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七章 苏峻的计划

晋坞 第七章 苏峻的计划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苏峻其人,桓景素有所知,目前正是徐州司马,领彭城太守。

上次赵固进攻豫州时,苏峻带兵从徐州,不远千里来援,令桓景很是感动,让他一度以为苏峻是豪侠之士,值得托付之人,遂将几千俘虏与赵固本人交予苏峻管理。

但后来,桓景才从徐州的探子处打听到,这些俘虏中军官被苏峻尽数屠杀,而士兵则全做了苦力:一方面是因为其辖地缺粮,另一方面则是借着杀人,以在一境之内立威。

在苏峻杀降的消息传出之后,彭城郡的坞堡主纷纷一改先前倨傲的姿态,向苏峻营中送来了粮食。这件事对桓景触动很大,虽说白起的时代就有杀降不祥的说法,但看来面对迫近的恐惧,坞堡主的反应还是相当真实。即使是这些士族,也会害怕狠人。

这种狠人,若是作为盟友,自当有大用;若是作为敌人,或许会很难缠。

苏峻初至徐州之时,不过是一个大号的流民帅。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然隐隐在蔡豹治下的徐州,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自行练兵,自行征粮,整个彭城郡内,都听命于他。甚至有人将苏峻和当初还是豫州司马的桓景做对比,在有些江东士人看来,竟然一时瑜亮。

也正因为苏峻部的独立性,他自行决定出兵,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睥睨大厅内众人,苏峻开始说起他的计划:

其一,徐州方面,是让蔡豹进军琅琊郡,苏峻自己攻打泰山郡的徐龛,待打下泰山郡,就会于枋头战场;

其二,豫州方面,则由豫兖联军攻枋头,如果能一举攻下最好,至少打得石虎不敢冒头;

其三,司州方面,桓景作为奇兵,从河内郡出发,绕过枋头一线,直接进攻魏郡邺城。

“我的计划便是如此,诸位可有意见?”苏峻语毕,桓景频频颔首——倒是和自己的计划也几乎并无二致。

蔡豹部软弱而数量充足,可以作为威慑而不能用于实战,所以令他进军琅琊,以震慑住青州的曹嶷。

祖逖和郗鉴的豫兖联军作为主力,可以进攻枋头,与石虎相持。若是石勒真的来援,也可以抵挡住攻势,不至于溃败。

而桓景自己兵少而精,又有位居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可以试着奇袭邺城。若是拿下则可,拿不下也可以全身而退,顺带牵制住石勒的兵力。

只是这里苏峻显然还有个小算盘,这是桓景先前没有考虑过的,他将收复泰山郡的战功留给了他自己。可以想象,等到此次北伐结束,蔡豹在琅琊蹉跎无功,而他苏峻得以收复一郡之地,在徐州内部的威望,又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看来苏峻的野心也不小,长期来看,此人必然会代替蔡豹,成为徐州的主政者。

“子高(苏峻字)真乃豪杰,计划亦是周全,可谓尽地利矣”,坐在上首的祖逖,见苏峻血气方刚,不禁赞许道。

但他眉头一蹙,又转而提出另一个问题。

“不过,石勒兼并鲜卑及王浚余部之后,兵众七八万人,我四州之军加起来也不过五六万人。若是石勒带兵来援,又当如何?”

