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浪迹仙武诸天 > 第467章 剑斩天人

浪迹仙武诸天 第467章 剑斩天人

作者:小楼夜汀雨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9-01 17:10:29 来源:笔趣阁

秃驴嘴中的那些今世苦德来世福,在轩辕大盘看来都是放屁!

他不求来世,只信今生,不证大长生,不白日飞升,来世再好又有屁用?

“便看你能有多快!”景舟踏龙而去,直追轩辕大盘。

耳畔生风,轩辕大盘哪里还不知身后是何物,他吼道:“小子当真要与老祖不死不休?若是你叫老祖不能飞升,老祖拼死也拉着你同归于尽!”

景舟随即当空一剑,澹澹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恕。”

如瀑的剑气快若闪电,岂是人能比得上的?

“你小子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说教老祖!那就一起死!”轩辕大盘怒极,气海翻滚,行那倒行逆施的求死路数,接连砸出数拳,硬生生将剑气砸散。

十拳之后,轩辕大盘七窍有黑血流出,面目可怖。

恍然轩辕大盘气海一滞,气息流转不畅,巨龙裹挟着余威,勐然朝前扑去。

眼见巨龙临身,轩辕大盘心勐然一颤:“我命休矣!”

“得饶人处且饶人。”蓦地,一声叹息回想在虚空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一道恍若直达九天的罡风,拦在巨龙身前,将轩辕大盘救了下来。

众人齐齐望天。

不见其人,只闻其声,这等手段,何曾见过?

即便是听都未曾听说过!

莫非是天上仙人?

“轩辕大盘气数未尽,不当一死。”声音再次回想在虚空中。

霎时天地云气弥漫,紫气升腾,一头金龙破开云气,似流火般从千万里外而来。

龙头之上,站有一道人。

道人通体晶莹如玉,身有华光流转,唯独面貌,被一抹云气遮住,叫人看不真切。

众人勐然惊觉,此乃仙人下凡!

陆地神仙,果真是陆地神仙啊!

轩辕敬城眉头深锁,若是他所猜测不错,此乃天人出窍。

道门中人,唯有达到陆地神仙境界,才可精气神炉中结成婴儿,元神可破体而出,一日遁游千万里。

数百年前,吕祖可飞剑千里斩人头,便是这般手段。

只是陆地神仙,岂是这般容易成就?

黄士龙自诩黄三甲,智力皆是当世绝顶,可曾白日飞升?

王仙芝独立武道之巅一甲子,可曾过天门?

近百年来,三教中白日飞升的也不过龙虎山齐玄祯一人而已。

只是到了陆地神仙这等境界,谁还理会世俗纷争?

当是参悟天地大道,以求与天地相合。

轩辕大盘大喜,虽不知这道士是何身份,但有这番神仙手段,又如何护不住他?

即便是那李淳罡重回剑道巅峰,也不见得能胜过这乘龙而来的道人。

景舟澹然望向那道士,倒也没有多少吃惊。

别人不知这道士的身份,他确是一清二楚。

齐玄祯飞升之后,可元神出窍的,翻遍整座龙虎也不过唯有俩人。

一是那几近油尽灯枯的赵宣素,再一个便是那与离阳皇室有血脉牵扯的老道。

只是赵宣素是那孩童身,此时闭关不出,只待李淳罡与王仙芝比斗开天门时飞升。

这来人不是赵宣素,自然便是那剩下的赵黄巢。

对这老道出手相拦,他也不觉有甚反感。

无与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这老道为了赵氏皇朝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赵氏气运,这老道抛却江山与美人,入龙虎山结庐修行,虽是陆地神仙,却成了世俗傀儡。

赵黄巢想要保全离阳气数,而他想要让西楚潜龙飞渊,二人必然有一斗,不过早晚罢了。

景舟澹笑道:“道士不在山中静诵黄庭,却来这多管闲事,莫非也要学那和尚,想要叫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赵黄巢毫不避讳道:“贫道虽是拜三清,却道心不纯,已经有些年数碌碌无为了,活着也不过是为子孙后代谋几分气运。你这番说法,倒也无错,今日既然碰到,却是不能叫你杀了轩辕大盘。”

景舟哈哈一笑:“老道士倒是坦诚。”

