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十二章 洛阳或平阳

晋坞 第十二章 洛阳或平阳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洗马川之战后,刘曜聚拢残部千余人,迅速向平阳北逃。

桓景则趁势占据了闻喜县,在裴诜族人协助下,迅速进入汾河流域,与桓宣会师,随后攻占了绛邑城(今侯马附近)、临汾城(非今临汾,今新绛附****阳城面前已经再无阻碍。

唯一令军中有所议论的,是豫州的探子传来石勒再度南下的消息。

石勒依徐光之计,在给刘曜送出“援军”之后,也派出自己的精锐跨过黄河南下,兵分三路,让支雄、桃豹进攻青州;孔苌收取洛阳、荥阳一带;自己则带着全数谋臣,亲率老营精锐进攻兖州。唯独石虎留守河北。

果如石虎所料,留守河南的晋军不堪一击。

首先在王应撤离洛阳之后,洛阳已经是一座空城。先前石勒犹豫不敢拿下洛阳,是怕遭到桓景和王敦的两面夹击。而这次石勒以主力进攻豫兖,可就没有被夹击的危险了。所以孔苌放心大胆地进驻了洛阳城,与郗鉴在崤函道的出口对峙。

而青州的苏峻,主力也在徐州防备王敦,后方空虚。支雄轻松地渡过了黄河和济水。加之青州百姓也不满苏峻先前在青州聚敛过甚,敌军一至,本来城防严密的历城就被百姓打开了城门,支雄随即占领这座黄河以南的重镇。只是苏峻立刻回援临淄,双方在济水以南、泰山山麓形成拉锯之势。

至于兖州一路,石勒是按祖逖从前的军力来估计的,本来以为会遭受惨重的损失,所以亲自率领,配备的都是老营的精锐。可没想到留守此地的晋军早就不见了踪影,沿途只有起事的流民骚扰后勤,根本没有正规的晋军阻挡。

原来,王含和王应上次只是靠着郗鉴麾下的祖家军残部,才勉强挡住石虎带领的偏师。现在面对石勒的主力,粗粗一估计就知道根本不能阻挡,与其战败身死,还不如逃跑。

所以王含父子早早就将主力南撤,只留亲卫在高平前线。在听闻石勒渡过黄河后,二人不过十日,就从高平逃到了谯城,石勒的先锋尚要顾及收略附近的坞堡主,所以面对转进如此之快的对手,根本追之不及。

等到桓景抵达平阳城下的时候,从豫州来的最新的情报中,石勒已经拿下了浚仪,也就是祖逖第二次北伐的起点。

关东的突变传遍了桓景军中,出现了两个声音。

第一个声音来自白云坞的豫州旧部。他们大多出身佃户甚至猎户和自耕农,对于乡土还是有所感情。现在石勒攻取了整个兖州,他们的故乡豫州就成了王敦面对石勒的前线。

这一派人,甚至包括王雍容在内的桓景的家人和远近亲属,都在劝桓景暂且从平阳收兵,转而进攻石勒,至少夺回洛阳也好。毕竟占据洛阳的孔苌部是一支偏师,桓景倾全力还是有可能击退对手的。而一旦夺回洛阳,面对桓景在侧翼的威胁,石勒或许能够停止继续进攻豫州。

第二个声音则来自大多数流民出身的军士,和祖逖的旧部。他们都对王含父子丢了兖州和洛阳并不惊讶,甚至有些幸灾乐祸。毕竟王敦先前靠着背刺祖逖诈取的地盘,现在丢了,简直是现世的报应。

当然对于祖逖旧部而言,祖逖在平阳的消息也刺激着他们纷纷请战,要打进平阳,救出祖逖父子。这一派人自然希望桓景不要分兵去应对石勒对河南的进攻,只是守好崤函就行了。

平阳和洛阳,只能选一个。

“有些人让我进攻平阳;有些人让我撤军,转而进攻洛阳。依二位的见解,当如何处之?”桓景召来温峤和卞壸,询问对策。

平时常常意见不合的二人,此时的意见却出奇的一致:“攻平阳为先!”

