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五十二章 天象与谶语

晋坞 第五十二章 天象与谶语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平阳城内的动乱之后不过七日,靳准自表为太师,尚在安抚城中各派势力,匆忙准备着刘约的登基大典;而禁卫军在平阳城中四处张贴告示,历数刘粲的罪行,可是除了城中匈奴和晋人的显贵之外,少有人识字,所以坊间各种传言满天飞。到最后,靳准只能让禁军上街巡查,并让百姓自相告发,一旦发现有说对自己不利的传言者,立刻当众处斩。

不过,在靳准看来,只要平阳能够镇得住,倒是似乎一切顺遂。

河东军已经群龙无首,肯定不用担心他们反叛,到时候自己派一支禁军过去接管就行。至于司州的桓景,在打通崤函通道之后,已经在弘农郡停留了一个多月了,其间并无行动,可知其并无野心,只有防守之意,并不打算进攻。

唯一可担心的,是盘踞长安的中山王刘曜,不过,无论如何刘曜都不过是个远支宗室,而自己手上则握着光文帝刘渊唯一的后代。论名分,嫡庶高下已分,有哪个匈奴人会敢于背叛光文帝刘渊的子孙呢?刘曜若是带兵入平阳,就是站在整个匈奴的对立面。

当靳准以上述理由安慰自己时,刘曜已经接到了平阳来的快信,心情激动。此时他手下兵马齐备,立刻召集诸将商议进取之事。众人皆身着丧服,齐聚议事厅内。

刘曜心中高兴,但还是保持着一副哀容,不疾不徐地说:

“诸位听着,河内王屠我刘氏宗亲,此必是靳准挑唆所致,现在靳准手中的外孙刘约,不过是一不满岁的孺子,如何能当得了天下之主?孤有意匡扶社稷,诸位以为若何?”

侍中卜泰出列,欠身之后说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台词:

“平阳城中举出的那个东平王刘约,还不满岁,说不定是靳准从哪里抱来的野孩子。三月间,臣观天象,有荧惑守心,此大凶之兆也,当有王者绝嗣,平阳之事果然应验。依天象可知,光文帝已经绝嗣,如何还能再冒出光文帝的孩子呢?那个刘约一定是假的。

“中山王天资英伟,勇方关张,当于长安继承大统,岂可偏安一隅,任凶逆肆于京师乎?”

刘曜大喜,故作激奋状:“侍中之言是也,孤欲先出兵河东,收河内王余部,而后进军平阳,何如?”

众人纷纷称是,唯有一人不从:“关中未定,羌人姚弋仲尚据略阳,与南阳王余部朋比为奸。东面还有司州刺史桓景虎视眈眈,若是携军马离去,岂非就此放弃了关中。”

众人转头望去,原来是呼延晏。

刘曜心里嫌呼延晏扫了他的兴致,可是转念一想,呼延晏虽然进来一直有暗地与自己作对的意思,但说得也没有错。若是全军而出,恐怕关中就此空虚;可若是不全军而出,那么河东的三万人可不好镇住。

但兵贵神速,若是等靳准控制了河东的三万人,那么形势就更加糟糕了。卜泰看出了刘曜表情的变化,立刻回击道:

“呼延司空此言差矣,若是靳准在平阳站稳了脚跟,恐怕就难以对付了。此时必须全军压上方是。天象曰……”

听闻卜泰又搬出天象,呼延晏一笑:

“侍中喜欢用天象示警,老臣不懂天象,只知谶语。如今关中小儿都在传这样一句童谣:

“一木一日入长安,金刀金乌往平阳。

“一木一日,此桓也。金刀者刘也,金乌为日鸟,正合日翟之意。此谶明言大王若全军赴平阳,则桓景当乘虚而入长安。唯大王思之。”

大厅内陷入了沉默,匈奴人迷信天象谶语,而这种风雨飘摇之际,正是各种谶纬之言散布的时候。

刘曜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信这些东西,这条谶语指向性太强,简直就像是编出来的一样,说不定就是呼延晏等固守关中一派向街上小儿散布的。奈何属下就信这些东西,而且因为谶语所指明确,反而更令人信服。

如此一来,哪怕自己真的率全军出征,恐怕士气也会低迷不堪。刘曜没想到呼延晏会用败坏军心的方式来让自己留守关内,暗暗咬牙切齿。

正当这时,门外传来传令兵一声喊:“靳太师的信使到了。”

“让他进来。”

刘曜恨不得早点结束关于谶语的讨论,于是赶紧唤靳准的信使入内。信使目空一切,昂首跨步地走进来:

“吾乃汉家天子使,诸位如何不下拜?”

众将虽然有人不忿于靳准使节的傲慢态度,但刘曜暂时没拿定主意是否出关中和靳准正式撕破脸,所以只好带着诸将下拜。信使见众人这么轻易的就服从,满意地笑了:

“靳太师言中山王恭顺,如今观来果然如此。刘约乃光文帝孙,国人之望,唯其年幼,故需靳太师与中山王合力辅政。今靳太师欲表大王为丞相,与大王分陕而治,太师治河东,大王治河西,何如?”

众人议论纷纷,这个使节也太傲了,明明刘曜和靳准地位上平起平坐,却非要接着天子的名头压刘曜一头。大家都知道这个孺子皇帝无非是靳准的傀儡,于是对信使这种行为非常气愤。

但是并没人反驳,大家知道这个条件算是极其优厚了。靳准这样算是正式承认了刘曜对关中的割据,这样一来,本来就因为迷信不愿出关的众将士,现在就更没有出关作战的理由了。

刘曜也犹豫了,这个条件确实优厚,自己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时,他身旁传来一个女声:

“大王,方才呼延司空所言谶语,’一木一日入长安‘,靳准使节此正应了谶言。一木一日者,也可作’一相‘解。靳准表大王为丞相的诏令进入了长安,而大王则会东入平阳,匡正朝政。

“如今靳准乱政,正是清君侧的时候,如何能够苟安于关中,做个有名无实的丞相呢?想来靳准尚未控制河东,河东军民皆盼明主,正是兵法进趋之时。若是拿下河东,北上平阳,必能让氐羌心惊,桓景丧胆,又何必担忧后方呢?”

众将虽然大多本来不愿出关,但靳准使节傲慢的态度激怒了众人。而经过羊献容对谶语一解说,个个登时清楚,这时人群中游子远适时大喊:

“靳准残害天子,人人得而讨之!岂可让他继续盘踞平阳,侮辱刘氏宗庙?”

众人高叫起来,一时群情激奋。呼延晏为主的几个关中派知道众意不能违,哑口无言。

“请殿下明鉴,若是和靳太师为敌,就是造反,是与所有屠各国人为敌。殿下可要想清楚了。”信使见风向突变,连忙后退,露出色厉内荏的本质。

刘曜起身,几步接近了信使,欠了欠身:“恕孤失礼……”

靳准的使节见刘曜亲自安抚部众,悬着的心刚刚放下。这时,刘曜忽然反手将剑从鞘中拔出,鲜血立刻溅满了议事厅,一颗人头滚落下来。

“靳准杀我刘氏宗族,是可忍,孰不可忍。诸君请随我应谶语,杀靳准。若能继承大统,诸君皆有富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