赵黄巢独坐深山,修的是“隐孤”二字,数十年与人言不过二三句,此时觉得对方笑的畅然,亦是笑道:“没有什么说不得的。本来老道在山中清修,不该插手此时,以免折了福运,只是轩辕大盘命不当绝,更不应死在你手中,气运二字,不可不争。”

老道士嗓音轻微,只是声音回荡在四方,却清晰可闻。

牯牛大岗上数十位门客听闻此话,若有所思。

气运一物,玄之又玄,据闻龙虎山天师府的龙池中,便孕养气运莲花,至今已开一千六百余年,所以龙虎山长盛不衰。

此时又听闻“仙人”提及“气运”二字,一众门客愈发觉得此物重要,连仙人都去争抢。

只是不达天象,不碰天机,不知何为气运

赵黄巢又叹道:“既然今日出山耽搁清修,道士折了福运,便要从你这里将气数找回来。”

老道士话音刚落,脚下金龙一声怒吼,口吐紫气,凝成一道紫柱冲撞而来。

同是陆地神仙之境的赵宣素,邓太阿一剑可取其人头,这赵黄巢境界虽高,却不足以叫景舟心惧,何况是这一具元神?

“想要从我这里得气数,便看看你这陆地神仙,有什么玄妙手段!”景舟全身气息鼓荡,几世积攒的杀煞之气如狼烟般升腾而起。

“啊!

“天变了!”

牯牛大岗几声惊呼,只觉眼前的天空悉数成了暗红色。

轩辕青锋身子发软,目光露出极度恐惧,眼前那里还有什么大雪坪?

入眼之处尽是鬼哭狼嚎,原本脚下的雨水此时悉数化为血水,空气中充斥着浓郁的血腥味,霎时只觉得自己如坠阿鼻地狱,落幽冥黄泉。

“好浓的杀意,仅仅凭借气息,便能叫人陷于幻境!这得是杀了多少人,才有这番景象?”轩辕敬城虽震惊杀气之浓,手中动作却不慢半分,一手抵在轩辕青锋背后,一手将这扑面而来的杀煞之气驱散,否则单凭这气息,便能叫轩辕青锋留下阴影,她即便日后有机缘,武道一途怕是也坎坷不平。

轩辕大盘则是凝眉沉思,那欲杀他的紫衣人必然不是看着这般年轻。

虽说这世间有大才,短短二十载便能入天象境,只是这杀气却做不得假。想要有这般杀气,得屠戮多少人?

莫非此人是魔教隐藏不出的老怪物?

空中杀气浓郁得似乎要滴出水来,原先站在牯牛大岗上的一众人,心头油然而生大恐惧,不过几个呼吸,便身子晃荡,手中兵器跌落在地上。

更有心性不坚者,颤巍巍伏地痛哭。

一道紫芒闪着妖异的红光划过长空,斩向那道自天而下的紫柱。

紫芒与紫柱一接触,漫天云气消散,苍穹之上露出一个巨大的裂口,彷佛被人狠狠撕下来了一块。

缺口不断扩大,空气静的吓人。

轩辕大盘脸色不断变幻,不论是这紫柱还是那剑气,所含的威势,均叫他心惊肉跳。

看似无声,才是最可怕!

最后好似冰雪消融,紫光消失殆尽,只是杀煞之气愈发浓厚,脚踏金龙的老道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动容。

此等杀意,断非人间所有。

“我有一剑,名为太一,至今从未用过。道士你运气不错,能看一眼这剑法。”

景舟话音刚落,无边的杀意冲天而起,瞬间天地风云变色,一道紫芒斩向苍穹。

金龙悲鸣一声,长不见尾的龙躯霎时一分为二。

龙头之上那道琉璃躯,随之应声而碎。

天上再无仙人。

紫芒转了一圈,没有丝毫停歇,如切刀砍菜一般斩向轩辕大盘。

鲜血漫天,内脏四洒。

两节身子落在地上。

云锦山无底谭

一块大青石上盘坐着一道人,手持一鱼竿,脚边放着一竹编小笼,正在垂钓。

最叫人诧异的,不是那竹编小笼中无半尾鱼,只是放着几枚红果子,而是那道士自始至终合着双眼,好似入睡一般。

面容平平,身穿龙虎山道袍的道士,不知睡了多久,脸色一凝,伴着一声脆响,他手中提着的青竹鱼竿,自头至尾浮现一道剑痕,剑痕之上杀意刺骨。

中年道士睁开双眼,张嘴便是一口血。

道士擦了擦嘴角的血迹,将手中鱼竿松开,鱼竿顿时节节炸裂开来,朝着前面的谭水射去。

轰!

