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浪迹仙武诸天 > 第476章 丫头,带你去见个人(中秋快乐)

酒楼一间房内,姜泥趴在桌子上数着几十枚铜钱。

穷日子过惯了,小泥人早就忘了自己年幼时身处帝王家,一枚枚铜板,就是她的命根子。心情好的时候她会数数铜钱,看看离买一副棺材还差多少,心情差的时候也会数,数着数着,心情便好了。

俩虎夔崽子趴一旁舔着爪子。

虎夔崽子恍然从地上爬起来,摇着尾巴朝门跑去,嘴里连连发出几声叫吼。

姜泥转过头去,见便宜师傅从外面走了进来,声音不平不澹问道:“大郡主如何了?”

“精气神不错,这会儿估计在扒徐凤年的裤子呢。”景舟抓起一只虎夔崽子瞧了瞧,胖了不少,大小已经跟狗差不多。

姜泥“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拎着虎夔崽子,景舟称奇道:“徐脂虎说一眼便能分辨出鸟是大是小,是好是坏,这份本事,可是了不得,只是师傅我怎么不信?只拿徐凤年练手,可练不出这份本事。”

姜泥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顿时又想到了便宜师傅说过的“眼中有衣,心中无衣”,红着脸啐了一口。

只是这鸟有大有小,难道还有好有坏?

姜泥思量了片刻,急忙将这问题压下去。

将虎夔崽子丢在地上,景舟走上前几步,道:“傻徒弟,又数钱呢?”

姜泥突然想起来什么,将桌上几枚铜板一收,藏了起来。

景舟打趣道:“这么小气?给人看看又少不了几个子,况且你这桌上的铜板加起来也买不到一壶酒,我才瞧不上呢,你藏起来做甚?”

曾经被便宜师傅骗过两吊钱的小泥人依旧是不放心,抬起头问道:“真的?”

景舟哭笑不得:“真的,说不拿你的铜板,便一个子也不拿。”

姜泥又将铜板取了出了,放在桌上,歪着头一枚枚数起来,也不觉得厌烦。

给徐凤年读书,一字一文,几箱子书读下来,她赚的钱尽管不多,但几千两还是有的。钱虽不少,但一张张都是纸制银票,看着不踏实,生怕拿出来被风一吹就跑了或者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将银票泡毁,携带简便的银票反而没有一枚枚带着锈迹的铜板叫姜泥觉得踏实。

景舟自顾倒了一杯茶,道:“丫头,和你商量个事?”

“借钱免谈。”跟貔貅一样只吃不吐的小泥人一把捂住桌上的铜板,跟防贼一样看着便宜师傅。

钱还是握在自己手里踏实,这个道理,可是花了她十多年的功夫才领悟出来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一但借出去,天知道啥时候被还钱,碰到像便宜师傅这种无赖的,十之**是不打算还。

景舟气笑道:“师傅像是缺钱的人?你格局就不能大一些,想想别的事,比如师傅来给你送钱?”

姜泥一脸不信道:“你会有这好心?上次讹徐凤年一百二十贯钱,是我自己凭本事讹来的,凭什么要三七和你分?”

小泥人说的理直气壮,让景舟听的好笑不已,这丫头说她抠门吧,那柄价值十二城的西楚传国匕首又能随意借人,神符现在还插在李淳罡发髻上呢,说她康慨吧,又跟狗护食一般,连一枚铜板都看在眼里。

等小泥人来回将桌上铜板数了三遍,景舟才道:“几十贯钱而已,师傅岂是那样小气的人?丫头你随我去见个人,这钱师傅便不要了。”

姜泥皱了皱眉,疑惑更深了,问道:“真的?”

景舟坦然道:“君子无戏言。”

姜泥见便宜师傅神态不似作假,一拍桌子,腹内陡升豪气,喊了一个字:“走!”

将虎夔崽子放在鱼幼薇那,景舟带着姜泥往报国寺而去。老剑神似是猜到什么,无视姜泥的小眼神,厚着脸皮跟在后面,拿手剔了剔牙,含湖不清道:“报国寺的斋饭能澹出鸟味来,要不一会儿去抓点野味,炖点汤喝?”

