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十二章 外合

晋坞 第十二章 外合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桓景带着新军全军从朝歌向北疾行两日,抵达邺城城下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只看得到城头微微的火光。

先前派去城中的细作还没有回,也不知道李头是否能带着城中流民起事。但桓景知道,不能把宝押在其他人身上。虽说过去和李头有过交道,似乎也并不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但这乱世之中,还是不能完全信任任何人。

此战即使没有内应也必须拿下。

城中唯有千余守军,面对桓景万余大军,似乎只有投降一途。然而,桓景早就得到李头的情报,虽然守城军士兵少,但都为“国人”。在石勒华夷分治之后,“国人”有了归属感,确实会死战到底。

那么强攻呢?

作为曹魏五都之一,邺城城坚,引南面的漳河为护城河,又被石勒修缮过,看起来是固若金汤;面对存着死志的敌人,若是强攻,恐怕得不偿失。

然而没有不破的坚城:

按冉良之前所说:李头提供了三个信息。

其一:城东南有缺口,被修缮过,可是修缮得并不好。

其二:邺城城北城墙段过于平直,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其三:在极端情况下,城中流民愿意冒死冲开城门。

对于第三点,桓景当然不会愿意让城中流民出现这么大的牺牲。然而这说明城中已有民心可用,多少是个好消息。关键看怎么运用第一第二点,至于城内民心,只是添头而已。如果城中流民起事,则为意外之喜,但并不足恃。

当夜,借着夜幕笼罩,燕燕带着新军的匠人们摸黑来到城墙下勘察。

在家中闲居两年之后,作为军中最得匠器之妙者,她闲不住再次上阵。不过桓景还是担心她有所闪失,却是让她执行勘测之责。毕竟城中守军兵少,只是隔着护城河巡逻,即使能发现新军的匠人,也无法出击。

在月光之下,护城河波光粼粼,可以看见邺城东南角一处与四周的颜色不一,隐隐有一处缺口。

“果然,是生土。”

邺城是夯土城墙。夯土分为生土与熟土两种。熟土工序较为复杂,需要经过发酵,烧制等步骤,并混入石灰与糯米汁混筑,最后才是夯筑。而生土则只需夯筑一个步骤,工序简单。石勒攻破邺城,一开始也没有久居的打算,所以城墙中的缺口,是用生土简单夯筑填补的。

燕燕得知情况,就匆匆回营禀报丈夫。桓景沉默了一下,随即应道:

“生土有什么缺点么?”

“生土不能泡水。”

原来虽然生土夯筑速度快,缺陷也很明显,不能泡水。幸好北方雨水并不充沛,石勒军似乎也只是随时修缮生土城墙段,勉强维持而已——毕竟城外已经有了一道护城河了,而在幽州与冀州,谁又能够突袭如此固若金汤的城市呢?

即使知道城墙有缺陷,依然难以利用。难道还是得强攻不成?

水、水、水,到底去哪儿找水呢?

桓景怔了片刻,然后一时喜上眉梢:“水?护城河里不有的是么?”

第二日,清晨,当邺城守城军士醒来时,只见护城河外,已经密密麻麻围了一圈晋军了。

守军将官是石勒好友郭敬,因其值得信任,故命他在城中留守。此时正在城南,桓景见他已至城头,先是命人与之喊话:

“石勒已弃尔而走,不要再做无谓抵抗!”

“吾受石将军厚恩,不降!”

随即,箭矢立刻汇集于城头。桓景没有废话,直接命人对城墙上射击,守军赶紧缩回垛墙后面。如是连续射击之下,守军一时被打得不敢抬头,只敢透过城墙上望孔,查看城下战况。

只见城南有一支匠人在护城河上放入小舟,随后几条小舟横着排成一列,不过一日之内,城北也传来消息,从南北两个方向,护城河上出现了数架浮桥。其中北面城墙因其平直,其外护城河上浮桥尤多。

如是直到日暮,晋军弓矢暂歇,而浮桥已成,匠人各自回营。

虽然晋军筑好浮桥,但郭敬并不忧虑,毕竟浮桥上能够同时通过的军队数量有限,是无法蚁附进攻的。如果只是攻击几个点,自己这点兵是够用的。

次日清晨,天还未明,映入郭敬眼帘的,又是隔岸成群的晋军和不间断的箭雨。

突然鼓角声大起,郭敬眼睁睁地看着一群军士一手举盾牌,一手抄着铁锹、铁铲从浮桥上快速通过,来到城墙下射击死角,也不知是为了干啥。而自己因为被城下弓矢压制,一时无法还击。

若是先登,那么手下的胡羯士兵足够在城垛后面守住城头;但为何晋军带着铁锹、铁铲呢?