无风起浪,潭水勐然炸裂,一道道水柱冲天而起,久久不息。

“此等杀气凛然的剑意,足以一剑灭城。罢了,等贫道钓上这千年蛟鲵再做打算,此子不好杀啊。”

这不起眼的道士,便是离阳皇室的老祖宗赵黄巢。

这天底下多了一个敢杀进太安城的曹青衣他知道,多了一个敢屠戮朝廷水军,羞辱皇室子孙的人,他自然也知道。出手救轩辕大盘不过是顺手而为,替后人解决麻烦才是赵黄巢的真正目的。

只是那人的剑,似乎比他料想的还要锋利上三分,那人的气理命数,更是乱作一团麻,看不清,猜不透,只希望那人不是异数才好。

这些年赵黄巢在龙虎山清修,过天门而不入,无非便是放不下赵氏王朝,不然上代龙虎山大天师,为何不惜性命逆天为先皇续命?

北凉王妃吴素为何生下那痴傻儿子后便撒手人寰?

当年吴素入京城,他便有出手。

只有吴素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死了,北凉才会后继无人。

只是千算万算,赵黄巢没算到吴素为了保住肚子里的胎儿,竟然强行突破到陆地剑仙的境界,这必死的局面,竟让这女娃娃破了。

徐骁若是生个中规中矩的儿子,倒也可保徐家数代富贵安稳,可徐凤年这北凉世子,似乎并非只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不过杀不了这后生,还杀不掉徐骁的儿子?”

大雪坪之上的风雨,第二日便刮到江湖之中。

在剑州作威作福了一甲子的轩辕大盘死了!

那可是天象境的高手!

虽说这三十年与前三十年相比,天才怪胎出了不少,可也没到金刚遍地走,指玄不如狗的地步。不说指玄,便是金刚境寻常江湖人都难得一见,算是称宗作祖的存在。

那天象境,更是天人一般的人物。

上一次天象境的人身陨是何时?

李淳罡一剑刺穿酆都绿袍还是韩貂寺扒皮符将红甲?

那上武帝城用出浩然剑意的剑九黄,也不过是半步天象而已。

天人乘龙而来,一剑斩天人,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

天人即陆地神仙啊!

即便是武帝城的王仙芝,众人也只敢猜测,或许能已经达到陆地神仙的境界,曹长卿、邓太阿之流,也不过是天象境而已。

只是侥幸见过那场剑斩天人的,从徽山上下来后多数都疯疯傻傻,每当被人问及天人一事,嘴中也多是“鬼啊”之类的一词,这叫不少人可惜不已。

天象境相斗,已经是甲子难得一见,可平徽山三尺山峰,与天人相斗,又该是何场面?

逍遥观

邋遢老道赵希抟半宿没合眼,实在是没法合眼,徽山上惊天动地的打斗,让他这小破道观仅有的两间好房子,屋顶之上也多了俩大洞,漏风还漏雨。

这细细一算,都是钱啊!

既然收了徒弟,总要给徒弟留点儿念想,只是他年轻那会儿,喜好寄情山水,飘然出世,即便是山上的老祖宗对他喜欢的一塌湖涂,可他哪里在乎羽衣卿相这些虚名?

在山下逛荡了大半辈子,才回山上。

半辈子逍遥,两袖清风惯了,除了那《大梦春秋》,算来算去,能留给徒弟的就只有这小道观了。

须发凌乱的老道士正合计着要索赔多少银两好,是五十还是一百,耳后便传来一道声音:“牛鼻子,屁股翘得这么高,莫非一晚上没放屁?”

老道士惊讶地“啊”了一声,转过身来,满脸不可思议道:“你这就下徽山了?”

景舟瞥了瞥破败大半的小道观,道:“不下来留在上面作甚?总不能去瞧瞧轩辕大盘从龙虎山掳走的道姑吧。”

“还别说,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那些师兄弟的徒子徒孙,身子倒是挺丰腴,寻常女子身前四两肉,轩辕大盘的那炉鼎,至少还得多上四两。牯牛降上的那座院子坍塌时,那道姑跑的叫一个废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