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四十八章 城下之盟

晋坞 第四十八章 城下之盟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两军合在一处之后,桓景把军队在谯城之下一字排开。乞活军和桓景自己的新军,一共来了五千余人,加上桓宣的一千八坞堡主家丁,统共有七千人。谯郡北部的全部兵力都汇集在这里了。

他决定和樊雅好好谈一谈:这人毕竟没有大恶,只是贪图名利,篡夺了谯郡太守之位,还向各坞堡主收税。其实从劫营的时候那几个死忠可以看出来,在他自己的部下之中,樊雅还是挺得人心的。

更重要的是,再斗下去,除了谯郡太守那个名头,其实不会再有什么别的收获。自己的事情还很多,精力不能放在这上面:秋收不能再耽搁,与乞活军的关系也需要重新思考,南边其他坞堡主要怎么统合他们,这些事情足以使自己焦头烂额。

何况周围石勒苟晞等大势力一直虎视眈眈。根据最新的情报,王弥也要加入到这场大乱斗里来。与此相比,谯郡太守那个虚名实在没有什么用,专注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正道。

“哥哥,你真的要亲自上场说降樊雅吗?万一他们射冷箭怎么办?”

“放心,樊雅现在已经智穷虑竭,谈判是唯一的生机。如果这个时候再想把我射死,那就是自寻死路。何况我站在射程边上就好,不要为我担心。”

他披上重铠,骑在一匹特地挑选的高头大马上,摇摇晃晃地向城门走去。

“樊叔,小侄不懂规矩,之前没有礼数,让你受惊了”,他在马上微微一拱手,“现在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吧。”

“他刚刚说‘樊叔’,那么还有救。”城楼上,樊雅喃喃自语。

他现在处在一种极度绝望的心境中,自己手握精兵,却被一帮小字辈以羸弱之师击败,老家都被抄了。他已经做好了城破**的准备,毕竟自己篡夺谯郡太守之位,也算是叛逆之人。城下这群坞堡主一个个恨不得吃了他的肉,又如何肯放他一条生路呢?现在竟然出现了一丝生机。

他走下城楼,来到城门上,“你们要谈什么?”

“谈你的性命和官位。”

眼见自己此话一出,樊雅立马陷入沉思,桓景明白大概是有戏。这大概就是樊雅最在乎的两样东西了。人人都惜命。而桓景记得许昌之行时,樊雅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个谯郡太守的位置,那么那个头衔大概也是他汲汲以求的。

“说吧,你们要什么?或者说,还能给我留些什么?”

“以谯郡司马为名,我们来个约法三章。

“第一,从现在起,请樊叔带着你的部众退出谯城,我们自会交还青丘坞。

“第二,我们不追究你私受谯郡太守的罪过,也不干涉你之后自称谯郡太守。

“第三,你之后不得干预涡水以南诸事务,我们涡水南边的坞堡主没有征兵和交税等一切义务。”

这三个条件倒是挺宽大了,樊雅心想如果是这样,从事态上看,差不多等于回到进谯城之前的状态。

唯一的区别是自己获得了谯郡太守这个名头,而失去了从坞堡带来的四千人马。某种意义上看,是用四千弟兄换来了自己太守的名分。想到这里,他不禁唏嘘。

“太守,不可轻信啊。你忘了他们怎么试图暗杀你了么?”这时,他身旁一个侍卫发话了,他是从白云坞战场上逃出来的。

樊雅被这句话猛然点醒。

“你说的这些条件很宽大,我可以接受,但是如何保证你们不会背约呢?之前半路截杀我这种点子都想得出来,又如何保证不会我一开城门,你们就一拥而上把我杀了。”

是啊,站在他樊雅的立场,自己的信誉也确实值得怀疑。

桓景开始后悔当初投票决定是否截杀樊雅的事情,当时自己明明被马歆说服持反对的态度,却最终还是随大众的意见作出决策。回过头看,大多数坞堡主其实只是想让樊雅死,之后不用向他交税交粮,而并没有想到谯郡的长治久安。那么这样的民主,结果会如何其实是很显然的。

“这样吧,我桓景在这里起誓,如果我桓景违背约定,就让我母亲和我死于非命。”

樊雅点点头,“好,我相信你!”