难道是挖地道?可是地道工程需要数日才能完工。而自己在城内已经挖好了阻断的壕沟,日日巡逻,就是为了防地道,似乎不必忧虑。

“北面,北面才是总攻!”突然有士卒传来北面城墙消息,北面有大量骑兵云集,一时沙尘漫天。

哈,明白了,原来只是假借挖地道来佯攻,而主力则是进攻城墙平直的城北。郭敬思索片刻,就立刻遣主力北上御敌,自己则亲自留在城南压阵。

在郭敬看来,这不过是对石勒攻蒙城、破苟晞的拙劣模仿:以骑兵快速抵达城下,随后以绳索强行蚁附攀援,这确实是以多击少以攻无备之敌的好办法,通过马匹输送,可以补足浮桥数量的缺陷,将大批士卒快速运输到城下。

可惜自己早已有备,即使桓景在城墙上能够立足,也必然损失惨重,这样自己到时候逃出去,至少对石勒有个交代了。

可是将军队派去北面之后,却许久没有等来回复的消息。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才有士卒归来报命。

“城北守得如何?”

“城北骑兵两千余,只是在护城河对岸盘旋,并未有攻城迹象。”

真是咄咄怪事,难不成只是立威而已?可自己又岂会被这点骑兵吓到?他思索片刻,以为自己终于看透了桓景的计策:

“这大概是疲兵之计,不要松懈,继续防备北面。”

郭敬不知道“狼来了”的故事,但是长期佯装进攻,让守军放松警惕,历史上是有许多战例的。

“可若是佯攻,实则进攻南面?”

“骑兵都是军中精锐,哪有用精锐来佯攻的?何况南面目前除了城下那几个工兵在挖地道而外,并未有异动。地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日完工,且先去防北面。”

士卒称诺而去,郭敬舒了一口气。

整日之内,北面晋军都不过在严格地执行疲兵之计,并不靠近城墙。而城南的少数晋军工兵窸窸窣窣地不知道在城墙下干什么。

可恨这些工兵俱在城下死角,自己观察不到,又不敢出城,只能任其挖好地道。待其通过地道入城,自己就可以守株待兔,在城内壕沟截获这些突袭的家伙。

第三日,整日无事。

郭敬甚至都想搬去北面:靠着城南这点工兵,晋军搞不出来什么名堂,倒不如防备晋军骑兵的动向。

第四日凌晨,郭敬正在安眠,突然被城南传来的一声巨响唤醒了。

“搞什么鬼?是砸城门吗?快派人下去看看!”

城门处已经用滚木塞住了,应该不会有失,但还是需要验证一番。

冒着弓矢,守军的敢死者缒城而出。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卒气喘吁吁地回报:“晋军正趁夜将攻城锤运过了河,正用攻城锤砸墙呢!”

哼!攻城锤如何砸得开夯土城墙?郭敬不禁失笑:“不要理会他!”

接下来,又是几声巨响,郭敬只当晋军在敲钟,并不惊慌。

他确实知道城南晋军工兵所在之处是夯的生土,可是即使生土也厚实之至,仅凭攻城锤如何撞得开?

这时又是一声巨响,只是这次响声尤其大,还伴随着瓦砾崩解的声音。郭敬开始没有来由地担忧起来。他不由得起身,登上了城楼,却迎面撞上一个神色慌张的士卒。

“将,将军。城墙被锤破了。”

郭敬大惊,在指引之下来到城墙崩坏之处,冒着箭雨下瞰——

只见一条小水沟,赫然从护城河引向了城墙断处,这正是晋军工兵这几日的劳作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