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三章 江左八达

晋坞 第三章 江左八达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寿春城中富商听闻石勒来袭,多数望风而逃,留下了宅院与商站。随军的士族正愁没有好地方居住,琅琊王便分配他们居住在城中这些无主的宅院里。

桓彝在寿春的府邸便是这样一所宅院。宅院不大,他却早已在其间精心布置了假山翠竹。每每名士聚会之时,欲求别致的地方,便只好来此处饮酒赋诗,他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跻身名士之列。

今日又是聚会之时,众人环假山而坐,他们面前一人一张几案,案上是鲈鱼脍,莼菜羹,除此之外,就是美酒了。不等仆从递上酒具,他们早已抱起酒壶对饮,吟诗作赋,畅叙幽情。

为首的白面士人起立,举起酒杯,向众人致词:

“古人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今日高朋满座,务请诸位忘却忧愁,各叙平生乐事耳。”

这个峨冠博带之人正是江左八达之首,国子祭酒,出身陈郡谢氏的谢鲲。

所谓江左八达,除了谢鲲,还有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辅之。这八人其实无一人生在江左,俱是随琅琊王南来的北士。

只因此八人常常聚在一起酗酒,行事放诞,故时人以八达称之。

“毕茂世,我见汝色动,何不先来叙述一二?”东道主桓彝指向毕卓,这是一个年轻文士,还没有长胡子。

毕卓也不起身,只是侧伏在几案上,仰面大笑:“我所期望之乐事,大抵如下:

“若得闲日,乘一小舟出游,小舟里面也不载他物,唯载酒数百斛,然后四时佳肴分置船头船尾。”

“这倒偏是条好船!”东道主桓彝赞许地感叹。

“寻得这样一艘船,也无需做他想,只是左手拿着酒杯,右手拿着蟹螯,一侧是醇香满面,一侧则大快朵颐,岂不美哉?

“然后就一边拍着江水,一边唱着歌,若有这等的乐事,这辈子也算是值了。”

毕茂世拍打着几案,唱着《陇头歌》,倒真像是他在江中拍水一样。众人也随着他唱起北方的曲调。

“毕老弟的乐事可谓尽善矣!”阮孚拍手称赞。

“哪里,我不过是抛转引玉罢了。阮遥集,你既为阮籍之属,想必对于乐事,别有一番心得?”

阮孚正欲发言,突然门外跑来一个老者,打断了众人,原来是桓彝的管家。老者朝桓彝耳语几句,接着向众名士鞠躬,便匆匆离开了。

“此是何事?”大家好奇地问东道主。

“我们的小团体,又要多一位朋友了。”桓彝撅着嘴说道。

仆从们刚刚添置好一张新的几案,一个年轻人就旁若无人地走进来,在几案上大喇喇地坐下,他倒也不喝酒,只是好奇地打量着众人。

“这位是我的堂侄,桓景,现任谯郡司马。”

桓彝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远房亲戚,之前只是听桓弼说过这个孩子好生不争气,后来妻子的家书又屡屡提及此人,却像是一个风流人物。今日刚好桓景来府上投宿,桓彝脑中灵光一闪:不妨也让他来参加士人们的聚会,为家族刷刷名望。

“阮遥集,你继续说吧。”桓彝挥手示意阮孚继续下去,但眼睛却不住地盯着桓景。

此人身姿矫捷,仪表堂堂。他不禁心生几分敬意。看来妻子所述,非是客套恭维之语,自己这个侄子确实是个豪杰。

阮孚也开始说起他理解的人生至乐之事,依然是饮酒而已。桓彝心不在此,只是时不时插几句嘴,应和两句。

此时他方才仔细回想起妻子在家书中的描述,这个桓景虽然现在只是区区一个谯郡司马,实则久经战阵。相比之下,自己早年就做过骑都尉,也一直梦想着能建功立业,但大半辈子的功夫,还是花在和名士们清谈上面。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汗颜。

“总而言之,我所期望的人生至乐之事,就是终日饮酒。世事多违人意,唯有酒不会骗人——只要你喝得够多,总有醉的时候。

“桓茂伦,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带着些醉意,阮孚指着东道主。

“我的话嘛,至乐之事就是与诸位宴饮。”桓彝不曾细想,只是轻轻搪塞过去。

“桓茂伦”,阮孚命令似的高叫,“在我们面前装什么?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原来即使是这个小团体,也并非都是肝胆相照的兄弟。阮孚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儿子,而桓彝却只是罪臣之后。阮孚心中一直不屑于和桓彝这种门第卑微的家伙同列,只当桓彝是一个附庸风雅之辈。

“我的想法,可能与诸君大相径庭。家妻已经怀了七个月身孕,如果两个月之后,石勒果真能被击退,那么得胜之喜与吾儿降生合在一起,当是人生之大快事。”

这番话使得名士们都有些扫兴,说了只谈玄理,没想到东道主还在谈这些俗事,依然为身外之物而悲喜,实在是不配为一个名士。

桓彝在众人的目光下依然保持镇定,但汗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也明白过来,之前的气氛不对。

这时桓景已经看出了他的困窘,虽然不明白为何阮孚突然不满,但给自家亲戚解围自然是应有之事。于是他突然起身,把众人目光都吸了过去。

“我的想法,和诸君也不大一样。在我看来,人生至乐之事有三:

“一是丰收之时。农忙虽然累,但是就此确立一年的收成,这种快乐无以言表。诸君五谷不辩、四体不勤,想必还未曾经历过农家至乐。

“二是将要得胜之时。在战场上亲身厮杀,身后自己的所爱之人得以守护。诸君无所牵挂,想必也不能理解这种快乐。”

说罢,桓景将身上佩剑拔出,一旁的士人哪见过宴会上拔剑的架势,无不惊得两股战战。

“三是归乡之日,诸君故土沦陷,却依然坐此高谈阔论,人何无情至此邪?”

说罢,桓景自是拔剑切肉不言,士人有的恨桓景扫了他们的兴致,有的则是羞愧与自己无意故土。宴会因此草草收场。

宴会结束后,桓彝带着桓景来到内厅,答谢桓景解围之恩后,他拿出一卷书册,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家妻之前也和你说了,如果要面见琅琊王,对于他的臣僚必然要有准确的认知。

“现在,琅琊王手下分为两派,一部分是北方侨姓,一部分则是江左的土著。我已经把他们的姓名记录在策了。

”希望能帮到贤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