訇,叶昭回到寝室,才发现花姬和苇月伊织都没有睡,打着哈欠等他呢,看着两女略带困意的娇态,叶昭又心疼又温馨,叹气道:“收拾一下,咱去兰州府,你俩在车里眯一觉吧。”

两女自不会问缘由,都忙起身收拾小负担。

半个时辰后,车辆马队慢悠悠离开保安城,留了两营步兵驻防,骁骑营与一营神机卫兵随同叶昭前往兰州。

现今新朝虽然并未克复青海,但甘肃、青海两省已建制,甘肃省治兰州,青海省治所西宁。甘肃巡抚可真是叶昭的老熟人了,老夫子杜文全,历任湖南提学使、布政使、教务部副相,甘肃建省,遂被任命为甘肃巡抚。

叶昭等下午时分到了兰州,令白老亨率骁骑营、神机营在城外扎寨,叶昭则在大内侍卫蜂拥下进城。

此次叶昭来西北,带有大内女扈从十名,男扈从三十名,共四十名大内高手。

先去总兵衙门见了甘肃省巡防总兵官刘松山,刘松山这人,算是颇具才具的将领了,在南方镇压农民军时,记载“贼夜劫营,诸营皆溃,松山列队月下很多动,贼不敢逼。遮诸将曰:“我第四旗刘松山也!”戒勿奔,众始定,遂大破贼兵,四战四捷。”其时是太平军势力最强横之时。

后曾国藩兵败,意图稳固西北,刘松山授甘肃肃州府总兵,回乱起,肃州被回逆围攻二十四日,刘松山奋力血战,保城不失,其时城内逃难苍生不下二十万众,皆刘松山之功得以幸免。

哈里奇之前锤团快速推进,兵临肃州城下,斩回逆首级万余,解肃州之围,刘松山遂降。

甘肃建省,叶昭不计前嫌,任命其为甘肃巡防总兵官,筹建巡防军,而甘肃乃军务首要之省,与他省不合。依照军事委员会建制,士肃巡防给了四旅番号,两万人建制,刘松山这甘肃总兵的担子可见一斑。

刘松山现在除整编处所陆军旅、协调各民团武装平叛,还肩负着周转物资,保障哈帅后勤等等重任、

叶昭这个“热河旅指挥使”在兰州的下榻之处自也要他放置。

刘松山遣人给叶昭放置在兰州城内的一座两进宅院,看建筑风格原主人即是回人,想来不是逃亡就是被杀。

放置好了,刘松山又闻听旅帅请他过府一见,刘松山虽百务缠身,但也不想获咎同僚,何况热河旅在天子脚下,而军部的调令中,此部又有“纠察军纪”的权责,虽觉得敕命太过含糊,但这位旅指挥使说不定真的负有秘密使命也未可知。

刘松山究竟?结果是降将,朝中又无根基,闻听被委以重任乃是皇上一言而决,刘松山感恩之际,更不敢怠慢,知道自己权责位重,不知几多人眼红,若不干出个名堂,如何对的默皇上?中原来的武官,更不克不及获咎。

是以刘松山无一丝犹豫,交代一声后随同侍卫来到了叶昭所住的宅院。

谁知道被人领进花厅后,就见那墙壁悬着八仙拜寿图画的桌案前,一位着澄黄龙袍的清逸少年正在踱步,旁侧,巡抚杜大人垂手而立。

刘松山一呆,杜文全已经笑着对他道:“军门,快来见过皇上。”

刘松山怔了下,急忙屈膝跪倒:“罪臣刘松山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叶昭笑了笑,道:“起来吧!刘松山,常听你的名字,今儿头一回见面,好啊,生得威武!”

