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七十九章 博望坡

晋坞 第七十九章 博望坡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伏牛山南,博望城中,日出之时。

半个月之前,叛军士兵刚刚占据此城。杜曾派驻于此的守将王贡,起床不久,正在营间巡回探视,觉得无聊至极。

在一般人看来,守博望城算是个美差事,此地尚有军民可供抢掠补给,又遇不着战事,可谓是不出力也能讨着好。毕竟北面可是中原,久经战乱,正面临胡虏的威胁,抽不出人力;加之刚刚进驻洛阳的桓景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愣头青,大概是不太可能南下的。

只是在王贡看来,自己担着这么一个闲职,说明杜曾对他已经有了提防。作为一个挑事的主,他只觉得自己被“发配”于此地,杜曾识人不明,让自己被“埋没”了。

原来王贡与杜曾一样,曾经是陶侃的部将。当初杜曾反叛陶侃之时,他多少有些唆使之功,所以也有些居功自傲;可或许也是因为这事,杜曾看他心术颇多,于是故意不留他在身边,而是安置在远离宛城战场的博望。

而待宛城战事结束,估计杜曾的亲信都是战功累累,又被长安朝廷封赏几个爵位,而自己就只能带着这千余偏师无功而返。

所以当探子从叶县来报,北面伏牛山大路上,出现了军队的身影时,王贡居然感到了一丝兴奋。

“司州竟然派兵了?”

传令的小卒本来慌张的很,但见主帅一脸兴奋,只感到奇怪:

“听说月初宛城城中走脱了十余骑人马,投北而去。大概司州桓刺史听闻这个消息,就派援军过来了。”

“人马几何,军阵严整否?”

“大约也是千余人马,并且颇不齐整,只是沿伏牛山大路鼓噪而来。”

王贡背着手,开始踱起步子。若只是千余人马,且颇不齐整,估计只是一支偏师。大约那司州的桓刺史只是派人马来耀武扬威一番,并不真敢南下,而是抢掠附近物资了事。

若是其他将领,恐怕只是守在城中,不会轻易出击。但王贡可是自负王佐之才,若是那杜将军真做了天子,自己也有首倡之功,怎么能安守一城之地?他倒要叫杜曾见识见识自己的能力,否则这一辈子就算完了。

“千余人马,虽不齐整,亦是大敌。将军何故喜形于色?”那小卒见王贡许久不问话,又面露喜色,只感到分外奇怪。

王贡有些羞恼。成大事者,喜怒不形于色,自己居然叫一个小卒看破了自己的心思,这样可不好。

但转念一想,这分明是自己的传令小卒,将来也是自己心腹,看破些心事亦无妨,倒不如和盘托出,让他震慑于自己的奇谋:

“尔可知汉昭烈帝之事乎?”

“小的没读过两天书,只知是个皇帝罢了。”

“当初昭烈帝屯新野之时,就是在博望之北大破夏侯惇。司州军马此番沿故道前行,还大肆鼓噪,生怕我们不知道他们行踪,这岂非自投罗网乎?”

“小的不懂什么夏侯惇……”小卒听到这些听不懂的典故,眉头微皱:“将军的意思是,打个埋伏?”

“哪里仅仅是埋伏!我不光要击溃敌军,还要将其转为自己的俘虏,为杜将军效力。”王贡伸出一根指头:“听着,今日你先命前部陈牛儿虚应敌军,先挑衅司州军马,引他来战。只是陈牛儿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次赵子龙,若是吓得敌军不敢上前可就不好了。你告诉他,只许败,不许胜,此为骄兵之策也。”

王贡当然知道,那陈牛儿只是个破落部曲出身,靠着几分勇力才做了先锋,如何能比得上赵云?只是若把陈牛儿比作赵云,那么自己也算是过了一把扮演汉昭烈帝的瘾。

“是……将军慢些说”

“待前军一败,司州军马追赶,必然队形散乱不堪。到时候我亲率亲兵,从山坡上冲下。后军再转守为攻,司州军马必然溃败。”

“听起来是个好主意,但如何能俘虏敌军呢?”

“哼,为将者,岂能不知地理?我一来此地,就打听到伏牛山还有一条小路。”王贡一脸得意:“突袭大路上这千余敌军,五百人足矣。另外派五百人马,是为了从小路快速赶赴叶县。待敌军溃败至叶县县城下时,望见我军旗帜,岂有不降之理?”

“将军奇谋,小的这就去传令各部。”

望着传令小卒远去的身影,王贡以为胜券在握,扬名立万的时刻就要到了。

而与此同时,在伏牛山大路上,新军第二旅前部千余人在桓宣的带领下,一路敲锣打鼓吹唢呐,沿着山间溪谷前行。

桓景早就和他说过,此间山路,需要提防伏击;但同时又命他们鼓噪前行,故意弄散阵型,生怕守军不来伏击。面对如此矛盾的命令,桓宣明白,这是哥哥让自己示形于敌,来吸引守军主力的注意。

毕竟新军主力打算沿伏牛山小路快速前进,绕到博望城后方。那么为了主力的顺利通过,守军不出击也罢,若是出击,矛头一定是对准自己,那么部下的牺牲也在所难免。

他长叹一口气,紧张地注视着山坡,并不断让斥候探查前方山坡处情况。这样,至少敌军到来的时候,可以从容应对,伤亡也会小许多。

行不数里,前方山路中,依稀出现了一彪人马,挡在道路中间。桓宣急命前军停下,抽出桓景送给他的千里镜,向前瞭望。春风料峭中,敌军前方,一员大汉居然赤膊横在道中,厉声叫骂:

“洛阳来的孱头萝卜秧子!啖狗粪的娘们!尔中若有一二男儿,可敢与爷爷决一死战?”

