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四十六章 定策关中

晋坞 第四十六章 定策关中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夏季的蝗灾还历历在目,即使桓景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加上了后世才有的治蝗策略,黄河北岸的河内郡也遭灾严重,还造成了基层的严重混乱,整整替换了一批官吏才算渡过了风波。

刘曜长于治军,然而处理政事则带有匈奴人一贯的粗放,而在这次蝗灾里,蝗群是吃完了整个关中的粮食才向东而行的,可见刘曜之下的关中被残破到何等程度。

桓景见到冉良已经顿悟,心想这个未来的情报头子还真没选错人:

“刘曜饱受蝗灾困扰,所以即使近乎全歼南阳王主力,也无力西进上邽了,只能在长安留守。现在虽然已经过去半年,但刘曜四面皆是敌人,无法输入粮草,所以也还是无力主动出击,更不用说东出潼关,来袭击我们的侧翼了。”

冉良一拍脑门,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也就是说,这次北伐,只要对付实力虚弱的刘聪即可。”

桓景没说话,只是微微一笑。冉良见主公笑了,自己几乎要手舞足蹈。看来北伐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接下来,自己手下的探子们,又要大显身手了。

“温长史求见!”

正当两人相视而笑时,门房又敲响了门,来的是温峤。桓景暗自思忖,温峤来得也正是时候,也不知道这个激进主战派在得知刘曜的虚实后,会有什么样的建言。

“让他进来。”

温峤履下带风,大步跨过门槛,微微欠身之后,就急急开口:

“方才听闻临海公主前来使君处,不知有何消息,可是关中有所异动?”

上次临海公主就带给过桓景蝗灾的情报,这次听闻临海公主来拜谒刺史,温峤就猜到关中又有新情况了,于是急急前来。

桓景将羊献容的手书交给,温峤细细读了一遍,又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摩挲着下巴上的胡子,沉默良久,突然一拳砸在墙上:

“好!妙极!使君以为如何?开春当如何布置?”

桓景就知道这个激进主战派会如此高兴:

“先前我所忧虑的,无非是刘曜与刘聪合兵,那样我军不过三万,如何敌得过?如今只需对付刘聪一人。刘聪病弱,刘粲、靳准不知兵,到时必然可以一鼓而下,全取河东、弘农二郡。”

温峤摇头失笑:

“使君此计稳妥,却是气魄小了。”

“我治下不过五郡,新取两郡,如何是气魄小?”

桓景心下估摸着,刘聪经过内耗,至少也还有三万精兵,刘曜处尚有六万人,自己能在刘曜不干涉的前提下,全取两郡,将防线从函谷关和箕关推至潼关,已经是极限了。

温峤回顾一旁的冉良,突然皱起了眉头:

“小儿何从知军机?还请使君摒去旁人。”

桓景以眼色示意冉良,冉良倒也不以为忤,只是轻轻鞠一躬,就倒退着出了议事厅。温峤环顾左右,确认无人之后,将桓景拉至议事厅一角,悄悄地说:

“使君以为司州之地若何?”

“司州四战之地,若逢治世,则财赋丰足;若值乱世,则为四方用武之地。”

温峤继续问:

“自三代以降,峤未闻以洛邑起兵而得天下者,何也?”

对于桓景,这再明显不过了:“四方用武之地,若无明君良臣统摄其后,其主腹背受敌,不能以一州之地自立。”

温峤双手握住羽扇,深深地欠身:

“使君原来一直都清楚,那么我没什么别的要说了。唯有一问:使君欲为一州牧耶?欲为天下主耶?”

桓景盯着温峤,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这人一直把自己当做主公来对待。其以国士报我,我必以国士待之:

“天下凶凶数十年,百姓离乱。然晋室暗弱,匈奴石勒逞凶于外,世家大族把持朝政于内,我欲重整天下,救百姓于水火,唯忧智术浅短,力有所不逮耳。何况现在已经身处这个四战之地,背后王大将军蠢蠢欲动,就算欲为天下主,又该如何破局呢?”

“使君果有天下之志”,温峤抬起头,目光灼灼:“臣自幼以张良自效,今日终于得见高祖!”

他紧握羽扇,遥指西方:

“依我之见,关中之地,虽然已经残破,然而土地仍在!河渭之间,沃野千里;崤函之固,足当百万。南连益州,可称天府;西接凉州,马畜无穷。此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秦汉因之而成其帝位,使君岂有意乎?”