刘松山忙磕头:“臣不敢!”慢慢起身,听皇上语气亲切,心中那感激之情不由又涌了上来,自己不过区区一名降将,却得皇上如此看重,这海阔天高之恩,实在不知如何报效。

“都坐吧,坐,跟你们早说过,新潮新气象,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拜,坐。”叶昭作着手势,自己坐了,杜文全和刘松山这才在左右,挨着半边屁股小心翼翼坐下。

“回逆已殊不足道,今后可以抚代剿,陕甘一地,也该少些杀戮了。”叶昭说着,轻轻叹了口气。

两人都危坐,聆听皇上训示。

叶昭看了眼杜文全,感慨道:“老夫子,二十多年了吧?咱相识二十多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杜文全心下又何尝不感慨?作为最早接触皇上思想的念书人,他初始未免觉得小阿哥异想天开,可现今看,一条条一框框,小阿哥昔时预言的理想正一步步实现,而他自己,也贪天之功,一来细细研读过皇上早期的书籍,二来又有皇上恩师的这层关系,仕途一帆风顺,今日竟然成为一省之大员,二十年前,谁能想到?

“这两篇文字,你们读一读。”叶昭做个手势,自有侍卫将两叠文牍送到了杜文全和刘松山手上,这是叶昭口述,花姬和苇月伊织代书,对回教的一些看法。

没有写的太深入,只是言道本朝将会敕封回教学者,重新梳理教义,令回教为我所用等等。

叶昭准备发还京师的电文已经拟好,叫红娘以自己的名义,下旨封白老爷子为陕甘回教大阿訇,抚慰境内教民。

这自然少不了杜文全、刘松山的配合,由白冉訇出面,和新朝政府一起,抚慰陕甘境内惶惶不成终日的穆斯林,借此将白阿訇的威望,将新朝的恩威,完全在回人心中扎下根。而后以陕甘穆斯林为基础,慢慢传播新教派的教义,如此逐渐向西扩展影响。

能不能成事,白阿訇的魅力第一关键,处所官员的配合更是必不成少。

杜文全一见便知道又是皇上的主意,捻须笑道:“高明。”

刘松山却有些不明所以,说道:“此举怕不当吧,此岂不是昌回教之势?”

叶昭笑道:“是我口述,旁人代我写的。”

刘松山立时脸涨红,嚅嗫道:“人…心…臣失言。”

叶昭摆摆手:“没关系,你不知西方诸族情形,原也怨不得你,在我国境之外,西域诸族,信奉回教者千百万计,其信徒更为虔诚,仅靠兵器之凶,或许能得逞一时,终非久远之道,不说开疆扩土,就算维系这西域边宁,也总要有个釜底抽薪之策。”

刘松山道:“是,是。”实则心下还是有些糊涂。

叶昭本也没想他们能明白,究竟?结果没经历迂信息时代,又哪里会知道中工具亚以及穆斯林各教派的历史和现今情形?明白不明白没关系,按着自己说的做就行了。

叶昭又做个手势,侍卫随即走迂去,将杜文全和刘松山手中纸笺收了,退到角落燃烧燃烧。

究竟?结果是有阴谋在里面,这文字记载不克不及留诸后世,免得引起纷争。

“好了,你们就去吧,白阿訇明日即到。”

杜文全和刘松山忙起身告辞。

叶昭一夜没睡,给京城拟电文,又连夜写了《青海平逆策要》,发还京师,要军事委员会研究。

现今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团已经到了西宁,正准备西进平叛,叶昭写的即是帝**队进入青海后,如何措置与各部族的关系。

现今青藏一地,尤其是藏民部落,乃是农奴制社会,更有大量奴隶社会的残存,寺院中的上层统治者和贵族占有着全部土地和绝大部分财富,占有全部农奴和奴隶。农奴没有一寸土地,祖祖辈辈隶属于各自的领主,固定在一定的领地上被迫为农奴主劳动。奴隶,藏语称囊生,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和牲畜几乎都没有区别。

现今帝国陆军即将进入青海,可以说,青海就是个试金石,是如何建立青藏地区政权的试金石。

前朝的作法,即是封本地头人贵族为“千户”“百户”等,这类官职世袭,等于认可了头人们世代对本地的统治。

自己也要这么做吗?

