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二十三章 一步之遥

晋坞 第二十三章 一步之遥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靠着祖逖支援的马匹,桓景全军向北疾行,一路无论邺城还是邯郸都是空城,全无守备。当初石勒北撤的时候根本不敢在城中稍作停留,也就没有安置守军。

先前撤军之际,四近的坞堡主就被桓景逼着上缴了一次粮草;而石勒北归的时候,这些坞堡主又被刮了一道,石勒派石虎在这一带靠着武力威吓,彻彻底底、不留情面地将余粮收缴一空,为的是避免晋军的追击,和补贴自己的军用。

而石虎部一向在石勒军中军纪最差,借着征粮为名入坞堡大肆劫掠财物者也有之。但石勒知道自己侄子的部下在这次与南边晋军的拉锯中损失最大,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石勒先前两年在河北劝农桑、办学校挣来的好感,这一次给败了个精光。但更着急的是当地的坞堡主自己,财物尚且事小,现在除了撑过开春的粮草,他们手中已经是一点都不剩了。

所以新军哪怕只是在邯郸暂歇一日,进入营中求情者已经是络绎不绝。不过颇让坞堡主们松了一口气的是,新军这次北来,居然没有要一点粮草,反而还得了不少金银赏赐作为上次征粮的补偿。两害相权之下,这些坞堡主们原先对桓景的恶感倒是消却不少。

只是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这支大军吃什么呢?

其实桓景再次北上,确实冒了不少风险,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粮草。豫州支援的麦子都被做成了胡饼,这种胡饼,就是后世所谓烤馕。乘着还没有开春,气候尚且干燥,这种烤馕存个十来天是毫无问题的。

而运输则多亏祖逖赞助了豫州军中所有的马匹,桓景命士兵将烤馕藏在马鞍下,于是在沈充眼皮子底下顺利掩饰过去了。

然而即便如此,仅仅只靠十来天的存粮也是冒险,所以中途只在邯郸暂歇一天,就径直向北而去。

至于取粮?到了襄国城下再说,先前还没有去那里征收过粮草,当地坞堡主存粮尚多。而石勒把当地作为基本盘,也有修筑粮仓囤积粮草。

于是,疾行数日之后,新军直抵襄国城下。留守襄国的守将闭门不出,桓景则命军队就地屯驻寻找粮草,并且不断打听北面常山战场的消息。

接着一天,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石勒的守将没有料到桓景来得如此之快,粮草还堆在粮草里面。新军于是直接攻下其中最大的一座粮仓,就地扎营。随后不断派出骑兵,骚扰烧毁各处粮仓。

坏消息则是,除了石勒在十余日之前与段末柸会和,出发前去征讨刘琨之外,并无新的消息,哪怕连个战场的逃兵都看不到。营中开始愈发焦躁起来。桓景打算等粮草补充完毕,再向北进发。

第二天,最开始是三三两两的骑兵,传回来的是刘琨在真定南面飞龙山与石勒大战的消息。桓景急忙讯问时,不少是在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做了逃兵,少数经历过大战的,职级比较低,问也问不出什么名堂。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刘琨与石勒在飞龙山交战的,都是主力。

这次决战,自己终究是错过了,立刻赶赴战场援助肯定来不及了。但桓景并不打算立刻离开,留在此地,说不定还可以接应战场上战败的残部。何况,刘琨还不一定输呢。若是石勒和刘琨两败俱伤,到或许是个机会。

第三日,一支衣衫褴褛,满身血污的骑兵,这些骑兵除了头盔尚在,基本已经弃甲而行,总共大约几十骑左右。他们来到桓景营外,不敢入内,只是在营外徘徊并大呼:

“桓公开门,我等自飞龙山而来,是大晋忠臣!是忠臣!”

领头的来人说着一口并不算标准的汉语。桓景心想,这大概是刘琨军中的鲜卑人,也不知职位如何。但既然是满身血污,说明经历过战斗,成建制地从战场撤出,则说明至少是了解一些情况的。

说来奇怪,这是桓景第一次被以“公”相称,桓景感到好奇,就带着亲随出营来迎。领头的那个鲜卑人见桓景一行人出营,立刻翻身下马便拜:

“刘公中了石贼的计策,我等自死地力战几死,不意能再见王师!”鲜卑人连连叩首,泣不成声:“鄙人拓跋郁律,与同族千余自飞龙山突围,只剩这么些人了。”

众人一愣,那人拜的却是桓景身旁的骑兵校尉高肃。想来拓跋郁律以为这个胡子花白的长者才是军中将领。高肃不禁失笑,待他起身,才缓缓地说:

“老夫只是司州军中骑兵队左尉高肃”,他指向一旁的桓景:“这位才是我们刺史。”

拓跋郁律猛一抬头,面色讶然:“原以为桓刺史中土英雄,屡立功勋,以为是年高德劭者,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

桓景有些不好意思,但转念一想,心中有些警惕起来:这也未必是真心之语。为了活命,人在屋檐下,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这些吹捧显然只是在恭维罢了——这个草原套马的汉子,倒也有油滑的一面。

“不必恭维了,足下从飞龙山来,还是说说刘公与辽西公的情况吧。他们现在在何处?我军还有无可能前往接应?”

拓跋郁律默然。

“是逃回真定了吗?”桓景身后陈昭之抢先问道,桓景赶紧用手肘朝后一顶,这厮才赶紧闭嘴不言。

桓景试探着问道:“刘公主力是向南还是向北去了?若是向南,离我军大约多远?”

拓跋郁律支支吾吾了半天,这才勉强说出口:“石贼使奸计诱我,我部骑兵勇猛无敌,未能遵守号令向前冲锋,刘公的军士见状也向前冲锋,刘公的大将箕澹也只好下达总攻的命令。不幸行至一半,滚木落石齐下,弓弩齐发,我军被拦腰截断,箕澹战死。我和几个亲随冲在最前,这才杀穿石贼军阵逃出。可是刘公和辽西公如何,鄙人着实不知。”

好啊,难怪这家伙犹犹豫豫不肯说话,又分外客气。原来刘琨之所以失败,拓跋郁律手下鲜卑骑兵率先莽撞冲锋,反倒是有不小责任。

但现在过去的都过去了,显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最了解石勒军队情况的正是这些莽夫,得仔细盘问清楚方可。

只是拓跋郁律一问三不知,大家都不知再要问,又该从何问起。

正犹豫间,桓景身后传来温峤的疑问:“飞龙山山谷有几个出口?”

“山谷为一河谷,我军自北口而来,沿河湾拐向东,我部正是从东口杀出。”

“山谷弯处,有无山阙?”

“南面山坡上有一处豁子,可行少数兵马,不宜大军通行。”

温峤与桓景对视一眼,桓景明白了。拓跋郁律都能看出来南山有缺口,刘琨的手下不可能看不出来。石勒是以歼灭刘琨为目的进攻的,肯定在河谷两端都布置了重兵,那么刘琨的一线生机,就在南山的缺口处。

“南山缺口却是通向何处?”

“不知。”

虽说又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但桓景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图景:若是刘琨残兵真从山谷逃出,那么是万万不敢回真定城了,也不敢像拓跋郁律这帮头铁的家伙一样,一路向东前往襄国。

那么飞龙山西南附近有点人烟的地方,应该是乐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