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850美洲黄金大亨 > 第六百三十八章:实力对比

1850美洲黄金大亨 第六百三十八章:实力对比

作者:鱼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5-11 19:42:56 来源:笔趣阁

毫无疑问,此时北方多个维度的实力都要远强于南方与西部。

在人口方面,截止1861年2月底,北方拥有超过2300万的总人口,南方的有1050万的总人口,西部政权能够掌握的有效人口则在520万左右(包括130万墨西哥裔)。

乍一看,似乎南方邦联的人口与北方的差距也不是十分悬殊,然而由于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在这1050万人口中,有超过450万人是黑奴以及来自东南亚,日本地区的奴隶。

南方的自由民,也就是能够动员转化为战争潜力的人口,仅有600万,这一数据只略高于西部,仅有北方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一点。

在工业产值的方面。北方拥有规模庞大的工业,工业年产值高达17.3亿美元。

西部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也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能够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只是在工业体量上,仍旧无法与北方比肩,西部的工业产值为5.5亿美元。

南方的工业产值则为2.5亿美元,甚至还没有西部地区的一半,更不用说和北方比了,北方仅纽约州一州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了南方。

北方工业城市遍地都是,拥有纽约、费城、波士顿、巴尔的摩、底特律、芝加哥、匹兹堡等发达的工业大城市以及数不清的中小型工业城市,西部也有金山,洛杉矶,萨克拉门托这三座工业大城以及波特兰,梁州市,圣迭戈等中小型工业城市。

南方能够称得上工业城市的城市仅有里士满,休斯顿,奥斯汀三城。和北方与西部的工业大城市相比,里士满、休斯顿、奥斯汀充其量也仅仅只能算是中等城市而已。至于此时南方最大的城市新奥尔良,并不是一座工业城市,只能算是一座商业城市。

在制造业设施(包括工厂与小型手工业作坊)方面,北方拥有11.8万个制造业设施,西部拥有3.3万个工业设施,南方则仅有2.1万个工业制造业设施。

其中,南方的这些很多需要依靠北方或者西部提供的技术和专业工人才能够正常运转。如果和北方与西部完全断绝联系,南方的这2.1万个工业设施,能有四分之一保持正常运转就谢天谢地了。

在产业工人方面,北方拥有142万产业工人,西部拥有38万产业工人,而南方仅有18万产业工人。

在钢铁产量方面,北方1860年的年钢铁产量为136万吨(其中仅宾夕法尼亚一州的年钢铁产量就高达60万吨),西部年钢铁产量为43万吨,南方这个数字仅有不到5万吨,甚至达不到北方钢铁之都匹兹堡的零头(宾夕凡尼亚匹兹堡的钢铁产量为27万吨)。

在铁路里程方面,北方铁路里程为超过25000英里,南方为11000英里,西部为7600英里。

在城市化率方面,北方城市化率为35%,南方为8%,西部为44%。

哪怕是南方引以为傲的农业领域,南方也不如北方,当然,南方的农业产值还是要远高于西部的,毕竟南方种植的都是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南方的农场数量仅为北方的二分之一,农业产值不足北方的二分之一。

在作物种类种植方面,北方主要种的是小麦、蔬菜、水果等粮食作物,南方种的是棉花烟草蔗糖等经济作物,西部则是什么都种。

由于经济作物挤占了南方的大量农业用地,以致南方虽然号称农业发达,然而连粮食自给自足,面包自由都做不到,需要出口经济作物以换取小麦。这一点,南方做的甚至不如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至少在四五年前就实现了粮食自给。

在海军方面,北方联邦政府海军人数超过8000人,拥有九十余艘各类大小舰艇,其中新锐的蒸汽战舰近四十艘。南方在海军方面的力量约等于0,仅德克萨斯共和国拥有一支质量比较高的绿水舰队。