桓景捏紧了拳头。快三年在司州的定居,让他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州之主已经做到极致了。能够在祖逖死后,稳住江北的局势,保住祖逖的遗产,那么自己大概也能青史留名。

可就算这样又如何呢?即使保住河南淮北之地,胡人依旧盘踞在北疆,百姓依旧是世家大族的部曲、佃户,江东的侨士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而天子还是如原时空的东晋那般,是世家大族平衡妥协的产物。

若是如此,自己穿越这一趟改变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改变!

称帝这种事情不过是一个形式,总得有人站出来扫清一切。桓景不禁想起自己刚刚接受自己穿越身份的那天下午,在运送谯城人手回白云坞之时,他骑在瘦马上,豪情万丈地想着“不要当什么皇帝”。

可如果就是以一州之牧继续下去,那么其他州的那些世家大族如何扫清呢?靠着自己这点兵马,光是击破刘聪就很吃力了,又如何能够匡扶天下呢?

在原时空,南朝不乏良将。然而以韦睿、陈庆之之将才,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平时却只是一州之主政,改变不了南朝的政制,改变不了世家的醉生梦死,只能在一州之内独善其身,在灾年时开仓济民而已。

那么即使自己在世时能维持住目前的局面,甚至将石勒逐出河北,南朝世家狂暴的欢愉,必然也有一个狂暴的终场——六镇和侯景在前方等着自己的子孙。

想到这里,桓景微微颔首,以手抚温峤:“若无卿,我或许会老死州牧之任吧。”

“若能取得关中,可谓得帝业之基,也能避开王敦和祖公还有朝廷的争斗”,他继续说:“可刘曜尚有六万人马,又正当其年,如何打得进去呢?而且关中势力纷繁,恐怕拿下来了,也很难治理。”

温峤胸中早有良策:“入关之时,刘曜兵马虽然强盛,然而这两年都在和盘踞渭南的南阳王还有氐羌,消耗已久。臣久居并州,知匈奴屠各部以血统为傲,鄙夷其他蛮夷,所以其兵众皆是刘渊时积累下来的族中青壮。

“如今这些屠各武士在关中的征战中消耗已久,恐怕只有不过四五万人了。而且入关之后,他们会沉溺于长安的享受,恐怕难以担当大任。以刘曜之勇武,居然到现在,连一个略阳都没有拿下,可见其实力也不过尔尔。”

桓景将信将疑,即使四五万屠各精兵,还是难以对付,毕竟端氏城之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屠各部的兵,不是好对付的:

“那么我当致信祖公,说还是向关中进攻,而不去进攻平阳的刘聪?”

温峤轻摇羽扇:“非也,还是先攻平阳。”

“为何?”

温峤开始展开叙述他的良策:

“刘聪病弱,刘粲觊觎伪帝之位,内部矛盾重重。而我军还有一张王牌,归义侯刘乂。若是我们打着刘乂的旗号,出箕关,面对外力逼迫,刘粲见识短浅,汉国内部人人自危,动乱必然爆发。如是我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弘农郡,但先不要进攻河东。

“刘曜尚名声,素来想称帝,只是碍于刘聪尚在人世而已。若是我军进逼,平阳大乱,刘曜一定会分主力经过河东前往平阳,抢在我军前面控制住刘聪,这就是为何不能进攻河东。刘曜军队强于刘粲,必能尽杀刘粲一党,挟传国玉玺号令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关中就空虚了。主公可以联系上陈安,乃至凉州的张刺史,相约进攻长安。到时候,主公一定要倾全力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住长安,接着依河据守,诚如是,则以关中之固,刘曜纵有百万,又何惧之有?”

桓景注意到,温峤已经开始称自己为主公了。

“那么打下了关中之后呢?”桓景问道。

“关中是个烂摊子,农业凋敝,族群复杂;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什么世家大族了。主公在司州怎么做,在关中也怎么做。除了招抚氐羌之外,并无其他。”

桓景曰:“善!”

和温峤的讨论,让桓景对来年的北伐重新燃起了信心。

于是整个冬天,新军没有歇着,而是迅速扩军,操练。保甲制度开始发挥出优势,一个月以内,兵源就扩增到了三万人,而且都是令行禁止的好兵,对于这次北伐,百姓反而特别上心,毕竟不少流民都是从并州、河北、关中等地逃来的。北伐带给他们的,是回家的希望。

冬日漫长,终有尽时,转眼春天到了,北伐的号角声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