“空口白话,不能轻信啊!”他的侍卫在一旁苦劝。

自从司马懿违背了他在高平陵指洛水发的誓以后,在这个时代,誓言这个东西已经不再有效。一句轻飘飘的誓言,又如何让人相信呢?

叹了口气,樊雅将侍卫推开,“我决定相信他。桓景不可能拿王氏的性命开玩笑。”

原来即使是从前,桓景虽然有暴躁轻佻的坏名声,唯独待母至孝。这个呆霸王虽然不学无术,对人动辄呵斥打骂,在谯城也常常无理取闹,但是在王雍容面前却顺从得像一只绵羊。这是谯城附近都知道的事情。

他走下楼,打开城门。桓景将佩剑丢在一旁的地上,下了马。两人握手言欢,回到桓景新军营中,就算是定了。

突然他身后,一人飞马而来,朗声喝道,“我反对!我才是谯郡太守!”

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夏侯焘。桓景这才想起,自己之前没有告知这个“谯郡太守”。也难怪,从心里他也一直不拿夏侯焘当回事。何况这个时候再来反对,有些迟了。

樊雅眼神有些迟疑地看着桓景:难道要背约?

“我已经决定和樊雅和解了。何况刚刚才发过毒誓。”桓景淡淡地说。

“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谯郡司马,如何越过太守来做决定?桓景,我命令你,现在赶紧把这个叛逆给我抓起来!”

看来夏侯焘强调的还是太守职位。桓景算明白了,夏侯焘根本不在意樊雅的死活,他只是想在自己面前确立太守的威信。这个档口这么干,就有些没有自知之明了。

他鞠了一躬,“敢问太守,太守这个官的职责是什么”

“在治世,就是治民进贤、决讼惩奸。在乱世,就是保境安民。”

“现在违背约定杀了樊雅,就能保境安民吗?杀掉樊雅,涡水以北必乱,现在谯郡外的势力虎视眈眈,一旦入侵,如何保境?同时,人人都知道你谯郡太守是个反复无信之徒,樊雅在北方的余部无法安抚,又谈何安民?”

夏侯焘无言,他知道自己理亏,不过是想报当时谯城受辱的一箭之仇罢了。。

良久,他才又说,“即使要保住他的性命,也不应该放弃追究他篡夺太守的事情。”

“敢问,谁能给你这个太守官位呢?”

“琅琊王承制,表奏我为谯郡太守。谯郡何人不知?”

“不,我不是问谁封你做谯郡太守,我是问谁能决定你是不是谯郡真正的太守。”

“你什么意思?”

“如果一个太守只有名号,而没有管辖的人民,他算是太守么?他算个屁!只有人民,能决定一郡之主的位置。现在你进入谯城,在里面开府办公,让民众感受到你的恩泽,这才算正式成为太守。至于别人自己私相授受,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夏侯焘低头,他这才意识到太守不只是一个名号,更多的是一份职责,一份苦差事。自己之前确实被名号所迷惑了。

“我现在是谯郡司马”,桓景接着说,“所以理应都督谯郡诸军事。我尽自己的职责拿下了谯郡治所,之后也会保证谯郡的安全;但如果说治理谯城,就轮到你了。”

他将手按在夏侯焘肩上,“我相信你能做好,不是吗?”

夏侯焘点点头,就不再表示反对,自去府衙准备走马上任不题。

其实桓景自己也不是不想当这个一郡之守,奈何单凭自己的实力其实不足以守住谯城。现在让夏侯焘在谯城开府办事,也算把他的人马和谯城的存亡捆绑在了一起。

“对了,之后作为谯郡司马,你的家丁也由我来训练吧。”

望着桓景身后新军整齐的军容,再想想自己手下那群不成器的家丁,夏侯焘同意了。

简单地举行了一个入城仪式后,夏侯焘入驻太守府。而桓景等人则在第二天启程回白云坞,途中顺便送别了回高平郡金乡县老家的郗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