“石勒兵多,更兼精锐,非我军所能敌”,桓景早就有了思考:“然而其兵并非能用在一处,这是我军所以可能取胜之关键。如果能够致信并州的刘公与段匹磾出兵延阻石勒,那么可以在石勒回军前拿下枋头。取了枋头要塞,扼守黄河两岸,则立于不败之地,可以徐图下一步。”

在王浚灭亡之前,桓景得到情报,说石勒打算与刘琨联合进攻王浚,这也是当初桓景并不打算发兵帮助王浚的原因之一,因为刘琨不是那么容易被说动的,而是需要事实的教育。

果然,在王浚灭亡之后,刘琨派兵拿下了原本属于王浚的中山、常山二郡,以为站稳了脚跟,却没想到被石勒派支雄带兵突袭,不仅尽失二郡之地,还折了不少兵马。

“善!”听闻桓景的计策,祖逖精神微微一振,露出喜悦的神色:“刘公前日致信于我:他已经深悔于误信石勒之言。而最近并州新获不少兵马,正是用武之时。”

原来,在拓跋猗卢死后,拓跋部分裂,其子拓跋六修南下投奔刘琨,刘琨于是得到了第一批兵马。而在段氏内部相争之后,段匹磾又西逃并州,这是并州得到的第二批兵马。

并州经过战乱,粮草不足,肯定养不起如此多的人。即使不谈大义,从最现实的角度看,刘琨也必须要尽快将他手上的军事势力,换成现实的土地。那么这个时候,刘琨肯定愿意全力出兵。

计划商议既定,然而如何协调还是大问题,众人又为这件事忧虑起来。

自河内之战以来,这是联军第一次多路同步行动。古时候没有电台,大军失期是常有的事情。非但桓景这个穿越者,座中所有人都没有几路大军协调的经验,到时候很容易打成一团烂仗。

“其实问题不在我们几路,而在于刘公能否按时出兵。”祖逖叹息道:“若是俱在一处,倒可以同心协力。但刘公远在晋阳,也不知道事到临头,会不会有别的心思。”

即使年轻时刘琨与祖逖曾是一起闻鸡起舞的好友,面对关键的抉择,也很难有绝对的信任。当初两人曾经约定,若天下大乱,则不要相会于中原。现在回过头来看,祖逖倒巴不得刘琨能尽快与自己接壤才是。

“在下以为,不可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其他人手中,即使是刘公也不行”,桓景猜到祖逖还在疑心刘琨会不会按时发兵:“所以,若是刘公不能按时出兵,那么我带着司州军士,则会代替刘公的角色。”

祖逖眼睛刚刚发亮,突然意识到桓景的意思是什么,不禁心头一颤:

“不可,我令你司州军士在邺城附近策应,只是袭扰石虎后方。为了牵制石勒,与之硬拼,就算拿下了枋头,我失一劲旅,又有何可取之处?”

桓景负手正色道:

“不,我不是说要硬拼。除了硬拼,还有别的方式,能够牵制石勒。”

“如何?”

“昔日关公北上襄樊,不过一城旅之得失,为何闹得华夏震动,魏武竟欲迁都?乃是因为中原思汉者众,故而关公一呼,而民变应者自南阳至于许昌。”

“你是说,要利用河北之民心?”祖逖审视着盯着桓景。

“正是!”

祖逖摇头: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很令人振奋,但他对石勒在河北的所为还是清醒的。两年以来,石勒在河北劝农桑,兴学校,优待士人,在当地晋人士族之中并非完全不得民心。

“石勒不比魏武;而我朝不比炎汉。如何得知必然成功?”

“我当然有内应,只是不值得在这里说罢了。别忘了,对于士族,我的了解不及诸位;而对于流民,可能诸位的了解皆不如我。”

见桓景讳莫如深,祖逖明白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透露这些信息。而且先前桓景极少失算,他既然如此自信,必然是考虑到了自己的顾虑。

“行!那么,若是刘公不能成行,请足下务必担起牵制石勒的重担。只是,足下还需要加兵么?”

“不必了,司州本部兵马一万五千人足矣!”

众人啧啧称奇,将信将疑。不过刘琨大概率是能成行的,而且损失的司州军士,又不是自己。所以也就没有人再去劝阻。

桓景见众人没有反对,笑了。他其实还有半句话没有说,现在也不必说了: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之所以能够确定成功,是因为他在从河北来的流民的汇报之中,知道了石勒统治方式的漏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