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五十六章 谯城危局(一)

晋坞 第五十六章 谯城危局(一)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谯城衙门内,卞壸一大早就起来,刚刚处理完昨日累积的文书,累得直趴在几案上打盹,但却心烦意乱睡不着觉。

西边桓司马西征要粮食,北边祖刺史刚刚打了胜仗要粮食,还有刚刚迁居豫州西部的流民也要粮食。但谯城储粮着实有限,大部分粮食都得从江东转运。

虽说琅琊王先前有允诺过会照常支援,但相对于豫州的战事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所以一切都得从行商处筹措。可惜刚刚吞并张平、平定涡北坞堡主,获得了不少财宝,刚刚充实了谯城的府库,就又得拿着这些战利品去从江东行商手上全部换回粮食。

所以他命唐泰斯带着商队远赴淮河一线收粮,原则正是应收尽收,结果居然引起了江淮粮价飞涨。幸亏唐泰斯长于商务,这才说动当地粮商和坞堡主们,加上护送粮船的邓岳水师进行威慑,粮食以低于江淮当地价格远远不断地输入谯城。

方才卞壸处理的,就是唐泰斯和邓岳发回的报告:江淮粮商有隐隐有抬价的意思。他只得一面先让邓岳在当地强压着,一面搜肠刮肚地思考怎么筹措钱财。

唉,要是去年冬天种下的冬小麦能早日收获就好了。

“卞长史,门外有客相见!”门房一声长呼,打断了他的思绪。

“半个时辰内不见客,行么?”卞壸抬起沉重的眼睑,喃喃低语:“我实在太累了。”

门房迟疑了一阵,又继续喊着:“那几个客人说,他们是江东来的,带来了数船粮草,接下来还可以从江东为谯城源源不断地送粮过来。”

居然还有这种好事?听到粮草的事情,卞壸眼睛一亮,挣扎着从几案上爬起身:

“快!快叫他们进来。”

来的正是祖约一行三人,祖约走在最前面,向卞壸下拜施礼道:“在下祖约,是祖刺史的弟弟。”

“噢,不必多礼,祖刺史和我写信说过”,卞壸打了个哈欠,困意之下,只想赶紧把话说完:“长话短说,足下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鄙人带了十船粮草,望能缓豫州燃眉之急,这是江东侨士的一点心意。”

十船粮草,虽然不多,但又可以多撑一段时间。想到这里,卞壸困意稍稍缓了一些,眼前这个文士看着也可爱了些。

“中原战事事关国家,所以侨士们还会继续供给粮草,只是——”

祖约故意卖了个关子,眼睛贼溜溜地转着,不住的观察着卞壸的反应。

“放心,只要是供应粮草,你们侨士有何合理诉求,豫州自然都会答应……”卞壸半闭着眼睛,还没注意到祖约表情的变化。

“卞长史,此时事关重大,得仔细听了”,祖约得意的神色已经溢于言表了:“首先,豫州已经稳定下来,自然会有不少豫州籍贯的侨姓士人前来居住。先前收回的土地不说尽数归还,至少还是得给分大块土地居住。此外亦不得干涉他们自由招揽流民做部曲。”

“本官当然愿意为士族做点事情”,卞壸早就料到江东之人会有这种要求,倒也不算惊讶:“但这是桓司马先前的决定,我不过是一长史而已,只能呈报,但可不能代替他做决定。这样吧,你们的心意我们收下了,但侨姓士人回迁豫州这件事情,还得等待桓司马的回信。”

先前桓景走的时候,就嘱咐过他,遇见江东士人,好话要说尽,但不要私自做出任何承诺。卞壸一向都记得,只是严格地遵循罢了。

见卞壸并无答应自己要求的意思,焦急的表情开始爬上祖约的面庞。

“卞长史,你是说,虽然自己认可,但担忧桓司马的态度,是吗?”

卞壸点点头,心想只要能够糊弄过去就行,先把粮草搞到手,之后的事情等桓景回来再说。

“但如果说,我能帮你扫除桓司马的障碍呢?”

“什么!”卞壸叫出声来。

祖约见他一脸惊讶,以为是惊喜失声,心想,这下事情应该成了。他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一卷帛书,在卞壸面前缓缓展开,朗声说道。

“鄙人奉琅琊王手谕,前来为豫州百官加官进爵。琅琊王承制江东,见手谕如见诏书:”

原来虽然秦王司马邺早已登基,但长安才刚刚撤围,消息还未及传至豫州,所以琅琊王尚有承制之责。他的手谕也如诏书一般。

“永嘉以来,天下纷扰,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此诚国家存亡之时也。中原世家南下如泥沙,唯桓景起义兵于谯,俨然砥柱,此仲尼所谓岁寒知松柏耳……”

手谕显然是其他人——大概是个名士——起草的,开篇就是一通歌功颂德,接着又是一番长篇大论,放在往常,卞壸怕是又要当做耳边风。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只能强支着身体,不放过每一个字。

这手谕另有蹊跷,当初是庾亮起草,透过郑阿春,绕开了从事中郎们递给琅琊王的,说是侨姓士人集体的意思。其中长篇大论,多是称颂祖逖、桓景在中原的功绩,又以大篇幅给桓景、祖逖加官,唯独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提出在加封桓景去司州之后,会顺带免去桓景在豫州的原有官职。

琅琊王当初甚至没有注意到这行字,而祖约重新念的时候,却将这行字重重地念了出来:

“曩者桓景在谯颇多事务,今地跨两州,恐不能专任。今既升景为司州刺史,则豫州之事,亦需另委他人。”

“等等”,卞壸打断了祖约:“你说‘另委他人’?”

“没错。桓司马若是迁任司州刺史,那么豫州的事务很难兼顾了,我看谯城乃至豫州之政务,当下尽由足下打理,豫州刺史之位,非足下而谁?”

“足下这是在说笑了,不才智穷力孤,如何担得大任?”

卞壸一边强作笑颜,一边思量这些人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看这群人的架势,事事必提琅琊王,似乎也是带着琅琊王的手谕。可具体措施,却偏向侨姓士族,似乎是为士族而来。而且上来就要推自己做一州之刺史,未免也过于唐突了。

最重要的事情是,若是推自己做豫州刺史,对这些人有什么好处呢?

琅琊王、侨姓、自己,等等,他突然想清楚了。

祖约见卞壸尚且一副笑颜,还以为他对桓景并无忠诚,心想这不过是推让罢了。于是轻蔑地回头瞟了一眼戴渊,继续朗声夸赞卞壸道:

“眼下时局紧迫,咱们就不必玩什么三辞三让的把戏了。足下治理豫州殚精竭虑,想必也希望建功立业,一个小小长史能抵得什么用,大丈夫就要做一州之主!那么若是等到桓景回来,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卞壸心跳加速,有些面红耳赤,沉吟良久,才缓缓道出一句:

“此事重大,不是公开可以商量的,若是闲杂听见了,必然节外生枝。先生的粮草鄙人今日先收下了,最近两天事务繁多,三日之后,请君来我府上一叙,可乎?毕竟衙门耳杂。”

“那是自然,粮草请君任意使用,明日再来府上。”

说罢,祖约以为得计,引身旁两人再作一揖,出衙门自往码头上指挥江东来的船队去了。

望着远去的三人,卞壸一抹额头,这才发觉,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这么多年了,这是他第一次骗人。待到确认三人完全走远后,他将门房唤至身前:

“你快去让邓岳回谯城,不必多带粮草,只是带足兵器而已。记住,不要走水路,用最快的马去报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