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王族霸业 > 第488章 冤冤相报

水浒之王族霸业 第488章 冤冤相报

作者:爱在心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56:13 来源:笔趣阁

“张九郎一家老小连夜走了?你亲眼看见的?”

“我亲眼所见!白天爷婆带着娃儿走的,晚上儿子媳妇也走了!我瞟见还以为他们有事出去,结果白天我去他家借笸箩,根本没回应!”

晁说之还是不相信,“从门缝里还能闻到烟火味儿,看门的狗、后院的鹅都在,他们都不管了?”

“晁公,是真是假,咱们撬开门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如果衣物都带走了,那准是走了。”

晁说之迟疑,今天是因为张家小子没来上课才过来探望一下,最近两三天,有六七个孩子请假,有三个是生病,所以赶一起过来看看,没想到随口一问,这几家都人去房空,匆忙搬离了!再问左右邻居,茫然瞪眼。

晁说之嘀咕:“是出了什么事?让这些人慌张走了?平常我也待工匠们尚可吧?”

“方圆三十里,没有比恁更好的官了!我想起来了,他们突然走了,肯定跟那个人有关!”

“哈?什么人?”

“一个细白后生,胡子不多,这么高,看着是农家出身,在村里转了一圈,之前没来过其他外人。”

晁说之费解大增,归拢几条线索,打算查一个水落石出。他没想到张家兄弟在王伦的熏陶下,做事鲜留痕迹,在物色工匠这件事上,先考虑的是家庭因素:有没有卧床的老人?有没有固定职业?亲眷是否杂多?挑出两户下手拉拢收买,再由他们带去攻坚合适人选。并且,一切杂物都不许带,给够补偿金,对外借口都定好,以至于左邻右舍都没觉察异常,现在线索汇集到一起,晁说之隐约觉得,他们是在同一天消失的。

越查越多,晁说之不淡定了,消失的是船场工匠,还有曾经的工匠,林林总总加起来十九户了!

晁说之怒:“是什么人在挖我的人?民间的船场吗?至于这样吗?他们要高薪雇佣我的人,我巴不得他们人往高处走呢!来这一套是何居心!”

晁说之气鼓鼓回了船场,他们可能还会再来,我要保护好最优质的那几个工匠。

没近船场呢,就有工匠翘首以待,慌张来报:“晁公,大事不好了,有人摸进架阁,盗走了所有图纸文书!”

“什么?”晁说之脑子嗡得一下,那可是自己到任之后整理研究的东西,希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怎么突然就……“我要去看看!”

晁说之猛跑,工匠们跟着跑,架阁门大场,里面存放每条船的用工、用料、各种尺寸概图。整排的架子都空了!这绝对是内鬼做下的!晁说之挂一条白绫,当场自缢的心都有了!

“这厮们端得狠毒!抢了我的人不说,把机密都盗走了!这是要我这条老命啊!”

呜咽洒泪,众人纷纷劝解,扶都扶不起瘫软的晁公,悲悯、兔死狐悲的心情,应该就是这样吧~

“晁公,你看我发现了什么?”一兵匠大喊来请赏,捧着一个包袱出现在众人面前。

“看,晁公!银两!少说五百呢!”

“这是什么意思?赔偿我的?让我不要追究,不要往外说?啊呸!”

“猖狂如此!不将你们绳之以法,我这监官不干了!”

众人又是一顿苦劝,这才把晁公救回来,不管怎么讲,失窃机密文书都是大过,晁说之带了几个证人去县衙投案,知县一听非同小可,急急报了州衙,支了人来查案。

周学士听到这事,大感意外,两人虽然从鲁公的出发点上分,是新旧党,但权力中枢之外的文人,哪有那么大仇?相见之下,颇有恨晚之意。

周学士客气得提审了晁,“说之兄,想不到你我是以这种情形见面。”

“我该庆幸能见到明州第一风流诗情佬吗?”

客套几句,“还是说失窃案吧,你从头到位再讲一遍,细节不要放过。”

晁说之苦笑道:“所有的,所有的,我都写在卷宗里了,有用的线索,我都查过了,有推断大概行径,但是人已经逃走了。”

周邦彦道:“那你的意思,还要出境拿人?却不一定拿得到?”

“做案人财大气粗,逃往哪里都可能,先蛰伏,到时候风头过去了,谁还记得谁?”

“唉!说之兄怎么如不幸?倒霉遇上这些疯人。”两人又是一番伤感,金钱的力量无出不在。这案贼是条大鱼,却没有能捕下他的衙差。

周学士为别人的命运伤怀几缕,突然从定海传来消息,让他脑中响起不安的咣当——市舶司监官张琬、以及部分下属,全家失踪了!

这、这这!周学士有点懵,这是什么情况?怪事年年有,这个月特别多,忙带人赶去市舶司了解详情,除了鬼神吹,什么也没有发现…这奏折该怎么写?要不要提前段时间的士子请愿?好像也没什么必然联系啊?

……

晁监官说不清的冤,周学士说不明的慌,王伦悔不迭的肠子。

沈晦有点赌气,给王伦带来了十余人的陪游团,美其名曰:让王伦仔细挑选可以合作的伙伴,即便不成,他们也是很好的宣传口径。

王伦能说什么?我没有组织这个活动,都是元用兄瞎编的,各位请回吧?预算有限,咱们来个抽奖吧?选到谁算谁?怕不是脑壳坏掉了!

由是,王伦只能面对这样的事实,带着这些兴奋的士子,出去走走。庆幸沈晦没有往死里坑王伦,只说同游去天台山一览,问了问脚程三百五六十里,还可以接受。于是呼,王伦重拾心情,与这些士子谈笑一处。

这其中有宦官子弟,大楼家别的不说,生儿子的水平数量很强悍,动不动就五个。

楼异五子第三子楼琚,性情太欢脱,比王伦小两岁;四子楼璩(qú),文采在人群中公认最好。同祖族兄弟,楼冽的生活就略显拮据了,说话也不敢大声。

王伦初以为是性格使然,后来沈晦从族兄弟中获知,共祖楼郁生五子,楼琚爷爷楼常是老大,进士当官、父亲楼异同样在朝,如果能做的高官,五个儿子都能得到恩荫;而楼冽爷爷楼肖是老五,仅得吏员,父亲楼弆(jǔ)屡试不第,同样五子在堂,养得活真是累死累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