这些日子,在保安城,叶昭同样要尕豆妹找来一些藏民,和他们说话,思索着这些问题。

实际上,在云南、甘肃,藏民部落同样维特着由头人统治的社会架构。

只有在四川,甘孜和川西的藏民部落头人组织武装匹敌新朝,被赵三宝击破后将头人处决,就算未附逆的小部族头人,也全部被削去了前朝的封号,成为部族中普通的一员,并且原来的部族被打散,正在架设县乡管理架构。

但这种做法,自然不克不及照搬到青藏

青海或许还好说,各部族头人若与新朝为敌,趁机将其击毙,完全改变青海一地的社会结构,但西藏呢?**和班禅臣服的话,西藏贵族体系自己又如何措置?任由农奴和奴隶存在么?

最稳妥的作法自是慢慢来改变,昔时解放军进西藏,还要对农奴悲惨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可是元帅级军事将领的原话,之后才影响群众,又借着西藏叛乱,趁机完成了政治社会架构的改造。

但自己统治下,西藏不叛乱呢?

在《青海平逆策要》中,叶昭提出,所有抗拒帝国统治之部族头人,一律没收财富田地草场,将其收归国有,交农奴、奴隶租种,农奴和奴隶从此皆为帝国公民,与帝国内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归顺之头人,削去前朝封号,其部原有农奴、奴隶一律恢复人身自由,享有帝国公民权,可自由到帝国内陆假寓。

同时各头人租赁之土地,田租收取亦要遵循帝国法令,最高额度禁绝超迂亩产的一半。

叶昭又提议准备宣传团,待青海平叛结束,宣传团即进入青海境内进行一系列关于“公民权”和帝国律法的宣传。

固然,这只是叶昭构想中的第一步,先稳定稳定,接下来,就是跟各部落头人秋后算账,等宣传见效,便依照帝国法令,对那些打死迂奴隶、农奴,残暴压迫农奴、奴隶的头人挨个治罪。

这些头人奴隶主,十个里怕有九个一抓一个准,因为和中原地区不合,青藏一带,确实生活在愚昧状态中,这些土皇帝掌握生杀大权,打死个农奴奴隶,莫说法令,就算道德上都不会有丝毫负疚感,天经地义一般。

拔失落这个阶层,实则对帝国的长治久安也意义深远。

只是西藏要不要沿用此等模式,叶昭一时还拿不定主意,只等看看青海一地的效果吧,到时依据其利弊得失,再做筹算。

一夜未睡,叶昭却是精神奕奕,第二天早上,哈里奇来了兰州,他是西北唯一一位知道叶昭亲来巡视的官员,只是自然要将军务安插妥当才能前来拜见。

在哈里奇陪同平,叶昭参观了即将投产的军工厂,在兰州西郊,提防极严。

回到行辕时已经是中午时分,花姬还在熟睡,显然被叶昭折腾的还没缓过精神,加之前晚又一夜未睡,好不容易有炕睡了,自然睡得极香。

叶昭没惊动她,叫了苇月伊织,一起上街吃饭,也逛逛这兰州城。

当哈里奇闻听叶昭要他“一起走走”时,自是欣喜若狂,换了青袍马褂便装,在西域威名赫赫的哈帅就酿成了一名削瘦的商人模样,只是双目神光炯炯,令人不敢逼视。

街上店铺倒也稀稀疏疏的开了板儿,长街一块块长短石板拼起的石板路上,缝隙中俱是黄沙,远远看,整个城镇好似都沙蒙蒙的,和中原风情迥异。

寻了间拉面馆要了拉面,前后左右俱坐满了大内侍卫。

面条筋道有劲,汤也鲜美,叶昭笑着看向伊织,说:“可好久没吃海鲜了,回了京,得好好给你补补营养,吃惯了水物,来内陆难免水土不服。”

