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三章 士别三日

晋坞 第三章 士别三日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桓景惊呆了,他眼前的酒,虽说不比茅台,也算是地地道道的白酒。这怎么可能?白酒最早也是元代才传入中国的,何况是这种程度的烈酒!

“是谁教你们做出这种酒的?”他扶着额头,有些失态。

“燕燕早说了,这是她家祖传的制法,叫什么烧酒。你怎么连这个也忘了,看来真是脑子坏掉了。”王雍容觉得桓景大惊小怪。

作为一个穿越者,桓景没有想到居然是自己先被土著给吓了一跳。他仔细搜寻着脑海中的记忆,倒是也有小众说法认为,中国汉代就有了白酒制作的工艺。

但是这种纯度的烈酒怎么可能做得出来?难道这个世界已经有穿越者了?又或者中国古代真有一些早已失传的高超技艺?

他脑后的伤还没完全好,再想下去,感觉自己脑子要爆炸——还是关注眼前吧。

不管怎么说,已经有酒了,包扎什么的应该问题不大。他大学时的军训是和隔壁医科大联办的,所以倒是学过一点急救的知识。

多年以后,当桓景回忆往事时,总会觉得是这一次急救让自己第一次真正成为白云坞的一份子。不过当时他可没有心思多想,仅仅是自然而然地就帮上了忙。

取了白酒,在伤口周围细细涂过一遍之后,桓景观察着伤口,发现那箭头透过铠甲,已是强弩之末,所以伤口并不深。

箭头的制作工艺也很粗糙,并没有倒刺。他稍一用力,就把箭头从桓宣身上拔了下来。然后他吩咐一旁的小厮去把一些纱布用锅煮了,亲自用煮过的纱布把桓宣的肩膀捆起来。

“还好,应该只是失血过多。”他喃喃自语。

王雍容贴近燕燕的耳朵,小声地问,“这傻孩子又在搞什么名堂?为啥要把纱布煮了?”

“这大概也是在驱邪吧。或者,照当家的说法,消毒?”燕燕紧盯着为桓宣包扎肩膀的桓景,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好像又学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这个顽劣的孩子,原来也有点东西,终究没有辱没他爹,王雍容默默地点了点头。

桓景一边包扎,一边仔细思考着接下来应该干些什么。

现在看起来,坞堡里这些人还算友善,都把自己当成了脑子摔坏的大当家。这样,至少穿越一开始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基本上是衣食无忧的状态。

而无论是盐水还是酒精杀毒,总的来说,即使是自己的常识,对于这个时空也是碾压级的存在。虽然说还是有一些异常的情况,比如穿越时空的白酒,但是说不定是自己记错了,或者是历史学家搞错了,这都是常有的事情。

蜘蛛侠曰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己既然有了安定的环境,又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就得定个小目标,比如解放全人类什么的。

作为一个穿越前在初创公司写代码的程序员,桓景多少还是有些野心,总是闲不住。晋末悠闲农家这种主题显然不太适合他。

无非就是创业嘛,也没什么大不了。在旧时空,初创公司创业时都要面临一片红海。而这个时空可没有竞争对手,穿越者仅此一人,别无分店。

就这么决定了,在接下来的日子,得把白云坞这个小初创,做成乱世的上市公司。

这么做着白日梦,桓景不禁一边包扎,一边哼起了旧时空的小调。

待他把一切料理完毕,躺在地上的桓宣回复了一些体力,就站起身来,在桓景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走向自己的房间躺下。众人都围在他身边。

“三年不见,哥哥也不再是一介武夫了。”桓宣感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桓景随口接了一句。

那弟弟吃了一惊,面露喜色,“你也看陈承祚写的《三国志》?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他欣慰地对母亲说,“娘,你在信里常说,景哥只会刀枪棍棒,只不过是一介匹夫。你看看,他现在也是文武双全嘛。”

兄弟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起来,倒是莫名地合拍。毕竟桓宣之前就是以好学出名,又在洛阳见过几年世面。在现在的桓景眼里,他这个弟弟简直就是这个时代士族生活的百科全书。

而桓宣则惊异于哥哥的转变,毕竟之前的桓景是个不学无术,只知耍枪弄棒的武痴,现在竟然也算是知书达理了。好学近乎智,这可是个好迹象。

王雍容看着谈笑风生的两兄弟,终于露出了笑容。

她又看了一眼手中的玉佩,那是桓弼临死前嘱咐桓宣交还给她的。二十岁时,桓弼第一次去京城当官,她特地将这块在王家祖祠开过光的玉佩交给丈夫,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带上,这样王家的列祖列宗也会保佑他好运。

