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枭雄之明末争霸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强迫合作(下)

枭雄之明末争霸 第四百八十三章 强迫合作(下)

作者:冷月破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24 15:33:22 来源:笔趣阁

张亦隆离开凤来仪后,没有返回商会而是带着人马绕着太平堡转了一圈。

太平堡三个堡门中只有北门是完好的,东门和南门都被振威军用桦木炮轰开了,门被实心弹丸打得粉碎,其上的角楼也受损严重。如果不进行修复的话,太平堡的防御不会比个纸糊的盒子更强。

太平堡日后会成为振威军的后勤基地和物资中转站,所以必须要有足够坚固的防御,光靠驻军是不行的。太平堡从建立之初就不是作为军事用途的,驻军数量超过千人就会严重影响堡内的正常运作。

杨公公给出的建议是驻军数量不应超过800人,而张亦隆也很认同这一观点。

可问题在于,仅靠区区800人守卫如此重要的后勤基地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毕竟这是在口外草原上,太平堡外几乎无险可守,蒙古兵瞬息即可抵达太平堡堡下。

就算蒙古兵一向不擅攻坚,但只要肯死人,采用蚁附攻城战术,仅凭堡内800守军是很难将其击败的,除非拥有大量的火器,否则恐怕等不到援军到来就会失陷。

考虑到现在振威军所能得到的火器不过是鸟铳和小型前装火炮,只能依托坚城才能充分发挥火力。

想到这里,张亦隆就不由得一阵头疼,火器的来源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呢。根据昨天从太平堡中收缴的火器来看,既有当时堪称新锐的鸟铳,也有老掉牙的手把铳、单眼铳和神枪,更有喷筒之类的。

张亦隆没有时间亲自检查缴获的火器,只是听董一振报告说,这其中有一些火器的质量要好于大明边军领到的同类产品。

美中不足的就是缴获品中新式的鸟铳数量很少。

看来太平堡确实有制造火器的能力,而且其产品质量不逊于大明边军,只是产量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张亦隆手中马鞭指着毁损的不成样子的堡门对跟在身后的方布说道:“堡门要抓紧时间修缮,角楼拆了吧,以后堡门上方和四角要设炮台。”

“炮台?”方布不是笨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大帅说得是把炮架在台子上?”

“太平堡太小了,驻军数量不能太多,那么就只能用火器弥补了。”张亦隆一想到修建炮台的费用和铸炮的费用就觉得脑仁疼。

这还没把火药这种纯消耗品考虑在内。

方布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大帅,就算一个炮台上只放二三门炮,也得需要近十门将军炮,这可是笔不小的开销啊。”

“是啊,”张亦隆无奈的叹了口气,“铸炮、造铳,还得大量制造火药和弹丸,想想都让人一阵阵头大。”

方布对此也只能沉默,他是战将,擅长上阵冲杀,抡刀砍人是本行,可要说如何弄到足够的银子让振威军快步进入火器时代,他就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了。

张亦隆也没指望从他这里得到答案,准确的说,到底如何弄到足以维持一支近代化军队需要的堪称天文数字的银钱,穿越三人组也没十足的把握。

虽然设想了很多方案,也有过多套方案,但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只能等夺下太平堡后才能一试。

现在太平堡是夺下了,估计六陈行也会半自愿半强迫的与振威军达成合作,商会在陈树煦和王晓东的主持下全面倒向振威军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眼前这座号称草原金窟的太平堡到底能为振威军带来多少收益,还需要再等几天才能知道。

时间不多了!张亦隆看向东北方,几个月后,就会有一支十万规模的蒙古铁骑呼啸而来,而自己身边所能依靠的不过是训练不足,装备不精的四五千人马。

自己是不是太托大了?

一瞬间,张亦隆有了这么个想法,是不是应该先避其锋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