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三十七章 石虎的计谋

晋坞 第三十七章 石虎的计谋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15:29:30 来源:笔趣阁

祖逖的命令之下,趁着流民还未接近城门时,城墙上的弓弩手先射出一轮箭。这轮箭没有射伤任何一个流民,但斜斜插在地面上的箭矢,和城头竖立着的矛尖,都向城下的流民昭告着睢阳城中的态度——“此城不开”。

人群不再向前一步——即使是石虎的细作,也顾虑自己的性命,不敢催逼流民继续前进。人头攒动,渐渐在城外围成了一个越来越厚的环形。

远处睢水边上,石虎也望见了城下的景象,见到从前线归来报信的尉官,不禁怒从心起:

“先驱的流民如何不肯再向前了?”

“少将军,城楼上方才放箭下来,流民畏缩不敢前进。万一催逼过甚,激起民变,驱赶这些流民的勇士也要寡不敌众啊!”

“驱使这些晋人如驱牛羊耳!有什么好怕的?”石虎猛地一挥鞭,故作暴怒状,吓得随从们不敢做声,但心中却开始暗暗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

本来此番南下,石勒只是命令石虎在击退乞活军之后固守枋头,毕竟自己主攻方向还是在冀州。但他没想到石虎如此强悍,凭借河北新招募的杂胡骑兵,与乞活军交战,连战连胜,竟然在濮阳几乎歼灭了乞活军主力。于是石虎不久就被石勒任命为兖州方面的主将,但只准他扫荡兖州,为枋头渡口留出缓冲,却严禁再度南下。

但是,在大破乞活军之后,石虎听说了桓景西征洛阳的消息。从派往谯城的细作处,他听闻自从桓景走后,豫州空虚,只有一个南边来的,叫祖逖的大官镇守豫州。

南边来的大官?难道又是王衍一般只会清谈的酒囊饭袋?如此一来谯城岂不是唾手可得?

石虎自从进入石勒军中以来,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在桓景那里吃过两次亏,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眼下谯城空虚,桓景又不在,若长驱直入,一举攻克,虽不能长久守住,但光是将谯城洗劫个干干净净,就足以解自己心头之恨了。

可没想到还没有走到谯城,却在睢阳这地方碰了钉子。

“少将军”,一旁支雄拉住了石虎执鞭的右手:“贼军城坚,现在又有了防备,眼下就是驱使流民继续前进,也没法骗开城门。何况太阳已经下山,夜间不宜进攻,倒不如求稳,先在城下驻扎。”

“支将军所言,真懦夫也!若是夜间,守城的贼军也看不清我军的行动,如何就不是是突袭之良机?”石虎转身怒斥,但语气却和缓下来:“只是到也罢,我军军士行军劳苦,当休整一夜,来日再战。”

他一边放狠话避免露怯,但另一边已经开始准备就地扎营了。

本来石虎想着靠着从前驱使流民赚开城门的老伎俩,可以占据睢阳。这种伎俩虽然低劣,但面对养尊处优、不知机变的士人,几乎屡试不爽。但是,此时睢阳城中的守将,却似乎心如铁石,看来是个难缠的对手。

“可是,少将军”,一个乌桓侍卫犹豫再三,举起了一支手,他方才加入军中不过两个月,还不知石虎平日是如何打仗劫掠的:“猪羊尚需粮草,这么多贱民围在此地,我们如何喂得饱?若是长期扎营,如何能供给得上。”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喂饱这些猪羊了?”,石虎恶狠狠地瞪着睢阳城:“放心,留他们在城下挨饿,城中守军若不开城门接济,自会折损军心,不占自乱;而若是开城,就落入我的计谋之中了。”

“可是,若是全军出城决战呢?若论兵力,城中守军主力,连带旁边子城中的守军,似有不下万人。”那乌桓侍卫继续建言:“而我军论老营不过五六千人马,其余皆是乞活降军,甚至流民,如何济得事?”

石虎正要应答,支雄已经站出来,仰着脑袋,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他刚刚才被石虎训斥为懦弱,此时正要挣回些面子。

“不要惑乱军心!晋军素来怯懦,先前桓景那贼尚在之时,也不过龟缩在谯城自守,待瘟疫来后我军方才退却。眼下少将军天威,我军皆是精锐,而守军怕只是流民临时拼凑而成。莫说万人,就是十万人,又如何敢出城应战。”

见支雄吹捧得有些过分了,石虎轻轻咳嗽一声,支雄立刻识趣地闭嘴。他走进那乌桓侍卫,拍拍他的肩膀:

“方才支将军说得有些夸张。但即使晋军军力真在我军之上,选择全军出击,那么我军老营皆是骑兵,而听闻桓景已经抽调了骑兵西去,城中并无多少马匹。即使敌军全军步兵皆是精锐,尚且摸不到我军的边,我军则来去自如,立于不败之地,又如何会畏惧守军呢?”

“少将军果然才略过人,是我鄙陋无知了。”

“无妨,敢于建言才是好勇士”,石虎勉励一番,就转身握拳,朝军队方向呐喊:“我军今夜且驻留于此地。守军若是开城出击,或者接济流民,就择精骑突击,一举击溃之!”

四面骑兵皆呼号擂鼓回应,喊声震天动地,惊起了平原上的晚鸦。

晚鸦向东飞去,在流民头上盘旋。不少流民已经快支撑不住了,若是此时倒下,怕是要成为晚鸦和野狗的吃食。

夜幕开始降临,在流民看来,身后有胡兵逼催,而城头上却遍是严阵以待的守军,随时可能射杀他们,真是天地之间,更无一点容身之处。哭声遍及原野,即使是蛮貊之人也闻之动容。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此时城头守军已经悄悄被换成了草人,只有几个老弱士卒在城楼上巡回。

桓彝写完向洛阳报知睢阳战况的书信后,正从书房中走出,还不知道城楼上的动静,此刻刚刚为流民的遭遇感慨万分,又开始感叹自己的无能。

自从随祖逖北上以来,虽然自己官职是都尉,但其实祖逖只把他看做文官,给的也都是文官的活。一开始他还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但现在看来,对战事的理解,自己不如祖逖万一。

他推开房门,只感到一阵风迎面而来,却正撞上祖逖向他快步走来。

“桓都尉,去清点各城门处兵马,报知与我,然后写信寄往子城郗刺史哪里!”祖逖说罢,就将一块竹板塞给桓彝:“最后,把这个战前的演说润润色,在三更之前交给我。”

“什么?”桓彝摸不着头脑,一望祖逖,他已经快步朝城墙处去了:“祖公不是说过,闭城自守,不要救流民么?”

祖逖回头,淡淡一笑:“我何曾说过不救,只是不能在敌军眼皮底下打开城门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