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三十四章 叛逃

晋坞 第三十四章 叛逃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几日,两条命令通过驿站传遍五郡各处:一是百姓需准备柴火,州府将不日收购;二是命令各个保长组织,在田间挖出数道壕沟,若响应不积极者,予以撤职。

司州各处,无论士庶,虽然不知道这两条命令是为了干什么,但因为先前文字的普及,大家都看得清楚,照官府做能够有赏。所以不过数日,即使是在刈麦的农忙之间,司州的田间地头,也划出了一道道沟壑,家家都备足了柴火,只等着官府前来收购的那一天。

一切似乎都按照桓景预想的在发展。看起来,州府在民众中已经建立起了信用,无论出身,保长也在有效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只要基层不出乱子,蝗灾似乎也并不可怕。

襄城郡,襄城城中,一队仆从簇拥着一副车驾,正从城中最大的一处宅邸出来。市民都知道这是城中首屈一指的富商刘云之宅邸。而车驾所过之处,百姓多有避让,似乎不是一般人物。

一个二十七八岁的樵夫正好路过此地,见车驾经过之处,有个老头在避让的人群中打一个趔趄,他赶紧扶起老人。

“没事吧?”

“我身子硬朗,不怕挤。只可惜了这些货物,方才好不容易收拾好,伙计们又得重新收拾了。”

樵夫顺着老人的目光看去,才看到不远一处摊点,几个人正在收拾——看来老人也算是个商贩头子,并不需要亲自去收拾摊点。

或许是好奇轿子中坐的是何人,樵夫觉得老头也是久居城中之人,就询问:

“什么人啊?这么大的阵仗?”

“外地来的吧,你要是本地人,不用猜也知道,那肯定是我们襄城郡守军的司马爷。”那商贩头子握着樵夫的手,攀谈起来。

“司马爷为何出入刘云的宅子啊?”

“嗨,那还有啥,老婆想娘家了呗”,对于四方之事,这商贩自诩掌故,所以夸夸其谈起来:“我与刘云也算有些远房亲戚关系,所以知道些底细。这位司马爷上任不过半年,刘老爷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听说这司马爷从前是个杀猪的,加入新军之后,跟着桓刺史才飞黄腾达。”

“半年?”樵夫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这刘老爷舍得嫁女儿,怕不是靠司马得了什么好处?”

“实在的好处倒不至于,毕竟现在账目上查得紧。但看不见的好处,倒是不少。”商贩嘿嘿一笑:“我们行商之人都懂,这刘老爷之所以能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发财,靠的是消息灵通。”

“你和刘老爷熟,也有听到什么消息么?”樵夫半是打趣地问了一句。

“刘老爷常常把消息当做商品来买卖,即使我这种亲戚也不例外”,商贩叹了口气:“其他的大概都是商业秘密。但看你今天扶了我这老骨头一把,就告诉你件大事吧——司州要遭蝗灾!”

“遭蝗灾!”

“没错。我们这些商贩,近日囤积货物,就是打算在蝗灾初期捞一笔。至于你小子,若不是拖家带口的,建议跑到江东去。等蝗灾一过,司州搞不好又得乱起来。”

“好!”

“对了,答应我,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

这樵夫默默点头,然后就称谢淹没在了人群中。

几日之后,洛阳城中。

这天,桓景刚刚入座视事,就有传令兵来报:

“襄城太守、南府守将邓岳来报,襄城司马朱牧叛逃了!”

“叛逃?逃哪儿去?”

“不知道,现在整个襄城都找不到朱司马。”

朱牧这个人,桓景是知道的,白云坞屠户出身,虽然性格粗莽,不太动脑子,但最为忠实可靠。当初在端氏城之战时,即使被匈奴军队俘虏,他也宁死不屈,最终立下功劳,实在不像是个会叛逃的人。

“邓太守在干什么,怎么能让自己的司马在眼皮子底下消失?”

“邓太守正在昆阳整顿防务,所以不在襄城城内。”

桓景想起几天前自己让邓岳去叶县、昆阳修缮对荆州的防守工事,以防蝗灾彻底失控之时的入侵。

“去告诉邓太守,让他先不要声张,赶紧把朱牧找回来,免得误了备蝗的事情。”

也不知道朱牧发了什么失心疯,相比即将到来的蝗灾,这大概只是一个小波折,然而其中暴露出来自己的用人不当,还是很令人头疼的。

目前治下五郡,郡守的安排大致如下:洛阳所在的河南郡是桓景自领太守;河内的前线,则是交给了桓彝;桓宣领走了人口众多的颍川,以方便和豫州联系;而荥阳则依然是李矩担任太守;最后襄城因为水网交汇,交给了擅长水战,常常负责水路补给的邓岳。而军府也归郡守管辖,这样的郡守军政一把抓,权力其实很大,所幸现在管辖地盘较少,又都是可信任之人,就先将就着来。

至于各个郡守下面的司马,则几乎全由以前白云坞出身的第一批新军中的军官来担任,比如王仲坚、陈昭之等人。这些军官民治的资历尚浅,但都久经沙场考验,至少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各郡之中,襄城郡因为与荆州相接,又不太会有战事,所以桓景也相对没那么重视。朱牧至少忠诚可靠,所以桓景让他在襄城帮助邓岳稳住场子,顺带监察邓岳。可没想到先出事的,却是自己的嫡系。

几日以来,桓景都在布置备蝗的事情,还来不及看尚虞备用处的报告。正当他传令冉良之时,冉良却自己找上门来。

“襄城出事了?”桓景见冉良自己先来找他,十分满意——看来自己情报机构的效率并不差。想朱牧叛逃这种大事,一般都是由驿站加急送至洛阳,没想到尚虞备用处自己的消息传递,也能做到这么快。

“是的,是大事。”

“朱牧叛逃,你可知道缘由?”

“朱牧叛逃事小,大事是蝗灾即将到来的消息,在襄城泄露了”,冉良也是刚刚接到襄城探子的报告:“现在粮商哄抬粮食价格,一斗米要二十文钱。不少百姓正向江东逃跑,地方保甲长根本制止不住,有些更是自己也跟着拖家带口地跑。”

“新军有动荡吗?”

“谢天谢地,新军还没有。邓太守听说襄城乱了,赶紧将守军集中在襄城、昆阳等几个城市,所以城中基本被控制住了。然而襄城郡的乡间秩序依然极乱。”

“那么,朱牧叛逃,可是因为消息泄露的缘故?”

“我们探子猜测大约是如此。消息是从商贩处泄露的,而朱牧去襄城就职之后,与襄城商贩走动颇多,还娶了城中富商的女儿。”

看来,朱牧大概是怕被法办,所以畏罪潜逃了?只是这一逃,不光襄城,消息肯定也会在其他郡展开,接下来动荡几乎是不可避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