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碰瓷在大汉帝国 > 第一百七十章.气势如虹

碰瓷在大汉帝国 第一百七十章.气势如虹

作者:好大一只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9 18:53:15 来源:笔趣阁

云中的边军们,的确是体现出了种扎克拉玛之前没有在汉军身上体会到的压迫感。

虽然是汉承秦制,可是汉王朝其实并没有继承秦王朝的精髓,就是严刑酷法伴随着严格的十二军功等爵制。

秦王朝能起来,真是全赖于卫鞅,他用法家将秦国社会重新变得简单,严刑酷法深入了秦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堵住了下层百姓向上晋升的空间,而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去作战!只要斩下敌人首级,罪人穷人也能在秦国新占据的边境线上获得土地奴仆,成为地主,所以战场上秦军士气如虹,打垮了赵国的风骨贵族,打垮了已经衰落了魏武卒,雇佣兵形式的齐国技击。

就算是楚人很爱国,可是在时代贵族统御下的楚军同样没能战胜为自己前途而战的秦军。

不过秦兴也是这一套政策,亡也是这一套政策!一统六国之后,再没有合适的土地来册封给新的军事贵族,对外作战的赏赐大不如从前,可是严刑峻法依旧没有改变,没有希望只有一望无际的劳役的天下,甚至秦人自己都抛弃了秦国,刘邦就是被关中父老迎接进咸阳的。

现在的大汉从高祖开始的约法三章就实行减刑薄役,到了文帝治天下更是愈宽,不过汉承秦制,秦帝国所遇到无地可封的困境,大汉也遇到了,所以从高祖开始,对外战争并不顺利,一直到了汉武帝,理财小能手,把社会上财富从地方豪强手里抢过来,甚至一点儿不念亲情,刨了自己几十户亲戚诸侯的家底儿,酎金夺爵夺了天下二分之一还多的贵族爵位,这才用丰厚的奖赏再次激起汉军的战心,打出了几世国仇家恨,一朝得报的局面。

不过刘闲和武帝还不同,武帝虽然来的轰轰烈烈,可也太折腾家底儿,汉匈死战三十多年,虽然匈奴衰弱了,大汉版图扩张了快一倍,但天下户口也少了快一半,差点危机到了大汉统治。

而且汉武帝之后,因为铲除了大量开国元勋,实际上造成了权利的失衡,霍光这样的权臣诞生,实际上标志着汉初那种众家拱卫一家,白马之盟的誓约已经结束,再加上儒家上位,先代儒家所宣扬的天下苦需要天命改等思想,才出现了王莽撺汉这一断腰事件,至于后来的光武中兴,与其说是中兴,刘闲觉得,不如叫做把破屋子收拾收拾,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苟延残喘而已。

他现在所提倡的则是和汉武帝不同,变废为宝,竭力发觉边疆的价值,而且以商代农,以商业利益勾引地方豪强参与战斗,以土地利益再次效仿秦军那样,激励起自己麾下的斗志。

现在看起来,效果还不错!这次刘闲只调动两千常备兵,剩余兵力让麾下各个旗自愿出兵,要是大汉其他地方,兵役躲都来不及呢!可是在云中,为了多些人力替自己干活,也为了能多占据些广袤的河套平原耕地,各旗真是所有年轻人几乎都挤了来。

这次出兵数额刘闲只打算用一万人,还答应了九原周亚夫三千的名额,可仅仅云中,前来应募的就有三四万年轻人之多了,大家吵吵嚷嚷要去打仗的热情,又让这个匈奴庶子震惊的道喜凉气儿,在匈奴友军都是一边喝着劳军的酒,一边新奇张望中,刘闲不得已也办起了那勒达克。

一组一组绕着阴山骑自行车比赛,每组五千人,取八分之一,本来原计划回来招足了兵立马踏上征程,这种情况又是加赛又是整编麾下部队发放装备,足足多花了六天时间,在九原城汇合了这一次周亚夫亲自带队的三千九原精锐,河南地边军这才气势恢宏的踏上了征程。

这次的军容配给,倒是接近刘闲理想状态了,有点类似于罗马军团,轻骑兵辅助交给同盟的游牧部落军,也就是如今五千匈奴悍锐者,作为主力军阵,则是中军的九千多步兵,不过照比罗马军团,刘闲还是多了些打击力量,这一次,他的重骑兵增加到了三百人,骠骑兵团则增加到了七百,这些都是破阵沉重的榔头与锋利的刀子。

