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242章 入宫禀报

北魏武侯 第242章 入宫禀报

作者:青山隐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1 14:18:41 来源:笔趣阁

阑月轩中,孟常洵已经告辞离去。走的时候肥胖的身体竟然有种脚下生风的感觉,显然心情甚是不错。

包间内只剩下沈兮瑶和竹安郡主两人。

竹安郡主直接问道:“兮瑶,购粮之事是怎么回事?若真是要酿酒,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地从蜀国千里运粮过来。”

沈兮瑶紧抿着嘴唇,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此事在去年便已定下,知道此事的朝中没有几人,而且陛下还下旨不得外传。因此,朝中绝大多数人都真不知道此事。今日也是正好碰到这样的机会,我便提前布置一番。”

竹安郡主探究地看着沈兮瑶,想从沈兮瑶脸上看出真假。

“若是果真如此,我便不打听了。”

沈兮瑶想了想。

不管是鲁王还是竹安郡主都是家资丰厚的主儿,若是他们能插上一手,多少也算个助力。

“郡主提前准备一笔钱,到时候也许还能帮上朝廷一把,从中也能得些好处。”

竹安郡主缓缓点了点头。

沈兮瑶又道:“现在你我最好一起进宫一趟,有些事必须得向陛下禀报了。”

“你说说三国可能结盟一事?”

沈兮瑶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觉得不是不可能,而是肯定结盟了。从福王殿下的话能听出这件事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竹安郡主点点头,吩咐道:“来人,准备车辇。”

转头又对沈兮瑶道:“一会儿坐我的车辇,咱们一起去。”

“好。”

竹安郡主的马车颇为宽大,她们两人连同她们各自的贴身侍女鹂儿和紫菱,同处一起竟也不觉拥挤。

放下车帘后隔绝了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连嘈杂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马车行驶后,沈兮瑶闭着眼睛回想着与孟常洵的对话,然后看向竹安郡主缓缓的道:“郡主,你有没有觉得这位福王殿下,是故意让我们知道三国结盟的?”

竹安郡主也考虑了片刻。

“你如此一说,我倒也觉得他是故意的。可他为何要告诉我们。”

“不过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大魏若是势弱,乃至覆灭了。怕是他蜀国也长久不了。几国之中数他最弱。要不是占了地利,怕不是早就被灭掉了。”

竹安郡主思量了一番,点了点头。

“话虽如此,不过我不相信以福王的短视,他能看出其中的厉害。”

“郡主的意思是,福王背后有高人指点?”

“不是什么高人,最大的可能是蜀国皇帝的意思。”

“蜀国皇帝?”

沈兮瑶低声呢喃了一遍。

“这位蜀皇是什么人?”

竹安郡主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道。没听父王说起过。”

“那郡主何以认为福王殿下是蜀皇派出来的?”

“只能觉得这种可能吧。”

沈兮瑶想了想,不无竹安郡主所说的这种可能。

“这事还是让陛下和那一班大臣去头疼吧。”

竹安郡主呵呵轻笑。

“你怕是躲不开的,陛下一定会向你问策。”

沈兮瑶露出一丝苦笑,闭着嘴在不言语。

“对了,你这子爵的车马仪仗,朝廷给你置办好了没有?”

“其他的倒是送来了,不过车马我没要。”

“那是为何?”

竹安郡主有些不解。

“研究院中正在试制避震系统。等做出来以后,马车行驶起来更稳,颠簸感更小一些,就不用铺这么厚的东西。”

说着,沈兮瑶拍了拍屁股底下的垫子。

竹安郡主的马车车厢里,铺着一层一寸多厚的地毯,好几层丝绵垫子,好几个靠枕,都是用来减缓颠簸之用。在没有减震系统出现之前,也只能用这些充当缓冲物,减少颠簸感。

“那这个减震系统难不难做?”

竹安郡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对这个问题,沈兮瑶有些心虚。这个问题她并不了解,穆建明留下的资料中,也语焉不详。只能含糊地答道:“这个主要是看钢材的冶炼。得弄出合适的钢材才行。”

“那到时候多给我做一辆。”

“没问题,只要不逾制给你做一辆更大的马车。”

不多时,马车驶到皇宫门前。几人都下了马车,竹安郡主上前对值守的羽林卫道:“通禀一声,竹安郡主和沈县子有要事,面见陛下。”

这名羽林卫刚转身要去通报,沈兮瑶开口叫住了他。

“等一下。”

说着从腰间摸出一块令牌递到羽林卫的面前。羽林卫马上一脸严肃。

“两位请进。”

竹安郡主偷偷瞟了一眼沈兮瑶的令牌后,一边往皇宫里边走一边道:“陛下还给你了随时觐见的权利?”

沈兮瑶微微点头。

“陛下去年加封我常侍的时候,顺便给了这块牌子,也一直没有收回去。”

到了御书房的门口,守卫的内侍看到沈兮瑶,忙上前行礼。

“见过竹安郡主,见过沈县子。”

沈兮瑶没有像竹安郡主那般大喇喇地受这一礼,伸手虚扶了一下。

“免礼。还请这位中官通报一声,竹安郡主、洛川县子求见陛下。”

内侍有些无奈的道:“两位贵人来得实在不巧,陛下不在御书房中。”

“啊?”

