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八十六章 渡枋头

晋坞 第八十六章 渡枋头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秋风萧瑟,河水涌动。

南岸兖州的百姓早早地备好了渡船,祖逖先让随军的河北难民和军中年少者渡河,自携精锐和老兵扎营殿后。

面对祖逖结阵殿后,石勒的大军一时畏缩不敢前进,只是在五里开外的高处驻扎,远远派哨骑试探。哨骑回报大帐,具言祖逖军容整肃,若是急急攻之,恐怕伤亡甚大。

“哪怕伤亡惨重,也必须彻底击败祖逖,不然孤将天天担心他再次北上,到时候又要睡不安寝,食不甘味。”石勒决意向正在渡河的祖逖发起进攻,他转头问程遐:“王敦那厮进军到何处了?”

“据来信,王大将军尚在浚仪,浚仪已经围攻数日,尚未攻破。”

石勒戏谑地一笑,原来程遐这个家伙还是有些用。本来自从祖逖在襄国大破段末柸之后,他部下军中一片惊惶,都不敢南下应战,连一贯智计百出的张宾都束手无策,只是勉强答应去联络北方的宇文、慕容二部,让石勒做好成为公孙瓒第二的准备。

即便张宾万般劝说,宇文部勉强答应派兵支援,而慕容部的老狐狸慕容廆则尽数推脱,根本不发兵南下,所以即使祖逖的兵锋已经直抵易水南岸,在晋军攻略冀州的日子里,石勒使尽浑身解数,加上困在晋阳根本无法回援的一万两千人,也只凑出了五万来源混杂的兵马。

可没想到,自己一贯看不起的程遐却通过士人间的门路,在危急送来了王敦的信件,成为了左右胜负的关键。

在信中,王敦称自己将出兵豫州兖州,并向朝廷表石勒为幽冀二州牧;换取石勒退位赵王,追击祖逖,和不渡过黄河的承诺。此信件一到,石勒立刻振奋起来,虽然不清楚王敦为何会背刺祖逖,然而这种大好机会石勒自然满口应允——退位赵王、不渡过黄河什么的,随时都可以出尔反尔;然而对付祖逖,可是双方共同的利益。

于是石勒重新整编兵马,静待祖逖退兵。待到祖逖退兵之后,石勒方才找准时机,立刻率大军渡过易水,攻破北新城,随后长驱直下,靠着骑兵的速度优势,终于在枋头追上了祖逖。

“回信给王敦,说祖逖正在枋头渡河,孤将击破之,不给他留后患!”石勒在蓟城憋了半年不敢出兵,如今方才扬眉吐气。

看看石勒得意的表情,张宾再望向远处晋军军阵,见河北百姓扶老携幼随晋军南下,黄河之上,渡船往来不绝,心情复杂。

当初张华和他夜谈,若是天下有胡王出,当尽力辅佐之,劝谏其勿伤百姓,自己真的做到了吗?在河北屯驻之时,他先是献策石勒劝农桑,建学校;后来又助力石勒击败了王浚,除去了北方一大暴君。可是之后的事情,却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

几年下来,由于和祖逖征战,加之蝗灾肆虐,石勒不得不对当地百姓百般盘剥。除了笼络了一些首鼠两端的河北士人,自己先前在河北的治理成果几乎已经荡然无存。所以现在,他看到的是,河北的百姓宁愿随祖逖南下,在路途奔波中死去,也不愿在石勒的治下存活了。

自己真的跟对了人吗?还是说,除了自己,将来石勒身边再也没人可以约束石勒了?

想到这里,张宾决定还是不能让石勒渡过黄河一步,尽力放祖逖过河。他咳嗽一声,劝谏石勒: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自然之理。主公如今全取河北,然而威信未立、恩德未施,正是退而修内政之时。

“如今我军好不容易重新整编成数万人的大军,若是贸然与祖逖作战,恐怕损失过大,反而让王敦坐收渔利。不如我军驻扎于此,整训军队,将祖逖驱离河北即可,不必赶尽杀绝。”

石勒听闻此言,哼了一声,双手抱胸前,不满地望向一边。他正想取得一次胜利来立威,见张宾不按他的意思来献策,心里满是不高兴。这些表情,都被一旁侍立的徐光看在眼里。

“右侯此言虽然保得万全,实则过于求稳了,反而不利于大势。”他小心翼翼地进言,斟酌着此句,尽量在不触怒张宾的同时,取悦石勒。

石勒听闻此言,果然大喜:

“徐郎不妨细说?到底是怎个‘不利于大势’?我军又该如何顺应大势?”

