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碰瓷在大汉帝国 > 第三十二章.屠龙勇士也成龙

碰瓷在大汉帝国 第三十二章.屠龙勇士也成龙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9 18:53:15 来源:笔趣阁

“拜见陛下!”

又看到了刘闲贾谊这师徒二人组,可是文帝的模样,似乎不是那么开心,拿着治粟内史薛山呈递上来的竹简,手底下压着刘闲呈给的账本,死板着连,他足足观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开了口。

“不愧是汝河驹啊!长安群商纷纷补税,上交的钱帛竟然和整个关中的税入相差无几!”

“这些商人!”

拳头砸在了案几上,多收了这么多钱,文帝却依旧开心不起来,和往年商税收相比,今年商税多收了四分之三,那也就是说自己登基十年,有九年少收了相当于大半个关中的税金,相当于国库漏了偌大的窟窿,自己修个阳台都得算计来算计去,这些商人却如此大贪巨漏,文皇帝能开心都怪了。

也是因为这些商人年年肥己,到了需要大量用钱的汉武帝时代,就遇到了大砍刀,被敛财小能手刘彻切西瓜那样砍了一大堆脑袋。

仅仅因为一次匈奴投降进长安拜见,借口商人售卖铁器给了匈奴人,就一次砍了五百多颗首级,把这些贪婪大商好不容易积累了快一百年的财富收入了国库当中。

“陛下!商人的收入也是随着天下太平而逐年增多,往年虽有偷漏,可远没有如今这么多!这些商人如今能偷漏这么多,也正是陛下治国有方的提现!”

和珅怎么升官的?嘴甜能办事儿!现在事儿办了,刘闲随意一句话,又拍得文帝好像大夏天喝了冰酸梅汤那样,就算恼火中,嘴角也禁不住扯了下。

一下子气泄了,没法继续一气呵成的发怒,文帝也是有点尴尬的一撇自己帅气的小胡子嘴巴,将头看到边上摇了一下,顿了片刻之后,方才重新找回气场,拿起刘闲精心准备的六家账本。

不过他并没有翻开,直接交给了宦官,又给刘闲递了回来。

“河驹不是让人在市井传消息,已经像朕提出《告缗法》,举报无良奸商者,以其家产赏之吗?河驹为大汉除此六家无良商贩,这六家家资就赐给河驹了!”

“多谢陛下!”

虽然心里已经有这个底气了,可是汉文帝真把六家家产真的赐了下来,还是让刘闲心头一宽,又是重重的抱拳一拜,欣喜的拜谢道。

“多谢陛下!”

不过给了甜枣之后,汉文帝也是同等招数,向前重重的一探身体,颇有些凝重的问道。

“河驹,这些商人低买高卖,囤积居奇,盘剥农户,又兼放印子钱,巧取豪夺,夺民之财,朕思虑甚久,觉得其百利而无一害!河驹刚治理完长安市商,河驹汝认为当如何处置之?”

应该全部禁绝!

边上的儒门子弟贾谊差点喊出来了,在儒家看来,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商人就没有好东西,可惜,文帝问的不是他。

“陛下,商人其实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吴国盛产海盐,梁国缺盐,将吴国海盐带到梁国,周济民用的,就是商人,世人以为商人不事生产,于国无用,其实从吴国千里迢迢迁徙到梁国,这段走得路程,就已经是他们的生产了,因为盐不会自己从大海边跑到梁国百姓的盐罐子里。”

“同理,放印子钱的商人同样也有用处,春荒之际,百姓缺乏农具种子播种,荒年缺粮,秋冬无果腹之物,若不是这些放贷商人,解决农人一时之困,同样会有更多田地抛荒,更多农人饿死!”

“不过这其中,就是在于个度的问题,商人千里迢迢运盐到梁国,一石取钱十贯,既将其一路消耗补给,又让其能稍有盈利,这就是良性循环,可若是商人运盐于梁国,趁乱囤积炒价百贯,暴利肥己,百姓为盐而纷纷破产生乱,这就是恶性循环。”

摇头晃脑,也学的文绉绉的,可刘闲一番大道理,文帝却是并没有如何听得进去,反倒是看着刘闲眼神带着一股子急躁,见此,刘闲赶忙把关子收起来,不再继续卖弄,直接一摊手。

“要是贤来应对,就是国家直接加入经商!给各个行业制定标准!”

