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小纨绔 > 第297章 公务员制度

隋唐小纨绔 第297章 公务员制度

作者:郑大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18 01:30:16 来源:笔趣阁

杨聪一言彻底触动了隋文帝。

大隋一统天下后,门阀贵族的权利更大稳固。

尤其是关陇贵族,那都是大隋的根基。

曾经的北周八柱国,现在的关陇贵族,虽然其中侯氏、赵氏、于氏三家随着前朝的覆灭,已经消失在权利之巅。

但是剩下的李氏、宇文氏、元氏、独孤氏以及新兴的皇帝本家弘农杨氏,并称五大贵族,更是权势滔天。

甚至在自己传位的领域都会被干涉。

老贵族一致支持太子杨勇,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杨俊才貌兼备,却只能做个牺牲品。

如果瓦解门阀贵族的权利,甚至比打服突厥、高句丽还重要。

对抗外敌事关国情,瓦解贵族事关国本。

皇帝的面部表情终于放松了下来,杨聪既然如此临危不惧,肯定有治国良策,听听又有何妨?

“难道你有破局之法?若是你有,朕便相信你们越国公府是忠臣,朕会重赏!”

“若是信口开河,以后就是开隋八老了......”皇帝明显是下了最后通牒。

杨聪依旧是泰然自若,“就无需赏我了,若是赏,请陛下赏赐给我这个灵感的朋友。”

“前几日,已故大将军韩擒虎的外甥李靖,来找我爹求官,我从他身上无意中理解到了治国良策,陛下若是觉得有用,就给他安排个兵部的职位吧,小子善于排兵布阵!”

“杨素这小子,又光明正大卖官!”果然皇帝一直未变,只要事关社稷,其他所有的都不是事,“朕答应你,快说!”

“我爹只卖给李靖一个八品的功曹!”反正自己便宜老爹卖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杨聪也不在乎。

“陛下,是否发现,治国的良策,就包含在这‘卖官’的道理里?”杨聪反问道。

皇帝似乎有些不满,“放肆,卖官是徇私贪污之事,是官员之不洁、不雅,是必须肃清的大恶行为,岂能当做道理?”

“敢问陛下,为什么别人都来找我爹买官?或者说,为什么仕子都要投靠门阀的脚下,寻求一个官职?”

杨聪一个反问,将皇帝彻底问懵,“为、为什么?告诉朕!”

“因为这腐朽的九品中正,因为这如同傻子一般的察举制!”

“因为各地官员无能,认为被‘举孝廉’就是治国之才!”

“因为皇帝你无能,你根本无法知道,究竟真正的人才隐藏在哪里!”

杨聪的灵魂三连问,来自他这一年以来的经历,曾经高盛的师爷吴累,号称第一名嘴,为了举荐入仕,只能投靠齐国公府。

现在的李靖,明明有能力,为了入仕,也只能靠自己便宜老爹的举荐。

这就是这个时代,人才的无奈。

皇帝反应了一会,似懂非懂,“好像有点道理,但是人才与门阀之间有何联系?”

杨聪选择举了个例子,“汉末三国了解不?”

“略懂!”皇帝自谦道,其实他很懂。

“诸葛亮为什么被称为卧龙,被众多能者追求?”杨聪简单问道。

“因为诸葛孔明是大贤者,在治**事上有大能!”皇帝不假思索回答道。

“错!”杨聪一点不给皇帝面子,“因为给诸葛亮造势的那个人,水镜先生举世闻名!”

“如果没有人宣传诸葛亮,谁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民间又藏着多少诸葛亮?”

“如果买官的李靖是诸葛亮,那卖官的我爹就是水镜先生,是或不是?”杨聪趁势问道。

“是!”皇帝回答的也是干脆利落。

“门阀为什么权利无法分散,是因为控制了官员的举荐,每代人才进入朝廷,必须通过门阀贵族的筛选,自然成了各大门阀贵族的狗!”

“皇帝想要瓦解门阀贵族的权利,不能单纯依靠杀老臣,毁贵族,那样只会毁了这个国家的根基!”

“如果夺走官员的举荐权,使未来朝廷的大官公正、公平、公开选举,不再经过贵族的筛选,久而久之,门阀贵族的权利便会分散瓦解。”

“虽然皇帝这一代无法完全完成分解门阀,但是隋二世、三世......总有皇权一统的那一天!大隋万年!”

杨聪说这些,心中想着大隋二代而亡,不禁有些羞愧。

但是皇帝已经接近疯狂,再也不是那个沉稳睿智的模样,“告诉朕,如何夺走门阀们的察举之权?”

甚至连独孤皇后也震惊万分,这是她和皇帝研究了半生的难事。

杨聪深吸一口气,“废察举制度,推公务员制度,阿不,是科举制度!”

杨聪开始娓娓道来:

在大隋所有州县,统一开设考试,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统一出题,统一批阅。

从县里开始选,每个县按照人数,选出一定名次的才人,进京统一殿试。

然后从殿试中选出成绩最好的人才,统一分配给需要人才的岗位。

从此三年一次科举,保证人才源源不断进入体制内。

门阀贵族再也无力控制官员的选拔,羽翼逐渐消散。

从此朝中大员不再受门阀贵族的牵制。

......

“秒!实在是秒!”隋文帝杨坚大喜,拍手叫好,“杨聪,朕封你为礼部侍郎,主持科举,速速将科举制编入国策,运行开来!”

杨聪再次赌对了,只要对社稷有利,便宜老爹杨素哪怕有一百个儿子都不叫事,但是杨聪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等等,陛下,科举的运行,必定会受到门阀贵族的反对,因为伤了他们根基。”

“而且杨聪只是个小卒,德不配位,无法举起科举的大任,主持科举之事,必须由皇亲贵族进行!”

杨聪提出的问题,并不是虚晃一枪,却是真的重要。

这也相当于给皇帝提供了一个大难题。

众所周知,太子杨勇背后是关陇老贵族,也就是开隋九老的支持。

三贤王杨俊背后是各大新兴贵族门阀的支持,尤其是门下令苏威。

于情于理,太子和三贤王定会阻碍科举的进行。

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也禁不住众多大臣的阻碍。

皇帝沉思许久,“杨聪,你觉得谁更合适主持科举大业?”

杨聪淡淡一笑,其实皇帝已经心知肚明了,四皇子蜀王杨秀是太子的嫡系,五皇子汉王杨谅是三贤王的嫡系,能够主持科举的只有一个人。

“二皇子,晋王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