沈兮瑶有些懵了,总是窝在御书房里的皇帝陛下这是跑哪去了。

“奴婢带二位贵人去找陛下吧。两位请随我来。”

说着,便带着沈兮瑶和竹安郡主往来时的方向走去。

等到了一处宫殿处,这名内侍才道:“两位贵人请稍后,奴婢去通禀一声。”

沈兮瑶好奇地抬头看了看匾额,上边写着宝华殿,笑了笑,似乎想要调侃两声。竹安郡主却一脸严肃,神色凝重的道:“这处宫殿乃是皇祖父生前批阅奏章、处理政务之处。陛下来此应该是缅怀皇祖父的。”

沈兮瑶立刻收敛了情绪,恭顺无比地立于台阶之下。

不一会儿,带路的那名内侍又出来。

“两位贵人,陛下有旨召两位觐见。”

等走进这处宫殿,沈兮瑶偷眼打量了一番。这里要比杨恪的御书房大上不少,地面用的是和紫宸殿一样的金砖铺就,光滑平整。只是殿内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摆设。

宫殿后方,正对着宫门的地方,有一处一丈见方几寸高的台子。应该是之前放置御座的地方,现在什么也没有。杨恪正背着手站在这处台子上,常迶低着头侍立在一旁。

这殿内只有这主仆二人。

两人离着杨恪还有十几步便站住身形,齐齐行礼。

“参见陛下。”

杨恪转回身,看着二人。

“平身吧。”

等二人起身,杨恪便问道:“今日你们二人同时觐见,是为了何事。”

两人主对视了一眼,沈兮瑶示意后,竹安郡主来说上前一步。

“陛下,蜀国福王孟常洵来了洛京,今日向我等透露了一个消息。南楚、蜀国、后秦已然联手,欲对我大魏不利。”

杨恪平和的脸上勃然变色。

“到底是怎么回事?细细讲来。”

竹安郡主一拱手。

“是。”

然后便将阑月轩发生的事情,有选择性的讲了一遍。包括徐王两家联姻。去年年底南楚派人对孟常洵下毒,逼迫其为后秦无偿提供粮草。如今又旧事重提,让其继续供给后秦等事,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只是漏过了钱庄的事情。

沈兮瑶随后也补充了几句。

“常迶,宣褚如朋、成康铭、杨敏之、裘怀辛几人觐见。你们俩随朕来。”

说着便迈步出了这宝华殿,带着沈兮瑶和竹安郡主重回到御书房。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杨恪点名的这几位大臣便先后来到宫中。等几人都到齐以后,褚如朋上前两步。

“陛下急招我等是出了何事?”

杨恪看向躲在角落里的沈兮瑶和竹安郡主,道:“你们再把事情说一遍。”

两人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又把事情又讲了一遍。

御书房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然后谁都没有说话,不停地思考着对策。

等了一会儿,杨恪见无人说话,脸色一沉。

“褚相、裘仆射,你们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褚如朋拱手道:“陛下,以老臣看来,此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

杨恪嗯了一声。

“细细道来。”

“从福王的一些所作所为来看,蜀国并不愿意与之结盟。只是碍于处于南楚后秦的夹击之势,才不得不虚与委蛇。给了后秦几千石粮食,便以冬季道路不通为由,暂停了供给。现在天气逐渐开始变热,见推无可推,孟王爷便找了个借口躲到了洛京。”

这几人都点了点头,认为褚如朋所说不假。

“再说后秦。李家久居边关,现在草原是个什么样,他们最清楚不过。而老家主李弘是个识大体的。就算要对我大魏不利,也不是现在。

所以最关键的便是南楚。他们对这件事也是最为上心的。”

“褚相所言有理,臣以为现在要摸清楚这件事到底如何了。既然福王就在洛京,我们不妨与之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弄清楚事情到底如何?”

裘怀辛也开口说道。

“此事可交由老臣去办。”

杨敏之主动请缨。

“嗯,此事就交由爱卿。”

“陛下,微臣以为,长安、庐州两处边境需要做好准备,外松内紧,以应对突***况。待弄清楚事情后,想办法破坏了这几国的盟约。”

成康铭也补充道。

杨恪坐在御案之后,听着几人所说,不时点点头。

“几位爱卿皆是老成谋国,只是朕以为还欠缺些东西。沈常侍,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众人一怔,似才想起御书房中还有这么一位,都偷眼看后向去。就连转郡主也殷切地看着沈兮瑶。

沈兮瑶有些无奈的上前两步,脑中飞快地想着对策。

“陛下此等军国,本不应由我来置喙。不过既然陛下询问了,我便说一说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杨恪挥手示意继续。

“微臣曾听闻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几国结盟皆是为了利益。若是这利得不到,或者利分配不均。他们这盟约也就不攻自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