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五十章 黄雀在后

晋坞 第五十章 黄雀在后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靳准的话语将刘粲拉入现实。他透过朦胧的泪眼,看见红漆红幔的床上,刘聪怒目圆睁,表情依旧吓人,然而身体已经僵直,无法再发号施令了。

“我该怎么办?”他回头求助于靳准。

“陛下放心,臣有禁军在手,臣兄弟是光禄勋掌管内廷。如今臣兄弟二人严守宫禁,无人知道先帝过世的消息,陛下大可以放心,先秘不发丧,待一切行动结束之后,再昭告天下,说先帝暴病而死不迟。先帝沉溺酒色已久,一定能让大家相信的。”

“丈人真是我的股肱之臣啊”,刘粲大哭着抱紧了靳准。

“请陛下保持威严。从今日起,陛下当自称朕,不要再称‘我’,请不要叫臣丈人,叫臣国舅,臣不胜感激。”

靳准一面恭维,一面脑子飞快地转着。在他看来,这次的谋划算是失败了一半。

原本他以为以刘粲的懦弱,万不敢反抗刘聪,只能在宫内束手就擒。这样,待最重要的继承人被处死后,他们兄弟俩再加大毒药的剂量,刘聪自然也会“以忧死”。到时候就从皇族立一个少年即可。

没想到刘粲被自己怂恿过头了,这个软弱的家伙原来还真有这胆子!现在刘粲虽然昏昧,然而还不是任人摆布的,所以扶他上台显然不是靳准所望。而若是自己再想办法除掉刘粲呢?那么内廷外朝的宗室会怎么看自己?

河东的刘易手上还有三万军队呢,而自己手上的禁军早就塞满了屠各部各大族的纨绔子弟,人数虽然也有万余,但基本不堪一战。即使这次自己瞒过去了,若是除了刘粲,宗室肯定起疑心,那么刘易率领三万大军进入平阳就不远了。

在靳准一心茫然之际,刘粲停止了哭泣,突然大喊:“可是,外朝的宗室怎么办呢?只要他们中有贼人以我……朕谋害先帝为名造反,该如何是好?”

这句话点醒了靳准:对啊!刘粲才是最害怕各宗室大臣的人,他知道自己无能,为了巩固皇位,必然欲除去宗室而后快,哪怕那些人都是他的兄弟叔伯。

而且,现在那些宗室还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刘聪已经死了。想到这里,靳准脑海中酝酿出了一条毒计。他拍打着刘粲的肩膀,故作抚慰语调:

“陛下不要惊慌,对于宗室,臣已经有计策了。”

刘粲面色由忧转喜:“国舅当真?”

“当真。陛下想想,目前宗室大臣,都不知道先帝已死的消息。所以可以先以先帝病重的名义,将他们都召入京城。以我大汉之律,外藩带兵入京是谋反,所以他们必然不敢带兵进京。

“这样之后,等他们到齐,就由臣掌握的宫中禁卫出动,将他们一网打尽。到时候就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全杀光。”

“全杀光?”刘粲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全杀光。而且不光是宗室,还有所有和宗室有牵连的满朝文武。”

刘粲愣住了,他这才想起来方才自己正在气头上的时候,也说过这种话。可是现在一回想,只觉后怕:“若是满朝文武杀光了,谁来替朕做事呢?而且河东还有三万军队,他们未必能忠于朕,若是桓景乘虚而入,怎么办?”

“不用担心”,靳准早就想好了后手:“无论是河东军还是桓景,素来都畏惧中山王,臣会写信让中山王接收河东军,然后入京勤王。有中山王在,那些宵小自然会被震慑住。”

“中山王”,刘粲不解:“他不是早就对朝廷阳奉阴违,实际割据一方吗?国舅能指挥得动他?”

