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二章 陆氏高门

晋坞 第二章 陆氏高门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军士自发地闪向两边,让出一条路。奏乐声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长袍肥胖士人在几个侍从的环绕下,打着哈欠,从分成两行的人群中间走进来。几个低级官吏紧随其后,看上去倒像是当地的职官。

那军官见了士人,赶忙将盔甲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道边,把桓景撇在一旁。

看来这士人来头不小,桓景心想,军官手下好歹也领有几百上千人,见到一介文士,却像耗子见了猫似的。

“我方才行散完毕,却被你这等庸才搅了兴致,拿这等俗事来烦我。”这肥胖士人一边揉着鼻子一边叱骂军官,看起来似乎刚刚睡醒的样子。“大军已经迁延大半日,却是为何?”

原来这士人之前是服了五石散。五石散是魏晋时期的瘾君子们的良药,服后身体燥热,需要吃冷食、饮温酒、洗冷浴及步行来发散药性,谓之“行散”。此君大概刚刚结束药发之后的行散,**之后难免萎靡不振。

白云坞家教严谨,老坞主桓弼一向严禁五石散,谓之蚀骨**之毒物,所以自穿越以来,桓景还没有亲眼见过服五石散的士人,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陆将军,这群刁民仗着那个毛头小伙撑腰,硬是来索要粮草钱。”这军官辩解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陆将军”叙述了一番。

“陆将军?”桓景心中不禁暗笑,这种人也是将军,难道能靠这嗑药的肥躯带兵打仗?不过既然姓陆,或许是陆逊的后裔?

他隐约记得陆家嫡系陆机陆云两兄弟早就在八王之乱中兵败身死,只为后世留下了华亭鹤唳这个成语。不过,在江东,陆家依然是大族,凑出这么一支部曲也不是难事,这军官大概只是家将而已,怪不得这么恭敬。

正当桓景思索之时,“陆将军”听罢军官的叙述,嫌恶地瞟了一眼桓景,继续追问军官:“你是说,这个北伧是谯郡司马?”

北伧,即北方佬。桓景虽然听不懂这词,但是隐约觉得不怀好意。

“是不是我不知道,但他确实有官印为证。”

桓景又向众人展示了一番官印,然后依官场规矩向“陆将军”拱手施礼。

“不才桓景,现谯郡司马,驻扎谯城。”

拘于礼数,“陆将军”这才不情不愿地也向桓景还礼,但语气毫不谦让。

“吾乃陆玩,华亭人。之前做过几年参军,现在回家乡招募乡勇,也算招得几千人,行台表我为奋威将军。”

看来是陆逊的同族,所谓华亭陆氏无疑了。桓景眼珠一转,牵起陆玩的手,慷慨地说:

“将军能毁家纡难,实乃国家幸事,今日若能即使偿付粮草,则更是泽被淮河两岸。不才桓景为北人向将军一拜。”

说罢便作势要拜,陆玩只好赶忙拉起桓景。

他转头向军官骂道,“我们陆家又不是出不起粮草钱,何必省了这些钱,却失了道义。”

桓景看准了陆玩作为高门,本就是好面子之人,先给对方戴个高帽子,把他推到道德高地上,那么对自己的请求自然无法拒绝。

只是他也注意到,陆玩在骂完军官之后,却用手帕将被自己牵过的手反复擦拭,随后丢在地上,好像沾了什么脏东西似的。

奋威将军虽为杂号将军,但官位显然比谯郡司马高多了。加之祖上显赫,自命江左高门的陆玩自然瞧桓景不起。

不过客套话还是得继续说。

“桓司马既然从谯郡来,想必和桓...彝沾亲带故?”

在说到桓彝这个名字的时候,陆玩闪过一丝嫌恶的眼神,语气也稍稍停顿了片刻。不过,桓景本来也没打算纠结于这些士人的弯弯绕,于是大大方方地回答:

“正是,桓彝是不才远房堂叔。将军和他有交情?”

陆玩迅速地白了一眼,仰天说道,“那可不敢当,培缕无松柏,薰莸不同器。我陆玩虽然不才,但还不敢和令叔有交情。”

看着陆玩的鼻孔,桓景虽然听不懂什么叫“培缕”,什么叫“薰莸”。但多半不是些好词,想来又是这些士人在阴阳怪气。

陆玩一刻也不想多待,赶紧告辞。

“我今日在当涂和当地名士还有聚会,你们把粮草这些事情赶紧解决,不用吝惜钱。桓司马,后会有期。”

说罢陆玩便在一阵鼓吹声中拂袖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军官和桓景。

既然主人已经发话,家将只好补足了价钱,一次争端就此消弭,众船工自然欢呼雀跃,把桓景当做恩人,还提出免费将他运去寿春。

只是当晚在当涂的旅社,桓景翻来覆去,死活睡不着,越想越不痛快:自穿越以来,恶仗也打过,也沦为过人质,但被同时代的人士如此轻贱还是头一遭。这陆玩除了门第和文才一无是处,但在江东倒是如鱼得水。

难道说,琅琊王身边的所谓名士风流,就是这么一群人?

第二天清晨,船工们找来最精致的小舟,由船工头子亲自撑船,将桓景载向寿春。

“好汉你久居淮河地界,昨天那样的江东名士也见过不少了。难道都是那样的德性吗?”

“不然,只能说是参差不齐。有的名士就像昨天那人一样,名气不小,但实则胸中无策,只知空谈。但名士中也有杰出之人。人人称赞的王导,我没见过;但是和王导齐名的顾荣,我们船帮倒是接待过。”

“顾荣如何?”

“有长者之风,一句话来说,就是‘唯仁者能下人’。”船工头子总结说。

桓景又想起了昨天陆玩的两只鼻孔,看来名士和名士之间也是天壤之别。

“另外,我倒也不然算久居淮河,不过才来四个月。只是因为读过点书,知道怎么和官府打交道,这才被众人推举,作了个船工头子。”

“听得出来,兄长的谈吐倒像个读书人。”

“说来惭愧,不才世代为将佐,自小读兵书,只是后来遭逢战乱,父母双亡,这才流浪到这个地方来做个船工。幸好我识点字,这才被推荐成了头子。”那汉子摇摇头,仰天长啸:“现在看来读的兵书什么用也没有,让桓司马见笑了。”

“我们谯郡现在最缺懂兵法的人,好汉不去试一试?”

“我已经在当涂安家了,之后天下兴亡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了。我只在乎我的老婆。”汉子憨憨地笑了:“对了,桓司马此行寿春所为何事?”

“我此行寿春,首要的还是借兵,谯郡兵少,敌不过石勒。”

那汉子点头称是:“将来司马缺人手,也可向我们船工招募。”

桓景表示感谢,但心中却暗语:募人才和探虚实,才是此行的最终目的,不过这些确实不足为外人道。

至于借兵,实在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仅仅是一个接近司马睿与江东名士的借口罢了。江东天下弱兵,后世大名鼎鼎的北府兵则影子都没有,创始人郗鉴大概还在老家金乡摸鱼呢。

“对了,还没问好汉尊姓大名。”

“我姓邓名岳,是阳夏人。”

听到阳夏这个地名,桓景沉默了,他大概猜到邓岳为何是四月前才来到淮河做船工,父母双亡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两天后,他终于抵达寿春,这一次,拿着孔夫人的家书,他直接来桓彝的住处投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