桓宣不明前方情况,只是令弩手上好弦,借着前军盾牌的掩护,悄悄摸至前军,将敌将纳入射程。

见敌军没有反应,陈牛儿接过一把大戟,将大戟舞得虎虎生风,随后又叱骂道:

“一群没眼力的驴!如何不敢前来作战?”

此人如此嚣张,又不主动进攻,难道是为了吸引我深入埋伏之中?先前在并州,攻打端氏城的战役中,新军将领吃过伏兵的亏,所以对于埋伏异常谨慎,桓宣自然也不例外。

他思考了片刻,又用千里镜观察了一番前方山头,确认视野范围内没有看见明显的伏兵。那么,至少先射一轮箭不会吃亏。他赶紧向身旁传令兵耳语了几句。

陈牛儿还立在阵前。至少从前阵来看,司州军马并不敢轻易进攻,只是竖立盾牌对峙,可见是怯了。于是他骂的更加起劲了: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

骂到一半,他看见敌军前部突然齐齐下蹲,将盾牌平放在地上,露出了身后的弩手。他还没来得及骂完,一轮齐射扑面而来,其中一支长箭穿喉而出。他抽搐了一会就倒在地上不动了。

见主将已死,加之接下来又是几轮弩箭的齐射,叛军本来就没有打算送命,立刻作鸟兽散。桓宣本来预备着敌人的总攻,眼看敌军被几轮弩箭就射走了,只觉得莫名其妙,一切未免过于轻松。在停顿下来,整理了一会阵容之后,他确认并没有伏兵杀出,就继续命新军鼓吹前进。

此时在伏牛山山坡上,藏身于树丛之中的王贡,远远望见前军溃败,心中喜悦:这陈牛儿演得还真不错,简直就像是真的溃败一样。

可紧接着,一阵鼓角之声从道路尽头传来,他望向北面,只见新军阵容齐整,戈矛如林,不禁心生寒意。我这刀的手也开始微微发颤。

“将军,到了伏击的时候了!”

原本王贡以为,在击溃自己的诱饵之后,司州军马会为了争抢首级,而贸然进攻,导致阵型大溃。可眼前这支军队,不抢首级,也不脱离阵型,简直如同一段移动的铁板一样。

只是敌军大概还不知道自己在此伏下了一支兵马,此时突然袭击,还有可能取胜。

何况如果此时畏缩不前,要是回去,又会被杜曾看低,恐怕就永无翻身的机会了。

“襄阳的兄弟们,给我冲!斩敌将首级者,赏万钱!”

叛军多为先前襄阳的守军,此时听见号令,无不争相向前,顺着山坡向下窸窸窣窣地冲去。

“山坡上有敌军!”桓宣用千里镜早就观察到了山坡上的动静,果然先前只是诱敌,这一拨才是主力:“弩手准备!长矛手准备!”

长矛手将矛阵朝向山坡上的树丛,弩手也转过身来,背身将箭上弩。

随着一阵怪吼,伏军从树丛中举刀杀出。这时,回应他们的,是桓宣一声干脆利落的“射!”

一瞬间,无数弩箭发出,伏兵遭到了他们前部军队同样的打击,一下倒了一片。不过此时冲锋的,都是王贡的亲兵,而且借助树林掩护,也挡掉了不少弩箭。敌军开始接近矛阵,试图拨开长矛,杀入矛阵之中。

“不好!侧面!”

矛阵两旁,准备许久的新军刀斧手绕开中央的矛阵,从两侧向山坡上反冲锋。于是本来准备突袭的王贡,突然自己已经被三面包围。

而正当这时,弩手已经上好第二拨箭,伏兵迎来了又一轮箭雨的洗礼。这一次伏兵已经大多冲出了树林,汇集在矛阵之前。为了便于在林中穿梭,王贡的伏兵几乎全是轻甲甚至无甲,此时没有了树林的遮挡,伏兵伤亡比第一轮箭雨中大了许多。

身旁军士纷纷倒下,新军刀斧手又从两翼攀上山坡,眼看要被包围,王贡终于明白,自己复刻汉昭烈帝的行动已经彻底失败。在下令其余士兵发起最后一次冲锋之后,他赶紧带着几个亲兵伏着身子,沿着小道,逃离了战场。

“报!共计毙敌三百二十九人,俘五十一人。”

“好了,粗粗算计一番即可,军队继续前进。”桓宣不关心敌军的伤亡数字,眼下赶路才是最重要的:“今日势必要抵达博望城,与兄长会和。”

唯一让他困惑的,是敌军看起来确实进行了殊死的一击,但意外地疲弱。自己本来做好了付出大量牺牲的准备,但现在看来,敌军几乎被几轮箭雨就击溃了。

若敌军真是疲弱不堪,那么在小路上前进的兄长,大概会更加顺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