剩余的九千步兵,两千五是九原周亚夫训练的常备边兵,一千八是刘闲的云中边兵,剩余的虽然都是各旗的义务兵,但在云中这个环境,也没少被征召,接受军事训练,甚至不少实战经验也格外丰富,再加上刘闲财大气粗,给与部下都是最好的装备与御寒的羊毛纺织军衣。

冬季作战,穿着厚毛衣大衣领子,套着结实的钢甲,刘闲敢称第二,就算文帝最精锐的北军都不敢称第一,只能老三晃悠着。

补给方面,有着一千五百多辆他的越野四人“大奔”拉粮食,不过这次又多了两万匈奴部族赶着的三千多辆勒勒车。

可是不得不承认,远征方面,游牧民族的匈奴人真是超过了农耕汉人的,这次出兵,携带的一百万石麦子,只有五分之一是刘闲能想到最便利的越野四人自行车所携带,五分之四还是装在草原火车,匈奴人的勒勒车上,而且匈奴人赶着的两三万头羊,两万多头牛马,也为大军提供了肉食和奶制品,后勤补给上,匈奴人占据的作用格外重要,甚至都有点不可替代了。

这次出征西域的道路也比上次便利了不少,因为取得了文帝的支持,所以刘闲可以胆儿肥的带着三万五千人的远征军大摇大摆沿黄河而下,从秦国平定义渠而设立的北地郡长城入关。

后世汉朝版图上的安定郡,天水郡这些陇上地区,此时还不属于汉朝,还是些和义渠人族源差不多的古羌人建立的半游牧半农耕方国,直到汉武帝时期大加扩张,这才收入的大汉版图。

这些方国既抗拒匈奴,又和大汉没多少来往,所以上一次出征时候,匈奴人也只能走荒芜难行的巴丹吉林沙漠,可是近一年,随着刘闲趟西域丝绸之路,商队带着保镖进入了陇上地区,和这些方国也混了个脸熟,所以这一趟,刘闲也是得以借道这些他都叫不上名的古羌方国来。

而且这一次,还是难得的示威,尽管陇上高原比黄土高原强点有限,可是数以万计的骑兵打头阵,紧接着是三千骑着俩轱辘照样跑的飞起,还是身穿重甲的铁人部队,再往后更不得了,四个轱辘的铁人大军,长长的勒勒车草原火车阵,比一个小方国所拥有数量还要多的匈奴人牛羊群,震慑得那些陇上小国部落的眼珠子都直了。

这阵容,就跟后世开个丰田塞纳去谈业务似的,加价七万,公司实力十足啊!之前谈不下来的现在也轻松谈下了,甚至好几个部落方国当场就颤巍巍答应成为云中的附属国,纳粮出兵什么的,让刘闲平白扩张了一步。

比去年西征踏上河西走廊要早了几天,不得不承认,伊稚斜还是有着几分本事的,右贤王部与右谷蠡王部明显安定而又扩张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贺兰山上的羌人部族,小月氏等部少了不少,几乎难以见到踪迹了,河西走廊,匈奴人开始一家独大,对于刘闲似乎是个不好的消息。

但是沿着河西走廊中心流淌的石羊河走了几天之后,情况又变得不一样了。

一座典型的云中风格水泥城在这尚且蛮荒无人的河西走廊中心,石羊河边豁然拔地而起,说实话,如今这座酒泉城并不算大,差不多也就后世一所本科大学那么大,可是在空旷蛮荒的边塞,拔地七八米的城池就显得格外高大壮观了。

这是去年打赌,刘闲“输给”匈奴人的,但此时,这座城就好像个钉子那样,屹立在河西走廊西段,而且像个渣男那样,令伊稚斜是又爱又恨。

有了汉人来这儿做生意,对于匈奴人真是便利了不少,不光是刘闲如约提供的汉地军火,而且平常生活用品也提供了不少,就比如布匹吧!丝绸不是觉得好看不实用吗?带织花的羊毛纺织布还有毛线就实用了吧!裁制出的毛呢大衣既暖和舒服,又比昔日里的老羊皮大衣要“汉”气不少,用后话说就是绵羊放了山羊屁,又骚气又洋气!