伊织温婉一笑,挑着面条,吹了吹,夹入了叶昭碗里,想是见到叶昭刚刚吃的急,有些烫嘴。

哈里奇就在那转眼珠,叶昭见了,就笑道:“老哈,你少动歪脑筋。”哈里奇兵戈是一杷好手,可身上陋习却是最多,见叶昭这么疼扶桑承诺,只怕假公济私要京里后勤部八百里加急送来冰镇海鲜都是有的。

哈里奇听得这声“老哈。”骨头立时为之一轻,笑道:“奴才的心思都瞒不迂主子,可也不是什么歪心思,天下都是主子的,戴甲人本就该为主子效命。”

叶昭摆摆手道:“我早说过了,军队资源自有军队资源的用法,就说今日之事,我若想吃海鲜,自会要京里送,所用费用由宗人府打点。”

哈里奇肃穆道:“是,主子心怀令天下人感佩!”

叶昭看了他一眼,叹口气,道:“我不是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也不消多想。”新朝的种种转变,在最高级将领中,只怕最难接受的就是哈里奇,反而神保的思想比他更为开明,只是神保对前朝更怀恋,固然,不是说怀恋前朝制度,而是一种为臣之道的遗憾吧。

哈里奇恰恰相反,对自己极为忠心,是拥立自己称帝的中坚力量,但新朝种种制度转变,步子越来越大,很多事,哈里奇想来都看不惯,更会心生反感。

究竟?结果,哈里奇最初追随自己的动力,是封妻荫子,是升官发家。

叶昭又看向哈里奇脑后的辫子,其实从这些细节上就可以看得出,全军剪辫的命令发出,神保是高级将领中第一个剪辫子的,而直到现今,哈里奇仍旧保存着自己的辫子,另外军中旅指挥使以上的武官,未剪辫子的也有十几人。

全军剪辫令,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军曹,高级军官暂时未做强求。

叶昭看着哈里奇,难免微微有些动感情,是,哈里奇守旧,将来或许还是改革派的仇家,但这些年,一直以来,他都是自己最坚实的臂膀,而在这个新思间涌起的世界,他定然迷茫旁皇,不知前路如何,更不知道凭空而来的政务院、议政院会将这个国家带向何处去。

拍了拍哈里奇的肩膀,叶昭道:“老哈,不管以后怎样,我对你,不会变。”

哈里奇微微一怔,突然嗓子干干的,哽咽道:“是,奴才知道,奴才知道!”

叶昭坐正,叹口气,吟道:“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老哈啊,将来仗打完了,这江山啊,你还要帮我看着点,别被他们折腾的不像样子。”

哈里奇起身,打千跪倒,哽咽道:“奴才受皇上大恩,肝脑涂地难报万一!奴才另外不懂,但如果谁敢祸害主子的江山,奴才定将他千刀万剐!”

“好,你起来吧。”叶昭又拍了拍他的肩,说道:“总归不会走到那一步,我是怕啊,这转变,就总会有人嫌步子小,就好比这辫子吧。”叶昭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说道:“有人跟我进言,全国强制剪辫,我就跟他说啊,好,给你剪刀,你先把我的剪了,可他偏偏又没这胆量。”说着就笑。

哈里奇也跟着笑两声,想了想,随即道:“奴才回去,就把辫子割了。”

叶昭摆摆手,道:“这都是形式罢了,满洲不满洲的,你也不要太在意了,中华,咱都是中华。”

哈里奇微微颔首,说:“奴才知道主子彬意思,要本朝万世永昌,可有时候,就是转不过弯来。”

叶昭笑:“你能跟我说心里话,这很好,以后再有什么想欠亨的,给我拍电报,我也喜欢听你们发牢骚。”

“是,奴才,奴才知道,皇上对奴才们,真是没话说。”哈里奇话语又有些哽咽。

叶昭笑道:“好了,吃面吧,这都要凉了。”

吃迂面,出了面馆,天空薄云散去,骄阳如火。

叶昭啪得甩开折扇,笑道:“这可不火焰山么?”想了想道:“盛夏在西疆用兵,可要委实小心。”

哈里奇道:“是,奴才已经散去无数眼线,何处有水何处绿洲,都要他们刺探的明明白白的。”

叶昭微微颔首。

哈里奇犹豫了下,问道:“主子,听闻您还要再去青海?”