卞壸的理由是基于军心考虑:

“平阳近而豫州远。豫州旧部坚持将军东进,不过是因为一些稀薄的故乡之情。为了这些虚幻的乡愿,而抛弃对将军有恩的祖公,是为不仁。何况祖公在流民中威望甚高,一旦弃之,则军心大坏,未必能如愿拿下洛阳。”

温峤则提醒桓景从现实的层面考虑:

“除了劝主公攻平阳的,和劝主公攻洛阳的,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观望。不止河东刚刚投诚的薛家、柳家和裴家;也有关中的百姓们——他们可都不是主公的同乡。

“洛阳不过是一个空城而已,得之无益,反而会分散兵力。主公若是攻洛阳,则说明主公还是个眷念故乡,管不住同乡的平庸之辈。

“而平阳是战略要地,得之则可进取并州。若是攻平阳,管主公拿不拿得下,那就是在告诉河东的大族和百姓,告诉他们主公其实在意河东和平阳,告诉他们主公在意着进取天下的出口。”

桓景也有意继续进攻平阳,好不容易击溃了刘曜的主力,怎可半途而废。现在见两位谋臣都赞同北上,桓景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失了,于是大军立刻从临汾出发向北,直抵平阳(今临汾)城下,将军队在城外分三处扎营,事实上包围了平阳。

到了平阳城下,桓景才发现这座城池似乎并不好打。原来平阳城的城墙又高又厚,是从刘聪继位之后,就不断地加固,最终筑成的坚城。毕竟刘聪自己就是攻进平阳城中,才夺了他兄长的皇位;他吸取了先前城防不足的教训,所以对修城格外上心。

当初刘曜自己围平阳的时候,就围了半年才拿下靳准守的平阳城;现在自己守平阳,更是无比熟悉。所以虽然刘乂透露给了桓景许多平阳城的薄弱之处,但桓景派斥候探查之后,发现那些漏洞都被补上了。

不过桓景倒也不急,他先细细从匈奴逃兵嘴里打听平阳城中的情况。在得知刘曜自败走平阳之后,整日喜怒无常,残虐军士,知道刘曜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那么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派出说客劝降,或许能有可乘之机。

不过这种状态下,听说刘曜对待俘虏也变得极其残忍。考虑到祖逖父子还在刘曜手上,桓景开始焦虑起来——必须尽快拿下平阳,必须尽快救出祖逖。

于是扎营半日之后,一骑从桓景营中,来到平阳城下。刘曜正坐镇城门楼上,见到来人,不禁瞪圆了眼睛,还不等说客说话,立刻怒骂道:

“裴诜小人!你不顾朕旧日恩义,如今何有颜面来见朕?”

裴诜估量了一下城墙上弩箭的射程,停下马来:“恩公休怒。在下又如何不顾陛下恩义了?”

“当初朕在长安救你于乱兵之中,若无朕,恐怕你早就是个刀下鬼了”,刘曜手指裴诜,痛斥道:“可在洗马川,你暗通桓景,将朕骗出闻喜城,以至大败。如今怎么还有脸来劝降,还有脸称朕‘恩公’?”

“在下于洗马川,不过做了一个河东百姓该做的事情而已”,裴诜冷笑一声:“至于恩义,若是没有恩公,长安又如何有乱兵呢?我当初是被恩公救了,但长安其他百姓可没有!”

“天无二日”,他手指城墙高喊:“如今桓景拥立天子继位于长安,恩公若是自去尊号,尚能活命!若是抱着那可怜的帝号不放,拒不投降,那么靳准就是你的榜样。石勒现在忙着打王敦,可没工夫来救你!”

听到靳准二字,刘曜腿一软,差点倒在地上。当初靳准**,儿女被充入军中做奴婢的惨状,可是历历在目。

他勉强起身,稍稍回过神来远望,才发现这时裴诜已经转身远去,第二个说客来到了城下。这一次,不止刘曜,整个河东军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来人正是汉国前皇太弟,如今的晋归义侯刘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