还有锅碗瓢盆,家具衣柜,烧火的煤块,酒水糖茶,几乎大汉输出的一切商品,匈奴人都需要,给右部匈奴人生活带来了格外大的便利。

但是恨也是恨在这儿!汉人不像犹太人,光顾着自己发财招人恨!刘闲战略眼光可挺高,学着某位伟人的口号,在河西也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来。

在酒泉城开店的大商,居然有一半也是匈奴人!

就和后世合资车企似的,刘闲的命令是,从云中商会出发,到河西酒泉城经商的商队,必须要在右贤王部或者右谷蠡王部中,选择一个大部落贵族作为合资商,而且必须要让对方占大头。

这对匈奴右部来说,是件大好事儿,简直是汉人钱多了,过来白送钱那样,可对于伊稚斜来说,就不是啥好事儿了!

我麾下的大贵族跑去和你汉人经商发财,关键时候,他们还会义无反顾的听我的吗?

所以五六月间,伊稚斜是先竭力安排自己最信得过的亲信部族,和汉商们合资经营占便宜,但是!这又带来了新问题,谁都知道和汉人合资赚钱,赚得就像后世南北大众还有宝马奔驰似的,可你把好事儿都占了,别的部族不眼红吗?你还想拉拢右贤王部,还想把右谷蠡王部栓紧在自己手里?

所以七八月份,经历一番内部政治斗争之后,右谷蠡王伊稚斜又改变政策了!允许愿意和自己亲善的右两部大部族和汉人合资经商赚钱。

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合资赚钱的匈奴大部族会感谢伊稚斜吗?有的可能会感激一点点,指甲盖大小,有的却是一点儿也不会。

一件事儿,两个时机,给人带来的感官就截然不同,要是四五月酒泉城刚建成时候,伊稚斜就公平的和各大部均分合资机会,可能右部和右谷蠡部土著贵族对他还挺感激,可是七八月份了,他先占了好处,然后在各部压力下才均分,各部看来,就是凭借自己本事争来的,我感激你个鸟!

而且,一开放,必然损害了之前跟着自己亲信的那些部族利益,又把自己亲信给得罪了!

现在伊稚斜还鸡头歪脸呢!这种情况下,刘闲又嘚嘚瑟瑟的带着大军到了他地盘上,那真是晴等着给他堂堂右谷蠡王添堵呢!

………………

唔,什么叫做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不管是为了拉拢右部的权贵,还是为了就近看守物资,伊稚斜也搬进了酒泉城汉人特意为他修建的宅院,还是贴近匈奴人风情,只打了个地基,然后用木头,牛羊皮修建得一个个毡包模样的宅院。

只不过对于刘闲这个“房地产开发商”,伊稚斜是一点儿都不领情,坐着带靠背的低腿儿露营凳那样舒服的板凳,烤在毡包中心的火炉前,斜着眼睛看着进来的刘闲,他就宛若老赖看前来讨债的债主那样,充满了厌恶。

但是,军臣都格外忌惮,自己最小的同父异母兄弟,庶出的大单于忠犬扎克拉玛,伊稚斜也同样忌惮!眼看着这匈奴帅哔顶着满头宝石小辫子,一如既往冷着张脸进到帐篷来,再不情愿,他也不得不站起来,以匈奴人的规矩,右拳抚击在左胸上,鸡头歪脸说了句匈奴语来。

可真代表着大单于的脸面,太有派了,面对四角王之一的右谷蠡王行礼,扎克拉玛竟然也仅仅点了点头而已,一言不发就把自己当主人那样,坐在了火堆正上方那个矮腿带靠背的软凳子。

这一幕,更是让伊稚斜鹰那样的三角眼睛闪烁出一股子强烈的凶光来,却不得不压抑住怒火,他也是摆了个冷屁股让刘闲热脸贴,丝毫不理会吴国太子,征北将军的热情招呼,也是冷哼着自顾自坐上了刚刚的位置。

既然大家都看彼此不顺眼,那也不需要废话了,之前的准备的口水嗑,什么汝母好吗?汝太母好吗?汝太太母好吗?这些问候的话,都被刘闲扔到了一边,刚坐下来,他就直接问出了声。

“此次大单于欲再征西域,攻伐不臣之大宛,要右部出兵!”

伊稚斜也是个干脆人,干脆的摇起了大脑瓜子。

“没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