徐光见石勒喜形于色,知道自己这次又成功地讨好了石勒,于是趁热打铁:

“我军杂五族之兵,既有从前河北豪杰,更兼王浚旧部,全靠主公威信方才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一场酣畅的胜利,主公在军中就没有威信;军士们不相信跟着主公能够立功,如何愿意卖命呢?

“不如乘着祖逖半渡,击破其在北岸的残部。祖逖看似军队强悍,实则先前南下之时逃散大半,加之军中杂有百姓,根本施展不开,只要先以疲兵之计,再用铁骑揉之,必然大胜。”

石勒不喜“胡”字,所以徐光就说“五族”;而所谓“河北豪杰”,那自然是指与石勒一起从盗匪起兵的老营精兵。徐光说的,也不完全是谄媚之词,这些来源复杂的军士,全靠军功和战利品方能拧成一股绳。

自从祖逖此次北伐以来,石勒一直避战,军中多有不满。如今只是打下了一个北新城,根本满足不了军士们立功和杀戮的**。无论是徐光,还是石勒,都知道军队急需一场大胜。

张宾本来看不起从传令侍从擢升为郎官的徐光,于是轻蔑地反驳道:

“百姓不抚,则粮草不济,如何能在河北立足?”

徐光眼珠一转,又观察了一番石勒的神色,下定决心再冒犯张宾一次:

“右侯眼光还是太小。天下英雄,主公独忌惮祖逖而已,如今祖逖已经失败,王敦急于篡位,必然无心北面,天下还有谁能阻挡主公?

“主公之军势,当横行天下,何必拘束于河北一隅?若是河北无粮草,就让老营为军官,招募并州河北的饥民入我军中,去抢掠豫州兖州的百姓。如是则粮草何足忧也?”

张宾见徐光对抢掠百姓大言不惭,激愤道:

“徐光可斩也!若是抢掠,则必有杀伐。如果好不容易我军迅速收回河北,一路上没有掠夺百姓,收回了一点可怜的人心,你是在逼迫主公失天下之心吗?”

徐光心中忐忑,决定放手一搏,但表面上仍然大笑:

“晋之失天下,就在于吃饭的废物太多,而能种粮的地太少。河北并州的饥民嗷嗷待哺,如今已是深秋,春天因为战事误了农时,再种地已经来不及了,右侯如何力劝农桑、免除税粮,也不能在这个冬天养活那些饥民。除了抢掠豫州兖州,不才看不到任何出路!

“失的是天下草民之心,得的是三军将士之心!有粮草而无刀剑者,那就是天然的粮仓;有刀剑而无粮草者,则处处皆是粮仓!”

“休得对右侯无礼!”石勒佯怒喝住徐光,心里却大喜过望:“不过徐光说得有理,军心还是在民心之上,不得不察。吾意已决,即刻进攻!

“此外,这次进攻应当只是一个开始。一旦击破祖逖,那么王敦自然会收拾祖逖的残余。而我军可乘次机会,向司州进发,与留守晋阳的孔苌将军在河内郡会师,直入洛阳。

“诸君还有甚话要说?”

张宾叹了口气,不再辩驳。他知道,徐光只是石勒的传声筒,石勒心意已决,再怎么劝说也没有用了。

当日,石勒遣宇文部的弓骑兵围住祖逖在北岸的营地攒射,日夜骚扰,有时作势突击一下,但随即撤退,扰得晋军无法休息;殿后的晋军本来就人少,现在只能日夜不眠来掩护百姓和友军继续渡河。到了两日之后,虽然祖逖又撤回不少军队,和大部分难民到对岸,但留守将士们已经疲惫至极。

于是石勒趁此机会,下令全军进攻枋头北岸的晋军营地。留守在北岸的数千晋军虽然都是随着祖逖从京口起兵的老兵,意志坚定,然而几日的轮战下来,再也无力作战。加之石勒的老营全部装备了王浚和段末柸留在蓟城的重铠铁马,晋军在北岸的大营抵抗了一日便被攻破。先前被压制已久的石勒军今日得到了释放,杀红了眼,即使面对随军百姓的求饶,也毫不在意,只是肆意屠戮。

殿后的晋军勉强将祖逖护送到岸边,送祖逖上了最后一批过河的船。遥望北岸,火光冲天,中间夹杂着哀嚎声,和羯胡士兵的大笑。祖逖跪在船尾,向北长拜不起。

最后一批晋军抵达南岸的时候,郗鉴将部众重新清点了一遍,相较于从邺城出发时的两万人,现在到达南岸的晋军只有不到一万人了。祖逖发放军粮,遣散了军中百姓,又遣散了愿意离开军队的豫州兖州军士。带着最后五千意志坚定的人马,向高平郡进发。

三日之后,急行军的祖逖和郗鉴抵达高平城下,遥遥望见城头竖着几面大旗,每面之上都书一大字——

”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