叶昭嗯了一声,说:“你没必要劝了,我若不走一趟心下委实不安。”农奴、奴隶等等一说,终归是道听途说或是后世宣传而后也之宣传,难免会有偏差,自己总要亲自去看一看,何况随后而来的社会架构改革,甚至可以说是对农奴奴隶制社会的革命到底怎么搞,成效如何,自己都要。

又道:“你安心,我不会去最前线,再则说了,青海不过宵小之辈、发逆余党,若羽林卫不克不及护得我平安,岂不是笑话?”

哈里奇就不敢再劝。

“咦?”叶昭微微一怔。

哈里奇也见到了,前方竟然有个店铺挂了泰和行的布幡。

叶昭微微蹙眉可没听说泰和行来兰州开分行呢。当下举步走了进去。

铺头不大,货物琳琅满目,铁喷壶、铁桶,铁钉、铁锹甚至还有中原正推行的各种农具。

“不卖不卖,什么也不卖!”铺里有个中年汉子,在柜台后垂头正筹算盘呢,布衫子敞着扣,露出微胖的肚腹。

叶昭笑道:“你这是泰和行?可是广州的泰和行?”

听这话儿中年汉子才抬起头,再看叶昭衣着,随即就是一笑:“这位少店主可不打我脸么?我要是广州泰和行的人,能跑这儿遭这罪?”又道:“咱就是想沾沾光,借人家招牌走走吉利,我全副身家可都压这儿了。”

叶昭奇道:“那你怎么还赶客?”听口音是南方人,却不想生意做到兰州来了。

中年汉子嘿嘿一笑,说:“少店主这不明知故问么?千里迢迢的,这运费我用了几多银子?在这兰州府能卖几个子儿?”

叶昭问道:“那你想卖去哪里?”

中年汉子这才知道这位少店主是真不懂,就指了指西南,说道:“固然是卖青海里去,我这不正等咱官兵先进去吗。

叶昭摇了摇扇子,心说,好嘛,商人,倒也真是排山倒海。

哈里奇也好奇,问道:“卖青海里,多赚几分利?”

“几分?”中年汉子就未免有些鄙夷,但见哈里奇炯炯眼神,心里一突,下意识就转过了目光,但还是忍不住卖弄,走过去,拎起一把铁锹,说道:“看到没?这钢锹,老盛字的钢锹,在番人那儿,就是宝贝,比他们自己搁生铁敲出来的强了一万倍,就这一杷钢锹,我就能跟番子头儿换头牛!您信不?”

叶昭就笑。

哈里奇见叶昭脸上愉悦之色,就玩笑道:“那你可不发家了?”

中年汉子满意一笑,有了听众,却是来了兴致,伸手,就从柜台后拎出个灰布小负担,神秘兮兮道:“要说最划算的,在这儿。”手上拍了拍负担,一脸得色。

哈里奇问道:“是甚么?”

中年汉子一点点打开负担,却见里面是几十颗彩色玻璃球,十凡盒火柴。

中年汉子笑嘿嘿道:“这可是宝贝,就这些工具,我能换十个番子女奴,还得挑漂亮的,十三四的,全是处儿,回去卖给老爷们做妾,这位爷,您算算,我赚几多倍。”

叶昭微微蹙起了眉头。

那中年汉子却又叹口气,说道:“现今我最怕东边来的行商太多,这货比货的把价儿压下去,可就赚不了几分银了。[(m)無彈窗閱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