以上数据,是将德克萨斯共和国的数据也计入了南方,如果刨除德克萨斯,南方邦联的数据只会更难看。

当然,比之北方,南方和西部也不是没有任何优势。

南北西三方最高领导人中,南方最高领导人戴维斯,西部最高领高人梁耀的军事背景要比北方最高领导人林肯的军事色彩更加浓厚。

南方最高领导人戴维斯毕业于西点军校,在正规部队服役过,参加过美墨战争,官至准将。美墨战争期间,戴维斯指挥过军队,甚至当过美利坚的战争部长。戴维斯和很多将军都是朋友,在军中有着极大的威望。

西部的最高领导人梁耀在率西海岸三州退出联邦之前亦是官至准将,布坎南政府还有提拔梁耀为中将的想法。这一点是联邦政府所承认的,联邦政府虽然发表声明不承认梁耀的上将军衔,但还是认可梁耀的准将军衔。

梁耀率军参加过远东和东南亚的战争,以及第二次美墨战争和部分局部内战,是美利坚军界近年来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将军。

北方联邦的最高领导人林肯在军队中的履历就乏善可陈了,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的民兵部队,也就是所谓的稻草脚部队服役过,没有在正规部队服役的经验,更没有担任过中高级军官指挥过战斗。

虽然林肯也参加过实战,但那是和印第安土著作战,和梁耀与戴维斯的辉煌军事履历相比,林肯在服役期间所取得的军事成就显然是摆不上台面的。

林肯虽然赢得过摔跤冠军,但这只是匹夫之勇。况且在个人勇武方面,戴维森和梁耀也都不逊色。

林肯是个政治家和演说家,唯独不是军事家,这是此时各界普遍的观点。

此外,虽然北方在军事上和战争潜力上对比南方和西部有着碾压性的优势,不过在备战方面,显然南方和西部准备的更加充分。

美利坚的重要军火库,军事要塞,以及很多海军基地都设在南方,南方各州在宣布退出联邦之后,迅速控制了这些军事设施。截止1861年2月底,联邦政府所控制的南方军事设施已经寥寥无几。

据估算,南方在控制这些军事设施后获得的步枪就超过了25万支,大小火炮超过了500门,火药,雷管等军事物品更是不计其数。

联邦政府战争部粗略估计,南方侵占的军事设施以及相关军需品价值超过3500万美元。

算上南方本来就拥有的武器库存,南方此时拥有的制式步枪超过了43万支,火炮近千门,以及较为充足的弹药。

背靠充足的武器库,南方在战争初期完全有足够的武器武装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有足够的弹药打几场大型战役。

事实上南方也是这么做的,1860年大选期间,不少南方有识之士就已经预料到了共和党的林肯将赢得大选,南方各地的军事组织在当地乡绅的支持下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截止1861年2月底,南方已经集结起了一支人数在10万人左右的志愿军。

南卡罗来纳州更是从1848年起就对本州所有的适龄服役男性进行军事培训,可以说是举州男丁皆兵。

而北方此时组织起来了军事人员不超过5万,其中正规军人数仅有一万七千余人。

此时南方军队不仅在数量上要比北方军队多,在质量上也要优于北方。南方素来民风剽悍,且南方的军人多数都参加过两次美墨战争,实战经验要比北方军队丰富的多。

南方虽然工业实力孱弱,但从1850年起,南方就非常重视军工产业,向军工产业倾斜了大量的资源。

里士满的兵工厂在原料供应充足,开足马力生产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年产各类枪支超过7万支,奥斯汀的兵工厂可以做到年产步枪超过35000支,这两家军工厂基本能够维持现阶段南方军队对轻武器的需求。