“荒年之时,国商以最小利息向农民放贷,压下恶商,缺盐之时,国家以平价售盐,不给恶商囤积居奇的机会,这就叫朝廷资本主义,朝企!”

历史有明鉴,对于市场经济,不能完全管制得犹如一潭死水那样,也不能不管控,后世北方的某个超级大国就是例子,计划经济弄得体制僵硬,内部**丛生,人民需要得不到满足惹得民怨沸腾,国家经济也得不到发展,结果庞然大物壮观的轰然解体。

然后就到了市场经济的另一个极端,矫枉过正!解体后,新上任的班子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对市场完全放任不管不说,还疯狂拖动市场自由化,不顾国情盲目休克疗法,试图直接建立市场经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仿照西方的经济体制没建立起来,倒是瞬间引起通货膨胀,大量寡头侵吞国有资源,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更是差不点没让国家休克过去了。

现在大汉朝也是缺乏市场经济监管体制,幸好商品经济不发达,这才没把弊端火山那样爆发出来。

“所以小臣的办法,细化治粟内史,分建衙门,划拨专员,建立用专司农事专司商事的官职,再于各州也建立专司商事的下属衙门,上下一体!”

“除了加强监管外,朝廷也应该在九州各地,各处矿山,各处特产处,由朝廷建立国商,引领众商,制定行业标准!”

“尤其是放贷这一块,更是该由国家控制起来,专门成立放贷的机构,严格控制民间放贷的盘剥律!”

照比后世,大汉就一个治粟内史,一个衙门不到二百个干员,管理亚洲最伟大的文明,现在能把税收收明白了都算奇迹,黄老政治说得好听是减轻人民负担,说不好听也是种懒政。

“这一番改制下来,相信定然会国兴商旺,细致管理之下,也不会再有商户瞒报偷税,陛下以为如何?”

一袭建议,刘闲说的是气势磅礴,不过看着他气势十足,就好像电视剧里大忠臣那样抱拳拜下,捏着下巴上胡须的皇帝却是再一次陷入了陷入了沉默中。

这番改革涉及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按照刘闲的改制,治粟内史部将成为九卿之中官员最多,权利最重的一个部门了,严重涉及了黄老政治的平衡,而且还涉及了与相权的冲突。

甚至除了政治上因素,文帝也得顾忌脸面,士农工商,商业是贱业可是深入人心,现在由朝廷亲自经营,按刘闲的建议,皇帝亲自下令放高利贷,印子钱,成何体统???

文帝是仁君,是守成之君,他能将继承来的大汉安稳下来,可他过于求稳的性格,注定也不可能成为武帝那样拼搏之军,差点将国家折腾的支离破碎,但也真的创立下偌大千秋功业的盛君。

刘闲又老实的坐回蒲团,安静的跪坐等待着,可文帝一沉默就是十几分钟,他是真有点动心,可触及西汉体制,他又下不了决心,许久,吐出口气来,文帝终于还是否决了刘闲的进谏。

“河驹的《告缗法》,朕甚悦,几日后早朝发行天下,不过治粟内史改制之事,滋事甚大,容朕在考虑考虑吧!河驹暂且退下!”

“小臣告退!”

看着文帝犹豫的模样,虽然有点失望,可是刘闲却没多说一句废话。

要知道今天他就是给自己擦屁股的,把自己捅的篓子抚平交差就行,说这些已经是题外话了,另一方面,皇帝询问你意见时候你说,皇帝要自己决定意见时候你跟个长舌妇似得非得唠唠叨叨,非要皇帝按你意思办,朕和你谁是皇帝啊?

历史上多少脖子硬的先例已经把自己脑袋玩掉了,刘闲可没忠臣到触这个霉头?

抱拳一躬,领着自己傻学生贾谊,刘闲是翩跹的退出了宫殿。

然而刘闲不不知道的是,自己刚走没多久,拿着今年新收的商水,文帝又把皇太子刘启给喊了来。

“吾子,吴国河驹处置长安商贩,今年商税比往年多收七成,可这些大商巧取豪夺,囤积居奇,掠我民财富,又偷漏国家税收,吾子觉得应当如何应对?”