一开始桓弼作为齐王司马冏的部属,在京城一番残酷的斗争后被东海王赦免,于是赋闲在家。三年前,朝廷竟然又重新征召桓弼为长史。

王雍容当时以为,这都是玉佩带来的好运。

她还记得在她送别时,桓弼意气风发的样子。然而自他一入京城之后,家书渐希,语调也渐渐从喜悦变为忧虑。

对刘渊的战事败多胜少,朝堂上东海王和圣上明争暗斗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几个月前,两位大人物的矛盾激化。皇上密诏苟晞勤王,一场内战即将爆发。

幸运的是,几天前桓弼又写来家书,东海王暴死,待随王司徒送完东海王最后一程,他就打算离开军队。几日之内,定可带着儿子回到白云坞,然后举家搬去江东。

她又以为,这是玉佩带来的好运。

现在丈夫已经战死,但自己这个顽劣的儿子似乎又有了长进,看来命运实在是不可捉摸,玉佩这种俗物又知道些什么呢?

突然,一声高叫打断了王雍容的回忆。只见桓宣眉头一紧,面露痛苦的神情,“坏了!”

“怎么了,宣儿。”王雍容俯身探问道。

命运的钟又敲响了一声。

“糟糕,我把这事儿给忘了。娘,我们白云坞有大麻烦了!”

众人面面相觑,当家的在苦县战死足以让人悲痛,但没想到更糟糕的消息还在后头。

“娘,你还记得,之前爹爹在家书里提到过的那个范主簿吗?”桓宣躺在床上,无力的说。

王雍容点点头,但那个姓范的,她其实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丈夫对那个同事印象特别不好。

“爹爹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心太大,口无遮拦。之前在酒桌上他曾经说过谯城在苟晞的保护下粮草充足,富甲一方。”

“你爹说得没错啊?怎么了?”王雍容有些不解。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范主簿显然听进去了。我去寻找马匹救爹爹的时候,看见一伙乱兵,约莫有一千人出头,正簇拥在范主簿身旁,这伙人在他的鼓动下决定往东逃,到谯城去抢粮食,说什么打到谯城,就有小米吃。”

“但是他们去进犯谯城,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娘!我们白云坞就在谯城正西边,他们去打谯城,那我们就是必经之路。”

众人恍然大悟,兵过如篦可不是说着玩玩的。前些年襄城郡的流民就述说过王弥石勒的残暴,而他们之中多数就是被盗贼抢光了粮食钱财,不得已放弃土地背井离乡。而现在乱兵比盗贼更可怕,毕竟王弥石勒已经有志于天下,开始约束部属,而对于一群逃兵,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们。

“可北边的蒙城不是还有苟晞苟将军吗?”王雍容继续追问。

原来谯郡之所以能在前几年的乱世中勉强保持安定的局面,是因为名将苟晞驻扎谯郡北方的蒙城,其他势力不敢贸然入侵。

作为西晋的救火大队长,苟晞之前连续击败过汉国的石勒、王弥、刘曜、呼延晏,时人都认为他是当代的韩信白起。在王司徒的十四万大军败亡后,苟晞更是晋室在中原唯一一支靠谱的军力了。

“唉,你们还不知道吗?苟将军已经从谯郡撤防了”,桓宣哀叹了一声。

王雍容大惊,捂住了嘴巴。围观的众人马上意识到了这句话的可怕之处。就连一向镇定自若的燕燕也皱起了眉头。

“苟道将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苟道将了,他现在正做着当魏武帝、司马宣王的梦呢!现在他的主力应该都在西移,想从洛阳接走皇上,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个时候,兵力是不能贸然分散的。

“何况苦县离谯城只有六十余里,苦县大战的时候他苟晞都没有派一兵一卒支援,可见他在谯城确实没有什么军队了。”桓宣闭上眼,仰天长叹。

见桓宣分析得有理有据,众人议论纷纷,陷入惊惶之中。

桓景不禁紧锁眉头:这和他预想的轻松穿越完全不一样,一开始就要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说之前的急救是个热身,现在他马上就要迎来穿越以来的第一次大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