里士满的特里迪加钢铁厂以及奥斯汀的钢铁厂钢铁产量虽然不能和匹兹堡以及金山的大型钢铁厂相提并论,但出厂的钢铁质量优良,能够用于制造武器。

且里士满兵工厂和奥斯汀兵工厂都具有生产重炮的能力,只是里士满兵工厂生产重炮的技术来自北方,奥斯汀兵工厂生产重炮的技术来自西部。

所谓南方无法生产枪炮和子弹的说法是谬论,南方并非没有任何工业,而是南方的工业能力和潜力都远逊色于北方。

假如南方真的连一杆枪,一门炮都无法自产,如何武装得起百万大军?又如何能与北方一个工业国鏖战四年之久?一个人口两千多万的工业四年打不下一个自由民仅有600万的农业国,这种说法不免有些太过骇人了。

南方是农业国不假,但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古典农业国,还是有少量的工业经济,只是南方的工业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至于南方军需物资短缺,在战争的中后期南方被北方从海陆两个方向完全封锁后,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战争前期,得益于战前囤积的军需物资和占领的联邦军械库,南方的物资还是相对比较充足的。

至于西部方面,西部目前随时能够投入作战的正规军就有将近28000人,西部的后辈民兵力量也非常充裕。

西部备战的时间要比南方更早,这些年来西部训练了数量可观的民兵。虽说在能动员的兵力方面,西部不如北方和南方。但是西部地区有落基山脉和科迪勒拉山系天险,这些天险胜抵十万雄兵。

只要西部不主动东进大规模攻城略地,这些兵力对于西部而言进取不足,但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军事工业方面,西部武器的产量要高于南方,质量要优于北方。

西部出产的武器在美利坚就是高端货的代名词,且不说西部拥有梁将军M1857式步枪,萨克拉门托炮这些让全美军队都垂涎不已的先进货。

就连同样的柯尔特手枪,由于萨克拉托门托兵工厂管理严格,设备更加先进,工人的素质和积极性更高,萨克拉门托兵工厂所出产的柯尔特手枪要比柯尔特原厂的手枪质量更好,在市场上也更受欢迎。

目前萨克拉门托兵工厂在正常情况下就能够做到日产320支长短枪,月产40门左右的萨克拉门托炮。而且和南方相比,西部的原料渠道更加可靠,绝大多数原料都能够在本土获得。

西部的军械库中,有超过十万支步枪储备,1300挺机枪储备,840门大炮储备。和南方的军械库不同,西部军械库中所储备的枪炮大都是先进的梁将军M1857式步枪,萨克拉门托炮,最次的武器也是退役封存的23500支沃尔特M1851式步枪。

而沃尔特M1851式步枪在南军和北军中,仅有少量精锐部队装备。

因此在装备质量上,西军对比南军和北军有着极大优势,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西部兵力相对不足的劣势。

在将领方面,西部将领和南部将领的质量则要优于北方军队。

西部有梁耀,克鲁格,埃尔维斯等名将,南方则有戴维斯,罗伯特·李,朗斯特里特,两个约翰斯顿,两个希尔斯,杰克逊,博雷加德等名将。

此时北方的高级将领则多数是由北方的政客兼任,因此北方的高级将领军事素养相对较低。北方最能拿得出手的将领是斯科特中将,余者多为庸庸碌碌之辈。

然而斯科特已经年过七旬,显然是无法像南方和西部那些年富力强的将军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

此外,南方还有棉花这张王牌。棉花是南方人的自信与底气所在,南方供应了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业用棉花,是欧洲纺织厂最重要的原料库,没有之一。

南方笃定自己手握棉花这场王牌,将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外交优势,为了不失去南方这个物美价廉的原料产地。欧洲各国,尤其是棉纺织业发达的英国和法国一定会坚定不移地站在美利坚联盟国这边。

南方的棉花是白色黄金,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棉花产地能够取代南方的地位!这是多数南方人的想法,包括南方的精英和平民。

西部也有石化产品,尤其是煤油这一独一无二的贸易产品,只是西部当局并没有像南方强调棉花的重要性一样,强调煤油的作用与地位。

南方人将胜利的最大希望寄托在白色柔软的棉花上,西部人则没有将希望寄托在单一的贸易品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