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四十章 蝗灾余波

晋坞 第四十章 蝗灾余波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七月上旬,蝗群在河内郡已经肆虐快整整一月,蝗虫过处,找不到粮食,不光农田上残留的麦秆被啃了个精光,连田间的草地上草芽也几乎一点不剩。人尚且可以由库存的粮食解决问题,然而牛羊则吃不到草,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

对蝗群的扑杀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当蝗虫成群之后,人力能消灭的蝗虫不过是整个蝗群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蝗群天然地会绕开硬骨头,在河内没有裸露在外的粮食,四处又是烟又是火,还不断有人扑杀,那么蝗群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方向,开始向北转移,渐渐离开司州。

虽说蝗群一直在向北转移,然而身处蝗群正中的郡县,百姓只是看见这拨蝗虫被赶走,接着又来一波,这样的日子几乎望不到头,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一开始是粮价被竞相哄抬,不少刚刚派到地方的保甲长也参与其中。在洛阳紧急连发了几封官文,并且让桓彝在怀县抓捕了几个“典型”之后,粮价才稍稍平抑下去。而粮食市场真正被稳定,还是在南边诸郡的粮食大量运到河内之后了。

在这样艰难的时候,蝗群不灭论又一度甚嚣尘上。这时,洛阳适时地传来了一些村落成功驱赶蝗群的文章,河内郡的百姓们争相传阅,这才知道自己正在用的这些土方法真能驱赶蝗虫,现在无非是时候还不到罢了。

之后的日子里,每隔几天就会有洛阳的小册子传来河内郡,上面不光有洛阳附近灭蝗的最新进展,还有司州各地的趣闻、以及整个天下的形势。这些小册子,成为了灭蝗期间河内百姓难得的慰藉。

粮草供应无虞,而又知道现在刺史的方法已经有人试成功过,于是自官吏至百姓,信心普遍大增,虽然接下来的日子依然艰苦,但好歹是撑下来了。

于是到了七月初的这几日,河内郡的蝗群终于普遍地稀薄下去,蝗群的主力转而进入并州与河北地界——现在该是石勒去操心的时候了。

长久的扑杀让百姓们和下级官吏都精疲力竭。但对于下级官吏,身体上的疲乏倒在其次,洛阳不断传来小道消息,说是桓景要清算灭蝗期间的各种违命之举,一时人心惶惶。

最为恐慌的,当然是实实在在地贪墨了支援河内郡钱粮的官吏与保甲长。

大部分官吏所谓的违命,其实并非贪墨,而是保甲长在地方根本无规可依,所以多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比如强征百姓去做灭蝗的劳力,比如强行逼迫村中的大户交出粮食,比如灭蝗的环节有所缺失。虽然这些相比于贪墨事小,然而总算是擅自行事,如果桓景要拿他们是问,那么也免不了牢狱之灾。

但这时小部分贪墨钱粮的官吏与保甲长就开始煽风点火,说桓景打算在蝗灾之后,将河内郡的官吏彻底清洗一遍。风言风语在河内郡散播,人人自危。

这些都没有逃过尚虞备用处探子的耳朵,不久之后,两份名单摆上了桓景的案头,一份是河内所有疑似或者有确实违命之举的官吏和保甲长,以及他们对应的罪状;一份是近期谣言的疑似源头。

“果然是罪重的想裹挟一群罪轻的。”

但桓景依然不打算立刻处理,因为蝗灾还没有完全过去。

七月二十日,蝗群已经基本离开了河内郡内各县,直到这个时候,桓景才来到河内郡怀县,在议事厅接见各地方的保长和粮食调运官吏。

大厅上气氛肃杀。从桓景的几案两侧延伸到大厅的入口,左边一排是候命的官吏,右边一排是从各地匆匆赶来的保长。

“今日蝗灾已经过去,召大家前来,是为了赏罚之事。如此喜庆之时,可以不必紧张。”桓景笑着做了开场。

可是厅中的众官吏哪里相信什么“喜庆之时”?

原来,就在这两旁官吏和保长身后,桓景新选的两排亲卫正腰插双刀,虎视眈眈。文官看到兵,自然吓得魂不附体,而各保甲长们皆是从前桓景的亲卫,如今看到身后皆是新人,心中也咯噔了一下——这些人如果要法办自己,可是不会念在新军中同袍的旧情的。

这个时候,突然,议事厅的大门洞开。接着一声锣响之后,从门外传来一声门房的吆喝:

“刺史开始议事了,今日是公开议事,商讨的是灾后赏罚之事,请围观诸位肃静!”

官吏们顺着声音向外望去,只见门外黑压压地一片人。原来等各官吏到齐之后,桓景立刻遣人知会全城,不少百姓于是过来凑个热闹。

但站在厅中的官吏们更加慌张了,这次的赏罚可以说是十手所指,十目所视,可逃不开百姓的眼睛!

“诸位为何战战栗栗,汗出如浆?今日是喜事,大家高兴起来啊!”

但厅中肃静无言,有的官吏吓得发抖,而有的则神色自若。桓景见气氛已经烘托到位了,于是将几案上的一份帛书展开。众官吏眼巴巴地看着帛书——那肯定是赏罚的名册了。

“孙虎!”

一个年轻的保长双腿一并,却是依着新军中的习惯,两手紧贴着下衣,颤颤巍巍地大喊一声:“到!”

这个孙虎,原来是白云坞的佃农,本名是孙狗儿,在桓景的大改名运动中被改为了现在这个名字。在最开始的几次战斗中,他也参与过,所以立下功劳,得以进入亲卫序列。只是后来亲卫并不怎么亲临战地,而加之孙虎又是个安分守己的性子,所以并没有再升官,只是在亲卫中做了个小军官。

蝗灾之后,他被下放在河阳附近的一处乡村做保长,他的几个手下也是村中的甲长。

他现在心中慌乱至极,但更多是有些委屈,毕竟在村上自己也还算尽力灭蝗,强征百姓劳役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加之一开始也收了村中乡绅的一些钱财,虽然不像一些人那样借机哄抬粮价,对于乡绅只收钱不办事,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自己被人告发了。

他只等着桓景说出自己的处分:

“因其在河阳李家坪灭蝗有功,蝗群不过旬日即走,且无复发;晋新军亲卫百夫长,赐百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