“先帝的脾性,陛下又不是不知道,中山王之所以不敢入京是有原因的”,靳准心想,眼下先糊弄住刘粲再说:“关中的中山王刘曜和臣有过密约。当初奸佞宦官王沈被斩杀,就是臣与中山王合谋的。如今虽然他割据一方,却仅仅是畏惧先帝嫌他功高震主罢了,其实内心还是向着汉室,是汉室的忠臣。”

“若有中山王相助,那么就真的转危为安了!”刘粲抹干眼泪,起身向靳准下拜三次。

靳准赶忙扶起了刘粲:“为人君者不可如此,快去行动吧。”

刘粲赶紧出宫门,向东宫疾驰而去。望着刘粲远去的背影,靳准窃笑:等你杀完了宗室,得罪了所有人,就是我下手的时机了。

于是当天,未央宫向平阳及河东各处发去信函,以刘聪的口吻说自己病重,召所有宗室及文武大臣入京。刘聪几个月前政令随意,所以众大臣都以为是刘聪又在发疯,不敢违抗,只得乖乖进了平阳。

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自然也被尚虞备用处的探子获知,将情报整理成文之后,摆上了桓景的几案。

“刘聪病重,又召集众大臣入京,眼下河东无人领军了,使君应当趁此机会立刻攻下河东!”不少部下都如此向桓景建议。

“如果此时攻下河东,那么肯定无法继续攻下平阳。而刘曜的大军还在关中虎视眈眈呢!”桓景只是继续故意拖延:“不妨等匈奴国丧之后,再做打算。”

“若是刘聪病好了,再要征伐就难了。”

“不妨,我自有打算。”

而在桓景获得汉国众大臣入京的消息时,靳准的求援信,也摆上了刘曜的案头。信中只是说刘聪病重,目前河内王刘粲正调集所有大臣入京,只是担心河东军叛乱,所以请刘曜发兵控制河东。

消息一到,长安以呼延晏为首的诸将议论纷纷,有说关中未定不宜出兵的,有说应当乘机拿下河东的,不一而足。刘曜望着争论的众人,一时无法定夺,虽然说靳准算是自己在朝中的内应,但也不需事事依着靳准。

这时,跽坐在刘曜身旁的羊献容忽然起身,走到议事厅中央,顾盼自若。正当众人诧异一个妇人为何敢如此抛头露面,即使以匈奴人的礼节来看也是失礼之时,只见羊献容朝北方一指,正色说道:

“天子崩矣,请诸君向北再拜!”

众人望着羊献容,听闻如此大逆不道的猜测,一时竟不知道如何驳斥。而众人皆知刘曜盛宠这个前朝皇后,也不知这个“晋人老女”有什么妖术,让英武的中山王如此入迷。

因为刘曜在场,没有一人敢出声反驳。

“王妃何出此言?”刘曜微笑着将手一抬,让羊献容说下去。

“靳准召宗室入京,非反而何?若天子尚在,靳准何敢造反?”羊献容欠身道:“请陛下点选兵马,备好甲胄,一俟天子死讯传出,河内王屠戮众大臣之时,则立刻发兵向平阳讨逆!”

匈奴诸将素来鄙夷妇人,何况还是个晋人妇人,于是也不管刘曜尚在堂上,议论的声音反而更大了。

刘曜长啸一声,厅内众人这才安静下来,等待他的决断。只见这个匈奴的中山王起身,拔出宝刀,擦拭已久,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忽然,他决绝地将刀指向北方一指:

“请诸位且信王妃一次,她经历政变极多,诸位皆不能及。何况就算是虚惊一场,我们也不过白忙活一趟,又有什么害处?那么,请诸位随我向北下拜。”

刘曜走向议事厅正中央,恭恭敬敬的伏下身子:

“先帝英灵在上,臣中山王刘曜,誓起兵攘除凶逆,与叛贼不共戴天!”

慑于刘曜的威望,诸将也随之下拜,叩首,只有羊献容兀自立着。

“不是你咒先帝死的?如今大家都拜了,你怎么不拜!”

一人突然从众人中起身,对羊献容怒目而向,众人看时。却是前将军、大司空呼延晏。以在关中军的地位,也只有呼延晏敢当着刘曜的面这么对羊献容说话。

“妾本晋人,乃前朝皇后,与刘聪并无纠葛,为何要下拜。妾只忠于妾的天子丈夫,而不忠于伪汉主刘聪,有什么问题?”羊献容从容答道:“倒是呼延司空您当初弃刘聪于箕关,如今又怎敢当着大家的面,自夸忠义?”

呼延晏又羞又恼,满脸通红,只是伏地将头别向一边。

见呼延晏气得面红耳赤,刘曜赶紧喝止住羊献容,然而却狐疑地打量了呼延晏一眼,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羊献容将他做天子看待;忧的是呼延晏敢在军中如此放肆,恐怕将来称帝之后难以控制。

“平阳不日有变,请诸位皆集合本部兵马,以待我北上之号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