景舟走在前面,道:“在酒楼你不是没少看那王妃?古语有秀色可餐,这多瞧几眼,就不饿了。”

李淳罡惋惜道:“那小娘漂亮归漂亮,只是木讷讷放不开,不懂半点儿风情,看两眼也就索然无味了。这女人呐,三十狼四十虎的年纪,狐媚一些才好,不然就浪费了本钱,老夫瞧徐瘸子那大女儿,就是个极好的。”

对此景舟点头符合,裴南苇被赵衡虐待久了,早已失去了争风吃醋的年纪该有的灵气。他转过头对姜泥道:“丫头,听到没?这女子须得会些手段才能受益终生。”

如狼似虎一词落在姜泥这不懂闺房趣事的人耳中,十分刺耳,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怎能大义凛然说这些事?

小泥人撇过头去,提醒道:“君子无戏言!”

景舟哑然失笑。

一路上老剑神琢磨着一会该吃点什么,和一群秃驴吃白菜豆腐,显然是不合他胃口,没酒也就罢了,方才喝过,这肉么,是万分不能少的。

要不去那寺内的功德池抓几尾锦鲤?

那些个秃驴不但自己吃的油光满面,脑袋愣大,这水里养的鱼,也肥的很,不差徐瘸子那听潮湖里的鱼,一尾能赶好几尾。

一条红烧,一条火烤,再来两条炖汤,至于酒嘛,寺里总有些不守戒的和尚。

今日报国寺内有一场王霸之辩,此时时间尚早,还未开始,不过报国寺墙外卧龙松下的树荫中,早已坐着几个有侍女侍奉的公子哥,谈论着王霸之道,十分惬意。

隔着卧龙松稍远些的地方,陈锡亮牵着小叮当徘回不已。

今日来这报国寺,他却不是为了王霸之道辩论,而是想碰碰巧,是否能再遇到小叮当嘴中的紫衣公子,好当面道谢。毕竟在江南道,辩论这种可使名声大噪的高雅之事,寒门弟子绝无参与的机会,单看报国寺门前守着的几个沙弥便知,若无身份,连寺门都不得入。

过了两盏茶的功夫,报国寺寺门大开,有资格参与曲水流觞雅事的士子纷纷入寺,身份与身世不够的寻常士子,则是凑个热闹,在寺外晃荡。

在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雅之地,穷书生与小乞丐无疑是碍眼之人。几个都留在寺外的士子对这穿粗布衣衫的陈锡良指指点点,直言不讳此人也不会去照照镜子,报国寺乃是江南道的清谈圣地,他门这些小有名气的士子都进不去,何况是这连书童都无的寒门狗?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小乞儿怯懦懦站在陈锡亮身后,低声道:“陈哥哥,咱们去一边好不好?”

穷书生笑着摸了摸小乞儿的头,拉着小乞儿又往外移了移。

站了一会累了,陈锡亮拉着小叮当坐下,对周围的议论置若罔闻,从袖中掏出一本颜色泛黄的书翻看起来,刚翻动了没几页,小叮当便站了起来,拉着他手,喜道:“陈哥哥,就是那公子。”

穷酸书生起身,顺着小叮当的手指看去,只见迎面走来三人,其中一人着紫衣,持玉扇,贵气逼人,想来便是那治好小叮当病的人。

隔着几百步,李淳罡便听见报国寺前的喧嚣。

老剑神撇撇嘴,对这些寺前的读书人实在看不上眼,讥讽道:“文人相轻这臭毛病,再过一千年也改不了,尤其是读书人杀起读书人来,比谁都肯出力气,那才是心狠手辣。”

景舟望着迎面走来的书生道:“朱门理学害人不浅,圣人大道可不是闭门造车,这些读书人九成九扭曲了圣人大义。张夫子门生编撰而成的圣贤书,虽是道理讲尽,但书生气难免又重了些,想只读书做到修身利人,难!”

老剑神哼哼两声,懒得再说那些书生。

姜泥限于功力,听不真切,不禁转头看向李淳罡,问道:“这寺内有大事?”

老剑神捏了捏耳朵,不屑道:“读书人能有个屁大事?除了耍嘴皮子别无他事,今日里面有王八论。”

王八论?

姜泥听的迷迷湖湖。

景舟瞥了一眼纠结“王八”字眼的小泥人,笑道:“是王道和霸道的辩论。儒家尊王贱霸,法家反其道而行之,王霸之辩,不如说是儒法学说之争。”

景舟替姜泥缓缓解释着,陈锡亮已经携着小叮当来到三人跟前。

“谢过公子之前出手相助。”陈锡亮重重行了一礼。

景舟轻轻一拂,将其托起,道:“不必多礼,别以为我是什么好人,出手帮你身边这小乞儿祛除旧疾,也掺杂着别的心思。”

书生身子一僵,这公子说话竟如此坦诚!

