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四十三章 整顿军备

晋坞 第四十三章 整顿军备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内史,全军已经集结完毕”,身旁冉良嘹亮的报信声将桓景拉回了眼前的事务。

连月的大雨后,终于迎来了大晴天。自从石勒向北开拔以后,仿佛乌云离去一般,天气终于放晴。谯城西门下,旌旗如浪花一样翻涌,兵器和铁甲在日光下闪耀着金光,是按方阵列队的新军。

在原时空阅读一些历史小说时,桓景总会觉得十余万人相互厮杀方才是大战,现在看来,万人规模的部队竟然已经足以达到满山遍野的效果。

整顿好军队后,新军各营的将佐来到城楼上,听桓景面授机宜。他前天已经和各将领说过自己的方案,并让他们制定士兵名册,今日不过是对一下各自的想法。

首先,是新军的名字问题。桓景还记得,新军这个称呼,最早是来源于郗鉴为自己练兵时的吐槽,说当时的五百家丁,连晋军的新兵都不如。新军士兵互相自嘲,这个称呼才渐渐流传开来。

但现在,新军有了另一层含义: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与百姓亲善,又能识文断字,明白为何而战。这使得他们成了一支有着全新面貌的部队,与同时代的晋军不再一样了。

经过一番讨论,新军众将纷纷表示,自己就爱叫这个名字,桓景自然顺水推舟,不再表示反对。老实说,“新军”这个名字本身没啥,只是总是让他出戏,莫名地联想到原时空一千多年后奥斯曼的耶尼切里军团。

接着是军队的分划。面对众多不识字的新兵,桓景决定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

军队大体分为四部,每部都有两千人,桓景依照原时空的启发,称这一单位为“旅”。

“《说文》里说过五百人为一旅,不过《国语》也说过:故二千人为旅,所以我们是在恢复春秋的古制”,卞壸在一旁引经据典,表示支持。

这倒是桓景没有想到的,原来“旅”这个词历史如此久远。不过这倒好,他想,士兵们记忆起来更加方便了。

一旅之中各有一千新兵和一千老兵,打散编在各营之中。混编的原因一方面是方便新兵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新兵中的不安定因素,毕竟王赞的教训依然让桓景心有余悸。现在新兵有老兵约束,又分属不同营帐,若能长久相处,必然能打破隔阂

而与此同时,桓景吸取之前的教训,做了一个从前他或许会嗤之以鼻的决定:要求各旅的统帅皆是新军出身。现在第一旅直属桓景,桓宣统率第二旅,王仲坚统率第三旅,陈昭之统率第四旅。

可能对此有异议的三个军头中:刘瑞决定自己年老,精力不济,主动让贤;樊雅经过最近一战后已经丧失心气;而阎亨在守卫谯城的时候受了重伤,现在正在养伤。所以桓景某种意义上任人唯亲的行为,竟然一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这个时候,桓景才开始明白,为何直至近代,各地方军阀也往往任人唯亲。军事最基本的要点,还是在于下属将领能贯彻主将的意志。虽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的说法,但是将领的便宜行事,最终还是为了战争全局的胜利,所以依旧是在贯彻主将的意志。

既然要保证下属贯彻主将的意志,信任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苦县之败时,桓景反思许久,他心中明白,王赞治军未必就特别差,但他赌气去苦县部署,违背了桓景集中兵力的原则,那么就是在违背主将意志。如果一支军队。

“在就任之后,诸位可以便宜行事。但请诸位牢记,我们是新军,而不是旧晋军。一切都要为了最终的胜利,一切都要为了百姓的利益。”

主将皆颔首,桓宣自不必说,其余两位皆是穷苦出身,对于百姓疾苦再清楚不过。

桓景继续布置一些细节上的安排。

旅之下分为四个单位,称为营,每营五百人,皆设校官统制。

营之下,军队编制暂时以百人为一个指挥单位,称为一阵,设置尉官来统辖。阵以方阵为基础,在桓景的安排下,是有独立指挥权的最基础单位。

再往下则以二十五人为一队,最后则是管辖五人的基层伍长。

校官一级的长官皆由各旅的将官任命,再往下,每级军官都能自主任命下属,但必须上报上级,所以一趟任命下来,军官几乎都是新军出身。通过这种手段应该能牢牢保证军队的忠诚了,桓景心中默念,但他没有说出口。

这个军制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桓景直接调度的一千人,现在被设为荣誉营,全部由功勋卓著的老营军士构成。如果其他旅的士卒有战功,也会被简拔至荣誉营。

组织这么一支军队,不仅仅能够提供一支靠谱的机动力量,在四旅之间随时补强;同时,荣誉团队的设置也可以激发军人的荣誉感,能够给其余几支部队提供一个榜样。

另一个则是谯城的卫戍营,交由谯城都尉桓彝,几乎全是新兵中的精壮组成。这支部队主要负责谯城附近治安,所以新兵足以完成任务。而谯城士人与新官吏的资源丰富,这也可以使这些新兵快速完成扫盲与训练。

布置既定,各旅将领皆拱手称诺而去,各营名单,桓景早已在昨日列好,张贴在军营各处。而各部的将领,在前天就已经知道今日需要整队,早安排好了下属的校官,现在仅仅只是回营整队罢了。

不一会儿,城楼下竖起了六面巨大的彩色旗帜,分别代表四旅和荣誉营、卫戍营。各面旗帜下又分为不同的小旗帜,代表各旅之下的不同营队。

在与桓景耳语几句后,冉良跳着跑下城楼,骑上战马,向各部传达整队的命令。

“各部依照预先划分的编号,加入各自旗帜之下,听自己长官的号令。”

一万人在旷野上来回穿梭,仿佛蚂蚁在巢穴之间往来。幸亏暮春的太阳还不算毒辣,否则桓景倒要开始心疼起士兵了。

过了半个时辰,各旗帜之下都已经集合了一团团的人马。这时,桓景接到了各旅营整队完毕的上报,不禁心中欣喜。

军队的编制既定,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军事部署了。

谯郡基本涵盖涡水两岸。涡水下游的南部谯郡毗邻司马睿的地盘,所以威胁较小,主要是要防备张平突袭。桓宣既熟悉军务,又能和那一片的士人打交道,所以此地由桓宣和他的第二旅负责。

主要的防区还是在谯郡北部。一方面是谯城附近的地盘,另一方面是涡水北岸原樊雅军的地盘。桓景让桓彝负责谯城附近的防务。而王仲坚则去涡水北岸,压制当地新加入坞堡主的任何可能叛乱。

剩下的五千人,荣誉营、第一旅、第四旅,皆由桓景亲自带领,在休整一夜后,向西北进发,前往追击石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