这么久,刘启和刘闲那日穿越而来所见,竟然似乎一丝变化都没有,穿着明黄色太子长袍,身绣龙凤,头戴进贤冠,可是气质上却还是有点小帅的同时,又有点呆头气来,要是按照电视剧演员来划分,他就属于抠图系的,气质还真对不起皇太子这个身份。

而且听着文皇帝的问题,跪在地上愕然了片刻,一丝狠意居然在皇太子的瞳孔中展露出来。

“父皇,既然此等商人贪鄙无度,百害而无一利,儿臣建议,尽数杀之,以禁绝之!”

“朕知道了,吾儿下去吧!”

这想主意的确是够快,只不过同样不会采纳的结果下,一边挥着巴掌,文帝的脸上却是难以掩饰的露出一股子失望来,似乎多一句话都懒得说那种失望。

而面朝着他,恭敬的小碎步抱拳背着出门,低下的头颅所掩盖的阴影中,刘启的瞳孔止不住多出一股子恼火来。

又是这个刘闲!

........................

要是知道这一幕,刘闲估计又得吐血了,陛下您老人渣是不是愿意看小孩打架啊?

幸好他不知道,还是上次宫内乘车的特权延续,出了大殿,刘闲直接美滋滋的翻着账本计划起来。

“阿奇,陛下所赐,五家豪商钱帛不下千万,孤打算也开一家钱庄,就在长安城南,专放印子钱,汝来为孤当这个大掌柜的如何?”

“老师!!!”

没等曹奇开口,贾谊这个厌恶商人的儒门子弟第一个受不了了。

“您已经家资千万了,几世几年都用不完,何苦再与民争利,去掠夺小民百姓那点微薄家产啊?”

这次虽然是调查谋刺刘闲的墓后煮屎者,可借着放高利贷印子钱这一契机扳倒了六家大商,贾谊简直觉得大快人心,可现在倒好,屠龙勇士一转身也变恶龙了,这落差,让精神洁癖的贾谊是分外的受不鸟。

几世几年都用不完?修个风车磨坊就花掉一大半了,况且还是说回俄罗斯,文皇帝是个仁君,没有把国内寡头按死一小半的霸气,而且看刚才的模样,文帝几乎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提议,既然如此,那他刘闲做个寡头不也行?控制大汉一半儿经济,到时候他放个屁,长安就得破产十几万户,到时候文帝不在了,看景帝这个热血青年小瘪三还敢跟自己歪嘴?

当然,这话不能和贾谊说,现在他算看出来了,别看这老小子身在曹营心在汉,但他的才学敏锐是真有用,端着膀子,又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刘闲假惺惺的高高在上说道。

“正因为家资千万了,所以才要那这些钱出来做善事啊?小民总需要借贷,与其借贷其他恶商家,被他们盘剥的妻离子散,还不如来孤这儿借贷,孤既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又能仁慈对待,就像孤之前说的,在于这个度,只要拿捏有度,恶事也能变成善事。”

“当年子贡不也是一名商人,不过子贡用经商的财富,资助了老师孔子周游列国,这才传达了夫子儒家的理念学识,所以说从业本无善恶,就看从业的人心如何。”

“贾生,你又是怎么觉得的?”

别说,刘闲这一番忽悠..........,咳咳咳,大道理还真听得贾谊默然,的确,刘闲干掉了巴氏六家,可长安城放印子钱的还一大堆,《孟子:尽心章句上》不也说了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么看,刘闲的确是也是为民着想。

可就在捏着下巴上几根毛,贾谊看着刘闲的脑袋上又冒出几股子金光时候,捏着下巴沉吟了一会儿,刘闲悲天悯人冒出一句来,却让这个家伙差不点一头没栽下四人车去。

“巴氏放印子钱,穷凶极恶,利息竟然一年要收取百分之百,简直是岂可修!孤这么仁慈的人,不能学他,阿奇,咱们的利息,就暂定百分之九十八吧!”

百分之九十八,您老可真提莫仁慈啊!鄙人真是昏了头,怎么能把这么个威福自用的诸侯子弟当成圣人呢?

看着刘闲在那儿构想,气得贾谊是不住的直磨着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