姜泥鄙夷一声,似乎是嫌弃便宜师傅“高尚”的品质。

老剑神在一旁看不下去,所幸将头扭过去。姜泥这丫头,未免心思太简单了些,好坏皆写在脸上,这辈子,十有**斗不过徐凤年那一肚子鬼心思的兔崽子了。

不过忽略掉心思,只看性子,这傻丫头还真有些像自己,他这大半辈子,不就是这德行?

管什么虚与委蛇,他李淳罡做事说话,从不在意世人的看法。

景舟打量着眼前这书生片刻,笑吟吟道:“可愿意进寺辩论一番?”

书生面无表情,只是紧了紧手中书,点了点头。

报国寺门前那些指点陈锡亮的士子,虽说的肆无忌惮,但眼力劲还是有的,看到那紫衣华服的贵公子带着陈锡亮缓缓而来,无疑有些忐忑。这些人虽然对寒门中人不留余力抨击,可对大族中人,却摇尾乞怜,哪怕豪门中人放个屁,这些人都大口嗅几下,拍着手说屁是香的。

这紫衣公子不会替那寒门狗出头吧?

几人揪心了片刻,见那紫衣服公子不理会自己几人,朝寺门走去,这才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报国寺门前的两个沙弥毕恭毕敬将景舟一行人迎了进去,不少徘回在报国寺门前的人看到这一幕,纷纷猜测那紫衣公子是何身份。

见寒门狗和斗鸡眼老头随着那紫衣公子进了寺,先前忐忑不已的几人,心里又酸熘至极,那陈锡亮进去也就得了,毕竟还是读书人,可那独臂的糟老头,跟马夫一般,凭什么进去?

此时报国寺内人声鼎沸,叫好声连连不断,寺内临湖的地方,亭台楼榭都挤满了人。

姜泥立在一旁,侧着耳朵听了片刻,只觉得场中说话人说的玄之又玄,叫人听的一头雾水。

老剑神骂咧咧道:“姜丫头,这书生的话不听也罢,白马非马,他娘的狗屁不通。”

姜泥难道“哦”了一声,歪着脑袋,不知在想什么。

又听了片刻,景舟将陈锡亮和小乞儿丢下,带着姜泥朝一角走去,笑道:“既然是辩论,自然要说的玄乎一些,越是叫人听起来晦涩难懂,越显得一个人学问高明,不然句句清谈,岂不是坠了读书人的身份?”

姜泥低头琢磨着便宜师傅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她恍然感觉到一股蓬勃的剑意自李淳罡身上散出,抬头朝前看去,一中年青衫儒士踉跄走来。

中年儒士走到离姜泥还有二十步时,双袖交相一挥,似要掸去尘埃以示尊崇,然后轰然下跪,潸然泪下道:“西楚罪臣曹长卿,参见公主殿下!”

姜泥听闻青衫儒士那句话后,恍如听闻一声晴天霹雳,吓得后退几步。

曹青衣?

官子无敌的西楚旧臣曹青衣?

从小在北凉王府寄人篱下,姜泥的记忆早已模湖,西楚、公主二词,更是遥不可及,此时再见到这西楚肱骨之臣,整个人不知所措,只好望向景舟。

景舟对姜泥笑了笑:“你不是说过做梦都想复国吗?此时怎么见了这西楚风流子反倒害怕了?丫头,你难道不想娶徐凤年了?徐凤年的丫鬟可没有资格得一个王妃的位子,不过这大楚公主嘛……”

姜泥登时多了三分勇气,捏了捏拳头,气呼呼瞪了一眼便宜师傅,似乎是怪罪他大白日下说些不知羞耻的话,接着又扭头看向跪在地上的那袭青衣,柔声道:“棋诏叔叔?”

两鬓斑白的曹长卿缓缓抬头,泪眼朦胧。

记忆中,她还是那个曾被自己牵过手的小公主。

她真像她啊!

那一年他意气风发,她哼着乡音姗姗而来,二人在花园一隅偶遇,那道倩影,重重落在他心头。

后来她成为皇后,他带兵离京,可不曾想,一去便再无相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